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02:46:54 | 喜车网
去年底也是在昆明,我试驾了奇瑞捷豹的第一款国产车型捷豹XFL,一年之后又是在昆明,我试驾了捷豹的第二款国产车型捷豹XEL。相同的是,这两款车国产之后都加长了,而且都加长在后排;不同的是捷豹XFL走的是捷豹轿车的传统路线,追求优雅的豪华,而捷豹XEL则从F-TYEP上取经,走的是运动路线。那么这款加长之后的XEL还有几分运动功力呢?
捷豹XEL给自己选的试驾路线是号称昆明秋名山的一条山路,看试驾路线就知道,官方对加长后的捷豹XEL的运动能力还是有十足信心的。
聊山路驾驶感受之前简单介绍捷豹XEL的基本信息。造型不用多说,依然延续了捷豹家族的设计风格,车头是豹头,车尾是豹身这也是豪华品牌的独家手法。
车型 | 车长(mm) | 车宽(mm) | 车高(mm) | 轴距(mm) |
捷豹XEL | 4788 | 1850 | 1429 | 2935 |
捷豹XE | 4672 | 1850 | 1416 | 2835 |
宝马3系 | 4643 | 1811 | 1454 | 2810 |
凯迪拉克ATS-L | 4730 | 1824 | 1426 | 2860 |
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 4643 | 1860 | 1436 | 2820 |
捷豹XE进口上市之后,建立了不错的运动口碑,这回国产了自然要加长,轴距达到了2935mm,比加长了宝马3系和奥迪A4L等车型都要更长,而且捷豹XE所有的加长都实打实的给了后排。
从侧面来看,视觉还真看不出来什么不自然的地方,整个车身的线条很优雅,如果停在一起,比宝马3系Li和奥迪A4L等车型明显更有气场。
造型来看,捷豹XEL依然是一个稳重的“西装男”,身材修长线条优美,很难从造型看出这款车具备运动健将的特质。
人不可貌相,再看看内在如何?车内的总体风格其实也是如此,一进去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浓烈的运动信息,反倒是一些家族化的设计因素一脉相承,让这款车显得很有捷豹味。
比如家族式的升降旋钮式换挡杆,豪华的真皮座椅,中控的木纹装饰等等,都在显示这款车的调性不一般。
不过储物的实用性就稍显欠缺,现在的大屏手机只能在扶手箱才能找到合适的安身之所。
硬是要找一些运动元素的话,坐姿也许是唯一能感知到,这款车坐进去之后的坐姿非常低,稍微调低就可以看到车头隆起的发动机盖线条,这是运动定位的车型所独有的。
细究的话,这款车还提供多达四种驾驶模式可选,进入运动模式之后的仪表盘也瞬间变换了红色的暴烈风格,而且这个时候站在车外,一脚油门轰下去,能听到非常高亢嘹亮的发动机咆哮,回头率那是非常高。
好了,以上是捷豹XEL给人的视觉感受。既然是加长的XEL,那是不是得重点说一下这个后排呢?首先后排空间相比进口版一进有了很大提升,在同级别的入门级豪车里也许不算最夸张的,但已经属于优秀水准了。
比较厉害的是,捷豹XEL延续了XFL上的一些豪华特质,后排驾驶席能全面控制前排座椅,而且后排还有遮阳帘,注意这个装备是全系标配。后排的“老板式”享受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后排乘坐的体验也很友好,坐上去有一番豪华车的派头。座椅厚实支撑出色,开门还延续了捷豹的悉心关怀,如果后方检测到车辆,会红灯示警。显然捷豹XFL上有的好东西,很多都下放到了这台XEL上了。
这个后排当然也有缺点,首先后驱的先天属性导致这款车的中央拱起非常之大,坐中间排有点像犯人的感觉。
此外,后排不支持放倒。不过跟那种只开一个小洞不一样的是,捷豹XEL的整个中间排可以放倒,真要从后排拿些东西并不困难。
好了,终于可以聊操控了。捷豹XEL全系标配的都是2.0T发动机,规格不低,分为高低两个不同功率版本。我们试驾的高功率版本最大功率有184kw,最大扭矩365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是7.3秒,键盘车神而论,这个数据还是很不错的。
捷豹XEL开起来则是两样感觉,在去到山路之前,我都是用的D挡舒适模式驾驶,一脚油门踩下去,大概呼吸一秒之后,动力开始逐步爆发,感觉不到任何涡轮介入的突兀感和变速箱的顿挫。整台车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的柔顺听话,但真的跟运动迅猛沾不上边。
日常驾驶捷豹XEL给我最多好感的反而是一些装备。比如ACC自适应巡航,可以从0-120km/h全域跟车,除了跟车距离稍微有点远之外(这基本是ACC的通用设定),可以全程放心释放双脚。此外就是安全装备,跟车超过安全距离会及时报警,不打灯变向会用重重的回馈力提示你。
到了山路之后就切换到S挡和动态模式,这个时候的方向更加紧绷,仪表盘变红,发动机也随时维持在高转待命。
最终的效果就是整台车进入了另外一个模式,油门的响应非常积极,加速的响应时间更加快速,全身心投入到驾驶中去之后发现捷豹XEL非常好玩。
碰到大弯杀入之后,你舍得给油出弯的话,这台车的尾部非常活跃,稍微配合一点转向,他是真的可以给你甩尾的,后驱车的玩乐性可不是开玩笑的。当然,非赛道不建议去挑拨这台车的极限。
下山的时候我切换到拨片驾驶,结果发现乐趣更高,这台车的换挡拨片的手动模拟度非常高。只要你介入拨片,他会一直维持挡位直到接近红区。而且只要是正常的动作,拨片换挡的执行率非常高,能模拟绝大部分手动挡的“套路”。下山完全可以拨片降档利用发动机制动减少刹车损耗。
捷豹XEL的底盘也是致敬F-TYPE。前悬采用了跟F-TYPE类似的双叉臂机构,再加上大量铝合金的运用减低了簧下质量。最终的效果是整车通过减速带的动作非常干脆,弯道的支撑也非常到位。真的全身心投入之后捷豹XEL的动力底盘真的能让回味无穷。
我唯一不满意的是转向。不是说这个转向多么的不好用,完成任务还是非常棒的。只是作为一台山路非常活跃的运动轿车,整个转向的感知度并不好,没什么回馈,略显遗憾。
最后,捷豹XEL是一台什么车呢?国产之后的价格相比进口有了很大的调低,28.88-42.88万元基本跟宝马3系一样了。坦白说捷豹XEL的操控水准并非同级最顶尖的,但又比奥迪A4L和奔驰C级等车型明显好玩很多,当然跟阿尔法罗密欧Giulia这种走极端的运动车又显得保守很多。跟宝马3系和凯迪拉克ATS-L这种同样运动定位的车型,捷豹XEL同时提供越级的“享受”,而且开着这台车出去收到的注目礼明显会多于BBA同级车型。运动的内在和优雅的外在,看起来挺不搭的两种性格,捷豹将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毫无违和感,这也是这款车型的最强卖点。
【编者按】之前上学的时候,有一些学习挺不错的同学,由于种种原因只能选择定向的志愿,令人惋惜。而如今的车市上也有同样的现象,这些车型本身技术了得,但是限于政策,也只能投放到一些细分市场,比如谁呢?嗯就拿今天的丰田卡罗拉双擎E+来说,它的可靠性、驾驶感受、燃效都无可指摘,但主要还是针对部分限牌地区的消费者而来。
■ 快速了解丰田卡罗拉双擎E+
A、和卡罗拉双擎有啥区别?
不只是能插电,ECVT等硬件也有所不同
丰田卡罗拉双擎E+是在卡罗拉双擎的基础上,增加了插电功能,并在一些技术参数上有了变化:
考虑到电池组的保护,卡罗拉双擎E+的动力电池组实际充电量大致为8千瓦时),同时ECVT改变了传动比并增加了单向离合器,这让它在超过50公里纯电续航里程(55公里)的基础上,最高EV车速达到了125公里/小时。
B、都有哪些比较吸引人的?
可靠性只是基础,燃效和实用性也同样出色
“开不坏的丰田”这一法则在丰田的混动车型上同样起效,在全世界的大量运行的丰田混动出租车口碑就证明了一切。当然,在可靠性之外,卡罗拉双擎E+在体重增加一百多公斤的前提下,拥有和卡罗拉双擎相当的燃效表现——双擎E+的混动工况百公里油耗为4.3升,非常了得。
得益于动力电池组的紧凑化和较好布局,卡罗拉双擎E+的空间体验也和普通的卡罗拉双擎相差无几,尤其是没有后排地板中央的凸起,避免了乘坐三位成年乘客时的尴尬。
卡罗拉PHEV支持交流慢充和220V家用充电,相比此前一些只能220V充电的插电车型,使用的灵活性更好一些。在使用慢充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到3小时内充满,就算没充满……接近1000公里的综合油耗意味着它加满油也能跑足够远,没啥可担心的。
■ 短时间动态体验
纯电驱动满足多数情况,刹车底盘有进步
由于车辆体验在封闭场地内进行,我们重点对EV驱动和基础的刹车、悬架表现进行了体验:
A.电动模式体验
当我们平稳加速时,双擎E+可以轻松达到120公里/小时的纯电驱动速度,当然如果中间深踩油门,汽油机也会介入,提供更好的驱动能力。
B.混动模式体验
通过挡把前方的按钮,可以强制进入EV模式,或者切换混动/电动模式,并在动力/经济模式下转换。
进入混动模式之后,动力系统的表现则和双擎车型差别不大。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处于POWER动力模式,双擎E+也绝对不是拼速度的那种类型,整体加速非常线性,如您在乎0-100加速几秒钟的话,它可能并不是你的菜。
C.聊聊刹车和悬挂
卡罗拉双擎E+的车重要比双擎多一百多公斤,所以悬架和刹车的要求也更高——从实际体验看,双擎E+的悬挂在起伏和弯道中具备更好的支撑力,韧性表现也要比普通版本卡罗拉更好一些。喜车网
至于刹车表现,双擎E+要比此前丰田的双擎车型表现更为线性,这一点在城市拥堵情况下对车上的乘客更为友好。
■ 简单看看外观内饰
相比卡罗拉双擎,卡罗拉双擎E+的外观只是在一些很细节的地方可以分辨出来,说实话眼神不好都未必能区分。
内饰方面,双擎E+则具备了棕色内饰,其他和双擎基本一致。
更多细节可以观看图集:
笔者此前也曾经体验过卡罗拉双擎:
我可以等 一个卡罗拉双擎潜在用户的唠叨
■ 一线限购城市的朋友怎么看?
插电式混动由于相比普通汽油版本贵得多的多,所以还是限牌限购的一线城市最为热门,以拼运气的北京摇号和拼钱包的上海拍牌为最典型。
北京地区目前享受“新能源指标”的限定为纯电动车型,所以……卡罗拉双擎E+要占用燃油指标——以我司为例,在指标难得且充电免费(划重点)的情况下,目前公司员工购买的基本都是纯电动车型,几乎没有插电式混动车型。
上海的朋友呢,恰好我认识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台插混车,要比汽油贵十来万,不过要送一个牌照,加上更好的动力,和较为便利的充电条件,他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插混车型——从我们此前的预估看,相对混动版,卡罗拉双擎E+车型补贴之后的价格会提升3-4万元,这样加上免费的牌照,性价比很高了。
至于其他限牌地区,比如广州、深圳等地,作为插电混动车型,丰田卡罗拉双擎E+都可以获得国家补贴,或者地方补贴及新能源牌照。
■ 直接竞争对手?没有的
要选一款20万以内的插电式混动合资轿车,好像目前还真没有能和卡罗拉卡罗拉双擎E+直接对标的——价位接近的插混车型,都是吉利博瑞GE PHEV或者长安CS75 PHEV这样的自主车型。
结语:尽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国内政策而来,但是丰田卡罗拉双擎E+无论是驾乘感受、空间表现,还是超过120km/h的纯电动车速,都具备了良好的实用性。双擎E+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上市,它的价格会有惊喜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豹力有增无减2019款捷豹XFL四驱车型试驾评测【编者按】捷豹在国内上市的轿车序列中,从强调年轻运动的XEL,到商务豪华的XJL,再到极致运动的F-Type,这种看似分裂的产品人格,却为热情而内敛的翩翩风度的消费者提供了不同级别的座驾。定位于中高级商务轿车的XFL便是其中之一。该车型从2017年正式国产加长,最新发布的2019款最主要的改变是首次加入了搭载2.0T高功率版的30TAWD车型。英
意犹未尽的感觉瑞虎5x1.5T怎么样试驾评测最近全国很多地方都冰雪交加,而北京却初雪难求,我对此并不着急,因为我来到了漠河参加瑞虎5x的冰雪体验活动,在这个千里冰封、偶尔还飘点儿雪的祖国最北之地开始了与瑞虎5x的亲密接触。瑞虎5x2017款1.5T自动尊贵型车型首页|参数配置|图片|口碑|车型报价厂商指导价11.09万●动力系统动力方面使用的是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6速双离合变速箱,如果对
饱满硬朗评测长安逸动EV460怎么样今年3月份,我曾赶赴深圳参加长安汽车第二代逸动和逸动DT两款车型的试驾活动,在那场活动上逸动的行驶品质给我留下了相当不错的印象,我也曾在直播节目里评价它是目前十万元以内不多见的具备一定驾驶乐趣的车型。8个月后,我又有机会试驾到纯电动版的逸动EV460,尽管动力来源与输出形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错的行驶品质依然是这款电动车型一大亮点。长安逸动EV460是2
尽显锋芒评测宝马全新M5动力怎么样有时候会感觉车就像人一样,有着自己的性格,有波澜不惊的沉稳,就有桀骜不驯张扬。长久以来,大马力的后驱车就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难以被驯服的野兽,又是大家非常渴望去征服的对象。而与此同时在很多情境下,人们又会青睐于四驱带来的稳定性,能够从容地面对复杂路况。在性能车上,驱动方式往往决定了它的性格,也正是四驱的沉稳与后驱的张扬。然而今天,在宝马第六代M5身上,我们看到了
精致优雅奇瑞捷豹XEL试驾评测怎么样去年底也是在昆明,我试驾了奇瑞捷豹的第一款国产车型捷豹XFL,一年之后又是在昆明,我试驾了捷豹的第二款国产车型捷豹XEL。相同的是,这两款车国产之后都加长了,而且都加长在后排;不同的是捷豹XFL走的是捷豹轿车的传统路线,追求优雅的豪华,而捷豹XEL则从F-TYEP上取经,走的是运动路线。那么这款加长之后的XEL还有几分运动功力呢?捷豹XEL给自己选的试驾路线
精致优雅奇瑞捷豹XEL试驾评测怎么样去年底也是在昆明,我试驾了奇瑞捷豹的第一款国产车型捷豹XFL,一年之后又是在昆明,我试驾了捷豹的第二款国产车型捷豹XEL。相同的是,这两款车国产之后都加长了,而且都加长在后排;不同的是捷豹XFL走的是捷豹轿车的传统路线,追求优雅的豪华,而捷豹XEL则从F-TYEP上取经,走的是运动路线。那么这款加长之后的XEL还有几分运动功力呢?捷豹XEL给自己选的试驾路线
配置提升评测长安汽车新CS75外观内饰怎么样一款中期改款车型重新设计内饰?那真是有点狠呢,今天我们体验的长安新CS75就是如此,外观内饰重新设计,配置动力参数也有大提升,至于驾驶感受如何,新加的配置好不好用,开开就知道咯。■新车有哪些大改变?造型全改变,动力配置升级尽管是中期改款,新CS75的各方面还是变化明显,换成有的厂商估计要改成“全新一代”了:一图看新车变化长安新CS75指导价格更多细节
让出行变得更轻松新宝骏RC-6/RM-5体验评测【编者按】近段时间,新宝骏的动作可谓十分频繁。从4月11日新宝骏发布品牌主张“创造出行新生活”,奠定“年轻、科技、智能、网联”的品牌基因。到7月12日,新宝骏联合华为、中国移动、驭势科技及广西区政府,建成并启用全球首条集5G、V2X、无人驾驶、远程驾控于一体的公开测试道路。再到8月21日,新宝骏RM-5、RC-6亮相设计品鉴会。新宝骏不断对外展示
2023-09-12 16:12:36
2023-09-12 01:45:20
2023-09-10 08:38:50
2023-07-11 03:19:04
2023-09-09 17:16:26
2023-09-07 2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