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8 12:15:36 | 喜车网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是通过温度管理系统进行温度控制的。动力电池的温度管理是保证电池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因为电池的性能和寿命受温度影响很大。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度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散热系统:通过散热系统将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电池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散热系统通常包括风扇、散热片、散热管等部件。
2. 加热系统: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的性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热系统对电池进行加热,以提高电池的温度。加热系统通常包括电加热器、液体加热器等部件。
3. 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电池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温度传感器通常安装在电池组内部,或者电池组表面。
4.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对散热系统和加热系统进行控制,以保证电池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控制系统通常由电池管理系统(BMS)完成,根据电池的实际温度和工作状态对温度管理系统进行控制。
总之,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温度管理是通过散热系统、加热系统、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件进行控制的。通过合理的温度管理,可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电池热管理,是根据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合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产热机理,基于具体电池的最佳充放电温度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建立在材料学、电化学、传热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基础之上,为解决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工作而引起热散逸或热失控问题,以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一门新技术。
动力锂电池组热管理必要性及发展趋势:
与产能过剩带来的近忧相比,锂电池组安全问题尤其是电池热管理这个远虑似乎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随着温度的降低,锂电池组放电性能显著下降,放电平台明显降低,放电容量明显减小。当温度降至-30℃时,锂电池组的放电容量为室温放电容量的87.0%,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使用,或者在-40℃超低温环境中,电源会被冻坏造成永久损害。因此,锂电池组的热管理尤为必要。
当前,锂电池低温加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可变式电阻加热,包括PTC加热板和碳膜加热板;一种是恒定电阻加热,包含硅胶加热板、PI加热膜、环氧板加热膜。
实验数据显示,能量型锂电池组在绝热的环境下1C充电45分钟后,电芯内部的温升都在10摄氏度以上,有的甚至在15摄氏度以上。对满电电芯的实验显示,在绝热的环境下,用外源对电芯加热到50度,电芯内部就开始有自反应,温度开始升高,虽然上升较慢,但最后结果是燃烧失效。
锂电池组热管理系统有如下5项主要功能:
①电池温度的准确测量和监控
②电池组温度过高时的有效散热和通风
③低温条件下的快速加热
④有害气体产生时的有效通风
⑤保证锂电池组温度场的均匀分布
电池管理系统
系统(BMS)的主要功能是监控电池的工作状态(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预测动力电池的
电池容量
(SOC)和相应的剩余行驶里程,进行电池管理以避免出现过放电、过充、过热和单体电池之间电压严重不平衡现象,最大限度地利用电池存储能力和循环寿命。
充电服务管理平台主要有三个功能:
充电管理、充电运营、综合查询。充电管理对系统涉及到的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式管理,如
电动汽车
信息、电池信息、用户卡信息、
充电桩
信息;充电运营主要对用户充电进行计费管理;综合查询指对管理及运营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查询。
BMS一般是内置于封装的电池组内部,有点像是电池组里每颗
电芯喜车网
的“管家”,它的主要功能有如下几个:
1、监测每一节电池的电压、电流等状态,让高电压电芯放电,低电压电芯继续充电,以维持整个电池组的平衡,减缓电池组整体衰减,这也是BMS最关键的功能。
2、通过监测的电压、电流等参数,估算当前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即SOC),即电池剩余电量,保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3、监测电池组各部分的温度,配合自带的温控系统,对电池各部分的冷却进行控制,维持各部分温度在最合适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4、监控电池包是否有漏电等问题,一旦发现异常立刻报警提醒。
5、与车内其它系统进行实时通讯,提供当前电池状态的参数。
6、建立每块电池的使用历史数据并存档,便于日后的离线分析。
2023-07-24 13:34:28
2024-01-05 16:51:31
2024-01-03 18:57:54
2023-07-12 05:32:37
2024-01-16 04:57:16
2024-01-14 16: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