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07:43:18 | 喜车网
事实上,电动车的自燃率比燃油车低的多!燃油车的自燃率是电动车的5倍!
我来给你们分享一个权威数据:
从目前的保有量来看,中国纯电动车的自燃率为万分之0.32,美国这一数据万分之0.3,这意味着纯电动车3万多台中,会发生一起自燃,里面还包括事故等原因。
你们知道燃油车的自燃率是多少吗?中国传统燃油车的自燃率是万分之1.5,每1万台有1.5台发生自燃。
很难相信吧?因为燃油车已经100多年了,它的自燃我们都习以为常,新闻也不会报道。而电动车不一样,电动车再次兴起目前不过10多年,
人们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产品还有些抗拒和恐惧,电动车自燃基本都会引发大量报道,所以大家都会更相信电动车自燃更多,这结论是非常错误的。
在说特斯拉自燃问题,我并不认为特斯拉自燃多。大家都知道,特斯拉从创立至今,已经售出超过100万辆纯电动车,我刚查了下数据,全球有关特斯拉自燃的事件,大概50起左右,其中还包括了事故等原因,
这意味着特斯拉的自燃率低的多。
事实上,自从特斯拉Model 3更换为21700电池之后,除了碰撞事故,就几乎没有发生过自燃现象了,
毕竟特斯拉用的电池和BMS电池管理系统都是行业最好的
,其自燃率也大大降低。
另外,特斯拉作为全球明星企业,行业领头羊,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媒体也乐意追它的新闻,久而久之大家就形成了这样的误解。
国产电动车自燃少,因为他们知名度小、销量少,还没卖几台,自然因发不了关注。
总之,我从买单的车主角度考虑,特斯拉比其他厂商更懂电动车,也会更安全,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如果再选的话,我还是会买特斯拉。
不能随口就来,要讲证据。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电动 汽车 自燃事件,不管是特斯拉亦或者其他品牌每年都有,年年发生,舆论也长期负面,给不少消费者留下了一个电动 汽车 容易自燃的主观印象,而事实并非如此。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今日声称,新能源 汽车 自燃率比传统车还是要低的,由电池运营公司集中管理,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而客观事实也就是如此。
由于新能源 汽车 目前市场认可度还不够,只要出现一些风吹草动就会被无限放大,媒体也是拿着显微镜挑毛病,要知道目前我国还从未发生过一起电动 汽车 自燃导致死亡的,自燃并不是一瞬间的,从冒烟,起火是一个电池热失控的过程,车主有时间逃离现场,也不会像燃油车那样瞬间爆炸。
再说了,燃油车自燃报道也不再少数,但是仿佛消费者并不关心,就如辛国斌部长所言,新能源 汽车 自燃概率是比传统车企还要低的。
自燃自爆特斯拉世界第一的自燃自爆
多少不知道,没有调查统计就没有发言权,事实上当下的媒体有几个说的是真的,拿谁的钱为谁说话就是当下媒体的态度,真假?无所谓,有人掏钱就行!再者,现在人们接触到更多的是自媒体,自媒体说的话鬼才信,一个个的有个屁的本事调查啊,能力大点能把自己所在地的信息收集全就不错了,全国甚至世界,想都不用想,肯定是胡咧咧,完全没有调查研究和统计数据作支撑,即使有,十有八九也是不知道怎么凑来的
中国不知道,不过在欧洲,特斯拉有N多起自燃案例,中国产新能源倒是一次都没有呢。要知道这种能怼中国的事但凡有一次还不被西方媒体炒出天际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说起特斯拉自燃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一定和电池有关系,和我们常用的石油汽车不一样的地方,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特斯拉采取的完全是锂电池作为的新能源,只要充电就可以了,所以此次自然的原因只能是锂电池。喜车网
自从特斯拉上市以来,目前已经售出超过50万辆新能源汽车。
自2013年以来,特斯拉一共发生了14起自燃事件,期间在美国还发生了一起事故致死事件,大多数的事件还是因为车祸引起的,在目前看来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偶然性因素。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锂电池造成起火的可能性:
1、电池短路,作为所有电池发生起火事件的最大可能性,接下来我们由图来看,特斯拉的电池组成是由成千上万节小电池组成的电源。随着超高密度的电池组成,提高的电源密度也会更充足,持久性也会相对性更足,同时小电池的构造更加精细,随着电池技术的升级,也可以做到蓄电量更足。
正因为如此,发生短路的可能性随着电池数量的增加而相对增加。
2、充电过量。
据该车主介绍,在自燃前车主充了几个小时的电。让我们了解下锂电池的构造已经放电原理:
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放电反应:Li+MnO2=LiMnO2
通过相应的化学反应产生电能,但是如果在装配制程中激光焊接密封性能差,测漏气时漏气,提供能量的同时产生的热度会造成液体自燃。
3、电池正负极接触自燃(类似于三星电池自燃事故)
三星事件造成了三星手机在中国的崩溃以至于面临了退市风波,第三方机构也给出了三星手机自燃爆炸的原因。
A 电池右上角受到挤压导致短路;
B 电池缺少接片上的绝缘胶带,焊接点较大凸起容易导致隔离膜穿刺,隔离膜过薄导致短路。
这两个原因也正是锂电池通常发生事故的原因,特斯拉的自燃也非常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刚刚从新闻中了解上海一辆特斯拉在车库中自燃,没过多久,特斯拉官方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已成立专案小组前往案发地了解情况认真调查此事,现阶段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官方更多的信息披露。但这次事件不仅仅是 关系用户体验、财产安全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严重涉及了公众安全方面。据小编了解,事件导致地下车库多台车辆严重受损,幸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正因为已经导致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我认为这次事故的严重性高于之前在国内发生的其他电动车案例事故,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突然发生滚滚浓烟。
对于这件事看法和观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1.首先呢小编觉得特斯拉不能代表所有的电动车行业。
即使特斯拉作为行业的先驱者,对业内的影响也是最深,但现在各个品牌的电动车电池和相关专利技术都已经开始差异化发展,特斯拉本身技术也是在不断的更新。这次自燃的特斯拉,我们从画面可以了解到应该是当地较早的一批的电动车(因为还上着蓝牌的燃油车车牌,目前全都是新能源车牌了)至少几年前的车,所以它的各方面技术和现在的特斯拉应该有所不同。也不能因为这一台特斯拉的自燃代表所有的特斯拉的车辆都自然,也更不能说所有电动车都自然。正因为各家品牌的差异化技术和产品,
任何品牌的电动车都不能说明现阶段的电动车不安全。
2.燃油车也有很多自燃案列,
当然我们知道汽车行业经过上百年的进步和发展,目前燃油车自燃的概率已经是微乎其微,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关通用基础技术的关系。所以电动车以现阶段保有量来说,自燃的概率肯定是高过燃油车的,这也是技术更新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决定的,也不能因此否定未来电动车发展的方向。
3.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这次事件影响最大的是现有特斯拉的存量客户。
特斯拉急需给车主们一个交代。虽然说查证的难度较大,但作为厂商找出原因排除安全隐患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涉及召回、升级更新、等方案弥补,这也是特斯拉义不容辞应该做的。可以说这是对特斯拉最重要的一次公关考验。
个人认为这次特斯拉自燃事件,无论后续结果调查怎样都肯定是技术产品不能回避的问题,
因为这对行业以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以及和公众可以说是息息相关。所以,我也会对这件事故高度重视和跟踪,
我也会继续谦虚学习、提高对电动车行业技术了解和关注。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3 04:49:14
2023-09-12 16: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