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00:53:58 | 喜车网
继理想 汽车 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之后,另外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也于3月2日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截止目前,仅理想和蔚来两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布了业绩,不妨将两家公司的业绩进行简单对比。
销量PK
从销量上来看,蔚来2020年Q1-Q4季度,交付量分别为3838辆、10331辆、12206辆、17353辆,合计交付43728辆,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113%;对理想 汽车 而言,2020年是其第一个完整交付的年度,各季度单季交付量分别为2896辆、6604辆、8660辆、14464辆,全年共计交付32624台。
从交付情况来看,两家企业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且环比在不断增长,业绩持续向好。从绝对数量来看,拥有3款车型的蔚来显然更占优势。理想的亮点在于仅仅凭借理想ONE一款产品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住了阵脚,不得不对理想 汽车 精准狙击市场痛点的能力感到叹服。
不过,车型单一也是理想最大的危机所在,李想在财报会上提到:2022年起,理想每年将至少推出和交付 2 款车型,纯电车型将在 2023 年推出。这或许意味着整个2021年,理想没有新车型,依然需要靠理想ONE一款车型苦苦支撑。
相比之下,蔚来拥有新款ES8、ES6和刚刚推出的EC6三款车型,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的总交付量将达到20000辆以上,全年交付量或超8万辆。按照目前的态势来看,蔚来将在两个月后抢先理想和小鹏,率先达成累计交付10万辆的小目标。随着ET7等后续产品的陆续上市,蔚来也很可能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最先实现年销10万目标的企业。
另外一家造车新势力小鹏也将在今年推出自己的第二款纯电智能轿车,若理想2021年全年依然靠现款理想ONE强行支撑,不排除会有在三家头部新势力中掉队的可能。此外,将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交付的岚图首款车型FREE采用了与理想一样的增程式技术,这无疑将给理想的市场表现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财务PK喜车网
根据理想 汽车 公布的数据,理想全年实现总收入94.6亿元,全年毛利率16.4%,2020 年净亏损为1.517亿元,截至2020年底的现金储备达到近300亿元。
蔚来2020年的总营收约162.57亿元,其中,来自 汽车 销售的收入为151.82亿元;全年毛利为18.7亿元,较2019年-11.9亿元增长了30.7亿元,全年净亏损53亿元。公司毛利率提升至11.5%, 汽车 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2.7%。截至2020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共计425亿人民币(65亿美元)。
从中可以看出,蔚来虽营收明显高于理想,但理想 汽车 的成本管控更加出色。2020年四季度,理想实现了首次季度盈利,全年亏损1.5亿,距离盈亏平衡只有一步之遥。
但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四季度 汽车 销售毛利率环比Q3下滑2.7个百分点至17.1%,蔚来的 汽车 销售毛利率一直保持稳定上升态势,四季度环比上涨2.7个百分点至17.2%,反超理想。
蔚来CEO李斌将毛利率的增长归功于持续增长的交付量、坚挺的平均成交价、不断改善的物料成本和制造费效。对于毛利率的下降,理想在其公告中表述为:“车辆利润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收到的供应商一次性返利较2020年第三季度减少。”
虽然在营收上与蔚来存在一定差距,但凭借对成本的出色控制,理想仍然有机会成为国内首家达到盈亏平衡的造车新势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对两家公司的业绩似乎都并不感到满意,理想业绩披露当天,股价下跌近10%,蔚来业绩公布当天股价下跌13%。截至目前,蔚来和理想的市值分别为679亿美元和214亿美元。
潜力PK
2020年的销量和财务数据体现的只是过去的表现,要决胜未来还得看发展潜力。
从研发投入来看,2020年理想整体研发投入11亿元,占销售额的11.6%。2021年理想的整体研发费用预计为30亿元以上,未来3年将逐步达到每年60亿元的规模。
蔚来2020年的研发投入为24.9亿元,是理想的2倍以上,占销售额的15.3%。2021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50亿人民币左右。
无论是从绝对值还是营收占比上,都能看出蔚来的研发投入更大。新的一年,两家企业的投入重点都将集中在自动驾驶等技术上,只不过蔚来由于采用换电体系,在三电、超充和换电技术上的投入要比采用增程式技术的理想高得多。
在产品方面,蔚来与理想的产品数目前是3:1,但按照理想的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将推出和交付2款车型,理想当前的策略是增程式和纯电车型同步开发,后续将有两种类型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若真能实现这以目标,理想将逐渐减小产品矩阵上的劣势。
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但要在基础上取得市场上的成功还离不开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建设。目前,蔚来已有23个蔚来中心和203个蔚来空间,覆盖中国121个城市,2021年,蔚来计划再增设20个蔚来中心和120个蔚来空间。
理想已有60家零售中心,覆盖47个城市,2021年的目标是门店数增加到200个,覆盖100 个城市,勉强追上蔚来当前的进度。
在产能方面,蔚来目前可以达到7500辆/月的全供应链产能,与江淮的合作项目已经启动了扩建工作,计划到今年年底实现单班15万,双班30万的年产能,为ET7和后续产品生产做好准备。
理想 汽车 常州工厂设计产能为20万辆/年,除了常州工厂外,理想还曾于2019年宣布在重庆两江新区投资110亿元建设年产4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目前,两家企业的产能布局均能满足各自的需求。
无论是蔚来还是理想,从当前的销量表现来看,都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取得了阶段性认可。在此基础上,如何控制好新品推出的节奏,在确保现金流不出问题的前提下,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上市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中最“抠门”的理想若不能在新产品投入上“大手大脚”起来,势必会影响后续产品的推出,与蔚来的差距继续拉大也是有可能的。
此外,由于理想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增程式技术,想要进军纯电领域,就不得不加大对纯电技术的投入。届时采用“两条腿走路”的理想一方面要在增程式技术上保持投入以抵抗岚图这样的新对手;另一方面要另起炉灶,开发纯电技术,布局补能网络,这无疑将大幅增加理想的成本支出。与聚焦纯电技术、换电体系的蔚来相比,理想在成本上的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长远来看,亏损额是理想 汽车 30倍以上的蔚来后续的市场表现将更加稳定,业绩表现更值得被期待。
截至2023年5月2日,主流新势力车企4月销量已然公布。在经历了上海车展的“狂欢”之后,车企终究要回到以销量论英雄的现实之中。
从整体市场来看,4月新势力基本延续了3月的市场格局:
埃安
、理想稳居第一梯队;“万辆关口”形成卡位之势;月销3000辆左右的“传统”新势力仍在加速冲刺。
埃安再破4万 理想也能卖疯!
在3月新势力的市场趋势中,笔者已经判断:市场梯队正在拉开。
四月的市场则明显表现出“强者恒强”的发展态势:
埃安月销再次破4万辆,同比增长300%
。在3月突破4万辆的瓶颈之后,埃安的销量再次迎来2.5%的环比小幅增长,
4万辆或会成为埃安第二季度销量持续波动的基准线
。
销量高位的同时,埃安迈入规模化阶段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逐渐凸显。在
上海
车展前一天的媒体采访中,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明确表示:“
埃安下半年要争取盈利,实现季度盈利是必须的,也努力争取成为国内首个纯电车盈利品牌
。”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的
Hyper GT
,也是埃安冲刺高端盈利的利器。
在埃安挑战国内首个盈利纯电车品牌的同时,国内首个盈利混动新势力品牌已经诞生——理想。
4月,
理想月度销量再破2万辆,冲到了25681辆的历史高点,其中换代产品理想L7首个完整月的单月交付过万辆,成为中国品牌首个起售30万以上实现单月交付过万的五座SUV
。
仅从前四月销量数据来看,理想大概率已经迈过了盈利的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销量的“暴增”,理想官方特意在4月期间首次公布了周销量:
4月17日—4月23日,理想汽车单周销量达到7200辆,比小鹏、蔚来4月整月的销量都要多
。
“在产品规划方面,
到2025年,理想汽车将形成‘1款超级旗舰车型+5款增程电动车型+5款高压纯电车型’的产品布局,面向20万以上的市场,全面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
理想汽车
董事长李想在4月的销量数据公布中对未来如此规划。
这表示出:理想的家庭用户群体不会动摇,
在未来打造超级爆款的同时,产品格局会越来越丰富,而售价区间将缓步下移
,“以点带面”。
万辆赛道再重塑:哪吒求稳 零跑小幅冲刺
埃安、理想再度断崖式领先之后,依然是熟悉的“万辆关口”卡位战,只是市场格局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哪吒汽车(11080辆)以9.5%的环比增长,再次稳居第三,零跑(8726辆)、极氪(8101辆)则双双依靠小幅环比增长冲到第四和第五,长安旗下深蓝在3月销量破8000辆之后,依然表现坚挺,位居新势力销量第六
。
而蔚来和小鹏则彻底跌到了“万辆赛道”的倒数。
2023年以来,除了1月销量(6016辆)在市场紧缩之下的下滑外,哪吒的销量一直没有过多的波动,一直维持在万辆以上(10073、10087、11080辆),是“万辆赛道”领跑的常客。
而在3月推出“降价上市”的零跑,则
在1、2月(1139、3198)的销量低谷之后开始持续回血,在3月(6172辆)销量回升之后,4月销量环比增长率超过了40%,位居新势力第一
。在4月的销量数据中,零跑旗下相对高端车型C系列车型占比已经超过了83%,这也是零跑2023年实现“挣钱”的第一增长极。
同样从销量低谷中“爬回来”的还有极氪,这家2022年曾一度单月销量破万的高端纯电品牌在进入2023年之后同样表现出“水土不服”。
在4月交付8101辆之后,极氪整体销量累计突破了10万辆,成为中国豪华纯电品牌的销冠
。上海车展之上,极氪正式发布了欧洲战略,依靠001、009、X三款车型,极氪将欧洲视作第二主场。这一定程度彰显了
吉利势必要把极氪打造成全球品牌的决心
。
而稳扎稳打的长安深蓝,在诞生1周年之后,就已经开始展现出稳定的市场号召力,
在4月交付7756辆,累计交付突破5万辆
。成为新晋新势力中绝对的“后起之秀”。
赶超者居上,4月的“吊车尾”是
蔚来
和
小鹏
。
李斌要给谁打工? 何小鹏的回暖在哪?
4月销量相对让人失望的就是蔚来和小鹏,两者都步入到了换代的困境中,蔚来刚进入,小鹏则在缓慢走出。
4月到7月,是蔚来的换代季度,新款EC7、ES6、ET7、ES8的密集上新,让蔚来的销量开始陷入“停滞”。蔚来总裁秦力洪在近期接受采访时表示:“
二季度是切换,三季度是各个新产品开始爬坡。我想我们整个二代产品形成的阵列回到一个正常应有的水平,最好的时间是9月开始。
”
而从现在的销量波动来看,这里的
“正常水平”很可能还是“蔚一万”。在4月的一次活动中,李斌调侃道:“再月销一万,我和力洪都要去找工作了。”
这一调侃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4月,蔚来公布了一组行程数据,蔚来用户累计行驶里程超100亿公里,新增了25家门店和175座换电站。在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布局的持续深化中,蔚来在近期也被网传的一段录音冲上了热搜,李斌直接回怼老ES7用户:“(老ES7)补偿真的做不到,
你们该骂我骂我,该恨蔚来恨蔚来,我都接受。
”
蔚来全新车型换代之中,“背刺老用户”、“用户维权”等问题开始出现。
在企业生存(三家中最低的毛利率)和“用户体验”之中,李斌是“蔚小理”掌门人中压力最大的
。
3月,何小鹏曾乐观的判断小鹏之后的发展。但截至今年4月,小鹏的销量走势一直“不温不火”。这也基本应验了笔者之前的判断:销量不会再降了,但上升空间依然有限。
目前,P7i上市之后的销量拉升并不明显,但小鹏确实没有再环比下滑。3月的电话会议上,何小鹏曾明确表示:“2
023年三季度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将会看到环比和同比的大幅增长,并且较大比例地高于行业的增速
。”距离这一回暖期限已经不远了。
在上海车展上,小鹏祭出了现今的集大成之作——G6,
三季度销量的回升的主力因素也就是在G6的上市交付,预计小鹏的月度销量能冲到1.5—2万辆左右的水平,这也是小鹏再次和特斯拉面对面的较量
。
目前,P7i的任务更多只是短期内的过渡,这同时也凸显出了小鹏的产品困局:P7换代效果不突出,“匆忙”的G6更像在打一场“一局定胜负”之战。
3000辆的战场:活着总会发光?
熟悉的3000辆及以下赛道中的格局依然稳定:广汽旗下
合创
(4193辆)、
东风
旗下岚图(3339辆)、北汽旗下极狐(1812辆、上险数)、上汽旗下智己(2009辆)、
长安
旗下
阿维塔
(2151辆、大定数),转型而来的
创维汽车
(1226辆)。
传统车企孵化的新势力在同期销量过低的背景下,保持着高速的同比增幅,但销量一直维持在3000辆以下的起步阶段。
从市场布局来看,传统车企新势力在逐渐“成型”。
伴随着岚图追光的正式上市,岚图对SD、SUV、MPV的市场布局正式“圆满”,上海车展上,岚图品牌同时焕新;在智能化赛道持续发力的基础上,智己和阿维塔在纯电SUV市场正式开始“巅峰对决”;极狐缓慢走出了三位数的困境,从营销的高举高打回归到产品理性;全面迭代换新的创维则持续紧抓海外的出口优势
。
但目前并没有一家展现出突出的市场号召力。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这也表明——新势力依靠小的细分产品市场“走出来”的建设道路正在越来越不现实,“
迟到者”的唯一竞争底气只有产品的硬实力和营销的软价值。从销量来看,以上“选手”或多或少都还存在软肋
。
而在一众车企公布的销量中,问界再度缺席(预计在4000辆左右)。在余承东越来越大的“牛皮”背后,问界的销量却在持续“打折”。
4月新势力车市的市场格局并无太大变化,只是在3月销量梯队产生之后,分化的趋势正在愈演愈烈。
赛道竞争中,“常规手段”似乎已无法完成短时间内的跨级跃升。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方得智驾,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经历了1月份的集体销量下滑后,造车新势力们正在恢复元气。从造车新势力们陆续公布的交付数据来看,在今年1月销量格局出现较大变动后,2月份销量排名几乎延续了1月的态势,理想、蔚来和哪吒继续占据造车新势力榜单前三名,而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继续“掉队”。
随着L9、L8两款车型的发力,
理想汽车
成功止住了销量颓势,以16,620辆的成绩连续3个月位列造车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环比增长9.8%,同比增长97.5%。此前理想汽车发布的2022财报显示,理想汽车预计2023年一季度交付量为5.2-5.5万辆,同比增长64.0%-73.4%。按照5.2万辆计算,意味理想汽车在3月份需交付2万辆左右才能完成目标,压力不小。
同样在2月份获得单月销量破万的还有
蔚来
汽车。以12,157辆的交付量位居榜单第二名,同样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今年1-2月,蔚来累计交付量为20,663辆,同比增长30.9%。据交付指引,蔚来预计一季度交付量在3.1万辆至3.3万辆之间,同比增长约20.3%至28.1%。这意味着,3月份蔚来的交付量仍将保持在1万辆以上。
去年的“黑马”
哪吒汽车
,自去年12月起交付量增速逐渐放缓。今年2月的交付量从1月份的6,016辆重回万辆以上,在新势力中位列第三,同比增长41.5%,环比上涨67.4%。在哪吒汽车的销量构成中,
哪吒U
和V仍然是主力军,但是冲高车型
哪吒S
的销量占比也在不断提升,2月份共交付了2,048辆,占当月总销量约20%,较1月交付量提升了35%,但这一成绩未能达到哪吒汽车CEO此前划定的1万辆及格线。
小鹏
汽车2月份的交付量为6,010辆,同比下滑3.45%,环比增长15.18%,处在造车新势力销量榜第四位。由于P7乏力和G9上市风波影响,小鹏在去年三季度就已经开始出现市场疲软,到了四季度更是近乎腰斩,销售端难见起色是近数月以来困扰小鹏汽车的重要问题。虽然销量方面没有太大的亮点,但小鹏汽车方面表示,今年开始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自3月起,城市NGP功能将在深圳、
上海
等多座城市的多款车型上落地,小鹏汽车有望迎来一轮新的销量反弹。
与哪吒汽车同样主打低端车型的
零跑汽车
继续遭遇销量滑坡,2月仅交付3,198辆,同比下滑6.9%,垫底造车新势力榜单。回顾2022年整体市场表现,作为第四家拿到IPO入场券的造车新势力,零跑仅累计4个月突破万辆,其他月份均未能打破长期排名末端的局面。为了扭转颓势,零跑在3月1日举办的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拿出了4款定价区间位于15-20万元的新车,但面对新能源市场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零跑能不能靠新车逆风翻盘仍是未知数。
除了造车新势力品牌外,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也对外发布销量。
比亚迪
以193,655辆的交付量领先一众车企。从销售网络划分:王朝、海洋网络共销售184,339辆,
腾势
品牌销售7,325辆。从技术路线划分:DM车型销售101,025辆,EV车型销售90,639辆。上个月,比亚迪开始给造车新势力们“上对抗”,选择在同一天发布月度销量成绩,在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之后,这个月比亚迪又准时赶来了。
广汽
埃安
的2月份销量触底反弹,重回去年下半年的高位水平,共交付新车30,086辆,同比增长253%,环比增长195%。按照规划,今年广汽埃安将冲击50万辆的年销售目标。为此,今年上半年广汽埃安将发布旗下首款纯电紧凑型运动轿跑车埃安Hyper GT,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驱技术、埃安Hyper等多款新车也会在今年陆续发布。
极氪
2月新车交付量为5,455辆,同比环比分别增长87.1%、75.1%。今年1月,极氪进行了长达21天的停产升级,1月销量因此受到严重打击。但2月销量相较去年12月的销量高峰仍有1倍多的差距,停产影响在2月大概率依旧未能散去。
同样惨遭销量下滑的还有
AITO
问界,2月交付量只有3,505辆,连续两个月销量环比下滑。作为紧跟小鹏响应
特斯拉
降价的新势力品牌,从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降价刺激销量的举措效果有限。
岚图汽车
销量仍旧低迷,2月交付量只有1,107辆,环比下滑28.5%,是上述榜单中环比跌幅最高的品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董涛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4 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