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10:06:24 | 喜车网
本月初,NE时代公布了2023年4月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榜单。4月新能源乘用车整车层面,装机量为48.95万辆,同比增长86.31%。新能源乘用车三电部分,电池、电驱、BMS累积搭载量分别为22.47GWh、56.18万套及48.95万套,同比增长率为105.58%、98.1%和86.31%。从数据上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稳步向好,增幅喜人。
主机厂PK供应商 派系分隔渐显
仔细观察此次三电装机量榜单,不同“派系”的各自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主机厂派代表弗迪科技,依托着
比亚迪
如今火爆的市场表现在电驱及BMS领域实现断层领先,牢牢占据了榜单第一的位置。BMS装机量更是高达18W+,近乎于第二名宁德时代的三倍。而专注电池领域的供应链代表宁德时代则在电池相关产品稳步发力,位列电池装机榜第一、BMS及PACK装机榜第二。
特斯拉
则位列电驱榜单第二和BMS、PACK榜单第三,与比亚迪形成犄角之势,共同围剿宁德时代。
一个是围绕整车相关全面发力,一个是专注于电池领域,目前看来虽然宁德与比亚迪、特斯拉选择的方向有所不同,但作为电池行业领头羊的它短期内还是不用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不过顺着榜单往下看,我们会发现有着上汽背景的联合电子进入电驱及BMS榜单前五,依托着吉利集团的威睿则与特斯拉一样,实现了惊人的市场增幅表现,呈现出黑马之势。在电驱动系统装机榜中,特斯拉和威睿均实现了超500%的同比增长;而在BMS装机量榜单中,特斯拉和威睿的同比涨幅则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
主机厂还是供应商?关于这个问题,就目前榜单的整体表现来看似乎已经有了答案。如今,三电市场中主机厂派系弗迪科技和特斯拉前后夹击宁德时代,并且联合电子、威睿公司等多强也已兑现潜力,进入了迅猛增长阶段。因此从长远看来,背靠主机厂或许才是三电市场的最终走向。
全域自研的主机厂 隐藏的吉利三电扫地僧
为何是主机厂而非供应链?全域自研四个字或许能成为现阶段的答案。此前,国产新能源品牌一直被诟病为“组装厂”,其原因便在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如今,则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了全域自研这条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艰难路线。一方面是能解决核心技术、核心部件被外部卡脖子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当市场和产能上来后能进一步优化产品的成本空间。
比亚迪和特斯拉作为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两大霸主,便是自研道路最好的例子。对应到三电装机量榜单,弗迪科技和特斯拉的表现也足够说明很多问题。而除以上两家之外,增速迅猛的黑马威睿也值得大家关注。此前,威睿便连续多次进入电驱、BMS、PACK三大榜单的装机量前十,且同比增长率都十分惊人。或许对于威睿大家还有些陌生,但对于吉利集团和威睿三电产品所搭载的车型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
前身为
沃尔沃
全球研发中心的威睿,是吉利控股集团所投资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其主要业务便是三电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帮助吉利实现新能源转型。威睿之于吉利,亦如弗迪科技之于比亚迪,只不过不显山不露水的它更像是吉利高深莫测的一位扫地僧。如今吉利旗下新能源相关的车型产品,其背后均有威睿的身影,例如让吉利站稳新能源市场脚跟的30W级国产豪华霸主
极氪
001、让
smart
品牌重获新生的精灵#1、畅销全球的沃尔沃混动车型等,在它们的身上你均能看到威睿三电产品的存在。可以说威睿沉潜的这十年,便是吉利新能源发展的十年。威睿存在的意义便是帮助吉利解决新能源三电领域的各种问题。
目前市场用户对于新能源汽车最关注的无疑是电池安全问题, 这也是各大主机厂一直在不断攀爬的技术高峰,也是极氪汽车能站稳市场的一大原因。极氪汽车累积交付10W台至今无一例自燃起火事件发生,威睿公司在其中也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要知道早在十年前,威睿便是以电池研发起家。如今,威睿针对电池安全所打造的NTP无热蔓延防控技术,便应用于极氪001之上。据悉,目前威睿公司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在技术研发、试验试制等方面已经布局了11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以及620项发明专利。
完善的链端协同能力 增长只是意料之中
一家成熟的三电产业公司,其上下游体系无疑是完善而稳定的。这点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均一样。不过二者的区别就在于,主机厂能直接接收到整车端的用户需求,可以更好的进行产品升级迭代,并且因为相互之间的羁绊关系,整个研发制造销售的过程会更为流畅。
得益于自身十年的技术积累以及背靠吉利集团庞大的用户信息和用户需求,威睿已实现基于SEA浩瀚架构的电驱、电池、充电机的全部量产,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核心三电的全域自研。而SEA浩瀚架构作为
吉利汽车
的第一个纯电专属架构平台,其身上所承载的意义不言而喻。可以说只要SEA浩瀚架构不被市场和吉利自身否定,那么基于SEA浩瀚架构所打造的威睿三电产品就不用担心市场销量问题。
除了市场销售之外,背靠着主机厂的另一大优势是能更好的聚合整合产业链资源。目前威睿公司杭州、衢州两个新基地均在逐渐建成投产。而新基地的建设自然绕不开政府这一环,此时主机厂所养活的整个下游产业链也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政府提供企业建设生产相关支持,主机厂带动整个产业链入驻帮助城市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赢共生。
据悉待杭州、衢州两个新基地全面投产后,威睿公司电池、电子、电驱产品分别可实现62.4W、50W及54W套的年产能,外加上现在吉利新能源车型稳步提升的市场表现,威睿三电产品进一步进入市场,收获更多市场份额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
全域自研的技术打通、用户思维的需求解决、链端协同的产销实力,这便是背靠主机厂的三电厂商区别于单一供应商的最大优势。如今,比亚迪和特斯拉已经用市场结果向行业证明了此路可行,那么和比亚迪同为优质民族品牌的吉利以及其旗下的威睿,也同样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坛财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ICON一词是偶像,象征,标志的意思,比如某个人或某件事物在其所在领域内有很大的影响力,与其相关的事物会被他人竞相模仿的话,那么他便可以被称之为ICON。从这点不难看出吉利对旗下全新紧凑型SUV“icon”的期望。
众所周知,三缸发动机抖动、噪音大、动力不足等问题,已成其头上一块挥之不去的阴云,但其凭借出色的经济性成为了各大车企心中的心头好。本次试驾的吉利ICON 1.5T i9 BSG便搭载的是由1.5T三缸发动机和48V轻混系统组成的动力系统。其表现究竟如何,我们接着往下看。
高颜值的外观
吉利ICON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整体造型延续了CONCEPT ICON概念车的设计,只是在细节方面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分体式灯组与方正的车身造型结合后,有着十分出众的视觉效果,科技感尤为强烈。
吉利ICON侧面采用了当下流行的悬浮式车顶设计,贯穿式腰线以和侧裙轮拱部位的采用的折线处理,以及圆角矩形19英寸全铝双色五辐轮圈(马牌UC6 SUV轮胎)的使用恰到好处的突出了SUV车型应有的力量感。该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350/1810/1615mm,轴距2640mm。
尾灯组为横向设计与前脸相呼应,回字型设计的采用,使得整车在辨识度方面有着不低的造诣,隐藏式排气结合整车科幻的造型设计能够给人一种其仿佛是新能源车型的错觉。车身配色方面,吉利icon将提供ICON 50°、ICON 80°灰、ICON绿、ICON红、ICON白、ICON蓝、ICON金7种颜色。
豪华的内饰/科技感的配置
吉利ICON的内饰整体采用了概念车的风格,搭配双色设计元素,使整个中控看起来非常简洁,本次试驾车型的内饰采用了红色和黑色的撞色设计。无处不在的“∞”(无穷大)符号则让其由内而外的散发出了一种高端科技造物的科幻气质。
得益于吉利ICON采用了多项环保材料以及环保工艺,使得车内苯、甲醛、病毒等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该车还搭载了可过滤99.97%有害气体的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和具备车内病毒隔离与防范功能的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
吉利ICON采用了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并搭载最新一代GKUI 19智能车机系统,除两块大尺寸液晶屏外,吉利ICON还搭载了电子手刹、自动驻车、自动泊车、全景影像,和L2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等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icon搭载的这套最新的GKUI系统不仅能实现高德导航、在线听歌、设置车辆等基本操作,还配备了非常智能的语音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改变空调、车窗等车辆设置。而且还能和仪表盘进行互动,三指左滑就能将导航界面传送到在仪表盘内显示。
吉利icon配备的4个广角摄像头,可实现360°全景影像以及180°底盘透视,而且这4个高清摄像头配合车辆前/后的12颗超声波雷达还共同构建了吉利icon所配备的全新一代APA全自动泊车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自动搜索,垂直、平行、斜列自定义泊车和一键泊车功能。此外,吉利ICON还有着业内首创的无忧离车模式,一键下车和安全驻车功能,可分别在熄火离车和主驾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情况下,实现自动挂P挡和拉手刹,防止溜坡,随时确保停车安全。
足够的空间
身高171cm的体验者在驾驶位置时,头部有超过一拳的空间余量。前排座椅保持不变第二排头部同样有着超过一拳的空间余量,腿部有超过两拳的空间余量。
强悍的动力输出
吉利ICON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和1.5T发动机+48V微混系统,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0kW,峰值扭矩255N·m,48V微混系统则能带来额外10kW的功率和45N·m的扭矩,传动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底盘方面,吉利icon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布局,并由国际大师级团队进行了精准调校。
试乘/试驾
此次试驾的车型是:吉利ICON 1.5T i9 BSG(感谢太原吉隆盛源4S店提供车辆)当见到试驾车之时,笔者便被它的深深吸引。
吉利ICON在低于60KM/H转弯时,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会提供360°视角,对于新手和通过狭窄弯道时,该功能不失为是一件利器。吉利ICON提供经济、标准、运动三种驾驶模式。
在经济驾驶模式下,车辆动力表现的非常线性,得益于电机的介入,使得发动机的噪音、抖动问题得到良好的控制。标准驾驶模式下,动力输出依旧表现的很线性,只是多了一丝推背感,该模式的驾驶感受是三种模式中最为舒服的一种,既不会过于“无趣”也不会过于奔放。
运动驾驶模式,相较于其它两种模式,完全可以用奔放来形容,三缸机动力不足的先天缺陷得益于电机的使用,使其有了极强的爆发力。由此看来,三缸机是有某些不可忽视的缺点,但只要运用得当,这些缺点都将会被抹平,吉利ICON的出现便是这一观点最好的证明。
高速行驶时,吉利ICON搭载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能够准确的捕捉到驾驶者的意图,不论是加速还是减速,其都能顺畅的完成换挡动作。得益于大量隔音材料的使用,使得车内噪音水平控制在了良好范围内。
得益于吉利ICON的底盘经过了国际大师级团队的精准调校底盘,使得其在通过颠簸路面时依旧能保持车内人员的舒适性,过弯时车身的侧倾控制的也相当到位。
写在最后:通过此次试驾,吉利ICON的动力系统凭借去出色的表现刷新了笔者对三缸机的认知,因此有理由相信吉利ICON在未来能够凭借其出色的实力成为紧凑型SUV市场的一匹黑马。(特别鸣谢:太原吉隆盛源4S店提供车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如果你最近有购车打算,并且想要一款空间大、颜值高、配置高,如果还能够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能够兼顾复杂地形的车辆,那么自主品牌的SUV车型一定更加适合你。毕竟相较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确实在很多地方要更加厚道。而这一领域中,
比亚迪
宋PLUS新能源
,
哈弗枭龙MAX
和吉利
银河L7
作为新晋黑马,在诸多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升级,是你必看的选项。
但是如果回归到购买层面,很多消费者其实对这三款车型没有那么的了解,所以就导致在购买的时候左右为难,不知怎么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三款新晋黑马进行多角度的对比,来看看到底谁更加适合你吧。
外观对比
外官方面,比亚迪
宋PLUS
分为DM-i混动版车型和EV纯电版车型,两款车型最大的不同就是纯电版车型采用封闭式的进气格栅,而混动版车型的前格栅面积不算大,横向的开口设计挺有意思,并且在格栅两侧导流槽位置搭配了LED灯带,而其他方面,二者差异并不大。灯光方面,其上方大灯组攻击性比较强,远近光灯都是采用LED光源,比如说日间行车灯、自动大灯、高度调节以及延时关闭。
比亚迪宋PLUS的车身侧面的门把手采用传统设计方案,上方搭配贯穿式腰线,从前车灯一直蔓延到后尾灯,有一定的上下起伏,而在车门下方搭配的一个银色的防撞条,比亚迪宋PLUS的长宽高就达到了4775mm/1890mm/1670mm,轴距是2765mm,这尺寸数据来看,比起现款明显长度是更长的。
比亚迪宋PLUS的车辆尾部层次分明,确实有了一些肌肉感,并且和脸部相比看上去会更霸气一些。同样搭配贯穿式尾灯组,但在两侧加入了C型灯带,点亮后不会觉得单调,灯光感受更加细腻,并且贯穿式尾灯和扎实的后包围使其更具运动感。
在外观设计上,哈弗枭龙MAX前脸前脸采用无边框的格栅设计,配上两侧类似尖牙的LED大灯,增强了前脸的气势,并且整体看上去更为年轻,未来感十足。两边的大灯组和雾灯形成了对称的7字型设计,下方的进气格栅占比还是挺大的,整体设计得很紧凑,给人的感觉还是蛮有科技感的。
哈弗枭龙MAX的车门的腰线与下方的线条相呼应,体现出侧面的立体感。此外,腰线向后延伸,并与尾灯上方的线条相连,整体感觉良好。而且它并没有采用时下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这更符合这款车的外观和气质,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为4758x1895x1725mm,轴距为2800mm。
哈弗枭龙MAX车尾层次感很明显,带有一定的溜背设计。大扰流板配有高位刹车灯,尾灯组设计略显霸气。灯罩采用熏黑处理,点亮后有很好的视觉效果。灯罩采用熏黑处理,点亮后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中间还饰有字母标识,后保险杠两侧配有夸张的扩散器。雾灯设计独特,十分的耐看。
从外观来看,吉利银河L7的整体设计确实要更加年轻时尚,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搭配分体式大灯,整体设计很有层次感,分体式的大灯组内部光源采用LED远近光灯,与中间的一条镀铬饰条相连,形成贯穿式的视觉效果。支持日间行车灯、自动大灯、大灯高度调节、大灯延时关闭等功能,并且头灯组采用当下十分流行的贯穿+分体式设计,点亮后时尚感满满。
吉利银河L7的车身侧面的线条较为凌厉,侧身一条流畅的腰线呈微微上扬的趋势,整个车身俯冲的姿态设计,视觉上的冲击力比较不错。营造出一点点溜背的感觉。在车身尺寸方面,吉利银河L7的长宽高分别为4700×1905×1685mm,轴距2785mm。
吉利银河L7的车尾使用了大量的横向线条,并且贯穿式的尾灯设计内部的造型比较精致,中间的灯带部分还配备了发光英文字母的标识,点亮后的效果比较吸睛。车尾上方配有大尺寸的扰流板,提升了些许的运动感。
内饰对比
内饰方面,比亚迪宋PLUS有着显著的变化,方向盘上换装了“BYD”的字母标识,中间悬浮式液晶屏采用清爽的UI设计,响应速度较快的语音控制功能也十分实用。而往上方去看,搭配了一块可旋转的12.8英寸大屏,提供了4G车联网和OTA升级功能。往左侧去看,多功能方向盘采用皮质包裹,支持上下以及前后调节,摸上去手感挺细腻,并搭配了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屏。
并且比亚迪宋PLUS操控区有明显的变化,配备宽大的储物格和与
海豹
同款的时尚拨动式水晶换挡机构。车内采用双色搭配配色,依旧保持了比亚迪的设计风格。车辆后排空间宽敞,并提供全景天窗、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等实用功能。
哈弗枭龙MAX整体采用贯穿式悬浮三联屏,外加翼型中控台的设计来凸显车内的科技感。具体来看,12.3英寸的中控屏、12.3英寸的副驾驶屏幕、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让内饰看起来更加地简约时尚同时也提高了内饰的科技感,皮质的方向盘和座椅材质增加了内饰的质感。另外,主副驾驶的中控台有点像战斗机式中控台,设计新颖。座椅的用料扎实,前排座椅支持加热功能,乘坐的舒适度理想。
内饰方面,吉利银河L7内饰采用环抱式座舱,中控台搭载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13.2英寸的竖状中控屏幕以及16.2英寸的副驾驶屏幕,内部集成的系统配置都比较丰富。高配车型提供25.6英寸AR HUD抬头显示系统,内饰科技感十足。并且还拥有(车辆监控、
远程
控制、充电管理、服务预约)等功能手机App远程控制,配备1个车外摄像头、4个超声波雷达等智能化配置。
动力对比
从动力上来讲,比亚迪宋PLUS DM-i搭配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引擎,日常添加92号汽油就行,最大功率在81kW,最大扭矩在135N·m。除此之外,匹配了一台前置单电机,电动机总功率在145kW,电动机总扭矩在325N·m。而EV版车型搭载204马力的永磁同步电动机,总功率可以达到150KW,总马力可以达到204PS,总扭矩可以达到310NM,采用前置单电机的布局方式。
动力方面,哈弗枭龙MAX配备了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其中,燃油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16匹,峰值扭矩为140N·m;而匹配的电动机最大功率达到220kW,电动机最大扭矩达到450N·m。
吉利银河L7搭载1.5T发动机和电机组成的插混系统,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了287kW,峰值扭矩为535N·m,匹配3挡DHT Pro变速箱,根据不同配置车型,分别提供容量为9.11kWh和18.7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55km、115km。喜车网
综合来看,这三款车型各具特色,而比亚迪宋PLUS在内饰和动力方面都进行了较大改进,更加个性化,并且还有纯电车型可选,然而,喜欢稳重SUV风格的消费者可能接受度较低,毕竟它的外观确实很年轻、运动。哈弗枭龙MAX的综合表现很不错,外观设计时尚运动,内饰科技豪华,配置方面表现可圈可点,作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不到20万元的中型SUV,哈弗枭龙MAX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吉利银河L7的各方面表现都比较不错,外观时尚动感,配置相对来说也比较丰富,动力的输出上也很不错,如果你更加看重的是时尚的外观,那么吉利银河L7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得不说,面对当下越来越卷的汽车市场,各个车企都在自家产品的配置方面进行了不小的升级,这确实是一件好事,但也导致选车变得更难了,毕竟大家的配置都很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品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