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1 07:54:53 | 喜车网
上海
车展开幕首日,我们看到了一堆新能源车的集中亮相。
在这堆车型之中,国产车型的占比非常高,而以往备受关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20万、30万级别的市场中投放的车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正如车展开幕之前的猜想一样,消费者现在相比于合资车型的新车,更期待国产品牌给他们带来惊喜。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上海车展,国产车的表现确实不俗。我们看到了业界对于合资车以往的热情褪去,也看到了国产品牌展台被团团围住甚至来晚只能站在很远处“收听”发布会。国产新车不少,合资品牌来来回回还是那些车,没什么新鲜感,这就是本次上海车展的一个缩影。喜车网
而且,也像去年我们所预料的一样,在顺利拿下15-20万级别市场之后,今年的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向30万级别和以上价位的市场,开始了试探。国产品牌正在“冲击”,合资品牌正在“守擂”。
这次车展,国产、合资,各自都表现如何?
车展首日,国产新能源主要战场在30万级?
上海车展首日,我们看到了诸多国产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和亮相,它们,都很统一的瞄向了一个更高阶的市场,都想迈进30万元这个级别。去年,卖过30万元的国产汽车产品,有,但是不够多。
而今年,有更多的品牌准备让消费者花30万以上的价格去选择一台国产新能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15-20万级别的市场,国产车在去年能够拿下,说明在这个价位级别的市场里国产车值这个价,消费者认可,所以才有了去年新能源市场的“繁荣”。这么说吧,去年国产新能源的成功,有一半也是因为合资车的拉跨所导致的,具体就不展开列举车型了,总之有那么几款曾经主流的车型,去年我们几乎都听不到关于它们的消息。
以至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的部分企业,例如没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的品牌展台,早已经变成了“展销会”,当地的销售人员也早已进入展台。或许是在车展之前,公布的车展方案没有过多的看头,这些合资企业展台关注度都不算高。
今年,关注度较高的,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品牌、车型。有
比亚迪
的
腾势
、
仰望
;有
奇瑞
的iCAR、星纪元等等,大部分国产主流车企都有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豪华或者超豪华品牌。
今年国产品牌迈进30万级别,挑战的难度会比去年大很多。即将要面对的,是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的汽油车产品,而今年,差不多也是它们新能源发力的时候了。沉寂了几年之后,尤其是一线豪华品牌,
奔驰
在今年带来了EQE SUV、EQE AMG、EQG概念车、
迈巴赫EQS SUV
;
宝马
集团的四大品牌带来了宝马i7 M70L、宝马XM Label Red限量版、宝马M760Le,以及MINI Concept Aceman、
劳斯莱斯
Spectre
闪灵
等。
这些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不能对现有的国产电动车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价格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们起到了豪华品牌电动车“标杆”的作用,让消费者重新意式到,在30万级别甚至更高阶的选择上,它们的产品仍旧会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市场格局,目前是这样,30万-50万级别有燃油车守着,更高价格的市场开始用新能源车渗透。接下来,国产新能源品牌30万以上走高端的产品,是要和豪华品牌的燃油车抢市场的。
国产车真正崛起?合资车已经衰落?
车展上,看似热闹的国产车展台,似乎我们看到了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也感觉到了合资车型暂时的衰落。同时,这次车展上,我们还发现了国产品牌走向高端存在的两个共通点,和一个客观的问题。
首先,国内车企,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仍旧有待提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车品的某些细节方面,例如做工、设计、用料上还是存在差距,需要再精益求精;之后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在30万级别开始,合资车更好的观念,这部分消费者的心中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以上前两个点,是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以及国产汽车产品的共性,它们在品牌建设层面都有着自己的薄弱环节;而且,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刚刚起步,除了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之外,没有任何品牌附加值来撑起它的溢价能力。像比亚迪集团,仰望、腾势、奇瑞集团iCAR和高合品牌等,这届车展上的表现都足够抢眼,价格不低、新车不少,但它们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能把自己的高端化保持住?
作为消费者和汽车行业从业者来看,现在国产高端品牌“多点开花”的态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30万级以上的市场,容量有限,容不下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高端品牌,就像为什么一线只有BBA,其他的都是二线豪华一个道理。
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刚刚起步,疲软、抗风险能力低,如果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高端化,势必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花时间培养品牌文化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来看,以上提到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中,只有比亚迪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然后做工、用料、质感层面这些不好客观评价的东西,因人而异;我可以承认国产新能源的技术现在做的确实好,但我还是更喜欢看合资车的设计,尤其是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这些方面它们做的确实会更好一些。
只能说,现在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冲击高端,并非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前期冲的猛不见得后期就能跑的远。而且,一二线的传统豪华品牌,今年就已经有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品牌,奔驰、宝马的新产品都已经和三年前有了质的变化,而且车型越来越重磅。
要说
沃尔沃
、
雷克萨斯
、
凯迪拉克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国产品牌,确实不可否认,这次车展上展台也比较冷清。但国产新能源高端化,想绕过它们没那么容易,即便没什么新车,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会犹豫一下“一个高端国产品牌,和一个有优惠的二线豪华品牌,该怎么选”,信我,肯定会有这种消费观念。
今年,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吗?
看到了一部分品牌发起新能源高端化的挑战,但能不能成功?算不算成功?谁成功了?可能要等到今年的广州车展或者
北京
车展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至于合资品牌的衰落,其实今年在车展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而车展,只是印证这些想法,显然主流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新能源的产品力从今年开始逐渐回归正轨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说起自主品牌,很多网友的反应都是SUV很强,轿车太弱,自主品牌在轿车领域基本上是难堪大任的,而且有很多自主品牌厂商看到国产轿车销量一直不好,所以主动放弃轿车产品线,专注发展SUV产品,于是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那就是很多自主品牌都像Jeep、路虎一样,成为专注发展SUV产品的品牌和车企。当然整体很弱的情况,是当前自主品牌轿车的一个重大的短板,毕竟对于大众、通用、丰田、本田、日产等车企来说,都是有几款轿车撑起品牌销量的半壁江山,像自主品牌这么“偏科”的合资车企并不多。
不过自主品牌轿车很弱是一个全貌,却不能代表所有的自主品牌轿车,事实上,尽管自主品牌轿车整体很弱势,但是还是有那么几款轿车产品在销量上比较强势,甚至在销量上超过了大多数的合资品牌轿车产品,有几款排名还非常靠前。接下来,我们以8月份国内轿车的销量数据和排名,看看几款销量相对优秀的自主品牌轿车,到底有什么样的独到之处?
1、吉利帝豪
吉利帝豪这款车算是吉利汽车“发迹”的一款车型,从这款车开始,吉利才开始走向和之前完全不一样的发展路径。而这款车在这么多年的持续改进中,积累了非常多的客户和产品口碑。从8月份的销量来看, 帝豪单月销量2万辆,位列国内轿车销量排名第9位,成为唯一进入前十的国产轿车。
吉利帝豪作为国产轿车的一面旗帜,主要的特点就是性价比高,尤其是引入帝豪GL之后,整个产品线的价格范围更广,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空间更大。帝豪6.98万—9.88万,帝豪GL7.78万—13.98万元的售价,让这款车在10万上下,其实是实现了全覆盖的,加上国产车本身的配置很高,所以是很难吸引一些消费者选择的。
2、长安逸动
长安逸动一直以来都是帝豪之后,销量第二优秀的国产轿车,在7月份的时候,逸动甚至在销量上超越了帝豪,成为国产轿车的新销量第一。8月份,逸动系列销量为15183辆,位列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第17位,也是相当优秀的销量表现。
自逸动第二代上市之后,逸动系列先后发布了蓝鲸版车型、PLUS车型,多款车型的存在,让这款整体表现优秀的系列车型,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尤其是PLUS车型,整体尺寸更大、空间更好,加上蓝鲸系列发动机的支持,整体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
3、五菱宏光MINI EV
五菱宏光MINI EV是后补贴时代,国内电动车市场的一匹绝对的销量黑马。8月份,这款小车销量高达1.5万辆,位列国内轿车销量排行榜第18位,仅次于长安逸动。
五菱宏光MINI EV的产品定位相当精准,售价只有2.88万—3.88万,尽管续航很短,但是由于体积小、价格便宜,这款车的市场目标自然就下沉到了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也就是说,这款车能在很大程度上代替老年代步车,所以这款车上市之后立马畅销,并且被称为老年代步车终结者,在低速电动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情况下,这样便宜、正规的电动车,自然就成为了很多消费者信赖的对象。
4、上汽荣威i5
上汽荣威现在是上汽乘用车的当家支柱,荣威RX5和i5是在国内SUV和轿车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地位,荣威RX5长期位列国内SUV销量前十,i5在自主品牌轿车领域也处在畅销行列。8月份,荣威i5的销量为10010辆,位列国内轿车销量第27位。
荣威i5的主要优势在于价格,这款车官方指导价为6.89万—11.59万元,但是这款车的终端优惠很大,优惠完的起步价可以低到4.39万元的水平,4万多起步的价格可以买到一款三厢轿车,其实本质上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尤其是对于很多预算比较少的准车主,更是如此!
乘联会的数据统计显示,8月份国内有销量产生的轿车产品共计195款,所以这四款销量在万辆以上,排名在前30位的自主品牌轿车,整体的表现可以算是很优秀了。所以尽管自主品牌轿车目前的整体状况很不好,但是并不妨碍产生数量比较少的畅销车型,我们也希望自主品牌能够有更多销量优秀的轿车出现,让自主品牌在产品类型方面,不再是SUV单腿支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产车在轿车领域还能超越合资车?
不管是轿车领域还是SUV行业,近些年国产车的身影都异常活跃。SUV更是到了巅峰,销量前十近一半以上的名单,都被自主品牌牢牢把控,合资很难翻腾起浪花。而在轿车领域,国产车也能跻身前十,虽然占比不高,但地位一直在提升。SUV市场大盘已稳住,将来轿车领域能否超越合资车?以国产车整体的角度来说,是有可能的,但对这个品牌来说,并不太乐观。它就是在SUV领域一家独大的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在行业内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不光是旗下哈弗带领国产SUV打了翻身仗,稳居SUV领域霸主地位,也不只有第一个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高端自主豪华品牌WEY,也不仅有曾做到全国第一的皮卡车,更多的独特表现是所有的车型都是SUV,虽然年年销量都非常可观,但SUV总会有由火热转向平淡的那天,届时,长城又该何去何从?
长城在SUV领域有多得意,在轿车领域就有多失意。从很久以前的精灵、酷熊、炫丽(PS这些名字好有年代感),到现在的C30、C50, 其中C30是唯一一款逃离了停产的命运的车型,主要是因为长城要用它出新能源车型,才侥幸存活,另一款C50是停产在售的状态。长城之所以在轿车领域败的很惨,主要是因为轿车领域竞争太激烈了;
尤其是合资车一再压价,而在技术上落后合资明显的国产车实难拿下市场。其次和长城的SUV领域备受压力也有关,作为榜首第一的长城品牌来说,对手都在拼了命的钻空子要把它挤下去,类似宝骏510的黑马一匹又一匹,稳居现状,还要发展新产品不被淘汰,早已无暇他顾,时间和耐心也不允许过多的精力放在轿车领域。
其次发展历史本就不如合资,地位不如合资牢固,受众少,看吉利的帝豪,是有多少年的坚挺才能在前十站稳脚跟。而且轿车领域的变动也不小,十年前奇瑞还曾碾压合资位居第四,现在也难觅其踪影,不若趁热打铁,牢占SUV
2023-06-06 04:18:43
2023-08-26 11:09:54
2023-05-23 23:14:03
2023-06-18 09:12:13
2023-06-05 20:45:55
2023-08-25 10: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