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

2024-01-21 20:51:17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

启源品牌正式发布,长安新能源车战略“三个火枪手”到位

新能源车时代到来之际,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全新汽车品牌,这在全球汽车行业都是“奇迹”。

创造这一奇迹的不但有造车新势力,还有传统车企,比如

长安

汽车,在拥有了

阿维塔

、深蓝,两个新能源车品牌之后,旗下又一个全新汽车品牌诞生了,这就是——启源。

不久前,

长安启源

在杭州发布了品牌的首款新车A07,紧锣密鼓,长安汽车于8月27日在重庆总部举办了“长安启源日”,正式发布“启源”品牌。至此,长安新能源阵营中的“三个火枪手”,启源、阿维塔、深蓝,正式聚齐,成为长安汽车的三大新能源智能化品牌矩阵。

发布会上,长安汽车朱荣华表示:除了已经亮相的A07轿车,未来启源品牌将推出A系列、Q系列、E0系列,三个系列产品,到2030年启源品牌销售150万辆。

启源,即“传承长安之魂,开启智慧之源”。启源的品牌logo结合了东方哲学中的方与圆,是以0和1为基础,因为数字0和1是数智世界中的万物之源,可以不断进化裂变,编译无限可能。从0到1的数智跃迁,寓意万物由初始向无限的拓展,也象征着长安启源秉承永不止步的长安创新创业精神。

长安启源将承载长安汽车转型的战略使命,走进数智新汽车时代。未来,启源品牌将围绕“数智进化新汽车”定位,打造持续进化的新汽车平台产品。

数智体验上,长安启源将以SDA智能数字化平台作为底层技术支撑,打造六层智慧架构,构建数智新汽车全环境感知能力、全域服务化能力与多维自进化能力,为用户提供自在省心的数智体验,实现向美好生活的跃迁。

发布会上还透露了启源品牌接下来的新车规划,包括A系列、Q系列以及数智新汽车产品E0系列。目前已经发布了启源A07,定位中大型轿车。接下来,还将推出两款轿车产品启源A05、A06,以及一款

SUV

产品Q05。

从长安新能源战略布局上看,到2025年,长安启源将面向全球推出10款全新数智进化新汽车,

深蓝汽车

6款、阿维塔4款,长安新能源“三个火枪手”共计推出20余款产品。

到2030年,长安汽车集团累计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余人的科技创新团队,致力打造世界级汽车品牌。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会上提到,到2023年,计划力争实现集团销售500万辆。其中长安系品牌将达到400万辆,长安启源达到150万辆。

启源品牌的首款新车——启源A07将于9月份上市,而接下来其他车型,启源A05、启源A06、启源Q05也已经公布申报信息。

笔者观察: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品牌发力中高端,是在提升自身品牌价值。长安汽车此次发布了启源品牌,与之前发布的阿维塔、深蓝,形成了长安新能源“三个火枪手”的格局,覆盖不同价格体系的布局,共同征战新能源市场。

这“三个火枪手”既是友谊、青春、胆略的象征,也将在刀光剑影的中国车市中大展拳脚,开启长安新能源车时代的新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邢车博士工作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邢车博士,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

新能源领域迎来重要国策,明年起我国19省大面积普及新能源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新鲜出炉。

11月2日傍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下称《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愿景中指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从25%的目标下调为20%。业内专家认为新目标更易实现,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除了弱化数量上的硬性指标,《产业发展规划》还重点强调关键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逐步从重量向重质方向改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表明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强调了新能源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发展地位,也再次重申了新能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

在退役大潮来袭前,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这一规模达430亿的产业正逐渐得到应有的重视。《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绿色和平项目经理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这对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是好消息,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不止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产业发展规划》还试图推动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将通过系统性手段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

受该消息的影响,11月2日晚间美股开盘,新能源汽车中概股集体大涨。截至当日收盘,蔚来(NIO)股价涨8.96%,报价33.32美元;小鹏(XPEV)股价涨6.91%,报价20.72美元;理想(LI)股价涨13.44%,报收22.88美元。

此外,截至11月3日收盘,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微涨,但是新能源整车企业比亚迪(002594,SZ)、北汽蓝谷(600733,SH)以及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300750,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股价微跌,股价表现低于行业预期。充电桩板块整体微涨,充电桩企业汉宇集团(300403,SZ)领涨20%。

在本次发布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这一指标也与日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基本吻合,不过在路线图2.0中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划。路线图2.0指出,2025年、2030年、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40%、5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有所调低,根据意见稿,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25%。

对此,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产业发展规划》只是一个努力方向,硬约束性并不强,此前《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5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也是推迟一年才完成,20%相对来说更易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同样表示,“个人认为20%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则是有希望实现。”

为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业发展规划》还提到,“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主要有四个:福建、江西、贵州、海南。另外,按照环保部印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显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主要指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辽宁中部、山东、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成渝、海峡西岸、山西中北部、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城市群,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在此前意见稿中,该比例为100%,此外,新《产业发展规划》还取消了对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至4.0L/100km的要求。销量预期和诸多指标下调背后,体现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本次《产业发展规划》就明确提出,要求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时2025年,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新能源产业的初衷是可持续发展,从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电耗这一指标正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在当前的新能源车型中,电耗较低的是欧拉黑猫、宝骏E100这类A00级别车型,基本上电耗控制在了10千瓦时/百公里以内,至于特斯拉Model S、蔚来ES8等大尺寸且高度智能化的车型,电耗甚至飙升至18千瓦时/百公里以上。

一位车企新能源研发工程师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电耗影响最大的是质量和智能化系统,理论上尺寸越大的车电耗就越大,但实际上电耗还与轮胎阻力、风阻、空调系统、开车习惯、能量回馈等等有关。”而这些,都需要整个产业上下游共同进步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歌猛进的发展速度,无意中殃及了池鱼。在资本加持和产业转型的变革下,电动机的地位越发提高,研发岗位和待遇也水涨船高。这让传统的内燃机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万华教授坦言,市面上借发展新能源来唱衰内燃机的论调,既不科学也很危险。容易内燃机导致人才断层和内燃机工业基础的丧失。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传统内燃机的发展并不决然相悖,内燃机仍积极拥抱电动化技术,如喷油泵、附件等都是电驱动的产物。

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这头房间里的大象,如今正逐渐受到应有的重视。喜车网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推算,2030年,中国将有超过1.1太瓦时(1.1*1^9千瓦时)的动力电池随电动汽车售出,这些充满电量的电池足够给新加坡全国供电一周有余。而以5年-8年的服役期,折损20%的电量为退役条件,未来十年间,中国乘用车及商用车的动力电池退役总量将达到705万吨,相当于705个埃菲尔铁塔的总重。

2021年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阶段(2014至2018年)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将进入报废期。是让退役电池发挥余热,作为丰富的能量载体,还是成为沉重的环境负担,现已成为摆在桌面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比普通电池,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充放循环次数更多、应对极端气温的性能表现也更好。为此,退役的动力电池完全有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在发电、输配电环节、5G通信基站、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等场景下,都可以作为储能电池使用。

绿色和平组织在《为自愿续航,2030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循环经济潜力研究报告》中提出,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梯次电池电量将达到32GWH,可以覆盖全国5G通信基站的备用电源需求。到2030年,中国退役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的总价值将接近430亿元人民币,潜力巨大。动力电池的生产需要大量镍钴锰等金属矿,通过梯次回收,不但能降低新采矿源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保障国家层面的关键金属供应安全。

产业界已经开始行动。宁德时代联合百城新能源成立快卜新能源,布局储充检一体化快充站,通过电池AI在线检测技术,在不拆开电池包的情况下,分析、筛选出健康状态良好,长寿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于储能电池、货车、物流车以及二轮车等领域。对于健康状态不佳的电池,可直接流向再生处理,环保、高转化率冶炼方法,将废旧电池中有价技术高效提炼。

从电池全价值链角度来看,《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诸如推进梯次利用,资源循环,建设标准化体系,这些建立健全的电池价值链循环体系必须的条件。但是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规模化仍需要各界扶持,相比电动汽车和电池产能,电池回收利用环节建设现状难以应对即将带来的电池退役潮。

中国已经出台了有关电池回收利用的法规尚不完善,比如工信部在2018年曾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及《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了电池厂、整车厂、报废拆解公司和综合利用企业在设计、生产、回收、处理各环节的角色和责任,但缺乏配套的奖惩制度或许可证制度,导致政策落地执行效果有限。且现有电池溯源系统仅需要企业自主填报,缺乏监管约束,导致回收效果难以评价。

此外,动力电池设计和梯次利用缺乏统一标准,退役电池收集率低,影响供应稳定性等问题,都是横亘在退役电池梯次利用领域上的拦路虎。

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出版的《中国退役动力电池循环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欧洲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是45%,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收集率低于40%。半数以上废旧锂离子电池不知所踪。

《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将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并将加快推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立法。

江卓珊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对于回收行业和循环产业,在新政策的风向下会更有信心投资发展,是对回收循环利用行业的利好消息。但还是需要汽车制造业和电池生产商的投入,他们对整个产业始终起着关键作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已经能够通过“逆向产品定位设计”技术回收废旧电池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将其还原成可重新用于制备电池的正极材料。核心金属总回收率可达99.3%以上,邦普循环共有生产线22条,产能规模达到8万吨/年。

江卓珊建议,有关部门推行生产者延伸责任制,设立奖惩机制让电池及新能源汽车生产商承担建设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的责任。

事实上,《产业发展规划》并不只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出规划部署,而是为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产业发展规划》指出,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网状生态”的构建离不开基础建设和产业环境的支撑。在基础建设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需继续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眼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我国新能源基础建设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8月到2020年7月,全国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0万台。截至2020年7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34.1万台,同比增加27.6%。

据了解,当前充电桩的布局已经基本满足了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私人出行等领域的充电需要。不过,目前充电桩等新能源基础建设的发展中仍存在分布不均衡、充电便利性不足等问题,充电难成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制约条件之一。有分析指出,《产业发展规划》的颁布将加快解决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完善的问题。

氢能源的体系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规划》重点提及的内容。《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求推进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氢燃料供给、消费需求等合理布局加氢基础设施,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开展高压气态、深冷气态、低温液态及固态等多种形式储运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建设氢燃料运输管道,逐步降低氢燃料储运成本。同时,《产业发展规划》也进一步明确了关于提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技术以及推动商业化示范运行等内容。

事实上,早在2019年,氢能源首次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氢能源上下游的投资和布局成为热点。中金公司认为,氢能源汽车是行业长期发展方向,该项政策的推出,将进一步加快了产业发展节奏,为氢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链带来一定投资机会。

陈士华分析认为,氢能源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被多次提及也充分反映出国家对于氢能源发展的重视。“受到原材料的制约以及技术的限制,当前氢能源的发展还没有达成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不过从长远来看,氢能源是替代纯电动的最佳路线,只是其发展仍需要较长的时间。”

总体来看,《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新能源的支持范围不仅仅局限在新能源车辆本身,而是通过扩充产业发展重点,来进一步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在产业环境方面,《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

受政策的带动作用,未来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投资和发展将有更大想象空间。中信证券的研报指出,《产业发展规划》再次明确了电动车长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确定性;从全球视野看,中国电动化供应链快速发展、最为完善,龙头企业已经供应海外,作为全球优质制造资产的价值凸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

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好。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业务主要涉及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节能及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

系统集成

设计、电驱动制造系统零部件、纯电池观光车的生产和销售。 “十五”、“十一五”期间,公司承担了

国家863计划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是

国家“万人计划”

重庆市

混合动力汽车

规模化示范运行实施单位、“重庆市新能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理事长单位。

拓展资料:

1、公司通过发展壮大,具备新能源汽车及专用发动机产品的早期规划、产品造型、工程设计、产品试制、工艺及试验检测能力,掌握自主整车集成设计、系统设计和性能匹配标定,以及电池、电机、整车控制三大纯电动核心系统控制技术,掌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

纯电动汽车

控制策略软件。还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能力的检测评价能力,获得国家

发改委

“混合动力乘用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重庆市电动汽车重点实验室”许可。委员会。目前,公司培养了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精干的新能源汽车研发核心人才队伍,拥有重庆“两江学者”1人,专职研发团队600余人。

2、未来几年,公司将按照“普及弱混、主攻中混、加速纯电动/插电”的多技术线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混合产品市场化和纯电动产品技术产业化。深耕零部件”,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企业。

3、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由

重庆长安汽车有限公司

与重庆科技创业投资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营销服务。目前已自主研发、制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中国第一辆工业化混合动力汽车,长安捷迅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成功进行了示范运营。 2008年底,

重庆市政府

正式启动国家“万人计划”重庆电动汽车示范运行,采购10辆长安捷迅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政府公务用车。公司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核心总成制造基地。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长安新能源汽车 核心人才 重汽(重庆)轻型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长安新能源有限公司谁好”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