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4-01-21 14:40:14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十大新能源汽车排行榜

十大新能源汽车排行榜

1、比亚迪

比亚迪在1995年成立,如今业务横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和电子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具备电池、电机、电控及芯片等全产业的核心技术,车型更是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从系能源汽车发展至今,比亚迪的销量每年都名列前茅,可见它的市场认可是比较高的。

2、特斯拉

特斯拉是美国的汽车品牌,但部分车型却是在国内生产,尤其是model3和modelY。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是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的,并且汽车销量也不低,排名仅次于比亚迪。在续航和电池使用寿命方面,特斯拉是有一定优势的,这得益于其bms技术,能做到对每一颗电芯进行独立监控,以此大幅度提升续航和的电池的表现。

3、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在2002年成立,从名字就不难看出它是由上汽、通用、五菱三家汽车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目前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柳州、青岛和重庆。在发展上,上汽通用五菱有着集三方资源、南北联动、东西呼应的优势。

4、奇瑞汽车

奇瑞汽车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国有的控股企业。旗下拥有多个研发中心,其中的研发团队人数是达到5000名,其中不乏有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堪称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奇瑞汽车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目前已经逐步完整,如今是国内最大的汽车整车、关键部件研发、试制、生产和销售的自助品牌汽车制造企业。

5、广汽埃安

广汽埃安最早成立于2017年,工厂占地703亩,总投资47亿元。其前身是广汽新能源,在2020才更名为广汽埃安,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将品牌的定位推向高端。目前旗舰的SUV车型为广汽埃安AIONLX Plus,主打豪华、续航和智能。

6、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虽然企业相对年轻,但目前已经完成了全球化的布局。小鹏汽车的总部目前在广州,而研发中心在北京、上海、深圳、硅谷、圣地亚哥都有设立。而软件、数据、硬件技术是小鹏汽车汽车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打造智能化电动汽车。

7、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其中的历史底蕴长达160年。而生产基地多达14个,整车工厂多达33个,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国内汽车十大阵营企业之一。据了解,旗下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将会在2025年实现全谱系产品的电气化。

8、吉利汽车

吉利汽车旗下的新能源也就是几何汽车,它和吉利、领克等都是并行的一级子品牌。吉利新能源领域的定位是高端纯点品牌,技术上集合了吉利在智能化、车联网、轻量化等领域的发展成果。

9、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成立于2014年。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的新新生儿,但这家低调的造车新势力在六年的时间里默默拿下了发改委、工信部双核准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建立了两个智能化工厂。

10、理想

理想汽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第一次将增程式这个概念带到了国内的电动车品牌。理想的CEO是李想,蔚来的CEO是李斌,但李想又投资了蔚来汽车成为其股东。也是因为股权人关系,让不少以为两者是同个创始人。

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易车讯

日前,重庆市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聚焦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新能源生态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汽车后市场商业生态圈等领域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此前,

吉利汽车

公布5月最新销量数据,5月乘用车销量120053辆,环比增长约6%,同比增长约35%,连续四个月实现同环比双增长。

吉利品牌5月销量92833辆,环比增长约6%,同比增长约34%。具体到各品牌销量方面,几何纯电系列,5月销量12273辆,同比增长约37%;领克品牌5月销量14489辆,环比增长超3%,同比增长约28%;极氪品牌5月销量8678辆,环比增长超7%,同比增长超100%,连续四个月环比同比双增长,整体累计交付近11万辆;睿蓝汽车5月销量4053辆,环比增长约12%,同比增长约1%。

出口方面,吉利汽车集团持续丰富海外产品矩阵拓展国际化版图,5月海外出口销量达22864辆,同比增长超45%。喜车网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吉利正式接盘力帆,用来生产电动车

一个月前,如果说,吉利入股重组力帆可能有点为时过早,毕竟那个时候只是宣布其作为意向重整投资人。而一个月后的今天(11月10日),力帆股份也正式对外发布了重整计划(草案)。至此,市场期待许久的结果终于浮出水面:吉利入股重整力帆。

那么吉利入股力帆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据相关媒体报道,力帆股份近日在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现场表示,一旦完成重整工作,力帆股份将首先量产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型纯电动MPV枫叶80V,同时吉利科技集团旗下换电业务也将很快注入力帆股份。

11月10日,力帆汽车发布公告称,2020年8月21日重庆五中院依法裁定力帆股份重整一案,并于当日作出(2020)渝05 破 193 号《决定书》,指定力帆系企业清算组为力帆股份的管理人,负责开展重整各项工作。在本次重整中,管理人通过公开招募方式,确认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迈捷”)、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以联合体身份成为意向重整投资人。

公告指出,产业投资人将向力帆提供优质产业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协助将上市公司打造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唯一的上市平台,并择机将中高端智能网联换电业务注入,通过资产重组为公司导入国家重点鼓励的换电新能源汽车生产、汽车与摩通产业整合机遇、产业技术支撑等。

对于吉利而言,将进一步抢跑新能源市场,并加快换电模式的试点推广。从重整计划中可以看到,吉利将协助将力帆打造为吉利科技集团换电车型制造唯一的上市平台,并择机将中高端智能网联换电业务注入。

因此,吉利接手力帆,瞄准的便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风口——换电模式。此外,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换电站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7月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将继续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政策,鼓励企业根据适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11月2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换电风口已然来临。

据悉,吉利今年计划将在重庆建设完成35座换电站,到2023年重庆计划落成200余座换电站。在打造重庆这个完美样板之后,换电模式进而可以快速复制到全国,完成新能源板块的重要布局。

力帆 力帆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于1992年,以开发生产汽车及摩托车及发动机、车辆配件为主营业务,2010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是中国首家上市A股的民营乘用车企。作为力帆股份的创始人,尹明善一直被外界视为“传奇人物”。

而力帆汽车就没有过“传奇”。据2016年力帆股份的财报就显示,其扣非之后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了2.61亿元的亏损,这也意味着从2016年开始,力帆股份的主营业务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到2018年全年,力帆的扣非利润亏损继续扩大至-21.5亿元,2019年扣非利润继续翻倍亏损至-44亿元。2019年力帆汽车营收为74.5亿元,同比下跌32.36%,实现营收两连降,归属利润更是近几年来的首次亏损,达到-46.8亿元。

今年,*ST力帆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84亿元,同比减少69.42%;净亏损2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47亿元,同比扩大173.99%。总资产约为169.6亿,净资产仅剩1.06亿人民币,同比大跌96.12%,负债高达167.7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高达98.87%。

一方面是入不敷出的财务数据,另一方面力帆的债务逐步高企,愈加糟糕的财务数字,将这家最早的民营上市车企推向了生死边缘。据今年8月的公告显示,力帆涉及诉讼(仲裁)1178件,涉及金额50.37亿元。而到2020年9月18日,已有62家债权人向力帆控股管理人申报债权,申报金额高达68.95亿元。

如果说债券出现兑付风险、5.3亿元债券余额不能到期偿还是造成力帆现状的直接原因,那么产品技术与管理则是力帆走向末路的根本原因。靠模仿,没有核心技术,盘踞在低端市场,不注重产品质量和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力帆最终自食其果。

总结,力帆旗下子公司移峰能源就是专为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而筹建的,以建设和运营能源站、电客栈为主营业务,与吉利未来换电业务的发展方向契合。不过,针对媒体的相关报道,吉利科技集团方面回应“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喜车网。
与“吉利新能源汽车重庆建厂 重庆市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