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4:42:51 | 喜车网
车圈一大疑问:日系车为啥不把车漆涂厚点?涂薄能省很多成本吗?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我们也感受到消费者对于汽车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体现在车漆上面的,之前汽车只有黑白色为主流车漆颜色,而现在只要是消费者需要,没有什么颜色是他们弄不出来的,而当说到汽车车漆的时候恐怕有不少人也是有一大堆的话要说,毕竟现在稍微懂车的人也是不在少数的,不过关于车漆我们除了颜色的不同可以来聊聊之后,是否应该还有别的关于车漆的话题可以说呢?
相信大家多多少少的也都是听过这样一句话的,那就是“某某车车漆太薄,一碰到一点就漏出底漆了,其实关于车漆太薄这个话题和说法原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因为车漆存在的意义和薄厚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说句抬杠的话,“一米厚的豆腐就是没有一厘米厚的铁片耐撞”,而车漆也是如此,我们不应该通过车漆厚度来衡量它,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至于车圈中所存在的一大疑问:日系车为啥不把车漆涂厚点的问题我们下面可以来着重说一下,并且涂薄车漆真的可以省成本吗?
其实车漆的厚度并不是决定车漆好坏的唯一因素,而车漆的硬度却是决定车漆好坏的重要因素,不只是日系车,所有的车企都在想方设法的降低车漆的厚度,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减少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利润,而现在很多人说到日系车车漆的时候都惯性的认为它的车漆不行,车漆太薄等等,但是事实情况真的不是这样的。车漆的薄厚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市取决于喷漆工艺的,现在很多国产车的车漆厚度都在150微米以上,而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车企造出来的车,其漆面厚度也在120微米左右,难道你能说这是国产车车企实在吗?并不是,这是由于喷漆工艺的缘故,说的简单直白一点就是技术不到家,想“偷工减料”都不配。
并且车身上的漆面厚度是不相同的,就拿德系车来说,发动机盖上的车漆厚度达到140微米,而后备箱上的车漆厚度只有90微米,所以说整车上面不同位置处喷漆漆面高度的差异性越小越能体验一个车企高超的喷漆技术,所以说不少车漆为了降低车漆厚度并增加车漆硬度来降低自己的成本,并且随着汽车喷漆技术的不断完善,将之前车辆喷漆时的一个中途层给取消了,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车漆厚底以减少成本。
而现在对于汽车车漆的唯一硬性要求恐怕也就只有车漆硬度了,因为这个硬度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车漆的耐用程度,和车漆薄厚并无关系,既然日系车能够在市面上出售,也就说明他们的喷漆工艺是过关的,刚才也说到了,汽车车身上的漆面厚度都有一个最厚的也有一个最薄的,所以说看平均车漆厚度的话,大家所标榜的德系车的车漆好,其平均厚度也不高,而大家都说车漆薄的日系车,其平均厚度也不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十万左右什么的车皮相对厚点的,个人认为像
福特福克斯
,吉利帝豪GL,雪佛兰科鲁兹,
大众宝来
,朗逸等车型都可以,不过车皮厚和安全性方面不一定有必然联系。
车皮厚就是安全性好吗?
首先,什么是车皮,其实就是前后
翼子板
、前后
保险杠
、车门外侧的钣金件以及引擎盖等外饰件,大家能看见汽车最外面那一层,主要作用是把汽车 “包起来”。
如果把汽车比作宠物,那么钣金就是它的一层皮,溃缩吸能装置、
安全气囊
和安全带就是它的肉,车架和大梁就是它的骨头,而坐在车内的乘客就是它的内脏。
车皮薄厚和汽车安全有关系吗?我可以告诉您没有直接关系。大家想一下,当发生碰撞时,是不是只有保证乘员舱不变形才能保证乘客的安全?
那么,保证乘员舱不变形、减少乘客伤害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溃缩吸能装置、安全气囊、安全带、车架和大梁,宠物的肉够厚就可以缓冲撞击能量,骨头够硬才能保证内脏不受挤压,发生猛烈的碰撞,
皮可
保护不了内脏。
所以,下次再看见车头被撞得稀碎的车,千万别轻易下结论说这个车不安全,主要看一下里面乘客受伤的程度再下结论哦。
合资车
顾名思义就是由中方与国外投资方共同成立的项目。中方出资的方式:出让土地厂房使用权、资金;国外投资方出品牌、技术、资金、人才等合资汽车就是上述情况合作情况下的产物。国外提供技术、人才、品牌等在国内组装,但核心技术还是由国外掌握。喜车网
首先,保险杠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行人和车架,因此,所有车(除了老式的越野车以外)的保险杠都是不结实的,因为结实就意味着发生事故时行人受伤几率增大。
车辆的结实最终目的是保护车内人员,而不是防止车辆损坏,也就是说,如果车壳是无比结实的,碰撞时能量不能被车壳接收,而会由车内人员接收,那后果不堪设想。
而保证车辆结实的结构不是车皮,不是保险杠,而是车身整体结构(或者你理解为一个车架)。因此,车皮有多软、保险杠有多软,都不能说明车不安全,因为那仅仅是车用于外部覆盖的一层结构而已。
国产车实际上由很多都是用日系老款车的车身逆向开发出来的。比如比亚迪F3、秦、速锐等车身分别逆向了花冠和旧款雅阁,长城的旧款哈弗直接就是逆向三菱车身的。发动机利用三菱的情况更多。先不论设计水平与日本的差异,仅仅说同时代下来比较,即使他们有完全复制日系车架的能力,但那也是上代日系车的碰撞能力,肯定及不上现款日系车的碰撞水平。更何况他们本身设计能力和工艺水平都比较差。
最终还要告诉你,日系车在美国IIHS和欧洲的E-NCAP碰撞测试中,碰撞成绩是丝毫不亚于所谓德系车、美系车的,美国IIHS评选出来的2013最安全品牌中就有本田和斯巴鲁。
有些人说国产日系车比国外的缩水,我只能说这里大部分是无证据的指责,不少实际上是意欲通过煽动民族情绪故意抹黑日系车。如果真的缩水,那其实国产的德系、美系、韩系车都无可避免地会缩水,并不存在日系厂商特别黑心而德系、美系厂商特别良心的说法。
2023-06-06 04:18:43
2023-12-21 19:27:36
2023-06-18 10:40:09
2023-05-23 23:14:03
2023-12-15 02:15:56
2023-06-18 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