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02:08:36 | 喜车网
似乎跟约定好一样,11月第二天,造车新势力齐刷刷亮出了10月销量数据,而且是交付量,有别于传统车企压给经销商的数据,交付量含金量十足。
从整体数据看,蔚来10月5055辆,小鹏3040辆,理想3692辆,三强合计11,787辆,与特斯拉9月在中国的销量,勉强打了个平手。看来狙击特斯拉,就跟奥特曼打怪兽一般,暂时合体是必然的。
头部三强蔚来、小鹏和理想汽车,10月销量持续走高,单月销量相加基本可以和特斯拉在华销量打个平手。处于第二梯队的威马、哪吒和零跑等造车新势力,还处于继续追赶的阶段。
我们看三个数据。
1、10月销量
头部三强中,蔚来10月共交付新车5055辆,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小鹏10月交付3040辆;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可以说,这三家销量持续走高,处于稳定且高速增长中。喜车网
第二梯队中,排在第一的威马汽车10月共销量3003辆,同比增长46.1%。处于第二梯队末端的哪吒汽车,10月销量2056辆,而在2019年哪吒汽车10月销售1003辆,相较去年,哪吒汽车同比增长108.5%,尽管增长率喜人,但数据表现平平。
2、1-10月数据
头部三强中,蔚来由于量产交付早,在售车型最多,且在高端新能源细分市场中已渐渐站稳脚跟,表现一直是独一档存在。具体来看,蔚来2020年1-10月的销量为31,430辆,同比上涨111.4%;1-10 月,小鹏汽车销量为17,117辆,同比增长64%;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第二梯队中,今年1-10月,威马汽车累计销量达16,889辆,超过去年全年销量总和(16,876 辆)。
3、单一车型表现
从单一车型表现来看,纯电SUV表现好于轿车,这与整个新能源大盘表现一致,具体来说,头部三强中蔚来ES6表现最好,10月销量2695辆,小鹏P7在10月交付2,104辆,比起9月,小鹏 P7出现了小的跌幅,理想ONE则是单一车型中表现最抢眼的车。
在第二梯队中,定位A级纯电SUV的EX5一直是威马的销量担当,自 2018年9月启动交付,EX 5累计销量近3.9万辆。
综合来看,蔚来和理想的销量持续走高,小鹏依旧紧紧跟随,威马受汽车自燃风波召回,恐怕会连累11月销量。
实际上可以看到,造车新势力,尤其是处于头部三强的蔚来、小鹏、理想,其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自研能力和智能化。如自动领航辅助驾驶,特斯拉有NOA,蔚来则是NOP,小鹏为NGP,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甚至在李想的眼中,被看作是理想汽车的命。
而对于主打价格战的新能源汽车,显然,双方立场不在一个逻辑上,智能化的体验,不断扩充的直营门店和体验中心,都是未来销量的一个持续增量。这大概也是造车新势力销量持续走高的背后原因。
这也印证了一个判断,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的自研能力和智能化。
在今年10月31日,蔚来FOTA迎来发布2周年纪念,数据显示,在过去730天,NIO OS在4款车型上共实现了39次版本更新、新增了100+项功能、优化了240+项功能。这对于用户的智能体验,无疑是加分项,谁不愿意每次开车都有开新车的感觉呢。
再比如小鹏P7,它属于超豪华硬件配置,12个超声波传感器+5个高精度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13个自动驾驶摄像头、1个车内摄像头、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且有着搭载了英伟达DRIVE Xavier的计算单元。
蔚来的自研、用户服务、智能化体验已经让它站在高端品牌的行列中,且有了出海计划。其实,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欧洲新能源市场2020年在销量上已经超过了中国,这个时候,有着良好智能体验的新能源汽车,为何不去分一杯羹呢。
据悉,代号为“马可·波罗”的项目,是蔚来正在开启的出海计划。蔚来汽车计划在2021年登陆欧洲市场,目标是在两年内在欧洲销售7000辆ES8和ES6 SUV。
蔚来的无忧服务包和“一键供电”服务将同时在欧洲市场提供,据蔚来创始人李斌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介绍,首个海外蔚来汽车可能在北欧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启动。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汽车品牌首次以均价40万以上车型出口,且是欧洲这样的主流汽车市场。
总结
造车新势力依旧处于洗牌分化中,随着长江汽车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等一众造车新势力,要么重组,要么消失。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处于头部的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汽车,迎来了自己的好日子。
尽管威马发布了召回,理想也宣布多起“断轴”后开始硬件升级,但显然应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不怎么在销量发布后,蔚来股价大涨10.53%,至33.8美元每股,市值达456亿美元。理想汽车同样大涨10.21%至22.23美元每股,市值186亿美元。
中国的造车新势力正处于黎明破晓时分,一旦冲出重围,前景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易车讯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34周(8.14-8.20),
理想汽车
的周销量达0.8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截至8月20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持续领跑新势力。
同时,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传统豪华品牌。
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榜中,理想汽车位居第四,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豪华品牌。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2月25日,理想 汽车 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及全年财报显示,2020年,理想 汽车 实现营收94.6亿元,同比暴涨3226.3%,其中销售收入92.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理想 汽车 还在2020年首次实现单季盈利:第四季度净利润“转正”,达1.075亿元。
此前,2月22日,理想 汽车 发布的内部信透露,理想要在2025年取得2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到2030年,则要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该消息一出便迅速引发业内热议,率先在造车新势力中实现季度盈利,是否意味着理想 汽车 能独占鳌头?
“造血”能力较弱
盈利未常态化
理想 汽车 表示:“预计中国2025年将会销售超过800万辆智能电动车,获取20%以上的市场份额是成为中国头部企业的必要条件。”
按照800万辆的销量来计算,理想 汽车 要想在2025年拿下20%的市场份额,就要交出160万辆的销量成绩。而根据理想 汽车 财报,2020年全年理想ONE交付量为32624辆,距离160万辆年销量目标还有相当大差距。这意味着市场占有率要从不到3%提升至20%,理想 汽车 需在5年内实现年销量超50倍的增长。因此,这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毕竟在整个 汽车 行业,尚未有一家车企在国内实现20%的市场占有率。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0.9%,达136.7万辆,其中,以智能化为卖点的特斯拉Model 3和以超高性价比取胜的五菱宏光MINI EV分别以13.75万辆和11.28万辆位列前两名。但即便如此,二者的市场占有率也均未超过10%。按车企销量(只计算新能源车型)排名,分列前两名的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3.1%和12.1%,同样距离20%较远。
此外,对于首次实现季度盈利,理想 汽车 CFO李铁透露,2020年第四季度净利润转正主要得益于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产生的收益。他预计,2021年随着产量提升、BOM(物料清单)成本下降及制造费用下降,毛利将达19-20%。
事实上,理想 汽车 虽实现了季度盈利,但2020全年依旧亏损。业内人士认为,造车新势力目前“造血”能力依然较弱,盈利还未实现常态化。
“增程+纯电”并行
成本优势渐失
产品技术方面,不同于其他造车新势力率先试水纯电领域,理想 汽车 首先选择低技术门槛、低成本的增程式 汽车 作为发展路线。
在该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会议上,理想 汽车 CEO李想明确表示,在400千瓦的快充技术成熟前,不会推出纯电动车型。“增程式技术在大型SUV、MPV上的应用具有5-10年优势。”
然而,随着国家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 (含增程式)的政策逐渐收紧,一心走增程路线的理想 汽车 也要再寻他路。近日,理想 汽车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透露,公司同步加快纯电平台研发和车型推出,预计2023年推出纯电车型。
李想日前表示,理想 汽车 在未来十年将会以“增程+纯电”并行的路线发展。“一是以城市纯电、长途发电为用户价值的增程电动平台,二是10分钟补充300-500公里续航的400千瓦超快充高压纯电平台。”
但相较于已有众多纯电产品下线的同行们,到2023年才会推出纯电车型的理想起步可并不早。同时,有业内人士指出,“增程+纯电”并行的路线将大幅增加理想 汽车 的成本支出,其在成本上的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
此外,在研发投入上,理想 汽车 也偏少。数据显示,2020年理想 汽车 研发投资支出共11亿元,相比2019年的11.7亿元减少700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约为11.6%。相比之下,蔚来 汽车 2020年财报显示,蔚来 汽车 2020年研发费用达24.9亿元。2016-2020年,蔚来 汽车 花费在研发上的费用就高达238.14亿元。对于2021年的研发投入,蔚来 汽车 CEO李斌日前表示,2021年蔚来 汽车 研发投入预计将增加一倍,达50亿元人民币左右。李铁则透露,2021年理想 汽车 研发费用将增加到至少30亿元人民币。
理想ONE优势缩水
竞争压力与日俱增
目前,理想 汽车 当下在售的只有理想ONE一款车型,其优势在于空间大、续航里程长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远途出行需求。不过,随着电动 汽车 续航里程不断提高,以及其他品牌接连推出高性价比的热门车型,理想ONE的优势渐被削弱。对于理想ONE,李想曾表示:“3年就只做ONE这一款车,立志要把它做到最好。”但实际上,理想ONE在去年曾遇到不小的风波。
根据理想官方数据,截至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计发生前悬架碰撞事故97起,其中有10起事故出现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的情况(即“断轴”现象)。通过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发现,理想ONE在事故中单侧车轮受到较大撞击,造成前悬架下摆臂球头从球销脱出,同时发现理想ONE在事故中球头脱落的概率要高于同级别车型。随后,李想承认理想ONE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前悬架容易断裂。去年11月6日,理想宣布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1月14日至2020年6月1日的理想ONE,共10469辆。
近日,李想表示,到2024年,理想 汽车 将进入第二个产品周期,实现从15万-50万元完整的产品覆盖,产品和技术也将日趋成熟。
业内人士表示,理想 汽车 面对的不仅是蔚来 汽车 、小鹏 汽车 等造车新势力的竞争,同时还要面对经营多年、实力雄厚的传统车企,以及近期密集下场牵手车企造车的 科技 巨头。
理想 汽车 能否实现其2025年目标,依然是个大大的问号。
编后
2025年销量达到160万辆,理想的目标是否过于“理想”?若此目标是为吸引资本目光,或能在短期内得到益处。自成立以来,理想一直注重消费者体验,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目前在品牌力、配套服务、性价比等方面都不占明显竞争优势的理想,要想在未来进一步“打动”更多潜在消费者,脚踏实地、专注产品研发也许才是理想最该做的。
8月14-20日理想汽车周销量8000辆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易车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34周(8.14-8.20),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8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截至8月20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持续领跑新势力。同时,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传统豪华品牌。
六大新能源品牌公布8月销量:埃安“封神”理想赢麻了不管车市温度如何,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9月初,又到各大新能源品牌公布8月销量成绩单的重要时刻。此次,鬼哥选择6家聚焦度颇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看看他们的销量成绩如何?看谁是8月新能源车市的“黑马”,谁比较失意?1、比亚迪8月销量:27.43万辆8月份,比亚迪继续保持一骑绝尘的姿态,在车市中一
3月新能源SUV销量榜:ModelY第一,理想三车上榜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58.7万辆,新能源狭义乘用车占总销量的34.2%,同比增长21.9%,再加上,SUV作为消费者的首选车型之一,许多新能源SUV车型受到追捧。那么,又有哪几款车型登上TOP15榜单?我们一起来看看。ModelY夺冠,元PLUS增幅最大从上面的榜单可以看到,夺得销冠的
还说新能源车不好?理想ONE售30多万,月销3千多辆领先特斯拉今年国内车市的大环境不好,一方面,年初"黑天鹅"对国内车市确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内车市这两年来处于下滑趋势,车市销量比起往年来说要逊色了不少。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受消费者和媒体看好的新能源车市场,反倒有比较不错的销量表现,今年9月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1.1万辆,同比增长84.2%,环比增长18.5%,成绩喜人。
8月14-20日理想汽车周销量8000辆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易车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34周(8.14-8.20),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8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截至8月20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持续领跑新势力。同时,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传统豪华品牌。
8月14-20日理想汽车周销量8000辆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易车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34周(8.14-8.20),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8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截至8月20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2.15万辆,持续领跑新势力。同时,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传统豪华品牌。
12.4-12.10理想汽车周销量1.04万辆本月销量已达1.3万辆易车讯2023年第50周(12.4-12.10),理想汽车周销量达1.04万辆。截至12月10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1.3万辆,稳居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在中国市场新能源品牌销量方面,理想汽车位居第四,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豪华品牌。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
8.21-8.27日理想汽车周销量7700辆8月销量已达2.91万辆易车讯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第35周(8.21-8.27),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77万辆,稳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截至8月27日,理想汽车本月销量已达2.91万辆,持续领跑新势力。理想汽车也继续保持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前五,是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中国品牌,超越了BBA以外的其他传统豪华品牌。截至8月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