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2024-01-15 12:36:07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作者|王云朋

出品|汽车大观

将时间拉回至8年前,也就是被业界称之为造车新势力“元年”的2015年。

彼时,在政策驱动,行业和资本市场的追捧下,

蔚来

小鹏

车和家

、威马、

拜腾

、奇点……一时间,大量造车新势力品牌陆续涌现。

虽然不少品牌根本没有底层技术储备,欠缺供应链整合能力,却已在图纸上草拟出了理想。

4年之后,即2019年,随着新能源车补政策落地,补贴标准平均退坡50%,新能源车市开始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这一年也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生死年”。

由于第一波流量红利吃完,但却无法依靠产品和服务站稳脚跟,这一年有相当比例的造车新势力倒了下去。

如今又是4年过去,造车新势力们或许将再次迎来“生死考验”。尤其是在2022年新能源车市马太效应的持续,以及2023年初

特斯拉

掀起的一波价格战的情况下,不少造车新势力的处境正变得愈发艰难。

威马汽车

,2023年伊始就被频繁曝出员工停薪留职、门店大片倒闭、APP暂停服务、温州工厂停工……各种负面消息让广大车主以及员工心寒,也让市场担忧威马的未来。而在威马之后,近期

天际汽车

也传出了“部分岗位实行停产、停工政策”消息。

然而,随着生存环境的愈发严酷,威马和天际,或许只是这一轮新势力淘汰赛的开始。

爬不出的亏损“死循环”

“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自己跳进去才知道200亿都不够花。”这是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2017年时发出的感慨。

事实确是如此,造车是一个长期重资产领域,造车新势力能否实现造车,巨额资金就是主要保障,一旦银根趋紧或“缺钱”成为常态,造车新势力要面临的后果难以想象。

以2019年为例。彼时,整个造车新势力阵营陷入危机,终端市场迟迟无法打开,投资机构开始观望,资金面收紧卡到了造车新势力们的三寸。即便是当下处于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蔚来,在那一年也因缺钱频上头条。

如今大部分新势力企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第八、第九个年头,如果对照特斯拉用10年才盈利,那么大部分新势力目前也大约要处在实现盈利的边缘了。但现实却是,新势力品牌仍处于普遍亏损的状态。

仅以在新势力中营收、利润相对高的蔚来、理想、小鹏为例。2022年,蔚来净亏损超144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59.4%;

理想汽车

净亏损20.3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532.2%;小鹏2022年前三季度净亏损67.7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89.54%。

“国内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造车新势力却持续亏损,是由于造车新势力属于白手起家,相较于已在车市深耕多年的传统车企来说,它们前期在研发、制造等方面需要投入巨额的成本,尤其是蔚来这种布局换电站等重资本投入,更加压缩了车企的毛利率,进一步扩大亏损。”有业内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

同时,更为尴尬的是,目前的新势力车企似乎还陷入了一个难破解的“死循环”中了。具体而言,就是为了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几乎所有的头部新势力车企都在强调所谓的“全栈自研”,建立自己的“护城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然而,现在的汽车市场又在打价格战,这就使得新势力车企不能因为研发和成本高企而抬高价格,进而转嫁给数量有限的消费者,只能自身把成本“消化”掉。

“持续扩大的亏损意味着企业在持久的车市价格战中将没有弹药可打。”在业界分析人士看来,2023年伊始特斯拉和

比亚迪

之所以能够率先降价,主要得益于两家企业都已盈利,且相对较高的毛利率能够支撑其降价。

“而国内造车新势力,在降低成本方面的技术突破上稍显落后,当特斯拉猛然降价发起价格战,它们就容易陷入‘要销量还是要盈利’的两难选择题,一些价格区间和特斯拉有重合的车企也更容易陷入困局。”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卖一辆亏一辆,卖的多亏得多,这依旧是造车新势力的普遍困局。同时,2023年在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特斯拉降价施压、整车企业一二级市场融资困难的背景下,造车新势力也将普遍面临“活下去”的难题。

凛冬已至,或是梦幻一场

“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或将达到850万辆,实现30%左右的增长。”这是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2023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给出的预测。

换句话说,在业界看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市场渗透率,仍在快速提升的过程中。

不过,与消费市场表现相反的或许是,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中,新能源车企正在面临一次“重估”。

为何会如此的反差?在笔者看来,首先就是新能源概念已不再新鲜。20年前,特斯拉横空出世,在业内被视为异端,但在资本市场上却被视为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概念,其讲述的故事完全满足资本对未来的疯狂“想象”。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已从一个神秘和新鲜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未来成长空间相对明确的常规投资领域。投资稀缺性的消失,势必会让资本对新能源板块的估值有一个重新判定。

其次,随着造车逐渐驶入“深水区”,大批讲故事、盈利遥遥无期的新势力车企逐渐浮出水面。再加上传统车企的纷纷入局,市场竞争更趋激烈,资本市场对其持有谨慎态度也无可厚非。

再次,“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盘仍在增长,但受竞争加剧和宏观市场的影响,未来的增速也将逐步放缓”。崔东树表示。当市场告别了高速增长期,资本市场还会像早期那般,狂热追捧造车新势力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要接受资本市场的“重估”外,造车新势力还需要面对传统车企的夹击。因为当传统燃油车企认真起来,有工厂、有技术、有团队的大牌正规车企,一定要比造车新势力更具优势。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186.9万辆,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32.9%的份额,同比增长152.5%,超额完成150万辆的年销目标。

此外,

埃安

极氪

、问界等,2022年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向上势头。如埃安,2022年共交付新车27.1万辆,全年目标达成率为108.4%。而在销量背后,

广汽集团

还开始了对锂电产业链、原材料采集和生产等环节的布局。

与此同时,背靠吉利的极氪,也凭借001一款车型在2022年交出了71941辆的成绩,超额完成7万辆的年销目标;华为赋能的问界,2022年全年交付量也达到了7.6万辆,目标达成率高达95.2%。

可以说,当传统车企也懂得了新势力的“套路”,“传统”和“新”之间的界限就开始越发模糊了。而这些成长起来的传统新势力,对原始新势力那弱不禁风的护城河的冲击,无疑也将让造车新势力的2023年变得更加梦幻。

“寒气”又将传给谁?

“新势力最终只能活下2-3家。”这是业内一直流传的说法。

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并非危言耸听。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已有多家新势力车企退场,甚至如

游侠

赛麟

、乐视汽车、奇点、

自游家

、拜腾等,都没有熬到量产阶段,就直接出局了。

进入2023年,补贴的取消、激烈的价格战……无不在表明,对造车新势力来说,今年是非常难熬的一年。这种情况下,除了威马和天际,还有一些新能源品牌的业绩表现也在“敲响警钟”。

云度

汽车,其在2018年销量曾达到9300辆,是当时威马汽车的2倍还多。但随后每况日下,2022年2月又被曝出因为资金链断裂处于停产状态,2022年全年销量仅有604辆。

2022年8月,云度汽车被均瑶集团旗下的吉祥航空接手,并于今年2月再度推出了新车型

云兔

。虽然资金问题暂时无忧,但是对于跨界造车这件事情,已经有太多的先例证明不靠谱了。

与云度同病相怜的还有

爱驰

汽车。数据显示,2021年爱驰汽车销量为2635辆,2022年累计销量仅为765辆,可谓十分惨淡。同时,由于其董事长陈炫霖实控的投资机构在2022年11月暴雷,爱驰汽车或许将再一次陷入经营困境。

相比上述品牌,位居造车新势力头部的零跑、小鹏日子也不好过。据零跑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其累计交付量为10509辆,较去年同期减少51.3%。哪怕只看3月的交付量,零跑6172辆的成绩在排名上也不突出,比定位高端的极氪都低。

而小鹏方面,虽然在2022年进行了组织框架和高层人事调整,但今年1-3月,累计销量还是同比下滑了47.3%,为18230辆。

尽管上述造车新势力遇到的具体困难不完全相同,但深究之下都是产品无法持续吸引消费者。

新能源市场是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也是一个过剩市场,装不下那么多新势力品牌。新旧车型更替飞快,消费者需求随时在变,今天的创新技术也很可能在明天就已落后,如果没有强大的产品力和合适的市场策略,生存迟早会成为难题。

另一方面,随着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对低端和高端市场的不断抢占,还深陷在“卖一台亏一台”旋涡中的新势力品牌,往后或将会更难增长。

可以说,在规模效应和马太效应愈发明显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残酷的价格战中,注定会有更多造车新势力被淘汰。目前,威马和天际已经被甩出跑道,下一个会是谁?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01

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近日,

威马汽车

再度传出新消息,据有关商业查询平台显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了一则股权冻结信息。

信息显示威马汽车被冻结40.4亿元股权,

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期限至2026年3月13日。

据悉,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为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金同为40.4亿元。

威马汽车的经营状况一直备受外界密切关注,根据威马汽车官方公布的数据

2019—2021年,三年累计亏损达到了174亿元。喜车网

自2022年以来,

威马汽车连续传出工厂停工、门店结业、拖欠工资、降薪裁员等负面消息。

今年3月,更是被

上海

市青浦区消保会发布警示,提醒消费者威马汽车经营异常需谨慎购买。

02

比亚迪3月销量再度突破20万

4月1日,

比亚迪

汽车发布了3月份销量数据,时隔2个月销量重回20万辆大关。

3月份,比亚迪销售新车207,080辆,同比增长97.4%,

其中包含出口13,312辆。

从销售网络划分:王朝、海洋网络共销售195,691辆,

腾势品牌在仅有D9一款车型的情况下,实现单月销量破万,达到了10,398辆。

从技术路线划分:DM车型销售103,419辆,EV车型销售102,670辆。

截止3月,比亚迪累积销售新能源车型超390万辆。

3月28日晚,比亚迪发布了2022年年报。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收4240.61亿元,同比增长96.2%。净利润为166.22亿元,同比增长445.86%。

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6.35万辆,汽车、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业务收入约3246.91亿元,同比增长151.78%,占总收入比例为76.57%。

而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 王传福表示,为加快推进汽车行业的现代化,

希望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到2025年。

03

天际汽车传出停工停产

3月31日,网上流传出一份纸质版《

天际汽车

停工停产通知》,引发广泛关注。

通知称,鉴于公司目前的资金情况及生产与销售计划,

自2023年4月1日开始,公司部分岗位实行停工停产政策。

停工停产期间,员工的社保公积金仍将按照原基数申报。并于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将按照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直至公司恢复生产。

据第一财经记者的调查,天际汽车绍兴去年已经停产,南宁工厂和青岛工厂并未实质性投入生产,全国唯一生产的只有长沙工厂。

长沙工厂停产后,天际汽车全国生产基地全面停摆。

天际汽车前身为乐视汽车旗下的

电咖

汽车,作为电咖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在2018年正式发布。股东不乏上海国资、长沙国资、兴业证券等国资背景投资方。

目前在市场投放了两款车型,一款为紧凑型SUV ME5,另一款为中型SUV ME7。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

天际汽车在今年前两个月销量分别为:135辆和51辆。

04

配备L2级辅助驾驶车辆超800万

3月31日,2023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

北京

开幕。

在上午举办的以“车路城协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为主题的第三届双智论坛中,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 续合元介绍了目前车路协同发展、智能交通发展的发展情况。

他表示,从技术产业的推动来讲,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是车路城融合发展的主线。从智能网联汽车方向来看的话,安全、节能、舒适是它最主要的追求目标。

在演讲中他透露,截至2022年11月份,

我国具备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车辆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800万辆,渗透率达到33%左右。

而L4级别自动驾驶的实际道路测试里程超过四千万公里。

在车路协同方面,包括

一汽

、上汽、广汽、北汽、

长城

蔚来

、华人运通、通用、

福特

奥迪

在内的车企,已经在量产应用C-V2X(车联万物)通信技术。

同时,国内也有超5000公里的道路实现了智能化升级,20余个城市和多条高速公路完成了6,200余台路侧通信基础设施的部署。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主指南,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

威马频繁自燃:电池是动力源泉还是定时炸弹?

当前的造车新势力头部梯队中,局势似乎已经渐渐明朗,蔚来、小鹏、理想形成了Top3格局,而早前被看好的威马汽车却悄然掉队了。

在威马汽车紧锣密鼓筹备上市的关键阶段,接连发生的几起自燃事件对这家车企造成了不小的打击。9月23日,温州一辆威马EX5自燃;10月5日和10月13日,福建市两辆威马汽车自燃;10月27日,北京一辆 威马EX5自燃并发生爆炸事故。新能源汽车自燃向来触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如此频繁的自燃背景下,威马汽车的安全性也遭遇了空前的质疑。

扑朔迷离的责任归属

在不到一个月的第四次也是最严重的北京威马自燃事件后,威马汽车于10月28日发布了召回声明,宣布召回1282辆存在安全隐患的电动车。

在召回声明中,威马表示经过技术分析和反复验证,此次事件由于电池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造成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威马的召回声明中并没有指明是“此次事件”具体指哪一起自燃,但明确表示了自燃原因是电池供应商的问题。召回公告显示,1282辆问题车型搭载型号为ZNP3914895A-75A的动力电池。查询工信部的产品公告信息得知,该型号的电芯生产商为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在威马召回声明之后,中兴高能也连夜发布紧急声明,称10月27日发生于北京市的威马汽车起火事件,涉事车辆搭载的并非高能技术的电池。

先后发布声明的双方颇有甩锅之嫌,疑点重重的北京威马爆炸事件目前仍旧没有定论。无论是威马这个生产商还是不明晰的电池供应商,都急于撇清责任。

诚然,在车辆自燃这种敏感事件中,担责的一方必然面临着声誉的损失。但消费者是结果导向者,并不是撇清责任就能避免影响。相反,正视问题并合理解决更能挽回公众信任。无论如何,此次事件中,威马汽车已经被贴上了不安全的标签。

成本控制背后的安全隐患

电池安全问题并不是第一次在威马汽车身上暴露出来,早有消费者为此问题担忧。

2018年6月,威马汽车就曾曝出因消费者不满其搭载谷神电池而大量退单退订的传闻。彼时消费者们从威马汽车的宣传中得知其使用宁德时代电池,但在后期产品公告资料中却显示部分车型搭载的并非宁德时代电池,而是选用了浙江谷神能源电池。

威马汽车对此回应称:“威马之前绝对没有说过全部是宁德时代电池,甚至没有宣称过任何版本绝对会使用宁德时代电池。由于预计产量达10万,威马会选择包括宁德时代、谷神电池在内共四家电池供应商来实现车辆量产目标。”

尽管如此,威马汽车还是遭遇了大众的大面积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曾经有多个动力电池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谷神、力神、苏州宇量、塔菲尔能源、瑞浦能源、中兴高能等,除了宁德时代和力神之外(宁德时代已经澄清近期自燃的威马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并非由其提供),其他几家供应商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公司。

威马汽车在业界曾有“价格屠夫”的称号,之所以选用多家甚至名不见经传的供应商,主要原因或许来自成本控制方面。威马的定位中低端市场,而其目标是成为电动车领域的世界冠军。因此提供给市场的都是用户能够负担得起的大众化产品,所以,对成本管控的要求更高。

采用多家供应商固然有着控制成本的优点,但短时间多次自燃事件也暴露出了威马和电池供应商的问题。多家供应商提供电芯,质量良莠不齐,且都需要威马来适配专门的电控系统,这也将问题指向了威马的供应链管理以及车辆品控能力。

“最后三家新势力”魔咒

在造车新势力混战期间,美团CEO王兴曾断言未来仅有3家造车新势力能存活,分别是理想、蔚来和小鹏。这句话也引发了威马创始人沈晖的不满,隔空喊话王兴称威马一定会成为造车新势力前三之一。时隔近一年再看这个赌约,似乎是王兴一语成谶。

数据显示,今年10月,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5055辆,同比增长100.1%,在三家车企中排名首位。同时,理想汽车排名第二位,共交付新车3692辆;小鹏汽车暂居第三位,共交付新车3040辆,同比增长高达229%。

三家新势力的创始人李斌、李想与何小鹏还时常晒出同框照,也让造车新势力的竞争格局增添了几分微妙的意味。沈晖此前曾表示会找机会和李斌拍照,不过目前为止,这一合照还未能实现。

目前,蔚来、理想、小鹏三家新势力都已上市,威马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此时的集中自燃事件,必然对其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何消除消费者顾虑,挽回品牌形象,成为了威马亟待解决的问题。

频繁自燃的背后,威马汽车不仅需要面对上市焦虑,更应反思其电池安全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汽车大观|威马、天际“倒下”后,下一个轮到谁? 比亚迪单月销量重回20万大关,威马被冻结40亿股权”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