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

2024-01-25 01:53:24 | 喜车网

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

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

[ 亿欧导读 ]?美国HAAH汽车控股与中国奇瑞汽车公司达成北美经销协议,将在2021年半年引入奇瑞旗下高端品牌EXEED星途,并以Vantas品牌进行出售与维修。

作者丨王瑞

编辑丨郝秋慧

拥抱混改后的奇瑞,启动登陆美国的“水牛”项目。

美国时间2月10日,据美媒Automotive News消息,美国HAAH汽车控股与中国奇瑞汽车公司达成北美经销协议,将在2021年下半年引入奇瑞旗下高端品牌EXEED星途,并以Vantas品牌进行出售与维修。奇瑞官方表示将在下周一对此事进行说明。

亿欧汽车从奇瑞内部独家获悉,此次星途登陆美国的项目代号为Buffalo(水牛),启动于2019年11月,由CTCS(奇瑞上海研发中心)操刀,首批入美车型为星途TX(内部代号M31T),“主要是将星途的安全等级等方面进行提升,以符合北美的法规,其它的变动不大。”一位奇瑞内部人士向亿欧汽车透露。

据悉,由于美国车型为右舵,而中国车型为左舵,Buffalo项目后续很可能将开展右舵车型开发。此前,奇瑞与印度塔塔公司进行瑞虎系列合作时,也曾进行过右舵车型开发。

HAAH称,此次合作前期将采取SKD模式,由奇瑞提供部分拆卸的散件,运至美国工厂后再进行组装。HAAH发言人克里斯·霍斯福德(Chris·Hosford)表示,生产最终将过渡至美国本土全面制造。HAAH CEO 杜克·黑尔(Duke·Hale)则表示,公司正在寻找包括密歇根州在内多地的工厂,一旦工厂投入运营,将提供1000至1500个工人岗位。预计本周起,HAAH将开始招募经销商。

这并非中国厂商第一次与HAAH合作,早在2018年,众泰汽车就曾与HAAH达成协议,计划2021年将众泰T600引入美国,并建立起250余家规模的经销商网络。此前,广汽传祺也曾希望进军美国市场,但该计划后续处于搁浅状态。

奇瑞选择与HAAH合作进入美国市场,显然是其混改后的重要一步,“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打开北美市场。”该位奇瑞内部人士表示,奇瑞正在积极推进全球化。

出口已经成为奇瑞的常规武器。据悉,2019年,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74.5万辆,其中出口量达到9.6万辆,占总销量的12.9%。截至目前,奇瑞累计出口量超过160万辆。

作为中国第一家将整车、CKD散件、发动机以及整车制造技术和装备出口国外的自主品牌,奇瑞此前在中东、东南亚等地区已有布局,此次打入美国市场是其开拓全球化的重要举措。实际上,这一事件早有“端倪”。此前,亿欧汽车曾独家爆料奇瑞研发机构大调整,其中即包含“增设北美研究院”一条,或与此次星途登陆北美有关。

此前的2019年12月,青岛五道口宣布完成对奇瑞控股与奇瑞股份的增资扩股项目,旋即奇瑞29位前高管集体退出,青岛五道口掌门人周建民以副董事长身份掌管奇瑞,他表示将秉承“帮忙不添乱”的原则,为奇瑞“引入资源资金”。

不过,此次进驻美国或与周建民联系不大,据了解,“水牛”项目启动于去年11月份,彼时,就公开信息而言,青岛五道口的增资扩股尚未完成。据该位奇瑞内部人士透露,混改结束后公司在项目层面变动不大,T2X平台是当前的研发重点,“水牛”项目也可能属于延续项目。

“水牛”此次登陆美国困难重重。据悉,与瑞虎以及捷途系列相比,星途并非奇瑞的主力军,2019年销量仅为1.6万辆,其产品力是否足以“闯荡”美国市场是个问题。此外,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表示,北美市场与国内相比差异很大,需要车企想得更周全,准备得更充分,奇瑞是否已“万事俱备”?对奇瑞而言,与HAAH达成协议或许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编辑:郝秋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

“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

继7月份首次亮相之后,广汽埃安超级快充技术终于来了。8月30日,在广汽埃安线上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了能够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超倍速电池技术和全球充电功率最高的A480超充桩,并一举创下纯电动车有史以来的充电速度最快世界纪录。

在“超充”技术的加持下,如今已宣布混改的广汽埃安战略野心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不过,广汽埃安启动“混改”虽然听着“顺耳”,但实际操作还需小心。毕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混改”这事并不简单。

“超充”生态落地

8月30日,广汽埃安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发布了超倍速电池技术和A480超级充电桩。就在当天,广汽埃安还使用搭载了超倍速电池技术的 AION 挑战车在直播中实现了“充电 5 分钟,行驶 207 公里“的成绩。

根据此前的消息,该超级快充电池技术在今年9月面世,将首发搭载在AION V车型上,届时将推出两个版本:6C-500km和3C-500km。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充桩功率为60kW和120kW,有些功率较大的充电桩功率能达150kW和180kW。就连特斯拉的V3充电桩,最高充电功率也才为250kW,相比广汽埃安的A480超级充电桩的最大充电功率480kW相差将近2倍。

这对每一个因充电问题止步于纯电车型的消费者,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也有很多人会担心如此大的充电功率会对电池寿命有影响,对此,广汽埃安官方表示“车辆常温6C快充循环可达100万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认为,如今随着国内新能源 汽车 领域竞争加剧,这更像是广汽埃安吸引资本市场注意的一种手段。毕竟在资本市场眼中,广汽埃安计划打造的“超充”生态系统,远比目前其半年卖出4万辆产品更吸引眼球。

况且,同日的另一则“混改”消息,也从侧面证实了这种猜想。

“混改”势在必行

8月30日晚,广汽集团一则《关于全资子公司拟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提示性公告》,宣告酝酿多时的“广汽埃安混改案”正式启动。

广汽埃安副总肖勇随即发朋友圈表示:“一场对广汽,甚至智能网联新能源 汽车 行业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就此展开。”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国企,埃安从品牌独立之始,关于其“混改”的声音就始终不曾间断过。不可否认,这其中有大环境的因素,但在笔者看来,关键还是在于自身压力所致。

目前广汽埃安旗下共有4款车型,分别为Aion LX、Aion V、Aion S、Aion Y,后三款车型销量在细分市场位居前列。今年1-7月,广汽埃安实现累计销量53541辆,同比增长110.3%,接近去年全年销量。

尽管市场表现不错,但广汽埃安的销量结构更需引起重视。目前,AION S今年1-6月的终端累计零售量为32299辆,按广汽埃安官方公布的1-6月总销量来算,AION S一款车型的销量占埃安整体销量的72%。这说明,广汽埃安存在“严重偏科”的问题。

此外,截止到2020年,Aion S的销售结构中有很大比例为非个人用户,销量以网约车、出租车相关企业为主。据相关上险量数据显示,Aion S大约占比60%,Aion LX及Aion V则基本全部在B端市场。

若按此趋势发展,显然难以兑现其打造“高端电动品牌”以及年产销量20万辆的野心。毕竟,如今网约车等B端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C端市场的竞争也只会越来越激烈。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传统车企开始布局高端市场谋求突围,但无论产品规划还是战略落地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

而这,恰恰是时下广汽埃安的生存处境。也就是说,通过混改,引入资金和新思维,或许是广汽埃安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

警惕“混而不改”

当然,广汽埃安启动“混改”,听着虽然“顺耳”,但实际操作还需小心。要知道,在国内市场,广汽埃安并不是首家“混改”的国企。在埃安之前,不少传统车企都曾经历经不同形式的混改,但却收效甚微。

比如,2019年12月,奇瑞通过增资扩股宣布混改落地。但仅仅一年时间,就屡屡传出混改“搁浅”,投资方退出的消息。直至今年7月,尹同跃才表示混改资金已全部到位。

然而,投资方的国资背景,以及奇瑞一方要求“增资方需对奇瑞现有管理层、以及日后经营的稳定不会产生重大影响”,都使得奇瑞的国企色彩并没有因混改而减弱,这显然与“混改”的初衷背道而驰。

再比如,江淮的混改则是紧紧与大众捆绑在了一起。从最初的双方技术合作,到后来的江淮大众合资公司,再到如今的大众安徽,可以说,大众在其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想要借助大众翻身的希望也随之破灭。

所以,“混”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如何“改”。

所幸的是,从广汽的公告当中我们能看到,引入“战投”之后,埃安仍将是广汽的控股子公司,也就是说,广汽和埃安仍然是掌握话语权的一方,这能有效防止江淮式混改。但反过来说,国企主导话语权,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希望这次广汽埃安会给出一个惊喜。

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

运营里程不够,奇瑞空跑来凑?

对于网曝“空跑”一事,奇瑞表示与己无关。

奇瑞又现新能源骗补疑云。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大批奇瑞新能源 汽车 在被砖头垫起离地,车辆则陷入空跑。

视频一经曝光,奇瑞便被外界怀疑是在跑里程和刷数据,目的是以此 骗去 国家新能源补贴。因为在工信部于2018年出台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有如下规定:

对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含环卫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等申请财政补贴不作运营里程要求。其他类型新能源 汽车 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调整为2万公里,车辆销售上牌后将按申请拨付一部分补贴资金,达到运营里程要求后全部拨付。

而从视频中的 汽车 数量和车窗上布满灰尘的情况来看,这批奇瑞新能源不像是私人或公务用车,而更有可能是运营车辆。所以,这批车辆在申请补贴时,需要提供相应的里程证明。正因如此,外界猜测这是奇瑞在刷里程,骗补贴。

近年来,国家为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不惜花重金补贴车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车企利用政策上的优惠而骗取补贴的情况。其中,奇瑞系企业就曾因骗取补贴而被通报。

2016年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通报》显示,部分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其中就包括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奇瑞万达违规获取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近亿元,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财政部将追回上述补贴资金,并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合计金额约1.5亿元。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喜车网

2019年,奇瑞又一次卷入新能源补贴的风波当中。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车辆信息表》,奇瑞的部分新能源车辆补贴资金被核减,原因正是出在了运营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

今年8月奇瑞终于完成了混改,在完成混改后,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过上市的意图。但是,此时却爆出奇瑞新能源涉嫌骗补一事。这对于志在上市的奇瑞来说,绝非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奇瑞已经涉足新能源市场近10年,但始终未能拿出爆款车型,此次“空跑”一事,或将让其品牌形象雪上加霜。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独家丨奇瑞启动“水牛”项目,高端品牌EXEED登陆美国(“超充”落地固然可喜,“混改”中的广汽埃安仍需小心)”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