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2024-02-10 00:52:34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自主品牌11月销量TOP 3出炉:长安雄起,吉利“一哥地位”不保?

眼看2020年就要过去了,在这个年终收官的关键节点,各大车企陆续发布了11月份的销量。其中自主阵营的头部势力——长安、吉利和长城的销量也都出炉了,它们11月的销量均突破了10万辆,位居自主车企排行榜前三。

那么它们为何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谁又是你心目中真正的国产一哥呢?咱们不妨来看看。

TOP 1:长安汽车

11月销量:16,6458辆

1-11月销量:136,2127辆

不算上长安马自达,以及长安福特两大合资品牌,长安自主板块主要有长安、欧尚和凯程三个品牌,它们在11月份联合砍下16.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23.5%。1-11月累计销量136万辆,实现15.3%的同比增长,并暂居自主车企销量第一的位置。

长安如此雄起,自然是有迹可循。首先最大的功臣当属 长安CS75系列,11月销量达到32759辆,1-11月累计销量242813辆、同比大涨47.5%。目前紧凑型SUV市场只有哈弗H6略微领先它,热度可想而知。

CS75PLUS

而UNI系列的首款车型UNI-T,自上市以来也爆发了巨大的能量。其11月销量达10061辆,已经连续五个月破万。而对于此前亮相的UNI-K,估计有不少人已经闻到爆款的味道了。

UNI-T

UNI-K

在轿车领域,最突出的莫过于逸动系列,其11月销量突破两万,目前累计销量也达到159899辆,已经是支撑品牌销量的二把手。

逸动PLUS

当然,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也不弱,凭借欧尚X7等车型,1-11月累计销量也高达135889辆。再算上凯程这一商用品牌,对整个长安辅助不少。

欧尚X7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还将联合华为以及宁德时代,打造一个中高端汽车品牌,现正招兵买马中,相信在不久之后面世,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TOP 2:吉利汽车

11月销量:15,0517辆

1-11月销量:116,6015辆

11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50,517辆,目前累计销量116万辆。可以看出,吉利目前已经被长安拉开了差距。要知道,吉利在2017—2019年可是连续蝉联了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国产一哥,难道今年要不保了?

非也,像吉利的销量统计主要都是乘用车,而长安的销量其实还包括了商用车。如果只算乘用车的话,长安11月份的销量也只有11.3万辆,从这个角度来看,吉利15万的月销还是有优势的。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目前主要由吉利、领克、几何三大品牌支撑,其中占大头的吉利在SUV和轿车领域均有不错的发力点。SUV阵营主要有缤越和博越家族两大支柱,前者1-11月累计销量已突破10万,后者则超20万辆。

缤越

博越PRO

轿车领域,帝豪系列前11个月累计销量也达到了20万辆,稳居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冠军。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吉利发布的全新紧凑型轿车——星瑞,上市首月销量就达到7017辆,未来可期。

帝豪

星瑞

吉利的高端品牌领克,11月销量为22798辆,同比增长约61%,这已经是连续八个月获得双增长。而它今年的累计销量15万辆,虽然不算多,但对比长城WEY和奇瑞星途,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领克ZERO概念车

相对于燃油车领域,吉利在新能源市场过得并不顺心,整个吉利集团11月新能源的总销量仅为6829辆,由此可见几何品牌的处境。而此前亮相的领克ZERO车型,明年量产后是否能为吉利带来曙光,值得期待。

几何C

目前吉利距离132万的年度目标还有15.5万辆左右,12月份看来还得加把劲。而对于即将到来的2021年,吉利计划推出基于CMA架构的全新SUV和另一款轿车,以及数款改款车型。而领克品牌除了ZERO概念车,首款基于SPA全球架构打造的领克车型也将亮相。

TOP 3:长城汽车

11月销量:14,5240辆

1-11月销量:96,1489辆

长城汽车11月销量14.5万辆,同比增长26.1%,是三大车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而1-11累计销量96万辆,虽然并没有像长安和长城那样提前达到百万销量,但是这个成绩,距离完成其102万辆的年度目标,基本没啥悬念了。

具体来看,贡献最大的还是哈弗品牌,当月销量超10万辆,同比增长了22.11%。其中哈弗H6自换代后,销量开始猛涨,继10月销量突破5万辆后,11月又继续上演,今年妥妥又是中国SUV销冠。

第三代哈弗H6

不过哈弗也不光是H6在孤军奋战,哈弗F7也有月销上万的成绩。此外,今年9月底上市的哈弗大狗,继10月份砍下7013辆后,它在11月又斩获了8555辆的成绩。考虑到其不俗的性价比,后续或许能成为哈弗品牌的下一个增长点。

哈弗F7

哈弗大狗

作为业界公认的“皮卡大王”,皮卡是长城的第二大销量来源。其11月销量2.26万辆,同比上涨了18.61%,前11个月累计销量20.34万辆,同比增长了52.53%。值得一提的是,定位高端的长城炮皮卡,已经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了。

长城炮

第三大销量来源是新能源品牌欧拉,其11月销量1.15万辆,同比增长45%,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4.35万辆。其中,7月上市的欧拉黑猫11月销量达到0.94万辆,后续有机会看齐五菱宏光MINI。

欧拉黑猫

最后则是长城的高端品牌WEY,它11月销量还不到1万量,目前的累计销量也仅有6.85万辆,和领克的15万辆相比,差距明显。不过随着坦克300的到来,或许能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

坦克300

今年长城给人的印象还是挺特别的,哈弗大狗、坦克300以及欧拉猫的相继出现,让不少人感受到了惊喜。而全新发布的柠檬/坦克平台,以及咖啡智能等核心技术,则让外界更期待长城接下来的动作。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以上自主3强中,长安的势头是越来越猛了,颇有赶超吉利,成为新晋国产一哥的势头。而它如今它也想要尝试高端品牌,这样的战略是否合适,这里需要打个问号?而吉利在收购沃尔沃后,这些年的实力也是突飞猛进,甚至长时间稳居国产一哥的位置,如今长安雄起,它又该如何应对呢?

至于长城汽车,在没有发展轿车的情况下,还能和吉利/长安相互抗衡,着实值得点赞。但随着车市越来越竞争,未来长城是否还会继续坚持这一战略呢?那么大家觉得这三大自主势力,你更看好谁的未来呢?欢迎关注“车域无疆”,在下方评论发表你的看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近日,吉利发布4月销量信息,

吉利汽车

4月销量113642辆,同比增长约58%,其中新能源车销量29874辆,同比增长约112%,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推进到26%。吉利汽车4月出口销量为22942辆,同比增长31%。

具体品牌上,吉利品牌4月销量87899辆,同比增长55%。在4月,吉利银河系首款车型

银河L7

量产车正式下线,标志着吉利油电混动距离入市又近了一步。银河L7定位为油电混动紧凑型SUV,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00x1905x1685mm,轴距为2785mm,采用全新的简洁化内饰设计,前排拥有4块大屏,其中包括副驾16.2英寸娱乐屏,新车副驾还带有腿托、加热、通风、按摩、理疗等配备。新车在

上海

车展已开启预售,计划第二季度内上市。

吉利汽车在2月份银河系列发布会上,同步宣布全新品牌战略,几何汽车降为吉利品牌下纯电系列。几何系列在4月销量为18525辆,同比增长153%。其中,

熊猫mini

畅销10615辆,销量连续破万,熊猫mini小黄鸭限定版于上海车展上市,售价5.39万元,CLTC续航200km,计划5月20日起开启交付。

领克

品牌4月销量14013辆,同比增长36%。在纯电车型分到

极氪

品牌的前提下,领克将主打插混动力。其中,

领克08

在4月份举行的上海车展亮相,定位为中型SUV,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20/1915/1685mm,轴距为2848mm。新车将搭载Lynk E-Motive智能电混系统,会有1.5TEM-F油电混动、增程式1.5TEM-P插电混动2种动力版本,同时匹配电混专用变速箱。新车计划在今年内正式上市。

极氪品牌4月交付量为8101辆,同比增长279%,完成第10万辆量产车交付,累计交付达到101283辆。其中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33.6万元、极氪009平均订单金额52.7万元。搭载麒麟电池,极氪009 ME版售价58.8万元起,已于4月16日开始交付,电池容量为140kWh,CLTC续航里程822km。极氪旗下第3款车型极氪X将在6月正式交付,新车共推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8.98-22.98万元。

极氪001超长续航单电机WE版中保研测试成绩近日公布,在耐碰撞与维修经济性指数项目中获得良好(A),当中的细分项目得分情况:机构耐撞性优秀(G)、结构耐撞性缺陷2个;可维修性一般(M)、可维修性缺陷14个;维修经济性良好(A)、维修经济性缺陷25个;碰撞兼容性良好(A)、前防撞梁评价优秀(G)、后防撞梁评价一般(M)。

睿蓝汽车

4月销量3629辆,同比增长20%。睿蓝是吉利旗下主打换电的品牌,目前仅有

睿蓝9

一款车型在售。旗下第二款车型

睿蓝7

在上个月的上海车展正式亮相,定位为紧凑型轿跑SUV,搭载后置单电机,将配备不同容量胶囊电池,CLTC续航550-750公里,并可以实现换电功能。

4月吉利海外出口销量为22942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31%。极氪品牌在4月发布欧洲战略,其首批直营店年内将在瑞典、何兰开门营业,并开始交付车辆给用户,极氪计划在2026年进入大部分西欧地区。

编辑说:

作为自主品牌第一阵营选手,吉利还是有很强的产品阵营的,不过由于

比亚迪

在新能源转型上占得上风,抢尽风头,吉利才感觉没那么强的存在感。实际上,和喜车网

长城

长安

相比,吉利的基盘和新能源车渗透率都做得不错,尤其是极氪树立了不错的高端形象,这是相对几个对手吉利做得最成功的地方。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

前言:" 汽车 产业革命已经开始"暴动",从理论到实践、从传闻到现实、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从局部到全局、从边缘到中央,这是一部正在发生的 汽车 产业革命剧,这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百年 汽车 变革剧。"这是李书福在近日讲话中对于目前 汽车 行业所说的一句话,不过在这场百年 汽车 变革剧中,作为自主一哥的吉利却还只是扮演者一个小角色。

2020年吉利全年销售新车132万辆,已经连续第四年坐上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冠军的位置。但相比于销量排名第二的长城、第三的长安,吉利却是唯一增速为负的,全年销量同比下滑3%。更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车领域,吉利销量仅仅6.81万辆,同比大幅下滑66%。在燃油车市场争夺中王者般的吉利,在新能源战场上却沦为最底层。

高估自己的吉利

早在2015年,吉利 汽车 便提出了新能源 汽车 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可以说是极具前瞻性,在那时候吉利的目标是"2020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占整体销量超90%",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 汽车 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 汽车 销量占比35%。然而2020过去,吉利新能源销量在整车销量构架中却只占到了5.2%,与15年制定的计划相差甚远。

吉利所拥有的新能源品牌在国内应该是最多的了,纯电动子品牌"几何"、与沃尔沃合资设立的高端电动 汽车 品牌"极星"、定位低端市场的"枫叶"、还有自身的帝豪系列。

而立志成为"东半球最好纯电动 汽车 "的几何 汽车 ,2020整年销售也才仅仅1万出头;曾被李书福给予厚望,希望成为第二个蔚来的"极星"品牌,2020年累计上险数不足400辆,

其首款车型Polestar 1更是据传即将停产;而枫叶品牌更是鲜为人知,还与吉利本身旗下的帝豪EV等低端新能源产品产生冲突。 Comment by 瀚钰: 确认下型号,我记得Polestar 1是多年之前的油车,停不停产跟它的新能源做得如何无关

归根结底,吉利在新能源销量方面的不尽人意无外乎这几个问题,产品"油改电"无创新,并且产品定位混乱。

从吉利的首款电动车,到帝豪EV、几何 汽车 系列、枫叶 汽车 、吉利几乎所有电动产品都采用了"油改电"思路,基于传统燃油车自然延伸而来的新能源车,往往不能延续其在燃油车市场的表现。因为油改电"的产品往往存在续航短、充电慢、底盘不稳定、操控性差等短板。

或许在新能源发展初期,"油改电"能有一定的销量,但是在现在,"油改电"这种打着电动车的名号,却卖燃油车的壳这样的产品,根本没有竞争力,消费者已经不会为此买单了。

在吉利的产品与品牌战略方面,吉利常被人说太复杂,看不懂。随着" 科技 吉利"的发展,通过一系列兼并和收购,吉利的版图越来越大,多类型业务、多模式合作,以及将业务延伸至飞行 汽车 、通信卫星等广泛的领域,版图越来越大的同时,吉利的公司结构也更加复杂,其品牌定位也愈加混乱。

拿长城 汽车 作为对比,长城 汽车 无论是WEY品牌,还是哈弗品牌,亦或是欧拉,其产品定位都十分明确,各有涉猎。而吉利的各品牌却似乎是如同一家人对打,产品间总出现竞争。例如吉利帝豪GSe售价10.99万元起,几何C售价12.98万元起,消费者几乎难以看到两款紧凑型纯电SUV之间的差别。此外,枫叶30X价格区间为6.88万至9.58万元,挤压了帝豪系列新能源产品的下探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已经不是第一次犯过于复杂的品牌和产品线这样的错误了,14年前吉利曾有帝豪、全球鹰、英伦 汽车 三个品牌,但是当初的吉利无论是产品力、品牌力、亦或是渠道能力均无法同时支持三个品牌的差异化。最终在14年不得不做出了"一个吉利"决策。

彻底疯狂的吉利

以往的 汽车 企业,专心造好车就是好企业,但是,进入智能 汽车 时代,企业不仅要造好车,还要有好的核心技术,如车联网、自动驾驶、人机互动方面,而这些恰好是吉利的软肋,

多次抨击造车新势力"圈钱忽悠老百姓"、"没有灵魂"的李书福终于坐不住了,2021年伊始针对新能源产业多次出手。更是与曾经自己口中所说的"圈钱忽悠老百姓"、"没有灵魂"的FF 汽车 进行合作,将给FF国内量产代工。

仅仅是1月份,吉利不仅仅是与FF合作,吉利还与掉队的互联网巨头百度签约,合作造车;

随后与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围绕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1月13日,吉利又同富士康官宣合作,代工新能源车;此前,吉利还接盘了破产重组的力帆,并在1月26日宣布力帆代工吉利换电新能源车。

吉利的频繁出手,可以看出吉利对于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十分急迫与慌张,这种急于求成的状态,都是为了能够加速其电动化、智能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令人担忧的是,吉利在这么多外部合作与自身品牌繁多的情况下,还有多少精力去做自己的研发呢?并且给FF、百度以及富士康代工有多大意义所在呢?作为自主一哥,作为一个独立 汽车 制造商品牌,代工只会丧失自己的优势,合作的方向应该更多是 科技 研发方面,认准方向,坚定信念,持续打好自身基础,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毕竟,如今 汽车 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与传统 汽车 已经有了质的变化,不再是李书福曾经说的四个轮子、两部沙发加一个铁壳就把车造了这么简单了,现在更多的是 科技 与软件定义 汽车 ,让 汽车 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可塑性,在未来车企也会更多的是通过 汽车 软件升级为用户提供价值而产生收益。

吉利还有救吗

向电动化转型非一日之功,特别是体积如此庞大的吉利。在新能源市场 探索 多年,但一直没有取得多大成果的吉利,为了自救终于有了新计划。

最近吉利透露出要成立一个全新新能源部门的计划,据说该部门将直接负责营销旗下的领克品牌SEA电动 汽车 ,以及面向大众的几何 汽车 ,将他们整合, 探索 新的产品规划、营销和销售的新方式。

将旗下新能源品牌进行整合管理的吉利,如果能形成真正独立的电动化思路与发展模式,不再"油改电",顺应市场的需求,对人机交互、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方面加大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出自己的爆款,那么吉利就真正找到了其从传统企业迈向新能源企业的第一步。

以上就是喜车网整理的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喜车网。
与“出口和新能源车双增长 吉利汽车4月销量11.36万辆 吉利燃油车繁荣的背后 却是新能源的难堪”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