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

2024-01-29 20:06:55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

盘点2019年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

2019年已然过去,车市依旧处于寒冬期,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在新的一年里能否有更多新的变化我们还未知,各个车企对2020年的车市有着怎样的布局,通过在这近一年里的人事变动能够发现,国内车企对中国品牌市场销量依旧比较看重,那么人事安排上有着怎样的变化,我们盘点了吉利、长城和奇瑞三大车企,来看各自的人事调整。

吉利汽车

据吉利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售1361560辆,同比增长39.3%。这样的成绩让吉利连续3年稳坐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的宝座,领跑中国品牌。

在人事调整上吉利汽车的人士调整还是非常成功,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已正式开始,同时加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布局。2019年1月3日,吉利汽车公布了新的人事调整,原吉利汽车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调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负责吉利汽车、领克、吉利新能源三大品牌的营销管理工作。

原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军,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国内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吉利品牌销售公司总经理;

原吉利品牌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郑状,担任吉利汽车集团国内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吉利新能源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长城汽车

据长城汽车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长城汽车2019年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销售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

在人事调整上,2019年长城汽车更加注重WEY品牌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外,同时在对外传播上也有了新的人事架构调整,据悉,2019年3月,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建军先生,担任保定市长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保定市长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负责相关业务。

长城汽车副总裁、WEY品牌营销总经理柳燕女士将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担任副秘书长职务,承担新一届协会理事会赋予的职责。

柳燕女士于2018年9月加入长城汽车,主要负责WEY品牌打造、产品推广、销售促进、新业务推进等方面的工作。2019年12月31日,长城汽车副总裁、WEY品牌营销总经理柳燕女士将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担任副秘书长职务。

此外,傅小康升任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一职,这对于长城汽车来说,也是一次较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奇瑞汽车

近日,奇瑞汽车公布了其2019年的销量情况, 2019年奇瑞汽车全年累计销量60.6万辆,同比增长12.1%。2020年,奇瑞汽车集团的目标是销量达到100万辆,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如果相较于2019年的市场增速状况而言,2020年对奇瑞来说还有些压力。

凯翼汽车接受宜宾国资委注资后,其管理层也经历了相当大的人事变动。2019年4月,庞大汽贸原副总裁刘宏伟任职凯翼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随后,全国劳模卢礼华加入凯翼任职凯翼汽车副总经理。随着刘宏伟、卢礼华等人的上任,凯翼汽车开始逐步迈入正轨。

2019年7月,原捷途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陈剑担任凯翼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凯翼市场、品牌及相关工作。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奇瑞控股捷途品牌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38032辆。其中12月销量再创新高达到20007辆,短短16个月,捷途已经实现累计销量达178039辆。由此来看凭借捷途的良好市场发展态势,陈剑在担任凯翼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之后也将带来新的起色。

当然,在2020年还有很多车企根据市场布局不断进行调整更新,我们也将随时关注各个车企的人事变动情况,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

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

日出日落,能源革命驱动了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飞跃。而到了新能源时代,能源的价值结构也在发生重构。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正在逐步被清洁能源所替代,这对于整个能源市场的格局和未来发展方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大目标,汽车能源革命带来的不仅是绿牌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新问题同时也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3月23日,由车云、电动邦、移动出行创新智库联合主办的“巅峰混动技术沙龙暨雷神电混研究报告发布会”在

北京

举行。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吉利动力研究院等行业协会领导、专业院校教授、研究机构以及媒体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先进混动技术,寻找混动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市场中,混合动力技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其核心在于将内燃机和电动机结合起来,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长的续航里程、更高的驾驶灵活性,而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成为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品类。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份额增长迅猛,全年销量达到700万辆,占整体销量的25.6%,提前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发展目标。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含增程式)零售销量达到141.98万辆,同比增长160.5%,增幅超过纯电市场。

正如车云&电动邦创始人兼CEO程里所说,在相当长的时间,插电混动和增程也将是新能源这个大赛道里不可或缺的力量,它的技术演进和发展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院长何洪文认为国家双碳战略对于传统燃油汽车提出巨大挑战,以电驱动为目标的混动技术,在提升性能,挖掘节能潜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技术兼顾动力性与经济性,通过构型优选、性能解耦实现车辆具备长续航和高性能以及高经济性。

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新能源市场,混合动力过去是日系合资品牌的主战场,进入到插电混动阶段之后,以吉利、

比亚迪

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取代日系合资品牌,称为这一技术的

领航员

。目前在国内,不少自主品牌纷纷推出了配备有电驱变速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其中比亚迪DM-i采用1挡变速,

长城

DHT采用2挡变速,而吉利雷神电混则采用的3挡变速。

针对插电混动技术发展趋势,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发起了一项国内主流混动系统的评测。在此次沙龙上,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教授孙超对评测报告进行了发布和解析。经过评测,以吉利雷神电混为代表的3挡变频电驱DHT Pro混动技术,能够满足“动力更强、续航更长、无焦虑”的要求,综合表现极佳,是目前行业内的顶尖技术。

吉利汽车

2022年10月发布了全新动力品牌“雷神动力”,其中的雷神智能混动平台,正是吉利电动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同时,开启吉利动力4.0全面迈入动力科技电气化的新时代。2023年,随着吉利汽车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的发布,其专属的新一代雷神电混——“雷神电混8848”,在电混引擎热效率、性能、智控上实现全新升级。

吉利动力研究院DHT Pro项目总监宋伟介绍,新一代雷神电混取名“雷神电混8848”,其意取自珠穆朗玛峰海拔,同时代表了吉利将始终攀登科技的巅峰,永不止步。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基于“雷神电混”升级进化而来,在电混引擎热效率、3挡变频电驱DHT Pro、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三大升级进化。

从技术层面来看,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在3挡变频电驱DHT Pro的基础上,是全球首个实现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两驱综合功率可以达到287kW,不仅参数提升了27%,还能做到弹射起步,0-100km/h加速时间缩短17%(相比无P1电机辅助)。后续还会推出一款综合功率达到488kW的超级性能版本。

除了3DHT Pro这项核心技术之外,雷神混动还有不少“杀手锏”。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搭载全新雷神电混引擎BHE15 Plus,创下44.26%的量产最高热效率,比比亚迪骁云1.5L的43%还要高,而日系两田产品均只有41%左右,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发挥更高的工作效率。据悉下一代雷神电混引擎的热效率已经突破46%,目前已处于验证状态,将进一步创造全球热效率的新巅峰。

除了高素质的机械零部件以外,雷神混动智能控制系统相比当下封闭的混动控制系统,可自主收集用户、路况、导航等信息,通过智能算法进行分析,适配驾驶模式、能量控制、功率输出等,在适应场景+驾驶员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兼顾动力及油耗。可以做到20种智能工作模式自如切换,更符合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并且,还实现了行业内首次混动系统FOTA升级,让车人、车路、车云之间的数据及时互通成为可能的同时,也让车辆常开常新。喜车网

从实际驾驶场景层面来看,雷神混动P1+P2双电机超频驱动的智能电驱在起步阶段,3DHT Pro会以1挡起步,较高的齿比配合电机低扭强的特性,让起步响应变得十分敏捷,再加上3DHT Pro可实现弹射起步的特性,起步加速能力提升50%。当速度处于20km/h以上即可进入全速域并联模式,远低于日系车混动至少70km的并联车速,系统效率提高20%;

二挡更多地利用于城市路况,包括一些复合路况,总体来说就是舒适性与节能兼备。二挡也可以提供更加广泛的发动机直驱;

三挡更多的是利用于高速的路况,通过三挡在高速上面行驶时,可以更多地通过电机和发动机直驱的形式来实现。需要再加速时,3DHT Pro又可以将挡位降至2挡,释放60%的储备功率,以强劲的动力实现高速超车。

在此次“巅峰混动技术沙龙”的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讨论新能源市场变革下混动技术的挑战以及全球展望,大家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比亚迪DM-i、吉利雷神电混8848以及理想增程等热门混动技术的各自特点和适用场景。混动市场百花齐放,不少实力强劲的中国品牌车企都推出了自家混动技术,混动市场的爆发,已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同时一场“残酷的厮杀”正在这里展开。以吉利雷神电混8848为首的插混动力系统不仅率先突破技术瓶颈,同时也已经获得了专业人士和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在硬核技术的加持下,相信雷神电混8848将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猫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

获首个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造车者吉利该有的价值观

​刚拿下吉利

银河L7

的销量开门红,

吉利汽车

又获得了中汽研的权威认证。

7月12日,“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与管理发展研讨会”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召开,吉利汽车荣获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诚认证”)颁发的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

同时,吉利汽车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一实验室将集合双方资源,进一步攻克新能源汽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引领技术,持续打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这张证书的意义,随着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加速到来,新能源车需要一套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2022年3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华诚认证也为此建立了一套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标准,而现在吉利汽车成了拿下首张认证证书的车企。

能在一众车企中率先拿下这张证书,吉利汽车对安全的重视和安全管理实力可见一斑,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是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拿下这张证书又意味着什么?

先给结论:因为吉利汽车是真正的“造车者”,始终坚持正确的造车价值观和转型价值观,而这张证书是对吉利汽车现阶段高质量转型和未来转型潜力的双重认可。

坚守安全底线,重塑行业价值观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获得了迅猛发展,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行业和国家预期,而这也导致了行业相关标准和法规的滞后,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有关智能新能源车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仍存在很多空白。

这就使得各个企业的产品研发制造标准存在差异,有的车企面对发展窗口期,更侧重于发展速度,难免就会选择以“下限”标准为企业标准,但任何一个坚持长期主义的“造车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以远高于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安全方面。

这就是吉利汽车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去打造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因,在吉利的造车理念中,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智能电动化时代,安全都是第一诉求,而且必须遥遥领先于行业。

为了打造一套符合吉利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吉利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从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6 大维度、23 个层面、99 个单元逐级细化新能源汽车安全要求,让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这套体系的管理有多全面呢?不仅覆盖进货检验、下线检验及交付全过程的产品安全流程,还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质量控制和质量溯源能力,比如,通过动力电池安全系统安全性能综合测试,进行动力电池系统测量,完成动力电池系统段SOC、单体电芯压差、端口电压以及绝缘电阻等关键数据读取。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的13个关键控制点,包括动力电池运输卸货、入库三电检验、动力电池存储等,吉利也已实现生产要素100%标准化,以极致品控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简单来说就是,吉利会对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安全管理,绝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以确保消费者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都能“安全用车”。

以超高标准为企业标准,不断探索更高安全

仅是这样还不够,既然已经有了一套高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自然要切实落实在产品上,所以吉利将产品功能安全全面融入了整车开发体系,并进行大量软硬件测试验证。

以核心的动力电池为例,吉利独创了电池安全技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四大安全标准,不仅更全面,而且各项具体标准全面超越行业标准。

比如,基础安全方面,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共进行100+项电池包级测试,比国标强制测试需求多了80多项;整车安全方面,吉利首创了底部碰撞防护设计及验证,解决消费者行车场景中切实的安全痛点。

作为中国品牌引领者,吉利始终愿意为行业发展出一份力,所以其联合华诚认证,制定了业界首份全面、系统衡量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的规范指导文件——《新能源汽车生产组织产品安全管理规范》,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实验室。

这一实验室将由“多域融合电驱实验室、高压电磁防护实验室、高压电池安全实验室、充电体验开发实验室、能量管理创新实验室”五大实验室共同构成,目的是对各种不同场景、极端工况、前沿技术等做实验和验证,全面支撑吉利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一致性管控,以覆盖全研发流程链、全产品链、全生命周期和全应用领域的“一站式”综合研发验证和测试技术服务,提升吉利智能新能源产品的试验验证技术水平。

造更先进的车、造更安全的车、造更能解决消费者痛点的车,绝不为销量牺牲安全和质量,这是作为造车者的吉利始终坚守的发展理念,也是行业该有的“价值观”。

造车26年,强大的新能源体系力和完善的全球化生态链,以及十年来覆盖三电、芯片、智能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算中心,接近千亿元的研发投入,这样的吉利拿下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毫不令人意外。

体系力即发展动力,开启新能源产品强周期

正如前文所言,这张证书是对吉利高质量转型的认可,而实际上,就在吉利获得行业权威机构认可的同时,也正在获得消费者的追捧。

前不久,吉利汽车公布了上半年产销数据,上半年吉利累计销售69.4万辆,同比增长超13%,并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展现出无惧市场波动的向上势头。

其中新能源车的表现格外亮眼,6月吉利新能源车销售38572辆,同比增长约30%,环比增长约43%,新能源车渗透率约28%,再创年内新高;上半年,其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57889辆,同比增长约44%。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上半年新能源车不止整体规模在提速向上,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其中5月底才上市的

吉利银河

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在6月这首个交付月就交出了9673辆的好成绩,爆款势头已显,而银河系列第二款车型

银河L6

也即将上市,未来几个月,吉利银河系列有望持续向上突破。

极氪

品牌上半年销量稳步提升,在极氪X交付贡献增量后,6月交付量再度站上万辆关口,上半年累计交付42633辆,站稳高端纯电动车第一梯队。几何品牌和睿蓝品牌上半年也有不错表现,在各自细分市场处于销量榜前列。

从入门级车型到高端车型,从纯电动到电混车型,吉利不仅形成了覆盖个主流细分市场的新能源车阵容,更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不俗表现,这种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在中国品牌中并不多见,而其之所以能在今年有这样的表现,绝对离不开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0%后,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从尝鲜期进入普及期,主流消费群体开始成为新能源车潜在购车者,他们对于安全、质量等汽车基本产品点更为在意,而过去一段时间行业虽然迅速发展,但快速发展下的很多安全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消费者当前的最大痛点之一。

在今年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后,吉利新能源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吉利新能源车安全管理体系也已经成型,所以吉利发布了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星睿智算中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核心技术,与各个子品牌新车同步推向市场,让消费者看到了造车者的实力,获得了销量上的突破。

写在最后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初期,市场难免混乱,难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在汽车这样一个马拉松式的长周期行业,要想跑得远,绝对不是靠抄近道、走捷径就能行的,即便靠着抄近道获得了一时的领先,也一定会在长期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吉利汽车前期的新能源车发展速度可能不是最快的,但从当下其展现出来的转型后劲儿来看,其绝对是走得最稳、最有耐力的,今年无疑是吉利的转型提速年,伴随着其后续诸多新车的投放,已经打好基础练就内功的吉利将迎来新能源高速增长的新时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喜车网整理的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喜车网。
与“盘点自主品牌人事变动 看吉利、长城、奇瑞人事调整(新能源市场价值重构 巅峰混动技术引领智电未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