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7 16:07:02 | 喜车网
从
哈弗H6
到如今的
比亚迪
宋PLUS新能源
,SUV销量榜榜首的位置已经换了许多车型,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那就是国人对于紧凑型SUV的需求依旧很大,只不过在动力形式的选择上发生了变化。进入到新能源时代之后,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可谓是独领风骚,至今未逢敌手,不过近期该款车型终于迎来了一位劲敌,它便是吉利全新银河系列的首款车型-
银河L7
。
银河L7在2023
上海
车展已经亮相,作为车展上用户期待值最高的电混SUV新品之一,该车在智能化和续航等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从目前所公布的信息来看,银河L7已经开启预订,计划在第二季度完成上市,今天我们在银河新能源体验中心见到了银河L7实车,接下来就跟随我们的视角来一起了解一下它吧。
外观设计
银河L7脱胎于e-CMA架构,与明星车型星越L增程电动版属于同一平台。从造型设计方面来看,银河L7的前脸设计还是相当简洁,车头运用大量的圆润线条进行勾勒,立体感较强。无格栅前脸简洁明快,前大灯组为时下流行的分体式设计,吉利的设计师通过外观组件对日间行车灯竖条进行遮挡,上下两个区域建立了一定联系。此外该车前脸部分的一大看点则是全新标识,传统的吉利盾形标识变为圆角矩形设计,并且被等分为6块,形成了中心对称的图形,视觉效果更加简洁明了。
银河L7定位紧凑型SUV,其具体长宽高分别为4700×1905×1685 mm,轴距2785mm,对比同级产品在轴距方面有着明显领先。该车采用双色车身设计,上扬的窗线走势与下溜的车顶线条让整车具备了动感的身姿。此外车顶的溜背线条倾斜角度不大,所以对于后排头部空间没有太大影响。
银河L7的车尾设计层次感不错,贯穿式尾灯组一直延展至车身侧面,中间所设置的品牌英文标识也是车灯的一部分,支持同步点亮,在不点亮的情况下则会被很好地隐藏起来。作为一台强调新能源属性的车型,该车理所当然地采用了隐藏式排气布局,不过后包围处设置大面积护板,并且具备扩散器装饰,运动感还算不错。
内饰设计
银河L7内饰部分的看点一点也不比外观少,整个中控台的造型设计简洁,但不缺乏设计感,有着明显的新能源特征,而且黑白拼色内饰展现出极强的高级感。在车内用料方面,新车中控台上方使用软性材质包裹,我们所看到的白色部分则由皮质面料覆盖,内部具备一层填充物,触感相当柔软。方向盘的造型比较独特,和内饰一样同样为黑白双拼配色,款式与
博越L
一致,上下皆为平底设计,表面用于包覆的皮质面料手感细腻,两侧位置有着内凹处理,握感充实。
银河L7车内具备多块屏幕,其中全液晶仪表盘尺寸10.25英寸,中控显示屏13.2英寸,副驾驶娱乐屏尺寸则达到16.2英寸。除此之外,该车还具备25.6英寸的抬头数字显示系统,车内形成四屏联动的布局。银河N OS的UI界面设计与品牌以往车型有所不同,车机的操作逻辑与手机比较类似,学习成本较低,屏幕内部设置
高通
骁龙8155芯片,操作流畅度以及配置丰富程度达到同级主流水准。
该车车内前排座椅采用一体式设计,靠背弧度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坐垫看起来不算宽大,但是内部填充物柔软厚实,乘坐体验足够舒适。同时该车还提供女王副驾,副驾驶具备超长的加长腿托,配置方面直接拉满,座椅/加热/通风/记忆/按摩等功能一应俱全,配合副驾驶屏幕一同享受,两个字总结:惬意。
得益于出众的轴距表现,该车的后排空间相当可观,身高1.8米的体验者来到后排,其腿部空间能达到两拳以上,头部空间则剩余四指左右。后排座椅的填充物厚度良好,乘坐时有着明显的陷入感,美中不足的是坐垫对于大腿的承托要稍弱一些。
动力系统
银河L7匹配混动专用1.5T四缸发动机,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63马力,热效率高达44.26%。同时新车标配雷神电混8848三挡变频电驱,系统采用P1+P2方案,两驱综合功率可达287千瓦,官方百公里加速成绩为6.9秒,且支持弹射起步。此外该车目前还未公布有关电池容量方面的信息,可知的是其CLTC综合续航里程为1370km,馈电状态下百公里综合油耗则为5.23升。
车叔总结
从产品方面来看,作为银河系列首款车型的银河L7具备科技感十足的内外设计,丰富的功能配置,优秀的性能表现以及出众的续航能力,大厂出品,实力果然有保障。从定位方面来看,银河L7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比亚迪宋PLUS DM-i,
玛奇朵DHT
-PHEV和
丰田
RAV4荣放
双擎E+等车型,后续也会有诸多新生代选手涌入,竞争压力不可谓不大。不过从销量方面分析,这一级别的车型销量数据并不算特别高涨,因此银河L7有望实现突围,目前距离成为爆款它还差一个合适的价格,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车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近日,新款
问界M5
标准版正式上市,新车推出两个配置车型,售价24.98万-26.98万元。在价格下调的前提下,配置有增有减,整体性价比有所提升。不过,新款问界M5恐怕尚未达到爆款的程度,仍难扭品牌整体的颓势。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374.7万辆,同比增长44.1%。新能源汽车市场高增速的背景之下,问界M5却跑输大盘。以销售主力车型的问界M5为例,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仅有17067辆,同比下滑了15.5%。
近日,我们走访了华为数家门店了解到,2022款问界M5如今有着高达5.5万元的优惠力度。但是,降价也换不来销量,我们认为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是问界产品力下滑的同时,以及是竞品的涌现,问界未能作出快速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新款降价,老款优惠力度更大
随着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淘汰赛正加速进行。理想月度交付量稳定领跑、蔚来交付量回升、小鹏G6有望打“翻身仗”,而零跑、哪吒和极氪等表现亮眼。与此同时,新能源用户也发生着本质上的转变,从尝鲜者到普罗大众。谁能突围而出,活下来?“决胜关键”还是在于差异化的产品和过硬的技术。
作为6年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同时是
比亚迪
车主的小编我个人一直认为,去年186万位比亚迪新车主,不可能是冲着比亚迪的智能而购买比亚迪的,因为比亚迪的智能化一直都做得挺糟糕的,而推动消费者购买的真正原因是过硬的新能源技术。很多品牌也意识到这一关键点,都不遗余力地着重广宣自家的新能源技术平台。
借助华为的光环,问界曾经高光。虽然众人只知华为而不识赛力斯,但问界M5说到底还是赛力斯,而赛力斯说到底还是
东风
的庶子,要资源没资源,要技术没技术。东风是有新能源技术的,但轮不到问界,嫡系的岚图和风神优先“享用”。要不是华为加持,说不定赛力斯跑得比威马、
爱驰
和天际之流还快。
既然得不到“大厂”的技术支持,赛力斯自己也搞不明白,那就只能用合作伙伴的现成方案,问界M5的新能源技术同样是来自华为,采用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平台。新款问界M5售价下调的同时,新车WLTC工况下的续航由150km提升到了200km,但摄像头数量有所减少,部分配置也阉割了。
新款问界M5标准版正式上市,老款车型优惠力度相当给力。据了解,2022款问界M5现车现金优惠35000元,还有少量稳定的20000政府补贴,新车综合优惠达到55000元。以最低配的2022款增程后驱标准版为例,指导价25.98万元,优惠后也就20万元多点,比新款便宜4.5万元。
市场竞争加剧,核心卖点不突出
拿着20万预算买台问界M5划算吗?同级别的比亚迪护卫舰07,起售门槛设定在20.28万;“掀桌子的”的零跑C11增程版,14.98万起售;颇有破釜沉舟气魄的深蓝S7,增程版起售价14.99万元,顶配也也就16.99万元,指导价就比问界M5便宜8万-10万元。问题是,问界M5的产品力能支撑这差价吗?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底盘等硬件规格,150km的WLTC纯电续航能力,账面上的各项指标,竞品也不缺。有一说一,问界M5的智能车机确实是好用,显示精细度、使用的流畅度,人机交互的响应速度,以及智能化的程度,都几乎是无可挑剔了。但这些所谓的“智能”,值得拿近10万元来购买吗?
问界M5定位中型SUV,但车身尺寸紧凑。在紧凑型混动SUV当中,不乏身材并不紧凑型的产品,例如领跑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比亚迪的
宋PLUS
,DM-i版本起售价才15.48万元,长续航版本也就17.98万元,续航能力相当的前提下比问界M5便宜了足足7万元。而且,不论是口碑还是二手保值率,宋Plus DM-i都要稳定一些。
与此同时,传统燃油车品牌正式开启转型,
广汽传祺
E系列和
吉利银河
系列的推出,
长安启源
和
荣威
D家族的发布。例如
银河L7
,动力和油耗、舒适和智能等方面全面均衡,顶配也就17.37万元,当然,纯电续航能力还是差了点意思。还有,
长城
哈弗
加速智能新能源布局落地,性能和价格都是值得期待的。
写在最后
跟新势力品牌比,问界的服务和智能化并不突出。跟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比,问界的核心技术也不领先。无论是自身的产品竞争力,还是市场大环境,就目前问界的销量表现来看,其确实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新款问界M5标准版的到来,或许能够为问界销量攀升注入新的活力,也看得出问界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只是扭转颓势的力度和魄力还是有所欠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菲常视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今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当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快接近40%,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板块业绩也是突飞猛进,当中包括
吉利汽车
,11月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万辆,连续四个月创下了新高。
新能源汽车掌握流量密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众多车企的发展重心也是往新能源方向偏移,然而在大家争前恐后布局新能源产品之际,
吉利汽车“反其道而行之”,坚守燃油车大盘,带来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开启中国星智能双擎新纪元。
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逐步下降,混动车市场也一直是日系车企的天下。两种因素都可以说是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拦路虎。明明知道山上有虎,为何吉利汽车偏偏向虎山行呢?通过此次与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博、吉利汽车中国星事业部产品负责人刘凡的交流,My车轱辘找到了明确答案。
两条腿走路,坚守燃油车大盘
在内卷不断的新能源战场,各大主机厂,不遗余力的去满足需求,刷新体验,反观燃油车市场,出现新车少、产品单一同质化、新技术迭代更新缓慢等现状。而
吉利汽车深耕燃油车领域,一方面因为燃油车仍是整体车市销量主心骨,另一方面因为吉利汽车有足够的体系力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发力。
范峻毅表示,在新能源大势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燃油车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
如果未来整体市场有两千多万的体量,吉利汽车预判还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盘子是燃油车的,因此早早就决定了要两条腿走路,一条代表燃油车,一条代表新能源车。
燃油车业务是吉利汽车的长项,2017年吉利汽车首次拿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冠,之后连续五年产销超过百万辆,连续五年拿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目前已经拥有1300万辆大盘。现在新能源车的冲击,吉利汽车的燃油车业务战绩也受到一定影响,吉利汽车也不得不调整企业战略。
范峻毅道出了中国星的未来规划,
吉利汽车要打系列化,把整个燃油车事业部板块正式更名为中国星事业部,旗下的星瑞、星瑞L智擎和星越L系列等会组成中国星系列,是吉利燃油车向上的排头兵
,同时
博越L
、
博越
COOL,
缤越
、
缤瑞
以及
帝豪
等系列车型也会持续改款换代,以及会坚持入门级的燃油轿车,就是帝豪系列,甚至吉利汽车将一些架构、座舱、智驾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燃油车身上,让新技术赋能燃油车。
新能源板块方面,吉利汽车有两个蓝色行动,一个是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另一个是主攻
纯电动
智能汽车。目前吉利汽车已经有银河系列和几何系列,并且两大系列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11月银河系列销量近1.4万辆,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环比持续正增长。同时几何系列销量也超过两万辆,同比增长约47%。
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好成绩的背景下,吉利汽车进一步深耕份额更大的燃油车领域,无疑更有利于未来发展,于是乎吉利汽车带来了中国星智能双擎产品。王博透露,
吉利汽车的市场目标是要充分发挥整个吉利在油车市场的优势,燃油车市占率做到中国品牌油车市占率第一
,这个重任,放在了
星瑞L
智擎和
星越L
智擎两款新车身上。
以高价值产品,与合资品牌对抗喜车网
尽管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品牌力、市场口碑、产品力等方面也备受消费者认可,但是竞争激烈的国内车市也是高手如林,
星瑞
L智擎和星越L智擎所在的混动车市场,更是被日系车企长期霸占,作为后来者的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如何与日系混动车竞争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王博给出的答案就是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新燃油车和混合动力产品。尽管近几年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极其激烈,但是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力竞争,只要产品实力过硬,吉利汽车就有信心能够在全国各个细分市场抢占市占率的一席之地。
在12月3日上市的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就是在油车上提出跃升一代的新产品,具有同级领先的7秒级加速性能,还有两车都进入4升时代的低油耗,以及智能座舱、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都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与合资车更大的不同点在于,
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还融入了中国风设计元素,晴山紫和皓月白两种车色都是取自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色。
对此,范峻毅道出了吉利汽车的出发点,最近几年很多用户对国潮或者国风的认可度非常高,吉利汽车又是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所以新产品通过融入中国风设计,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中国星还有一大优势是市场口碑好,
从星瑞上市、星越L上市,到两款智擎车型的推出,中国星累计总销量已经超过84万辆
,充分说明中国星已经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目前中国星系列整个体量正在快速向百万辆迈进。
显然,两款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都是实力过硬的新车型,它们有着丰富且先进的功能配置,同时12.67万元-17.77万元的定价也比合资混动车更加亲民,加之中国星系列良好的市场口碑,这些都是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与合资品牌车型抗衡的底气。
利润很重要,但更重视1300万用户
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深耕,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因为新能源车难以实现盈利,燃油车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毕竟现在能够在新能源车领域实现利润正增长的车企凤毛麟角。
对此,范峻毅给出了明确答案,如果现在没有任何顾虑,吉利汽车也可以全面转向新能源。但是
吉利汽车在汽车市场已经拥有1300万用户大盘,这块大盘和基数需要新产品承载
,因此吉利汽车始终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路。
范峻毅补充道,企业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现在燃油车是挣钱的,新能源车是亏钱,要用燃油车去补贴新能源;但是随着新能源车规模化,可能会形成第二阶段,即燃油车挣钱,新能源这边可能会持平;进入第三阶段,有可能会变成燃油车也挣钱,新能源也挣钱。
而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没有谁能够在刚出生第一年是挣钱的,但是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有领先的燃油车优势基盘,有自己的技术底蕴和规模效应,所以在投入期以及成长期来说,实现盈利的速度也有望比其它车企更快。
在当前市场燃油车销量主导的情况下,吉利汽车依靠强大的体系力,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发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而吉利汽车带来的中国星智能双擎,通过更先进的混动技术、更智能的科技安全、更豪华的整车品质、兼顾性能与节能的驾控动力等全新体验,让燃油车跃升一代,不仅为市场带来全新的选择,也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吉利中国星的市场号召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4 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