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13:01:17 | 喜车网
长安深蓝
,或许你会感到有一点陌生,作为
长安
新能源在去年发布的全新品牌,旗下深蓝SL03首先试水了国产中高端新能源市场,并获得了还不错的成绩。不久前,旗下全新中型SUV又进行了首发,那么这款车的实力到底如何呢?
两种动力版本该如何选择?
此次深蓝带来的S7将会提供两种动力版本的选择。其中,纯电版将分别有160kW和190kW两个动力版本,预计前期会推出单电机后驱版车型,电池组则采用了三元锂电池包,电池规格上有68.8kWh和79.97kWh两个版本,对应续航里程分别520与620km。
另一款增程混动版则搭载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增程器,预制匹配的是最大功率75Kw的电动机,动力电池容量31.73kWh,纯电续航可达160km。
两种动力版本可以说是丰富了消费者对于动力需求选择的多样化,纯电版本最主要的续航方面虽然没有达到亮眼的程度,不过该续航对于日常通勤或是短途旅行之类的用车环境来讲也足够应对。而增程版本由于拥有多种补能方式,应对的场景也更丰富,综合能力更出色一些,不过相对的用车支出也会更多。
设计方面足够亮眼
说完动力,我们再回到外观设计方面,
长安深蓝S7
采用了深蓝家族式的设计语言,新车采用了新能源车比较普遍使用的封闭式前脸设计,细长型类似“弯刀”样的前大灯组则让整体更具攻击性的感觉,整体线条锐利,棱角十分分明,整体展现出来的运动感非常到位。另外,车头下方像素级灯光阵列可以显示多种图案,该功能非常前卫,科技氛围拉满。
来到侧面,深蓝S7给人的感觉是类似轿跑的低趴溜背设计,腰线设置的很高,有种跃跃欲试向前俯冲的感官。另外,在车身多处细节部分采用了熏黑处理,包括轮眉、车框、侧板等,进一步增加运动感。深蓝S7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这个轴距甚至已经超越了一些中大型SUV,比较亮眼。
车尾部分,首先看到的就是贯穿式尾灯搭配车顶扰流板的组合,当下不少车型都会采用这样的设计,也算是符合时下潮流,尾灯内部构造看得出经过了精心设计,点亮后的效果也足够吸引过路人的眼球,辨识度很高。值得一提的是,增程版本也采用了隐藏式排气管设计,所以在外观上和纯电版并没有区别,只是在标识上做出了区分。
最后,进入车内,可以看出深蓝S7的整体内饰设计还是偏简约风格,视觉感非常清爽,虽然简单,但在高级感方面的营造一点不少。最吸引眼球的肯定是支持左右倾斜的悬浮式中控屏,尺寸很大,内部配备了深蓝智能座舱系统。深蓝S7采用了五座布局,整体用料细节方面的处理还是很到位的,车门和座椅使用了菱格纹设计,时尚大气,前排座椅设计非常运动,采用皮质包裹,整体质感应该会相当不错,后排座椅同样很有档次,舒适性方面的表现应该也属于一流。
写在最后
总体来说,长安深蓝S7还是一款十分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SUV,首先,在产品线方面填补了深蓝SUV车型的空白。其次,在设计方面虽然采用了家族式的设计,不过在许多方面拥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内饰设计,虽然与SL03的风格类似,不过在许多细节处都做了全新设计,这点值得点赞。最后,在动力上,提供了两种动力,能够满足如今绝大部分消费者的续航要求,同时兼顾不错的动力输出水平。不过,最终新车的市场表现如何,还是要等新车上市后才能知晓,让我们期待一下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零零柒车邦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现如今,国内汽车企业纷纷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种类繁多的新能源产品。
长安深蓝
作为20万元以内最能打的轿车选手,在智能化、电动化等方面与传统燃油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化。与此同时,
长安深蓝
将代差的优势全方位的展示,让众多本想选购
帕萨特
或者
雅阁
的消费者关注不已。
由于
长安深蓝SL03
属于新能源车型,但是车型级别达到中型轿车的标准,所以与
帕萨特
和
雅阁
形成了竞争关系,所以用
长安深蓝SL03
与
帕萨特
、
雅阁
进行一次差异化的比拼,看看它们之间到底有何差距。
总结部分:
长安深蓝SL03
虽然是新能源车型,但是却征战在国内中级轿车市场,并与
帕萨特
、
雅阁
等车型形成了竞争关系。与此同时,作为后起之秀的它,凭借着足够亮眼的外观、强烈的科技感、优异的智能化等方面让消费者心动不已。此外,增程版车型可油可电的优势不仅节能环保,同时还降低了使用成本。
帕萨特
和
雅阁
作为国内中级轿车代表,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经过多年的洗礼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推出混动车型来迎合市场的需求。但是,它们与深蓝SL03相比,新能源的步伐、智能化的转变以及科技化的配备都处于下风,这就是“代差”间的差异化,也是
长安深蓝SL03
的优势所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赵淳YC,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作为
长安
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
长安深蓝
主打15万-30万元之间的电动车市场,继
长安深蓝SL03
之后,深蓝系列的首款SUV车型
长安深蓝S7
也正式登场了。新车是一款新能源中型SUV,预计售价将在20万元上下,竞争对手就有
比亚迪
唐新能源
这样的实力选手。
3月5日,长安深蓝S7正式迎来了首发亮相。作为品牌的第二款量产车型,新车基于EPA1平台打造而来,并提增程版和纯电版给消费者选择,预计在上半年上市销售。而新款比亚迪唐DM-i车型也将于3月初正式上市,新车重点对车辆配置进行优化升级。同为20万级中型SUV,二者相比,谁更胜一筹呢?
外观对比
外观方面,长安深蓝S7延续了深蓝SL03的家族式设计风格,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的设计,增程式混动车型也是如此。前大灯造型颇为狭长犀利,搭配棱角分明的三段式前包围以及前舱盖上明显隆起的棱线,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和运动气息。
新款比亚迪唐DM-i依旧是使用了经典的龙脸设计,大尺寸前进气格栅内加入横幅式镀铬条,两侧大灯组造型犀利,上方还搭配了贯穿式龙须银色装饰条,看上去霸气十足。此外,新款车型或将增加冰川蓝色车漆,进一步展现个性化属性。
车身侧面,长安深蓝S7的线条比较流畅,营造出向前俯冲的态势,腰线勾勒的强劲有力,加上许多细节都使用了黑化处理,包含了窗框、轮弧等部分,而隐藏式门把手、空气动力学轮毂等,也都是时下的流行设计元素。喜车网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车身侧面采用了悬浮式车顶设计,一条腰线贯穿整个车身,车窗周围还加入镀铬装饰,尤其第三排车窗看上去十分别致。此外,新车前后宽大的轮眉与大尺寸轮圈,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力量感。不过轮圈没有改变,门把手也采用传统样式。
车身尺寸方面,长安深蓝S7的长宽高分别为4750/1930/1625mm,轴距为2900mm。新款比亚迪唐DM-i的长宽高分别为4900/1950/1725mm,轴距为2820mm。从数据上来看,长安深蓝S7的长宽高都不如比亚迪唐DM-i,但是2900mm的轴距着实亮眼,甚至已经超过了某些中大型SUV,优势明显。
车尾方面,长安深蓝S7同样延续家族式设计风格,贯穿式尾灯左右两侧灯腔内融入“三点”式发光单元,十分具有辨识度。尾翼和包围也使用了黑化套件,运动氛围很浓。此外,由于增程版车型采用隐藏式排气设计,因此两种动力形式的尾部造型也几乎完全一样,仅在标识等细节之处有差异。
新款比亚迪唐DM-i依旧配备贯穿式尾灯组,车灯样式采用流线设计,熏黑式的灯壳让新车更显神秘感。此外,后保险杠雾灯与车头相呼应,尾部有DM-i标识。
内饰对比
长安深蓝S7的内饰风格非常简洁,并且采用了拼色搭配,比较符合当下新能源车的设计趋势。中控区域没有配备传统的液晶仪表,而是用大尺寸AR-HUD抬头显示取代。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可支持左右倾斜,预计其内部系统采用与深蓝SL03相同的深蓝智能座舱系统,并内置
高通
骁龙8155处理器。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内饰依旧采用了家族式设计,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中控区域依旧搭配全液晶仪表盘、两辐式多功能方向盘,以及大尺寸可旋转的多媒体显示屏。重点是新车将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的界面进行了优化,采用浅色的底色,视觉感更清晰,系统内置多种App,包括B站、抖音、爱奇艺、腾讯视频、全民K歌、酷狗音乐、高德地图等,新车部分车宽将引入苹果NFC等功能。
座椅部分,长安深蓝S7也非常豪华,座椅采用质感上乘的皮革包裹,表面还加入菱形格纹修饰,其中副驾驶座椅还支持电动腿托和多向可调,而全景式天幕等配置也没有缺席,车内的空间感和采光度都不错。
新款比亚迪唐DM-i的座椅坐垫依然厚实,前排还包含有腿托,前排两个座椅均可电动调节,后排座椅靠背角度也可调节。车内采用2+3+2的座椅布局。
动力对比
动力方面,长安深蓝S7未来将提供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两种动力方案,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消息,纯电版车型提供了160kW或190kW两种功率的电机版本,电池规格上有68.8/79.97kWh两个版本,对应续航520或620公里。增程混动车型使用一台最大功率70kW的1.5L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搭配峰值功率75kW电机。动力电池容量31.73kWh,纯电续航大约为160km。
动力方面,新款唐DM-i依旧搭载1.5T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加电动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102千瓦,电动机总功率160千瓦,传动系统将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改款后的车型在部分配置上将配备FSD悬挂、铝合金底盘等。
小结:
长安深蓝S7除了让人感到惊艳的造型外,纯电/增程混动双动力搭配也是它的一大特色。而比亚迪唐DM-i车型大家就更熟悉了,新车针对内饰配置进行升级后,也将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不知道您对这两款车型如何看待,不妨一起讨论一下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世界周刊,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09 10:35:32
2023-09-10 08:38:50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