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09:28:48 | 喜车网
易车讯
5月8日,
长安
汽车公布了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财报业绩。在2022年财报业绩方面,实现营收1212.53亿元,同比增长15.32%。归母净利润77.98亿元,同比增长119.52%。资产总额达1460.49亿元,同比增长7.86%。毛利率20.49%,同比增长3.85%。
2023年一季度财报方面,实现营收345.56亿。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长53.65%。资产总额达1741.09亿元,同比增长23.3%。毛利率18.56%,同比增长0.35%。实现总销量60.78万辆。
此外,2022年海外总销量突破24.9万辆,同比增长57.3%。2022年新能源板块投入同比增长112%。2022年软件、智能化板块投入同比增长104%。2023年年度目标实现产销253万辆,同比增长7.8%。
打开易车App,点击首页“智能化实测”,多角度了解热门新车科技亮点,获得选购智能电动车的权威参考依据。
上半年的业绩,特别是新能源业绩的快速拉升,标志着长安转型正在进入快行线。
文 /《汽车人》张敏
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竞争烈度前所未有。
国外同行说中国有100家新能源车企,这个数字已经不能反映现实。6年来,中国市场上出现过400多家新能源企业(这与新能源资质从核准制转向备案制有关),但现在根据中汽协的数据,目前还有50多家品牌有规模销量。而市场的无情之处在于,未来几年这个数字还要大大萎缩,甚至可能掉到个位数。
“沉舟侧畔千帆过”,市场的活力取决于整体。只有看清流向、顺应潮流,才能在竞争中幸存。
转型节奏,与政策和市场合拍
国家对新能源作为战略行业的政策面支持,已经长期化。
6月份,多国家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改变了此前新能源购置税减免一年一延期的惯例,一口气延续到2027年底。该政策不但稳定了市场预期,还表明了国家监管的决心,即站在经济有陷于紧缩周期的可能性之前,拉动长链产业和大宗消费的“牛鼻子”。
新能源产业则同时兼具两个特点:消费规模大;带动工业生产的能力强。事实上,经过智能网联、AI和新能源给汽车行业注入了新活力之后,汽车行业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战略行业,没有之一。经济引擎的活力,不能用经济盘子和税收多寡来定论。
长安
汽车管理层,在多年前就已经捕捉到这一信号,并着手进行坚定不移地战略转型,那就是2017年长安制定的第三次创业计划。与现在国家一再强化的政策风向完全吻合,也和市场的演变趋同。
不得不说,长安汽车长期规划的战略眼光,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至少看到了10年之后。多年来的铺垫、一步一个脚印的战略执行力,以至于对长安汽车今天的成功,我们毫不奇怪。
2023年上半年,长安汽车销量达到121万辆,同比增长8%;6月份,长安汽车销量22.57万辆,同比增长8.8%。这已经是连续3年,实现半年销量破百万的业绩。这也体现了长安汽车各业务板块的韧性,不但旗下多个品牌没有在竞争中掉队,而且还扩展了地盘,这是很难得的。
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半年销量102万辆,同比增长13.4%;6月销量18.5万辆,同比增16.4%。显然,长安汽车业绩的主要支撑在于旗下中国品牌。如果只看乘用车,长安系中国品牌半年销量76.8万辆,同比增长22.1%。
业务占比最多的板块,增长率反而更快,似乎违背直觉,但事实就是如此,这反映了长安内部最具创新和开拓意识、最具战斗力的板块,集中于长安系乘用车。
而长安系乘用车战斗力最强的,莫过于新能源。上半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6月销量突破3.5万辆,达39734辆,同比增长117.5%。
如果按照品牌分别来看,6月份,深蓝汽车品牌销量就突破万辆,并且第二款产品S7在6月25日发布,6月30日举行了大规模交付仪式,在7月初就开始实现交付,其产品发售节奏令人耳目一新。
而长安的智电iDD家族,6月销量也实现破万辆。其中,欧尚Z6智电iDD销量7174辆,环比增长222%。
长安Lumin
品牌在6月份销量也超过1万辆,达到1.26万辆。
这些新能源品牌和产品,都是生力军,是长安系坐稳百万销量的新援。不知不觉间,长安已经正在移换重心,从燃油车业务为主,逐渐向新能源业务为主的方向转型。
当前我们看到的局面,只是转型的“半渡”阶段,还远不是长安“香格里拉”计划的完成体,但场面已经令人震撼。这不禁让我们好奇,长安新能源战略整体实现之际,将迸发出什么样的力量。
品牌“矩阵”成型,标志转型成功
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形成
阿维塔
、深蓝、长安主品牌为主的品牌架构。而6月26日刚发布的启源序列,将在长安主品牌之下。
阿维塔定位高端智能化,而深蓝则面向大众化,加上长安母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车系,长安覆盖了从10万-60万元的主流新能源市场区间。
各品牌中间,有一些价格和细分市场区间,不可避免存在重叠部分。这其实符合新能源品类变得更细化、更具针对性的趋势。多个企业也在沿用这种策略,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在竞争中过度集中。
阿维塔和深蓝,都非长安独资,长安作为主力投资方参与其中。而
长安启源
则是长安100%掌控的产品序列,其首款车型已经确定(内部代号A07),将是长安主品牌电动化承前启后之作,得到长安的大力支持。
按照长安的规划,2025年前启源将推出5款全新产品,销量突破80万辆。
而阿维塔在首款车型亮相之后,2025年前还将有3款整车产品发布,今年下半年将发布新车(E12)。在主流乘用车市场,深蓝已经推出2款车型,还将推出3款产品。欧尚、UNI系列,Lumin都将推出各自的新产品。
业内有人称,2022年是长安的产品大年。其实在2025年前,每一年长安都推出众多新能源产品,每一年都是“大年”。长安的产品节奏,如同高手的内功,经过4年蓄势之后,有如钱塘叠浪,一潮更比一潮高,显示出雄厚的研发和生产组织实力。
近一两年来,长安凭借日益完备的产品矩阵,市场声望和流量都在明显上涨。这是对长安坚定不移执行新能源战略的长期回馈。长安因此更加坚定了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信心。
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在日益丰富的产品线背后,长安的技术货架变得前所未有的丰盈。2022年部署的新一代七合一集成电驱、电驱高频率脉冲加热技术、长安“智慧心”(“七合一”智能整车域控制器)、蓝鲸iDD混动技术,都已经成为现实,并在量产产品上落地交付。
在技术底层,是长安自研多个E-E平台架构。很多创业品牌,不管有多少产品,其平台就是一个,而有些车企尚未拿出主流智能化的E-E平台。平台的研发周期和资源投入,都远大于产品本身。
长安的方舟架构(MPA)兼容ICE和电气化产品,集成多元形态、多种能源路线、多重场景的智慧型架构,方舟架构在长安UNI-V上首先落地。
而EPA则是彻头彻尾的纯电架构,其首先应用于深蓝品牌,能效比和零百加速性能超过全球先进水平。
更加著名的CHN平台,则是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的智能电动平台,应用于阿维塔品牌。阿维塔凭借该平台,在智能化表现上领先同侪。
如果认为这就是长安2025年的技术规划,那可能错得离谱。长安的后手令人惊艳。长安正在打造的超级数字平台,已经亮相,SDA平台让汽车从移动机器转向“智能机器人”。
SDA平台按照软硬解耦、软软分离的理念,分为6层架构,实现从集成数字底盘到动力、中央数据、智慧OS、服务层和端云一体数据闭环;从传感-控制的电子电气回路,到算力算法数据的数字化回路,实现双商在线。
这就是很多跨国车企梦寐以求的终极数字架构,长安已经实现,并即将部署落地到量产车上,这个差距可能是3-5年。
长安在智能化道路上走得比公众和对手想的都远,也比自己当初设想的更远。战略只能指明路径,而这条路径通向的远方,一直笼罩在战场迷雾之下,长安已经探索到非常前沿的位置。在诸多平台架构的赋能下,长安未来推出的车型,将与过去大不相同。
海纳百川,此其时也
今年
上海
车展上,长安发布了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将之总结为“四个一”。
值得一提的是,长安产品出海,并非始于“海纳百川”,后者是对海外业务进行梳理和重新部署。一句话,就是将海外运营提升到长安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做。这里面固然树立了“四个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
“海纳百川”计划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将全球海外市场实施统一布局,对海外产能、品牌建设、营销服务网络、品牌推广、当地人才体系,都纳入一体化考虑。划定运营区域,制定了优先级顺序,但服务和营销体系,有全球统一的基本原则,也有一国一策、一区一策的具体措施。这是两个层面的做法。
长安已经确定,在欧洲、美洲、中东/非洲、亚太、独联体五大区域市场中,优先部署亚太(产能基地在东盟),两三年后扩展到欧洲,而美洲、中东等则适时进入。
长安目前已经确定向泰国基地投入40亿元人民币,建立“右舵生产基地”,辐射东盟、澳洲、英国、南非等市场。
长安谋求将泰国生产线打造为海外产能的样板基地,为此投入了精兵强将、大量资金和运营资源。目前泰国有18个在建新能源供应链项目,涉及电池生产、模块生产、模块组装等,建立总装厂的条件已经接近成熟。
在“海纳百川”计划中,长安着重强调坚持长期主义,不止卖车,而是要建立销售网络、充电桩、用户体验中心等一系列软硬设施,将前端和后端服务联系在一起。目的是逐步建立海外区域的品牌认知,树立品牌形象。
实际操作中,长安可能考虑的更多。长安不仅是产能出海,还包括技术出海、供应链出海、服务出海,即彻底地扎根本地化,致力于成为当地知名品牌,并向处于优势的日系品牌发出挑战。
至少在新能源技术储备上,长安颇具信心。而商务实践上的经验,可以通过运营过程来逐步丰富,拉近与海外经营更久的跨国公司的差距。归根结底,品牌的竞争其实是技术的竞争、工业生产和研发实力的竞争,运营只是兑现的手段。
长安为此要大大强化海外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全球范围内引进国际化人才,聘用海外本地化人才。长安预期,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业务从业人员将突破10000人。这里面可能就包括学习跨国公司的海外运营经验,吸取高质量人才为我所用,并实现跨越式发展。
今年1-6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1.6万辆,同比增长14.3%。而“海纳百川”计划才刚刚展开,好戏还在后面。
上半年的业绩,特别是新能源业绩的快速拉升,标志着长安转型正在进入快行线。长安在苦练内功、夯实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在“第三次创业计划”的指引下,提出“海纳百川”计划,既是实力发展成熟的阶段性需求,也是扩展生存空间、经略全球市场的战略需求。喜车网
这一思路,是所有跨国车企发展的必然产物。长安也不例外,只是需要对自身实力的准确估量和对出海时机的把握。长安作为中国制造先进性的代表,此时大举出海,意味着长安正在迈向世界一流车企的路上。【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易车原创
翻开今年7月的销量成绩单,我们不难
发现
自主品牌成功抗衡合资品牌,作为1-7月累计总销量季军的
长安
汽车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
长安
汽车动作频频,既推出了
阿维塔
和
长安深蓝
两大新品牌,也有蓝鲸iDD混动系统技术、CHN平台等新技术赋能,销量表现与业绩表现双双开挂。
恰逢成都车展,易车专访了
长安
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从他的精彩分享中,我们找到了
长安
汽车一路高歌猛进的具体原因。以下为采访实录:
易车:进入2022年,长安汽车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新能源销量更是一路高歌,具体表现如何?
李攀
:今年7月,我们
长安
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
长安
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突破15万辆,
长安
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12万辆。
2022年1-7月
长安
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1059125辆,突破百万辆大关。
自主新能源方面,7月销量突破2万辆,达到23396辆,创历史新高;2022年累计新能源销量已突破10万辆,这可以证明
长安
汽车电气电动化转型效果显著。
之所以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
第一是坚持战略转型,抢先布局新赛道。
我们在2017年开启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这些年来全力推进了“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两大计划,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第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我们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推出蓝鲸NE动力、蓝鲸iDD混动系统等领先技术并不断落地,将技术优势不断地转化为产品优势。
第三是坚持产品创新,强化市场竞争力。
现在我们的产品选择非常多,覆盖面广,能够满足用户多场景用车需求。
一方面,我们将经典产品“PLUS”化,打造爆款;一方面就是品牌向上,推出高端产品UNI序列,深受用户喜爱;
另外,大力推进电动电气化转型,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
长安深蓝SL03
、
长安Lumin
以及UNI-K iDD等,都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和关注,非常具有爆款潜质和实力。
第四是坚持营销服务创新,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推出了深入推进客户服务“一号工程”,启动“知音伙伴服务计划”,为用户打造了“人·车·生活”服务体系。
易车:长安汽车2022年上半年业绩即将发布,根据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能发现长安汽车的业绩表现良好,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
李攀
:是的,在7月14日我们就披露2022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净利润2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
我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
长安
汽车在成长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都实现了突破与超越。
先来说成长性,我们持续提升扩张动能,不断打造经典产品。今年以来,CS75PLUS、
逸动
PLUS、 UNI序列等重点产品表现稳健。
同时,
长安
汽车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力,多款电动电气化产品也相继上市。市场表现持续攀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向前发展,以“满电姿态”释放企业全新增长潜力。
其次是盈利性方面,我们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促进盈利结构改善。自主板块正逐渐成为我们公司的利润支柱。
最后就是创新性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我们已构建起约5000人的工程研发团队,使得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我们还取得了行业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排名再创新高。
易车:长安汽车现阶段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攀
:我前面提到了“香格里拉”计划,这些年在该计划不断推进下,
长安
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收获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具体表现为新品牌、新平台、新技术三个方面。
比如新品牌方面,我们成功孵化出了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阿维塔
和全新数字纯电品牌——
长安深蓝
。
其中
阿维塔
聚合了华为、宁德时代等全球一流企业的强大优势,旗下首款情感智能电动轿跑 SUV——
阿维塔11
及联名限量款车型
阿维塔
011已发布,今年12月将进行交付。
而
长安深蓝
在今年4月推出了首款战略车型深蓝SL03,覆盖纯电、增程、氢能三种动力,上市 33分钟订单即突破一万辆。
此外,我们还在加速传统品牌焕新,持续打造电气化、电动化产品。比如国民出行精品车——
长安Lumin
,上市以来累计订单达51500辆,UNI品牌推出UNI-K iDD,欧尚品牌推出欧尚 Z6 iDD。
第二个重要成果就是新平台。
长安
汽车目前已掌握MPA、EPA、CHN,SDA平台架构也即将发布。
MPA架构兼容ICE及其电气化产品,是集成多元形态、多元能源、多元场景的智慧架构,已随UNI-V首发。
EPA架构是面向主流电动车市场的平台架构,纯电系列产品
长安深蓝SL03
、
长安Lumin
就是采用了EPA架构。
CHN平台是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由
长安
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开启以“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为特征的智能电动汽车新元年,已在
阿维塔11
上实现搭载。
而SDA平台将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
长安
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
第三个重要成果就是新技术,目前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突破400余项核心技术,包含
长安
新一代七合一超集电驱、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2+7”类主被动电池安全技术、以及
长安
智慧芯SVDC等。
易车:在本届成都车展上,锐程PLUS正式发布。请问锐程PLUS的核心价值点和竞争优势是什么?
李攀
:作为“新一代AR智能宽适家轿”,
锐程PLUS
拥有智能、舒适、超安逸的产品价值,深度满足了用户“超安逸人车生活”需求。
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总结四大核心价值。
一是焕新设计造型,我们的设计团队围绕“超安逸人车生活”,以新中式轻奢主义为基础,通过经典与创新的美学交融,赋予
锐程PLUS
打破界限、挣脱束缚的破风
型格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取向。
二是更懂你的进阶智能,我们基于科技时代人车生活场景,为
锐程PLUS
率先搭载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DMS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智能感应后备箱、8666平台车机硬件及飞鱼2.5生态系统、雷石车载互联KTV等智能化配置。
三是更舒适的驾乘品质,
锐程PLUS
拥有4800mm车长加2770mm轴距的超大车身尺寸,为用户带来“全家出行,全面享受,共享天伦”的自在空间。
它还搭载一体式运动座椅、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玻璃全幕全景天窗等多项关怀配置,让宽适座舱成为出行的“移动客厅”。
四是更安逸的乘坐体验,我们的
锐程PLUS
搭载蓝鲸新一代NE 1.5T高压直喷发动机与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同时,
锐程PLUS
全系标配增强式前后双独立悬架系统,实现了极致驾控与舒适驾乘的完美平衡,各种路况下都能始终保持从容姿态,让车上的老人无需担心道路颠簸。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