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09:11:49 | 喜车网
汽车安全的本质是保护“乘客”人身安全!所有安全配置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新能源时代到来之后,“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了新的威胁。有看得见的威胁,比如电池带来更重的车身,更大的碰撞力量。还有电池自燃,在遇到磕碰,泡水时极易发生。还有看不见的威胁,比如电磁辐射导致免疫力下降,电流声会引起听力损伤和内分泌紊乱。
我并不认为电池安全了车辆就安全,电池顶多算是一个较大的威胁而已!而汽车厂商要做的,其实是建立新能源汽车安全“系统”,从各个方面保护乘客的人身安全!
近日吉利发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吉利
银河L7
将首次搭载。它是真正意义的将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化的系统。
【针刺 火烧 海水泡,只是电池安全的入门标准】
针刺,火烧,海水泡,这都是在物理层面对电池安全的考验。这其实是电池安全的最低标准,是及格线。它对应的是用户在用车过程中遇到交通事故,车辆遭受撞击,电池变形;车辆连环相撞遇到起火;雨季城市遇到内涝,电池泡水后,会不会发生安全隐患。
试验证明(5月13日,
吉利银河
专属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完成了首次基础安全测试),神盾电池在连续挑战“电池包海水腐蚀浸泡、三面跌落重击、外部火烧以及电池针刺试验”,四大电池安全试验,并以远超国标的测试标准完成。
得益于神盾电池采用低反应活性电解液、耐热涂层涂覆技术、PACK层“田字型”电池结构保护等新材料和新技术,并以全场景极限工况对电池不断进行100多项电池包级测试。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电池损伤多么严重,依然不起火,不爆炸,这在物理层面确保了电池安全。
【智能安全系统,能预知未来?】
当然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遇到上述情况的概率很低。真正遇到电池针刺,跌落,泡水,火烧,即使电池没事儿,车估计损失也非常严重了。对于用户来说,在日常用车的时候,只需要了解电池的健康度就可以了。就比如电池的寿命,电池的温度,万一有故障,能及时的提醒。
这就不得不提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中的智能安全了,它通过BMS3.0和星睿智算中心云监测组成,不仅可以做到电池寿命预测,热失控预测,还能对电池故障在线实时诊断,如果电池出现问题提前预警,识别准确率达到95%。并且在电池碰撞后,实现整车高压断电,避免漏电和起火风险。也就是说当电池还没有出现问题的时候,用户已经知道了,实现了防患于未然。这种能够预知未来的超能力,
有了它的存在,用户不仅可以实时了解车辆电池的健康状况,而且全场景的智能电池温控技术,还能确保电池工作在最佳的温度区间,提高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
【为健康着想,神盾电池首创电磁防护】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产物,电磁辐射是一种潜在的,慢性的风险。很容易被用户忽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深入细胞层级的电磁防护体系,通过电池包及内部采用超高等级的双绞线,有效降低了高压电池包内部的电磁辐射。打造密封性良好的前舱和底盘结构,电池、电驱等高压系统被完全隔离在乘员舱外部,进一步隔绝电磁辐射。
最终,银河L7实现了对佩戴心脏起搏器、心律转复除颤器等佩戴植入式医疗器械特殊人群的全方位保护,这也意味着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真正做到了深入到细胞级的防辐射安全,树立新能源汽车防辐射安全新标准。
【e-CMA保护电池,更是保护乘客!】
电池的安全性之所以被反复提及,是因为它是威胁车辆安全最大的“刺头”。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隐患都来源于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从电池本身的安全性出发,进而衍生出了电池健康智能中心云监测,防电磁辐射等。这是从内到外的逐层防护,而最外层的保护,就是平台!它不仅是对电池的保护,更是对乘客安全的保护。
首款搭载神盾电池的吉利银河L7基于世界级e-CMA架构打造,拥有同级领先的7系铝合金防撞梁、同级独有的一体式热成型硼钢门环,堪比赛车式的防滚架,带来整车的扭转刚度和抗压强度大幅提升。三叶草溃缩结构,拥有两条泄力路径,能吸收更多的撞击能量。四纵四横地板结构,行业首创双层钢板框架结构(1.8mm厚),在电池包周围形成一个超刚强度防护,在受到外部挤压/碰撞力时,纵梁/横梁可以有效分散更多载荷,保障内部的电池不受冲击。
总结:
什么是系统化的新能源汽车安全?吉利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从架构十宫格专利到整车笼式防护;从快充安全到母婴级防辐射;从电池针刺不起火到电池包防爆设计;从行业领先的BMS3.0“电池医生”智控系统到24 小时星睿智算中心云端守护。吉利银河L7的“八重神盾、八级防护”把一切安全隐患都考虑进去了,成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天花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郑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吉利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企业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在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背景下,吉利汽车以其创新的技术、高质量的产品和卓越的市场表现,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吉利汽车的发展和投资价值。
1.公司背景与发展历程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多年来,吉利汽车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品质的提升。通过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吉利汽车推出了多款畅销车型,包括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汽车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其新能源汽车产品线涵盖了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多种类型,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技术创新与发展优势喜车网
吉利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新的技术和产品。吉利汽车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吉利汽车的电动化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机控制技术在能量转换效率和续航里程方面均表现出色,为用户提供了可靠的电动驾驶体验。
吉利汽车还在智能驾驶和网联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公司与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企业合作,开展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驾驶体验。
3.市场表现与竞争优势
吉利汽车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产品质量可靠,维修保养服务完善,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吉利汽车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销量稳步上升。
吉利汽车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公司已经在欧洲和南美洲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并与当地企业合作,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吉利汽车的国际化战略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中国一直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补贴和减免车辆购置税等。这些政策的为吉利汽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碳排放的,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吉利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将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机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5.投资价值与展望
吉利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吉利汽车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盈利能力。
同时,吉利汽车还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将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公司在技术创新方有竞争优势,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吉利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吉利汽车的发展动态,抓住投资机会。
首富王传福成功登顶的十大理由
其一:善于借势。2008年,巴菲特以18亿港元认购比亚迪10%的股份。在200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巴菲特称王传福是“真正的明星”。在金融市场上,那些眼光独到的,判断准确的往往会拥有众多跟随者。巴菲特在其中更是镇宅之宝,而他去年看好的比亚迪公司更是证明了他“股神”称号的名不虚传。巴菲特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全球投资者的眼球。王传福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地表示,巴菲特的“金字招牌”将为比亚迪带来巨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王传福称,“以前在北美卖我们的汽车,谁知道这个牌子?可现在就不同了。”巴菲特入股比亚迪也为全球投资者普遍看好,比亚迪股价迅速大涨。
其二:环保领先。王传福的梦想是做新能源汽车领导者,他的产业正好顺应了“科技”、“环保”、“创新”、“新能源”全球之势。胡润表示:“在全球汽车行业走下坡路的大环境下,而2009年中国的新首富产生于汽车行业,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因为王传福顺应了科技、新能源、创新和环保的趋势,从而引导一个新的世界汽车行业格局。”注重节能环保,王传福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显示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成就。
其三:严控成本。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其四:目标明确。原是一文不名的农家子弟,26岁时便成为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在短短7年时间里,将镍镉电池产销量做到全球第一、镍氢电池排名第二、锂电池排名第三,37岁便成为饮誉全球的“电池大王”,坐拥3.38亿美元的财富;2003年,他斥巨资高歌猛进汽车行业,从电池大王到比亚迪汽车,誓要成为汽车大王。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逢一必争,逢冠必夺。
其五:忍耐力强。这位贫寒但学历甚高的大陆民营企业家,确实有着远胜前者的忍耐力。过去多年,他只是在重大场合,发出点声音,而且,说话条理分明,像是在给学生讲课。事实上,在创立比亚迪之前,他曾担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副教授,带过几名硕士生。他的忍耐力,也在于他对对手的颠覆。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对CBN透露,当初公司电池产品生产出来时,王传福带领大家在深圳街头摆过摊,跟当年中关村一帮IT风云人物有着类似的艰辛。
其六:敢于冒险。王传福出手又狠又准。他在参观过日本电池制造工厂之后,迅速就将对手的生产流程拆解为人力加流水线的独特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成本优势。而随着研发升级,公司从不敢牵手的摩托罗拉、戴尔、诺基亚等巨头纷纷与它建立了合作关系。他对技术极为痴迷,逆众人之意造汽车、造电动汽车,还宣称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汽车行业老大。在不循常理,敢想敢做的王传福眼里似乎一切都可颠覆,一切皆可改变。
其七:文化独特。温文尔雅的王传福早有野心。他在比亚迪F6下线仪式上曾公开表示,公司有望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生产企业,2025 年计划销售突破1000万辆,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比亚迪一位副总裁曾这么解释他们的企业哲学:“我们从不对核心技术感到害怕。别人有,我敢做,别人没有,我敢想。比亚迪每个单位遇到问题,我们都会说,你解决不了,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你缺少勇气”。
其八:关心员工。王传福这个人对员工非常关心,他的人格魅力感动过很多员工,他明确表示,比亚迪上市以后,他很干脆地把自己持有的15%股权分发给公司里20多位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们。许多员工愿意为他的事业奋斗终身。
其九:善抓机会。去年全球金融危机,王传福却从“危”中成功把握住了“机”。国家出台的包括汽车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极大地刺激了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比亚迪不断推出众多新款汽车。根据今年第一季度的统计数字,比亚迪F3/F3R/F0等多款车型销售均出现同比倍增的态势,个别型号销售更达到同比130%—140%的高增长。与其他品牌相比,比亚迪最大的亮点和卖点,就是其新能源汽车。正是新能源这一概念,成功吸引到国际投资大师巴菲特的关注。
其十:厉行节约。王传福上项目还有他的独到之处。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为了节省成本,王传福分解了生产过程,自主开发部分关键设备,以半自动、半人工来完成生产,将电池生产成本削减至比日本厂商低40%。有人曾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来概括王传福对技术的狂热,他通过拆解、学习、改造、创新,最终成为中国“电池大王”。比亚迪生产的核心模式是“半自动化加人工”,也有人称为“小米加步枪”。从电池生产线到随后的汽车模具,王传福可谓是把人力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4 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