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23:32:40 | 喜车网
新能源车能对传统燃油车发起挑战与颠覆,除了起步加速性能,智能化、网联化能力也是重要的切入点。因此为消费者打造高品质的智能化座舱,成为新能源品牌“费尽心机”的重点之一,也让新能源车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具备更多样化的属性。
作为
长安
汽车全新产品序列启源的首款车型,
长安启源A07
提供了该品牌的差异化思路。8月30日晚,长安启源A07在“数智品鉴会”上,展示了其“情感岛数智座舱”中的HMI设计、数智影院、AI管家、AR-HUD以及全新标配的L2级AICC这五大能力。
在新能源时代,车辆与车内驾乘人员的交互能力较以往有明显提升,最显著的表现在语音交互上。长安启源A07也通过车内外语音交互技术上的提升,来尽可能满足这一消费需求。除了传统语音助手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之外,新车的“AI管家”支持免唤醒、车外喊话、智能迎宾等功能。
作为汽车上最高频使用的语音交互功能,长安启源A07采用“多模免唤醒”方案,通过仪表盘前的红外光感摄像系统,融合驾驶者的语音与图像信息,实现人机、人人对话意图分类,避免消费者在闲聊情况下指令误触发的问题。此外,新车还具备如“空调23度、打开香氛”等两个连续车控指令的能力,使得新车的人机“交互效率”可提升90%以上。
其中较具新意的,当属长安启源A07围绕出行场景所打造的车外喊话功能。除了在常规加油站、斑马线前的“请您先过”、“我要加油”等车外喊话音效之外,长安启源A07还具备个性化自定义语音能力,可用于更多不同出行场景。
此外为提升车辆娱乐属性,长安启源A07还打造了一套由16扬声器+15.4英寸中控屏+座椅按摩+香氛、空调联动共同组成的“数智影院”。当驾驶者打开观影模式,座椅会自动调整到舒适的角度,腾讯视频同步打开,并将音效智能切换到影院模式;同时车窗将会自动关闭、氛围灯调暗,仿真接近影院的环境。
除了智能座舱交互及娱乐能力的提升,长安启源A07全系搭载的IACC智能领航系统,达到了L2级智驾辅助能力。新车还配备了更清晰易读的AR-HUD功能,该功能还新增了“雪地显示”模式,可进一步保障行车视野安全。
包括在车机界面的整体视觉感受上,长安启源A07加入了大量仿生设计的全新UI设计,为消费者带来更清爽、更有趣味的互动体验。尤其是在交互操控界面上,新车提供了丰富的快捷控制以及自定义标签设置,以改善用户体验。
不可否认,汽车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随着智能化浪潮的蓬勃发展正在一直不断演进,而长安启源A07可以更好地满足众多消费者对于车辆交互能力的需求。再加上一些较为创新的方式,不仅为新车带来更多的乐趣,同时也让其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更具特色。
编辑=卢宇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Report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智能网联汽车,即ICV(全称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1发展背景
编辑
为与国际先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保持同步发展,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和技术,积极推进行业亟需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范与标准,在国家相关部委支持下,2013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包括汽车整车企业、科研院所、通信运营商、软硬件厂商等3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车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5年7月更名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成立后,通过协同创新和技术共享,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完善相关的标准法规体系,搭建共性技术平台,促进形成示范试点工程,推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环境,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公维洁表示,联盟的成立也为各单位智能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共享提供了平台,节约了我国智能汽车研发的时间和成本。
北汽、一汽、长安、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也已在无人驾驶汽车这一领域深耕多年。2015年,乐视、蔚来、车和家、智车优行、小鹏汽车等一批国内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跟进。“将传统优势和前沿优势结合起来能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此前表示,鼓励非传统汽车产业的企业与当下的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促进创新,增强竞争。[1]
2发展现状
编辑
国内
2016年,工信部组织行业加紧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和标准体系,交通部在实行“两客一微”车辆管理方面也已经为智能交通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1]
2018年3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委联合制订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发放。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拿到本市第一批智能网[2]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当天下午,两家公司研发的智能网联汽车就从位于嘉定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科普体验区(E-Zone)发车,在博园路展开首次道路测试。[3]
2018年12月,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公安局联合启动天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天津市西青区和东丽区开放了首批智能网联测试道路。同时,天津卡达克数据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天津市首批路测牌照。[4]
国外
美国: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美国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2016年发布了《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引起行业广泛关注。
日本:较早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政府积极发挥跨部门协同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实施。计划2020年在限定地区解禁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到2025年在国内形成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目标。
欧盟: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世界保持领先优势。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动驾驶路线图等,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引导各成员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5]
2019年绝对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分水岭的一年。2018年汽车市场开始下滑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一段时间内还保持着增长,呈现一枝独秀之势。而当市场迎来了史上力度最大的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开始步传统车的后尘,接连下跌,车市寒冬蔓延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的新造车选手终于熬不住了,直接被淘汰出局,那些有实力的新玩家也多在苦苦支撑。
同时,有竞争才有提高。可以看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后,车企们也激发了自己的潜力,不断地发布或者上市新车型,尽全力展示自己最好的产品。在这一年里,有实力的新造车企基本都完成了量产交付,只是有的销量在上升,有的却无人问津,有声量的头部企业屈指可数。而很多传统车企也安排了旗下新能源车型跟消费者的见面,基本上没有缺席者。
在技术上,续航、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方面也各有突破,尤其在续航方面。如今400km的续航已经没有说头了,最新的车型纷纷向500km、600km或更高的续航冲刺。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定是由最核心的技术实力、产品实力所决定。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冷热交煎,年终岁末,不妨回顾一下这段冰与火之歌。
传统车企:都已入局 自主依然领先
2019年,基本上所有主要的传统车企都发布了新能源车型,少有公司缺席。自主品牌前期的步子走得快,现在已经有很多车型可供选择,依然保持着领先势头。而合资、外资品牌的脚步也跟了上来,有了拿得出手的产品,并纷纷公布自己未来产品的规划,表示将大力推进电动化进程。
1
依旧领先的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由于在新能源方面先知先觉,走得更快。到了2019年,已经呈现了多点开花的景象。
作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依托王朝系列,车型不断更新迭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5月份上市的秦Pro EV超能版的续航能力更以520km遥遥领先合资、外资400km级别的水平。吉利汽车则兵分两路,一路是旗下传统车型的新能源化,另一路是推出了单独的新能源品牌——几何。4月面世的几何A设计前卫,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介于传统车企与新造车企业之间的广汽新能源和北汽新能源分别借助广汽和北汽积累的传统造车实力,又深度融合新造车企业的特点,推出Aion系列和EU系列。其中,Aion S和Aion LX在同级别车型中非常有竞争力。10月上市Aion LX更是引领电动车突破600km的续航里程大关,向更高的领域突破。
在2019年,长城汽车凭借小巧玲珑的欧拉系列俘获了一批车主,还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布局上做了一番大动作。广汽、上汽、长安虽然也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但它们卖的好的车型依然是燃油车,新能源车产品的影响力较弱。其他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的声量则更加弱了。
2
雄心勃勃的合资、外资品牌
2019年,主流合资、外资传统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跟上了自主品牌的脚步,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其中,德系、日系的产品实力较强,美系较弱。尽管它们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竞争力总体水平弱于自主品牌,却纷纷公布自己未来产品的规划,表示将大力推进电动化进程,表现了勃勃的雄心。
德系的代表大众目前并不以它在国内的新能源产品为亮点,帕萨特、宝来、高尔夫等纯电车型在续航里程上与自主品牌车型相比差强人意。但是,“遇见新大众”发布会上的产品计划却很不一般,ID. 系列车型的规划令人期待,很快第一款ID. 量产车将会与消费者见面。在年底,德系宝马EQC、奥迪E-tron也登陆了国内市场,不过它们的价格确实很贵。
日系合资以广本VE-1、广丰iA5为代表车型。丰田还与比亚迪成立合作公司,未来将一起开发悬挂丰田车标的纯电动车。广本也制定了未来的电动车计划。
关于电动车计划,美系福特频频发布又修改它的计划,在2019年所提出的是“330计划”。但不论计划了多少款新能源车,目前的江铃锐界EV确实没有什么特色。整体来看,在合资、外资的纯电动车方面,目前德系、日系的产品有值得期待的地方,美系表现得还是较弱。
新造车:逆水行舟 都不容易
谈新能源汽车,新造车企业不容忽视。正是它们的跨界入局促使这个行业快速发展,尤其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然而,汽车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本密集的行业,归根结底一句话——需要钱,大量的钱。而在电动车未普及开来同时又遭遇车市寒冬的情况下,造出车来的公司卖不出多少辆,目前无法盈利;没造出车的公司在热度褪去的资本市场中更难寻到持续注入的血液以支撑公司运营。新造车公司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愁”钱。恐怕除了恒大不差钱外,其他都在为钱发愁,都不容易。
在2019年,新造车公司在市场上有较大声量的还是那几个能交车数量较多的头部企业,蔚来、威马和小鹏。
1
艰难的蔚来
谈中国新造车企业,蔚来是第一个要点名的。2019年,裁员、自燃召回、股价创新低等事件一次次地将蔚来推至风口浪尖。第二季度销量大跌,蔚来来到了这一年的低谷。但是,几乎在同一时候蔚来交付了续航里程更高的新车型ES6,挺过了艰难时刻。在12月底,蔚来在深圳举办第三届NIO Day,喊出“Believe in better”,公布了又一新车型EC6,看起来蔚来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蔚来烧钱太快,目前深陷于缺钱的困境。李斌也因四处筹钱的烦恼而被人封为“2019年汽车界最难的人”。
接下来,蔚来是否有未来,取决于能不能找到新的金主以维持公司的运营。个人非常希望蔚来能走下去,想看看它到底能否实现成立十年后盈利的预期。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征程已经过半。然而,即使找到金主,蔚来也应该更加认真地思考节流,把钱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2
无辜的小鹏
2019年,小鹏汽车因为“G3 2020款续航升级”和“小鹏P7发布”两个事件一时也成为了话题热点。
照理来说,车型升级、产品和技术变得更好是绝对的好事。可惜,人性就是这样,当见到别人付出一样的代价却得到了更好的结果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平衡感。G3 2020款升级引发投诉事故,小鹏汽车在事先确实没有慎重考虑老车主的感受。但在产品进步这一点上,我力挺小鹏,希望有一天小鹏有足够的底气,能像特斯拉一样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自己产品的价格,而不必顾忌太多。集齐颜值、续航、动力、科技、品质等各方面优势的小鹏P7在广州车展上预售也是一个热点。不过,面对特斯拉的国产交付,明年上半年上市的小鹏P7应该会有不小的压力。
3
悲喜交加的威马
相比于蔚来,威马在2019年融资比较顺利,因此资金压力没有那么大。然而,2019年威马陷于与吉利的官司,被诉索赔21亿,日子过得并不舒坦。在2018年,威马希望在2019年能完成10万销量,可实际只完成了约1/5,可以说是夸海口。
目前,在新造车企业前3中,威马现有的车型(EX5、EX6 Plus)的定价相对来说最低,续航能力、车辆品质也不差,这样的定位在中国似乎更利于长远发展。
除了上述头部前三,新造车企业在2019年还有不少故事。在2020年来到之前,爱驰上市了首款量产车型U5,天际也宣布下线了首款量产车型ME7,这两家公司看起来较有希望,它们接下来的销量情况值得关注。而理想、领跑、前途等品牌虽然造出了车,但都遭遇了销量少的尴尬局面。反倒合众汽车靠着与电影《哪吒》联手跨界营销冲出了一波销量。至于高调亮相的高合HiPhi,同它的前辈FF一样,先量产后再谈其他吧。
在新造车企业中,唯一不愁钱的是恒大。凭着家底厚,许老板在2019年不断“买买买”,收购、注资多家公司,如今恒大造车版图已经具备规模。这是一条别人无法模仿、特立独行的路线,但这条路线是否能通到终点,还要打一个问号。
闯入者特斯拉:最大的威胁
说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个强有力的外来闯入者不得不提——特斯拉。尽管特斯拉车在2019年也出了几次起火事件,但这依然挡不住它迅猛发展的势头。
作为新造车企业的鼻祖,特斯拉确实非常厉害,值得所有中国汽车公司研究、学习。上海工厂从破土动工到车型量产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速度实在太快了。它证明只要路子对,在中国造车是可以做到很高效的。
就在近日,特斯拉在上海将首批Model 3交付给外部车主。据说,现在特斯拉上海工厂已经能每周生产超过3000辆汽车。目前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为30%。马斯克在交车仪式上宣布:将在上海生产Model Y以及在2020年底Model 3要实现100%国产化。国产Model 3价格低于30万关口,已经足以让人惊讶。当100%国产化后,特斯拉的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这将对其他新能源车造成不小的压力,不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但新造车企业面临的压力应该会更大,这可以说是它们要面临的最大威胁。
希望特斯拉国产所带来的是鲇鱼效应,使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活跃,而不是引入了一个外来物种而导致本地物种灭绝。
结语:角逐永不喜车网
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大戏已经落幕。喧嚣过后,大浪淘沙,冰与火之歌演过,有的已经永远离开舞台,有的还站在舞台上迎接2020年的开幕,又开始面对新一轮的角逐。
但2020年的市场环境或将更加恶劣。国内的新造车势力、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旗下的纯电动汽车以及特斯拉将展开更加开放、激烈的竞争,要想继续留在这个舞台,将变得更加艰难。希望所有车企都能总结经验,积极思考,应对好接下来2020年的挑战。
无论如何,现在留下的痕迹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图景的背景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4 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