2023-05-30 19:33:05 | 喜车网
本篇内容将简要以三个方面观察宝马iX3的产品价值。分别为:电动化的操控优先、稳健的能源过渡方案、成熟电车的充电迷思。
电气化的“操控优先”
诸如ix3这样的宝马电动车的最大难点从来不是来自于电池或者软件,而是如何在转型纯电驱动车型后依然保持操控优先。有人会问,电车因为电池仓布局,不仅重心更低而且还能更好的实现前后配重,所以应该更好弄啊?其实这算答对了一半。如对于一个新势力造车,他们只需要保证产品的动力生猛,科技感十足,或者再加上一些客户关怀、线下互动之类的即可,并没有“传承”这一层羁绊。
而对于百年车企且有众多拥趸的宝马来说,真正的难点在于维持其特有的操控特质,这种特有的主观感受来源于精准的指向性、敏捷的车身反馈、恰到好处的动力输出曲线。而要在电驱动车型上维持这种特质,宝马工程师是拿出了看家本领的。
一方面ix3将210kW的稀土永磁电机布置在后轴,继承了宝马特有的后驱驾驶体验。另一方面,在电机的功率和和扭矩曲线上尝试模拟了燃油车,特别是宝马车型的特征,因此即便是开遍全系宝马的老编辑也惊叹的说到:“除了起步扭矩很足外,动力反馈太像燃油车了!”。
另外,源于宝马电动化的策略,ix3所采用的CLAR基本保留了燃油车的布局,特别是悬架和转向系统均是“经典配方”,同样有效的保留了应有的操控特质。
显见的优势和相对的短板
同样宝马作为传统车企,选择了优先打造好稳健可靠,高容错率的电驱动系统。也配备了包括10.25寸悬浮式屏幕和12.3寸全液晶仪表盘组成的iDrive7.0系统。
同时iX3全系配备了宝马集团最新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包含自适应巡航、交通拥堵辅助、前向碰撞预警及紧急制动辅助功能。
但和新势力们主打的“快消品”思维,强调新技术应用和软件快速迭代显然走的不是一条路。这一点上,我个人倾向于ix3这样的稳健过渡,毕竟谁也不喜欢在高速上出现车机强制OTA更新这类“赛博噩梦”。
同时,在电动化后ix3依旧有着很理想,注意是很理想的实用性空间,特别是装载能力上几乎和燃油版的X3相同。
ix3在不少细节方面有意区隔于燃油版车型,例如启动按钮就变成了天蓝色,似乎有着某种憧憬和寓意。
而换挡和人机交互系统方面则和燃油车保持了一致,因此几乎不存在上手期。
关于电的那些事儿
首先得说宝马iX3采用了811方壳三元NCM锂电池技术的74kWh大容量电池,布局为车底布置。
至于功率密度较上一代提升30%能量密度提升20%。电池由10个模组共188方壳电芯组成,重量为518公斤 。该大容量电池组与车身配备的智能热管理系统结合,让电池组时刻工作在最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即使是零下30度的低温,通过热泵原理仍能保持座舱舒适的温度和电池良好的工作状态。
当然热泵空调相对于电阻丝空调,也会减少能耗损失,进一步降低电耗提升续航里程。
基于综合路况实测,在均温28度左右的天气保持空调开启并且不刻意进行节能行驶的情况,满电可以提供超过500公里的实际续航里程,这对于一个SUV造型的电动车来说算是相当优秀的表现。
另外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车身另一侧的交流电慢充,在平衡用电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在家中完成充电。
但实际使用中发现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在ix3产品本身,而是在充电设备基础设施上。在离开大型城市服务半径后,充电变得愈发的困难,以至于在河北省一些不算偏远的城市周边,甚至能看到其他品牌的电动僵尸车,不知是否因为充电失败而被暂时遗弃。
即便是在千辛万苦排除万难找到可用的充电桩之后,也会面临充电桩缺乏维护或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使用困难,这点在离开大城市后感受尤为明显。
即便是可用的快充充电桩在很多时候也会被限制充电电流,因此即便ix3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也会受限于基础设施的标准问题。而这需要时间和更多的资源支持来解决,也并非产品本身范畴。
ix3作为宝马i8及i-Next概念车后的真正落地车型,采用了第五代电驱系统,不仅实现了驱动电机、电控单元和减速器的三合一,而且超高集成度设计在保证尺寸最优的同时实现了最高效的电驱动。而在产品可靠性上也可以给到接近满分,设计方面除了一些细节和协议标准有待提升外也无可挑剔。但在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前,日常使用上依旧是推荐在城市和城市间短途通勤使用。
【编者按】之前上学的时候,有一些学习挺不错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选择定向的志愿,令人惋惜。而如今的车市上也有同样的现象,这些车型本身技术了得,但是限于政策,也只能投放到一些细分市场,比如谁呢?嗯就拿今天的丰田卡罗拉双擎E+来说,它的可靠性、驾驶感受、燃效都无可指摘,但主要还是针对部分限牌地区的消费者而来。
■ 快速了解丰田卡罗拉双擎E+
A、和卡罗拉双擎有啥区别?
不只是能插电,ECVT等硬件也有所不同
丰田卡罗拉双擎E+是在卡罗拉双擎的基础上,增加了插电功能,并在一些技术参数上有了变化:
考虑到电池组的保护,卡罗拉双擎E+的动力电池组实际充电量大致为8千瓦时),同时ECVT改变了传动比并增加了单向离合器,这让它在超过50公里纯电续航里程(55公里)的基础上,最高EV车速达到了125公里/小时。
B、都有哪些比较吸引人的?
可靠性只是基础,燃效和实用性也同样出色
“开不坏的丰田”这一法则在丰田的混动车型上同样起效,在全世界的大量运行的丰田混动出租车口碑就证明了一切。当然,在可靠性之外,卡罗拉双擎E+在体重增加一百多公斤的前提下,拥有和卡罗拉双擎相当的燃效表现——双擎E+的混动工况百公里油耗为4.3升,非常了得。
得益于动力电池组的紧凑化和较好布局,卡罗拉双擎E+的空间体验也和普通的卡罗拉双擎相差无几,尤其是没有后排地板中央的凸起,避免了乘坐三位成年乘客时的尴尬。
卡罗拉PHEV支持交流慢充和220V家用充电,相比此前一些只能220V充电的插电车型,使用的灵活性更好一些。在使用慢充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到3小时内充满,就算没充满……接近1000公里的综合油耗意味着它加满油也能跑足够远,没啥可担心的。
■ 短时间动态体验
纯电驱动满足多数情况,刹车底盘有进步
由于车辆体验在封闭场地内进行,我们重点对EV驱动和基础的刹车、悬架表现进行了体验:
A.电动模式体验
当我们平稳加速时,双擎E+可以轻松达到120公里/小时的纯电驱动速度,当然如果中间深踩油门,汽油机也会介入,提供更好的驱动能力。
B.混动模式体验
通过挡把前方的按钮,可以强制进入EV模式,或者切换混动/电动模式,并在动力/经济模式下转换。
进入混动模式之后,动力系统的表现则和双擎车型差别不大。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处于POWER动力模式,双擎E+也绝对不是拼速度的那种类型,整体加速非常线性,如您在乎0-100加速几秒钟的话,它可能并不是你的菜。
C.聊聊刹车和悬挂
卡罗拉双擎E+的车重要比双擎多一百多公斤,所以悬架和刹车的要求也更高——从实际体验看,双擎E+的悬挂在起伏和弯道中具备更好的支撑力,韧性表现也要比普通版本卡罗拉更好一些。
至于刹车表现,双擎E+要比此前丰田的双擎车型表现更为线性,这一点在城市拥堵情况下对车上的乘客更为友好。喜车网
■ 简单看看外观内饰
相比卡罗拉双擎,卡罗拉双擎E+的外观只是在一些很细节的地方可以分辨出来,说实话眼神不好都未必能区分。
内饰方面,双擎E+则具备了棕色内饰,其他和双擎基本一致。
更多细节可以观看图集:
笔者此前也曾经体验过卡罗拉双擎:
我可以等 一个卡罗拉双擎潜在用户的唠叨
■ 一线限购城市的朋友怎么看?
插电式混动由于相比普通汽油版本贵得多的多,所以还是限牌限购的一线城市最为热门,以拼运气的北京摇号和拼钱包的上海拍牌为最典型。
北京地区目前享受“新能源指标”的限定为纯电动车型,所以……卡罗拉双擎E+要占用燃油指标——以我司为例,在指标难得且充电免费(划重点)的情况下,目前公司员工购买的基本都是纯电动车型,几乎没有插电式混动车型。
上海的朋友呢,恰好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台插混车,要比汽油贵十来万,不过要送一个牌照,加上更好的动力,和较为便利的充电条件,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插混车型——从我们此前的预估看,相对混动版,卡罗拉双擎E+车型补贴之后的价格会提升3-4万元,这样加上免费的牌照,性价比很高了。
至于其他限牌地区,比如广州、深圳等地,作为插电混动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E+都可以获得国家补贴,或者地方补贴及新能源牌照。
■ 直接竞争对手?没有的
要选一款20万以内的插电式混动合资轿车,好像目前还真没有能和卡罗拉卡罗拉双擎E+直接对标的——价位接近的插混车型,都是吉利博瑞GE PHEV或者长安CS75 PHEV这样的自主车型。
结语:尽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国内政策而来,但是丰田卡罗拉双擎E+无论是驾乘感受、空间表现,还是超过120km/h的纯电动车速,都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双擎E+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它的价格会有惊喜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尽显锋芒评测宝马全新M5动力怎么样有时候会感觉车就像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有波澜不惊的沉稳,就有桀骜不驯张扬。长久以来,大马力的后驱车就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难以被驯服的野兽,又是大家非常渴望去征服的对象。而与此同时在很多情境下,人们又会青睐于四驱带来的稳定性,能够从容地面对复杂路况。在性能车上,驱动方式往往决定了它的性格,也正是四驱的沉稳与后驱的张扬。然而今天,在宝马第六代M5身上,我们看到了
让出行变得更轻松新宝骏RC-6/RM-5体验评测【编者按】近段时间,新宝骏的动作可谓十分频繁。从4月11日新宝骏发布品牌主张“创造出行新生活”,奠定“年轻、科技、智能、网联”的品牌基因。到7月12日,新宝骏联合华为、中国移动、驭势科技及广西区政府,建成并启用全球首条集5G、V2X、无人驾驶、远程驾控于一体的公开测试道路。再到8月21日,新宝骏RM-5、RC-6亮相设计品鉴会。新宝骏不断对外展示
简洁高级评测启辰D60紧凑型轿车怎么样上一次详细接触启辰产品时,启辰还隶属于东风日产旗下,当时的产品以日产“换标系列”为主。我是一个对于“模仿造车”没有太大抵触情绪的人,因为我始终坚信汽车的发展道路中,这一步必不可少。如今,随着东风启辰品牌正式独立,启辰旗下产品终于走向原创化路线,虽然目前核心还有日产品牌产品的影子,但好歹启辰也算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台启辰D60,作为品牌首款有原创化精神的紧凑
舒缓平顺2018款丰田RAV4评测城市SUV怎么样现如今城市SUV的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中国品牌,不论是豪华品牌还是大众品牌,旗下都会有几款城市SUV,甚至有的品牌已经放弃了其他的产品线,一心一意专做城市SUV。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城市SUV是从何起源的呢?就是从丰田的RAV4开始的。RAV4荣放2018款2.5L自动四驱精英i版车型首页|参数配置|图片|口碑|车型报价厂商指导价
饱满硬朗评测长安逸动EV460怎么样今年3月份,我曾赶赴深圳参加长安汽车第二代逸动和逸动DT两款车型的试驾活动,在那场活动上逸动的行驶品质给我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我也曾在直播节目里评价它是目前十万元以内不多见的具备一定驾驶乐趣的车型。8个月后,我又有机会试驾到纯电动版的逸动EV460,尽管动力来源与输出形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错的行驶品质依然是这款电动车型一大亮点。长安逸动EV460是2
豹力有增无减2019款捷豹XFL四驱车型试驾评测【编者按】捷豹在国内上市的轿车序列中,从强调年轻运动的XEL,到商务豪华的XJL,再到极致运动的F-Type,这种看似分裂的产品人格,却为热情而内敛的翩翩风度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座驾。定位于中高级商务轿车的XFL便是其中之一。该车型从2017年正式国产加长,最新发布的2019款最主要的改变是首次加入了搭载2.0T高功率版的30TAWD车型。英
精致优雅奇瑞捷豹XEL试驾评测怎么样去年底也是在昆明,我试驾了奇瑞捷豹的第一款国产车型捷豹XFL,一年之后又是在昆明,我试驾了捷豹的第二款国产车型捷豹XEL。相同的是,这两款车国产之后都加长了,而且都加长在后排;不同的是捷豹XFL走的是捷豹轿车的传统路线,追求优雅的豪华,而捷豹XEL则从F-TYEP上取经,走的是运动路线。那么这款加长之后的XEL还有几分运动功力呢?捷豹XEL给自己选的试驾路线
前所未有的感受揽胜及揽胜运动版试驾评测【编者按】经历了尽半个世纪的考验,路虎揽胜仍为其细分市场中的绝对标杆车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传承着经典的设计,进化着豪华的基因,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强悍的越野能力。今天我们将驾驶路虎揽胜(以下简称揽胜)及揽胜运动版(以下简称运动版)两款车型在越野路段来体验他们的表现,这段感受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两款车型外观及内饰设计成功的设计会让人耳目
2023-09-12 16:12:36
2023-09-12 01:45:20
2023-09-10 08:38:50
2023-07-11 03:19:04
2023-09-07 21:12:47
2023-09-07 11:3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