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07:51:12 | 喜车网
在国产车中,通过身边亲朋好友的实际口碑,和我开过试驾过的车型中,质量和安全做的都不错的,是长安、长城、比亚迪、吉利、奇瑞,这5个企业,也是我比较信赖的,推荐最多的品牌,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现在不断的研发,这也品牌均已具备造出高质量、高性价比、甚至突破高端的车型,至少现在的进步,远了不说,放在前5年也是不敢想的,5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在,像长安的小型SUV和长安商用,长城的对SUV的专注,其中哈弗H8和H9都是国产SUV标杆,比亚迪的新能源,特别是唐,4.9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让人欲罢不能,吉利的家轿自主品牌中销量第一,并有博瑞这样的国产中级车代表车型,奇瑞的三大件让人放心,特别是在研发的发动机方面,代号为E4T15B的1.5T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37.1%!不得了,就目前来讲,全中国汽车品牌就只有奇瑞这一款发动机做到这种境界。
目前这5个品牌,至少现在的稳定性比以前有所提高,也都有了自己研发的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只是部分细节还需要做的更好,在安全性方面,也都各有千秋,新闻中常看见的事故真实案例,也让这些品牌屡屡为自主争光。
其实我个人感觉,同级别的这些国产车,比合资车,质量和稳定性不敢说完全超越,但是,在安全和配置上,绝对占据优势,至少比那些所谓的“吸能”强。
说的安全,今天上午直播的哈弗H6最严翻滚实验发布会,全程1小时的直播,我全部看完,在场所有媒体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完全及格,这更说明了,国产车不是造不出来好车,需要时间,我们已经看见在进步。
从长城WEY正面25%的偏置碰撞,美规标准,这种小重叠碰撞,国内第一款敢做这个的,A柱不变型就数相当牛逼了。多少合资量产车都死在这了。看过科迈罗,野马,A柱都严重变型。合资20万以下的基本都惨不忍睹,结果WEY拿下了Good的成绩。
再到今天哈弗H6史上最严翻滚实验,超美标,4车门和后尾门全部正常打开,安全气囊和气帘正常充气,A、B柱未见明显变形,全景天窗玻璃无破裂,最重要的部分,油箱和油管都没有出现漏油现象,车内假人坐姿良好…
所以,这5个企业,我感觉买谁的车型都行,在安全上都差不多,质量上也就是部分细节问题,3大件还都算稳定,其实国产车的安全性能本身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油耗也略高一些,不过你反过来想,一个10几万的车,甚至10万以下,把安全性能做好,就要有大量高强度钢材,密封材料等,这就影响了自身车重问题,一个10几万的车,靠什么来减轻车重完成节油?喜车网
难道要全铝车身、碳纤维?这是不可能的,安全和节油,我想,关键时刻,生命比节油更重要,虽说买车不是用来撞的,中国还有一句话,人有旦夕祸福,你技术好,你遵章驾驶,不代表你身边的人都和你一样!
对于保时捷车主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权的一些事情,保时捷车主遭遇到的不公就是保时捷汽车在国内市场进行了减配,而在国外市场保时捷并没有对汽车进行减配,在遭受到如此不公平待遇后这些车主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所以才选择维权。
而对于保时捷车主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权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是更可恨的事情是保时捷车主在维权的时候遭受到了保时捷官方工作人员恶语相向,刚开始这件事情还没有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后来就是因为保时捷官方的态度极其恶劣,所以就导致声讨保时捷的网友很多,而保时捷官方色彩当面出来澄清,对于此次保时捷车主将给予更多的补偿,而这种空头支票是很多车主不能接受的,再加上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的维权态势也越来越大。
想必大家都知道保时捷这款汽车吧,这款车在国内的话也算做是豪华品牌系列,如今却绕出这样的丑闻我觉得是保时捷本身的问题,他们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不择手段欺骗消费者。同时我希望这些维权的车主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只要进行合理合法的维权是没有问题的。
总的来说这是维权事件本人也是非常关注的,而在我国进行汽车减配事件的不止保时捷这么一家公司,而且还有很多合资车型的汽车商为了自己赚取更大的利益对汽车进行了各种减配,而且减配的车辆价格还卖得比较高,因为他们始终认为我们国内消费者人傻钱多,只认为合资车要比国产车做得好所以才肆无忌惮的减配。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对于这种行为一定要抗争到底,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国产车和合资车是目前 汽车 市场上的两大主力,能够在国内市场立足的合资品牌,往往都是有着深厚技术功底的国外 汽车 品牌,其中不乏一些百年车企,它们的技术实力自然毋庸置疑。相比之下,国产车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前期发展也比较慢,所以技术还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核心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方面,国产车跟合资车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就拿发动机技术来说,国内自称掌握发动机技术的车企有很多,但算得上技术成熟的其实少之又少,一圈数下来,也就长安、吉利、长城、奇瑞等为数不多的几家车企在发动机技术上还有些造诣。这几家头部车企的发动机可靠性都还不错,但油耗普遍偏高,这是公认的事实。而合资品牌几乎都有着较为成熟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即便是很多人觉得不行的韩系车(现代起亚),同样也掌握了小排量、大排量、纯电、混动、燃料电池等各种类型的动力技术。
相比于发动机技术,国产车在变速箱方面的短板要更加明显,目前国内拥有变速箱技术的车企少之又少,而且基本上都选择从技术门槛较低的双离合下手,至今没有一台优秀的AT变速箱,大多数车企都高度依赖爱信、采埃孚、格特拉克、博格华纳等国外供应商。合资品牌方面,能够研发变速箱的车企非常多,就拿本田来说,它的CVT、双离合以及AT变速箱均是行业领先水平,把所有国产车的变速箱技术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本田。
再者是底盘调校,底盘调校是最考验车企造车功底的,它在短时内很难实现突破,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这也是国产车最欠缺的。为了解决底盘调校经验不足的问题,国内主流车企基本都是请国外的团队来负责底盘调校的,比如比亚迪就请了奔驰团队来进行底盘调校。合资车的底盘调校基本上都是自给自足的,标致雪铁龙能够将非独立悬架调教得比独立悬架更加出色,这显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上百年积累下来的经验。
当然,国产车跟合资车的差距,不仅只是三大件,还包括动力系统的匹配、四驱技术、整车耐用度、一体化程度、品牌附加值等等。很多人可能会说了,国产车也有自己的优势,例如内饰设计、功能配置、车载互联网等等,但这些优势基本都停留于表面,并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国产车起步晚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国外 汽车 品牌有着上百年的技术沉淀,国产车二三十年想要赶上根本不可能。
正视差距并不丢人,承认合资车比国产车优秀也不是崇洋媚外,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产车,国产车在近些年的进步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一些优秀的国产车品牌,比如长城、吉利、长安、比亚迪等,虽然它们暂时还没有达到合资车的高度,但它们从未停止研发的脚步,技术实力快速增长,它们都是国产车未来的希望。
2023-06-06 04:18:43
2023-05-23 23:14:03
2023-06-05 20:45:55
2023-08-26 11:09:54
2023-05-31 17:05:06
2023-05-26 03: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