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

2024-01-19 11:14:24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

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

我们知道,最近有个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那就是小鹏电动车在香港正式挂牌交易了。它的发行股价为每股165港元,上市仪式在香港联交所和广州小鹏汽车全球总部同时进行。

一、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汽车设计和制造商小鹏致力于做未来交通探索者。

小鹏汽车的董事长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汽车设计和制造商、互联网及人工智能创新的科技公司,小鹏致力于做未来交通探索者。我们可以看到,小鹏电动车作为我国国产的一个品牌,它在智能汽车这个方面真的是属于全国领先的技术。很多人选择购买的新能源汽车就是小鹏电动车,良好的口碑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

二、小鹏赴港采用监管标准更为严格的双重主要上市形式。

小鹏汽车的副董事长总裁代表小鹏汽车敲锣并与联交所交换上市纪念礼物,表示作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智能电动车公司,我们的增长轨迹为内地和香港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独特的投资机会。小鹏赴港采用监管标准更为严格的双重主要上市形式。

三、小鹏汽车上市之后,有了外部投资一定会越做越好。

小鹏汽车上市之后,相信有很多人会买他的股票,这样会使小鹏汽车公司能够更加长久和持续的经营下去,有了自己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有了外部投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鹏电动车一定会越来越好。它在自己的领域继续的研究下去,一定会做出更加好的口碑,制造出更加好的产品。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小鹏电动车公司上市之后,相信他的未来的发展一定越来越好。对此,你有什么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里说一下,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

小鹏汽车更新招股书,阿里巴巴准备认购2亿美元

何小鹏买入了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这个操作背后不仅说明创始人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同时也表明我们投资者更要谨慎看待市场出现的变化,积极信号未必就是有利于投资者投资的。

一、何小鹏买入了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

按照目前媒体以及小鹏汽车公告的消息,我们可以发现小鹏汽车控制股东何小鹏又买入了220万股小鹏汽车美股,同时斥资超过2亿元。由于小鹏汽车是目前大家都熟悉的一个品牌,而且大家也对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很感兴趣,于是也就想了解这种投资的背后究竟释放出了什么样的信号,以下我们就进行简要说明。

二、这个操作意味着小鹏汽车创始人看好公司发展

其实这个操作意味着小鹏汽车创始人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从今年小鹏汽车的体量来看,今年比之去年同期确实增长了将近一倍,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的业绩是相当好看的,这也不难怪创始人很看好小鹏汽车的发展趋势。再加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迎来巨变,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后续竞争当中站稳脚跟的公司才能够赢得最后的机会,小鹏汽车创始人这种举动很明显就是给消费者增持信心,同时也表明小鹏汽车公司有着不一样的发展前景。

三、这个操作告诉我们要谨慎看待市场出现的变化

尽管我们可以看出来小鹏汽车创始人确实看好该公司的发展,但这只是一种中长期的投资而已,对于更多并没有多少本钱的普通人来说,我们千万不要轻易把自己的钱投入到某一家公司的股票当中,把钱拿在自己手里才是最为安全的。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既要看到这种信号背后的积极信息,同时也要警惕积极信息对于自己投资计划的吸引。

小鹏汽车提交IPO文件 股票代码为“XPEV”

小鹏汽车(股票代码为XPEV)昨日晚间更新招股书,准备发行8500万股ADS,发行区间为11到13美元。

若包含超额配售权,小鹏汽车此次融资规模在1075亿美元到1271亿美元。

小鹏汽车此次认购很火爆,多个小鹏汽车的股东参与认购,其中,阿里巴巴准备认购2亿美元,Coatue认购1亿美元,Qatar Investment认购5000万美元,小米认购5000万美元,上述4家一共认购总金额达到4亿美元。

特斯拉现有股东PRIMECAP Management Company也准备认购1亿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在8月8日的凌晨,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文件,将会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XPEV”,申请的发行规模为1亿美元,承销商包括美银证券、瑞信、摩根大通等。

根据小鹏汽车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何小鹏持股比例为316%;阿里持股144%,为最大外部股东;夏珩持股比例为49%;顾宏持股比例为28%;何涛持股比例为16%;其他主要股东还包括小米、GGV纪源资本、晨兴资本、高瓴、红杉、卡塔尔投资局等明星投资机构。

在招股书上海披露了小鹏汽车的营收情况,在招股书上显示小鹏汽车自从成立以来一直没有实现盈利,也就是小鹏汽车一直亏损运营,在2018年小鹏汽车的净亏损为13988亿元人民币,2019年净亏损36917亿元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净亏损7958亿元人民币。

虽然小鹏汽车处于亏损中,但是年收入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2019年小鹏汽车年收入为232亿人民币,比2018年增长逾238倍,这样的幅度也说明,在未来小鹏汽车的增长还是无限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上个月刚刚完成了C+轮融资,获得了5亿美元融资。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自从成立已经经历了多轮融资,融资的总金额超过163亿元人民币,在A+轮与B轮融资中阿里巴巴具有参与。喜车网

最后就是,在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累计销售4698辆汽车,在6月份的销量为1123辆。截至今年6月30日,小鹏汽车共有3676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43%。最后就是,如果小鹏汽车成功在美国上市,那么将会成为第三家在美上市的中国新势力车企。

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

7月新能源:比亚迪破5万,特斯拉跌69%,华为带不动极狐、赛力斯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国内7月份的 汽车 销量数据,乘用车整体卖了150万辆,同比下跌6.2%,环比下跌4.9%,下滑主要受上游芯片供应短缺影响。不过在新能源这边,风景依然是独好:7月销量达到22.2万辆,环比下降3.2%,同比增长169.4%;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4.8%,1-7月渗透率10.9%,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同时7月30,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提出支持新能源 汽车 加快发展,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鼓励方向。8月5日,美国总统拜登将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美国在2030年销售的所有新车中将有一半“电动车”。同时在很多行业都有一个规律,一旦某个新物种的渗透率开始突破10%,其后便会开始加速发展,国家制定的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20%的渗透率大概率会超额完成。

7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共计56975辆,同比增长89.4%,环比增长14.5%;其中新能源占比创新高达到88%,7月新能源销售共计50057辆,同比大涨262.7%。同时其中DM插电混动和EV纯电基本上是平分秋色,都卖出了2万多台。

具体来看,比亚迪有三款纯电车型进入了TOP15,分别是汉EV的5592辆、秦PLUS EV的5342辆和元EV的3785辆,下半年还有元PLUS EV、海豚、改款唐EV等新车上市,比亚迪纯电增长的势头还很足;其中汉EV+汉DM的7月销量达到8522辆,上市一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非常了不起的一个成绩。

最关键的就在于DM-i车型了,最近比亚迪接到投诉,很多等了4个月的客户(实际上还有更久的)至今仍没提到车,目前DM-i车型主要有秦PLUS、宋PLUS和唐,部分准车主等不下去了,想要4S店退回定金,但由于已经签订购车协议定金无法退还,且协议中没有规定交付时间,因此这些准车主非常尴尬。再加上前段时间曝出的“昆仑战役”,很多人质疑比亚迪搞地域歧视,提车不公平,中间还有去广西提车广东上牌的案例。

对于DM-i的产能,据比亚迪的介绍,新的厂房刚刚建好,还需要招聘培训工人,并且刀片电池和部分零部件也在提产能中,因此预计到9月份开始DM-i的交付量才会开始明显大幅提升。

相比纯电动车,DM-i超级混动是一个能完全颠覆燃油车的技术,无论是纯电的驾驶感受、比“两田”更低的亏电油耗以及与燃油车同级的价格,都是很多人等DM-i车型的原因。同时比亚迪还即将发布一款F5 DM-i车型,动力系统和秦PLUS DM-i一样,但配置和价格有望拉低到8.5万元左右起售,如果产能没有问题,年底比亚迪仅DM-i系列车型就可能完成月销8万甚至10万的神话。

7月特斯拉的国内销量仅为8621辆,相比之下6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达到了28138辆,环比暴跌69%。其中Model 3卖了6477台,Model Y仅为2144台。

不过特斯拉中国7月仍生产了3万多台新车,批发量达到32968辆,除了内销的8千多台,其余的24347辆新车全部出口到欧洲为主的地区,环比增长385%。

对此特斯拉一位内部人员解释道:特斯拉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的出口量会明显增多,1、4、7月的出口占比都比较高;另外特斯拉已经将上海工厂定义为其主要的 汽车 出口中心,需要同时向欧洲地区等市场供货。

当然出口只是一个挡箭牌,关键还是7月特斯拉国内的订单不够了,因此特斯拉在7月8日推出27.6万元的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的Model Y,比在售的长续航全驱Model Y一下便宜了7万多,但续航至少了69km,同时加速也只慢了0.6秒,磷酸铁锂电池还更安全,一下又“收割”了至少两三月的Model Y订单;Y的订单够了,3的怎么办?7月30日,标准续航版的Model 3突然降价1.5万元,因此可以推断接下来的8、9月特斯拉在国内的销量会迎来一波暴涨。

7月,理想凭借ONE一台车实现了8589辆的成绩位列新势力第一,可见其改款后的产品力提升明显,定位也十分准确,同时理想也在8月12日在港股上市,募集更多的资金为后续车型和自动驾驶研发等项目准备。

小鹏也突破了8000辆位列第二,其中P7的销量超过7成达到6054台,何小鹏说的小鹏P7销量过段时间会超奥迪A4看来并不是痴人说梦。同时其第三款车型P5和G3改款车型即将上市,有望进一步拉升销量。

蔚来则交付了7931台位列第三,不过其平均成交价大约在42万左右,销量的含金量最高,并且8月12日发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仅”净亏损了5.87亿元,现金储备高达483.2亿元,并且NT2.0平台的ET7将于明年一季度如期交付,并且明年还将发布两款基于NT2.0平台的新车,蔚来布局和发展在提速。

7月广汽埃安的销量达到10604辆再次破万,并且官方称订单达到16000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此外还公布了一项关键数据,上半年个人用户占比达到了77%,可以说基本摆脱了对出行市场的依赖。

这里对比一下同样在起步阶段依赖B端市场的北汽新能源,曾经一度连续7年获得国内新能源车的销冠,现在销量连续暴跌,上半年累计销量只有6959辆。

潮水退去,终于看出是谁在裸泳了。

最后还有一些声量不错但销量却并不如意的车,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华为相关的极狐和赛力斯了,前者搭载了华为的操作系统并且HI版本搭载了华为ADS自动驾驶系统,4月的一段自动驾驶路试视频引发了全网的轰动;后者则和华为结合的更为深入,除了华为的车机系统,车上的音响系统,一套三合一电驱都由华为供应,最关键的是其在华为的渠道的售卖,可以说流量是肯定不缺的。

可是二者的销量足以令华为的光环黯然失色,根据网友整理的中汽协终端销量,极狐的销量仅为324台,而就在不久前极狐阿尔法S还和比亚迪EV撞过一次并且撞赢了,其车身结构安全性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但尽管如此,大家仍不买账,总结原因还是产品力比较一般,外观内饰设计没有太多高级感,但价格却来到了25.19-34.49万元的区间,华为HI版更是来到了40万左右,在特斯拉不断的背景下,极狐的定位十分尴尬。

另一个则是赛力斯SF5了,7月终端销量仅为507台,在华为如此大力的宣传以及超强的渠道下,这个成绩显然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并且赛力斯产能爬坡已经几个月了,据了解7月份小康可能生产了2000多台赛力斯,但只卖出了500台左右,可见消费者并不认可赛力斯的产品,大咖认为主要问题出在设计方面,外观缺乏新势力的未来感,同时内饰缺乏豪华感,网友调侃中控黑边都能“停航母”了。

总体来说,虽然大家都支持华为,但毕竟是动辄20多万的大额消费,没有人会因为几个部件或渠道而选择一台车,而对华为来说其“不造车”想做博世这样的Tire 1供应商的道路无疑变得十分艰辛,哪天实在没办法亲自下场造车也在情理之中。

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

特斯拉Q4数据超预期产业链港股迎来普涨!

受到特斯拉Q4营收利润超预期的数据影响,特斯拉概念港股普涨。

截至发稿时,力劲科技(00558.HK)以12%的涨幅领涨该板块,亿和控股(00838.HK)涨超6%,赣锋锂业(01772.HK)涨幅也超5%。

上述个股的涨幅离不开特斯拉隔夜公布的财务数据。财报数据显示,特斯拉在去年四季度录得了243.18亿美元的营收,同比上涨37%,高于市场预期的241.6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录得213.0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财报还显示,特斯拉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14.2亿美元,不及市场预期31.3亿美元的一半,同比下降49%;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1.19美元,强于市场预期的1.13美元。

西南证券上周点评称,建议关注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以及在北美及周边布局从而有望享受美国电车高增长红利的优质汽车零部件标的。

再看领涨的力劲科技,国泰君安香港的报告称,公司2023财年上半年大型压铸机增速超过40%,超大型压铸机增速超过50%。当前大型及超大型压铸机营收占压铸机板块整体营收比例超过70%。

该行认为,未来随着大型压铸机业务持续保持增长,小型压铸机及注塑机业务对其影响将持续降低,毛利率将持续提升。

在一体化压铸渗透率很低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未来几年将维持对大型及超大型压铸机强劲的需求。

分业务看,公司传统业务或将跟随经济复苏而复苏,短期业绩有望改善。传统业务如注塑机、小型压铸机的营收和毛利在2023上半财年经历较为显著的下滑。但随着政策调整,行业资本支出上升,整体下游需求将逐渐改善。注塑机和小型压铸机业务在2023下半财年的营收和毛利或将提升,从而改善公司短期业绩。

此外,数控机床业务公司五轴龙门加工中心作为超大型压铸机的配套设备,也将受益于一体化压铸方案渗透率的提升,与超大型压铸机一起保持快速增长。

以上就是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喜车网。
与“小鹏汽车港股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如何?”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