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3 08:50:30 | 喜车网
上周工信部发布第339批新车目录,吉利旗下枫叶汽车的首款换电车型 枫叶80V在列。这是吉利与力帆完成股份重整之后、由力帆重庆工厂负责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同时也是吉利科技投入到智能网联换电业务的第一款落地产品。
就在今年,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加入新基建、纳入补贴政策,多家厂商加快投放到换电技术与产品开发。除了发展更早的北汽与蔚来,吉利、广汽甚至国家电网都在今年迅速实现了换电模式的产品落地,与最开始蔚来汽车的「烧钱换服务」不同,自主品牌加入竞争,将换电模式拉入了另一条赛道。
今年9月,吉利控股旗下吉利科技集团的首个智能换电站在重庆亮相,由此,吉利正式加入了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
随后,10月18日,吉利科技又在山东济南落地了一座换电示范站。短短一个月在两地高调发布,吉利科技推出的换电技术全面进入公众视野。
按照吉利科技集团的规划,2021年将在重庆完成100座换电站的建设,到2023年落成超过200座——把重庆打造成为换电示范城市,并由此向华东、华北、乃至全国辐射。
吉利快速投入换电模式并不是简单的踩风口,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蛰伏已久、伺机而动。业内人士发现,吉利集团早在2017年已经开始了换电模式与技术的研发。而在2019年国家层面再次公开支持换电模式之后,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终于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加快对这项技术的推进落实。
吉利汽车在2016年成立的杭州戈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到了2019年12月更名为易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为此注册了品牌商标「易易换电」。一切都在既定方向上。
关键一步在重庆。吉利科技选择在重庆开启换电模式的探索,除了发展西南市场之外,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的连接——力帆汽车。今年12月2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表示破产重组计划已经获得法院批准,重整完成后将由吉利科技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持股。其中,吉利科技以产业投资人身份持股,主要角色是向力帆提供产业资源,将其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技术的上市平台。
事实上,吉利选择接盘的力帆在换电模式上已经有半成品。2019年5月,处于崩溃边缘的力帆曾经公告了一则公开招募,计划斥资52亿元用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与租赁业务,随后有了力帆与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合作成立的新能源公司。
吉利迅速接手,只是以一种更快速便捷的方式重启早已规划的换电业务。按照公告,重整工作一旦完成,吉利科技旗下首款换电型纯电动汽车枫叶80V的生产工作将由力帆汽车负责。
枫叶80V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主流新能源产品,MPV造型、三元锂电池、电机功率40kW,从吉利科技对枫叶这个品牌的定位、以及枫叶80V的产品表现来看,这款车的主要任务是以换电身份进入运营车市场,为吉利试水、试错。
以80V作为开端,枫叶汽车要在未来几年投放市场的换电车型涉及多个品类、5年销量要达到20万辆。
今年四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表达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鼓励。
当换电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它的角色定位就不再是新品牌打入市场借以发挥的「噱头」了。
包括吉利汽车在内,国内自主品牌广汽、东风、长安等也已经加入到换电模式的开发。作为曾经公认的、解决纯电动汽车补能焦虑最合适的方式,换电技术、标准、规模等问题如今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讨论高度。
吉利借助力帆、重庆推广枫叶80V换电型电动车,重点并不在于产品本身。
借助力帆在前期对换电的研发投入,吉利科技对智能网联换电模式的探索,新的思路在于换电站可实现的智能化、标准化。最早在今年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吉利展出的双仓智能换电站面积为126平方米,包括39个换电仓位,每次换电90秒,单个换电站每天可以完成1000辆电动车的换电服务。
90秒快速换电的基础是模块化、智能化,从换电平台的研发之初就需要考虑兼容性、安全性等问题,目的是站内换电、充电、监控和维护等环节能够以一种更高效的协同方式进行。按照吉利的介绍,这样一个双仓智能换电站的研发目标是适配多种车型、最终在市场普及。
不过,从首款换电车型枫叶80V的产品特性来看,吉利对换电技术的兼容性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枫叶80V是一款MPV车型,车长4.7米、轴距2.8米,造型尺寸无限接近于吉利嘉际、一款传统燃油车,这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枫叶80V油改电的身份。其搭载的是国轩高科生产的三元锂电池,综合续航有410km和500km两个版本,基于换电需求,这款电池应该是独立开发的,如果要考虑后续产品的换电兼容性,电池尺寸、性能与布局都需要从头设计。喜车网
以吉利科技接盘时所言,要将力帆股份打造成为智能网联换电领域的领先企业,从目前展示的两仓智能换电站来看,技术与应用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但首款换电产品——枫叶80V的产品天花板却显而易见。
吉利科技在推出枫叶汽车的时候就明确了中低端市场运营车辆的定位,首款产品枫叶30X推出之后也十分低调。此外,吉利最开始也暗示了枫叶汽车采用换电技术的尝试。如今借助力帆在重庆运营车市场的前期投入,枫叶汽车可以省很多力气。
这显然是吉利汽车进入西南市场巧妙思路。至于目前已经全面使用帝豪EV、几何A的曹操出行,切换到换电模式应该是几年后的事了。
从换电模式进入新基建规划、再到国家补贴对换电车型的倾斜,新能源汽车采用换电方式补能,被认为最理想的方向——将补能时间缩短到几分钟内,纯电动汽车的使用习惯便完全无异于传统燃油车。
但无论是北汽还是蔚来,换电模式的争议还在于「太烧钱」,即便是最需要用「换电」来换取用户喜爱的蔚来,也在今年逐步取消了免费换电政策。对于利润率更低的主流品牌来说,花费数百万建设一个换电站的高昂成本就足以让他们却步。
更重要的是,此前北汽和蔚来的换电站均是品牌自建,用于品牌旗下车型的补能,形成一个闭环,无法实现品牌车型之间的兼容,使用频率和营收体量有限。以品牌为单位建设换电站,最终也有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从2019年开始,由国家牵头、多家车企参与的换电模式标准化制定加快推进。吉利也是成员之一。
从吉利今年投入换电站建设的速度来看,它希望能够成为行业内最快实现换电普及的代表。如果说蔚来的换电与BaaS是在高端市场以高端技术服务用户、实现无限迭代,那么吉利的模式更像是在中低端市场拓展规模,让换电模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换电实现一定规模,除了产品兼容性之外,高效也是重要判断——同等费用下,更快速的补能,有利于更多用户选择换电这种方式,尤其是社会运营车辆,能够拥有更充足的运营时间。而且,采用换电模式的车型不需要自购动力电池,租赁的方式降低了购车门槛、也能让电池统一管理,寿命与安全得到保证。
这些都是运营车辆最看重的「成本问题」。吉利并不是最早加入其中的,今年广汽Aion S也推出了换电版本,只不过他们的思路早已绕开了北汽新能源走过的弯路。至于北汽在换电领域积攒的经验,也已经计划用于高端品牌Arcfox了。
自主品牌头部企业加入换电,这不仅仅是追逐风口,当新能源车发展从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引导,任何一种能够帮助用户解决焦虑的方式,都值得被重视与推广。至于换电的规模和成本问题,则需要交给车企共同探索。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年10月26日,一场主题为【质信中国 我要
吉利
】的衡阳运成
吉利汽车
造车工艺,共同见证源自于民族品牌的实力。
一大早,车友们在衡阳运成吉利4S集合,向湘潭出发!
到达吉利湘潭基地
吉利汽车湘潭基地总师办主任管军洽致辞
吉利汽车湖南大区大区经理王辉致辞
吉利汽车湘潭基地产品经理许勋介绍吉利产品亮点
车友们参观吉利湘潭基地工厂
工作人员向来宾介绍吉利湘潭工厂
熊猫
、新
远景
、新
海景
均在这里诞生,同时这里还是
理念
也是
南汽
车感到自豪的事情,同时对于
吉利
车主而言,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总装车厂也是一件特别幸运幸福的事情。
从冲压、焊装、涂装到最后的总装,一辆车就这样造成了,而总装车间就是将前面工艺的组件进行组装,而在这里,我们看到了
吉利汽车
生产的工艺水平,从每一零部件,每一到工序,都看到了
吉利汽车
这几年的进步。而在总装工艺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进行销售了,而是对每台车进行各种检测,其中包括雨水、道路、弯道等等,而在湘潭生产基地,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半成品车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车型将进行出口,主要是委内瑞拉等美洲国家。
在吉利工厂,车友们合影留念!
在参观完总装工厂之后,下一站就是前往毛
主席
故乡韶山参观毛
主席
故居。1997年7月,毛
主席
故居入选中宣部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毛主席故居
向毛主席铜像献花
在伟人故里,车友们合影留念!
此次衡阳运成
吉利
车主们一行走进
吉利汽车
湘潭基地,亲眼见证了
吉利汽车
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与管理体系,更亲身感受了
吉利汽车
强大的研发实力与先进智造。面向未来,
吉利汽车
将持续践行“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品牌使命,为不断升级的市场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汽车行业重资产重规模的特性,使得造车新势力频繁IPO外,传统车企也开始积极寻找新的募资渠道,除吉利汽车外,近期酝酿A股IPO的车企还有东风汽车、合众汽车、威马汽车和恒大汽车。
9月17日晚,上交所科创板发布吉利汽车问询回复,距离9月6日发布问询函,仅仅过了十天,可谓火速回复。
上交所的首轮问询函主要涉及6大项内容,包含了27个细分问题。吉利汽车做出了答复并在上交所进行了披露。尤其针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吉利汽车也进行了深度剖析。
去年开市的科创板,在领域上将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因此,这篇文章主要在新能源上看看吉利是如何回复上交所问询的。
优势
针对上交所新能源汽车方面的问询,吉利汽车回复了三点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竞争优势:
1、全技术路线布局;
2、采购、研发、制造规模优势明显;
3、覆盖全国且高度下沉的销售渠道。
全技术路线布局,吉利汽车做了详细回复。首先是48V轻混技术,其次是油电混动技术(HEV/PHEV),纯电动技术,燃料电池及甲醇燃料等技术。
对于48V轻混技术,吉利汽车表示,在现有产品方面,2018年,吉利博瑞GE车型上市,全系标配自主研发的48V弱混控制系统,百公里油耗降低1.0L,节油率14.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吉利强调其控制系统均由公司独立自主研发完成,形成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际OEM和系统供应商的垄断。
对于油电混动技术(HEV/PHEV),吉利目前已经上市的相关车型配置的自主研发第一代油电混动系统,节油率可达30%-32%左右;同时正在研发第二代HEV系统,目标节油率将达45%,比肩日本车企的相关指标。
对于纯电动技术,吉利表示,在电池成组(Pack)方面,公司已掌握国际领先的Pack集成开发/平台化开发、BMS(电池管理系统)软硬件自主设计开发、仿真分析与测试技术,已应用于多个车型的配套开发和量产。
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吉利汽车称,公司已经掌握了电堆控制系统和软件、整车集成等技术,即将开展小批量试产。
对于公司布局多技术方向的原因,吉利汽车表示:“目前汽车行业面临新能源、电气化变革,面对新能源和电气化带来的车辆动力系统、核心技术、车型架构的颠覆性变化,传统车企必须重点投入相关新技术及新车型的开发,掌握核心技术及相关供应链资源,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
吉利同时回复,由于相关技术路线尚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企业需考虑同时布局多种技术方向,跟踪技术发展并及时调整,以确保自身竞争力。“
目前,吉利在电子电气架构,电控技术,自动驾驶,车联网,车路协同等方面形成了多项自主核心技术。
劣势
关于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劣势,吉利汽车同样回复了三点:
1、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
2、软件;
3、营销和服务体验。
吉利汽车认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拥有自主的电芯的研发、生产和制造能力。对此,吉利汽车通过与宁德时代和LG电池成立合资公司进行硬包电池和软包电池的生产,提升自身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供应能力。
此外,部分新势力造车企业在软件、营销和服务体验方面有一定优势。
吉利汽车认为传统车企以硬件开发见长,目前正在处于转型过程,而部分新兴新能源车企在设立之时就以软件开发为重,因此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吉利汽车也正在积极投入软件研发转型,建立了超过千人的软件工程师团队,全面开展各项相关技术开发升级。
在营销方面,部分新兴新能源企业较传统车企更重视营销,用户消费体验更优。在客户服务方面,部分新兴新能源车企采用直销渠道和体验中心,提升用户体验,而传统车企仍然以经销模式为主,客户服务通过4S店间接进行,主要通过加强培训提升经销商服务能力,但管控力度略弱于直销模式。
吉利汽车强调,公司与新势力造车企业在营销及服务方面各有优劣,公司将尽可能利用销售网络优势,促进新能源车型销售。
总结
从时间上看,吉利汽车会是众多车企中最早登陆科创板的一家。这对于吉利而言,除了拓宽融资渠道,回A股对于吉利品牌影响力同样不容小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
2023-09-12 19:35:52
2023-07-12 05:32:37
2024-01-08 11:09:53
2024-01-05 16: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