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长安汽车新能源投资者是谁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

2024-02-01 12:03:41 | 喜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长安汽车新能源投资者是谁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长安汽车新能源投资者是谁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

长安蔚来再博眼球,华为或有意对其参股。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喜车网

“只有”长安的长安蔚来

据资料显示,2018年7月10日,长安汽车同蔚来达成合作,成立长安蔚来。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放担任。长安蔚来设立之初表示,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分别持股45%,另外10%由高管团队持股。

但事实上,长安蔚来成立之后的动向一直不明朗,并没有实质性的产物。直至两年之后,公司才有了新的动静——持股比例和高层人事发生了大的变动。

今年6月4日,长安蔚来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李斌、李伟均退出管理层名单,长安蔚来董事长&执行副总裁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担任。与此同时,长安蔚来的注册资本也由9800万元增长至了1.88亿元,增长幅度为92%。至此,长安汽车的最新持股比例达到95.38%。

长安汽车直接控股长安蔚来,使得本已沉寂的湖面开始荡漾,必然会引起各路人士的重点关注。

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长安方面就曾透露过长安蔚来的发展趋势,称长安中高端品牌会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更早之前,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还表示过:“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换句话说,就是长安中高端品牌将由长安蔚来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

不难看出,对于“合作伙伴”,长安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按照目前长安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来看,长安同蔚来紧密合作的几率并不大,它们的关系正逐渐疏远。

这个时候,华为就有可能成为长安汽车选择合作伙伴的对象之一。

声称“永不造车”的华为

众所周知,1987年成立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涉足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业务产品全面覆盖手机、移动宽带终端、终端云等。

如果把华为和造车放在一起,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创始人任正非所说的话,“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任正非敢说,大众敢信。

对于“华为永不造车”这句话看官们曾是深信不疑。确实,在车联网模块,华为有自己的建树。

2018年的时候,华为推出了自动驾驶的移动数据中心;2019 年的时候,华为又对外发布了《HUAWEI HiCar 生态白皮书》,定义车机互联 2.0,产品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有望打破目前 Android 车机系统的垄断地位;同年,华为采购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数据产品,进一步推进了自动驾驶落地。

这些,只不过是华为布局汽车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华为的这些“涉足”就很有可能变成“立足”之本。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今年8月7日,华为新增多项专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等。

8月1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汽车零部件及智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9月8日,华为更是投资成立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由此可见,未来,华为注定会在汽车行业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华为或有意入股长安蔚来

作为世界500强的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传闻由来已久,而此次,华为有意入股长安的说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8年1月11日,长安汽车就与华为、中国移动通信、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2018年7月,长安汽车又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立联合创新中心;2019年年初,在长安汽车总部重庆,该合创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因此,于长安汽车而言,同华为合作,的确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属性。如若这次华为能够再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定将进一步深化长安和华为合作。

就此事,车语者也联系到了华为车BU公关公司,其表示,华为的定位还是以帮助车企造好车为出发点。

照此来看,华为也不无牵手长安蔚来的可能。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华为不管同谁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造出更好的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汽车新能源投资者是谁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

新老势力各有难念的经,长安福特转型之余建成“第三势力”

国内车市,眼看着新能源转型进入到深水区,燃油市场也逐渐被自主把持,合资转型这件事早已迫在眉睫。从“战场指挥”的效率来看,过去那种从本土市场——合资公司——外方中国业务总部/全球总部的反馈、决策模式,早已不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节奏,谁更亲临战场,谁才更适合来排兵布阵;从“技术导向”来看,过去那种以外方主导技术的局面也完全实现反转,正如

奥迪

找上汽、

大众

小鹏

来帮忙解决技术问题一样,中方已经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主导。

但合资转型到底怎么转,依然没有一个准确可行的案例,却又可想而知的困难重重。可相比一直有些保守,甚至固执的其他合资企业,亦或是新、老势力,

长安

福特

以自建新能源“第三势力”的改革深度,率先拉开了转型的序幕。继8月1日长安福特正式接手

福特电马

在中国的运营业务之后,近日长安福特和长安汽车签署协议新设合营企业,合营企业未来拟从事主流品牌新能源乘用车供应业务以及长安福特已投资的福特品牌车型的分销业务。交易后,长安福特和长安汽车分别持有合营企业60%、40%的股权,共同运营合营企业。

而针对合资品牌的转型,以及长安福特的率先出击。由汽车公社、汽研社、大众侃车、天天汽车共创的《四车道》直播说,深入探讨了这一话题:新的合资公司,能给长安福特带来什么?从长安福特主导电马业务,到成立新的合资公司,转型后的长安福特会进入到怎样的新局面?面对能在北美市场威胁

特斯拉

Model Y

的福特电马,转型后的长安福特又能否让它“回归草原”?

电马并入长安福特后的新气象

当原本的长安福特 4S 店,加入了新能源产品之后,除了电马的销售,你肯定还想知道在售后上有何区别。而对于电动车,如果是常规的养护,有经验和动手能力的老司机或许都不用出门,换换雨刮条、空调滤芯,自己查查攻略就能搞定;但如果涉及到修电池,那却是外面大修理厂都搞不定的事,这得要技工有高压操作证,还得要绝缘条件好的环氧树脂地平,更得要“副厂”力不能及的原厂电池。

由此可见,电马并入长安福特之后,对于长安福特的经销体系,尤其是电车售后这一块,它带来了新技能的提升和纯电用户的引流。但与此同时,长安福特本身更为强大的经销体系,也让电马真正找到草原。实际上,电马并入长安福特之后,并不是简单的1+1=2,福特电马在中国业务的产供销一体化,既能把原本只有40多家的电马城市展厅,瞬间扩展成接近300家授权经销商,也让原本以油为主的长安福特“加电提速”。

当然,对于电马此前的表现,了解它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款有实力,但不太满足主流诉求的电动车。而在《四车道》的直播间,却提到了一个新词,叫做“边缘崛起”。不可否认,不管是电马,还是长安福特此前的其他产品,在销量的绝对成绩上的确处于弱势,但长安福特目前实际的经营状况,却是比

凯迪拉克

更好。

因为衡量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最终都得落点到利润上来。而眼下的长安福特,虽然在销量的绝对数字上并不抢眼,但主打的

蒙迪欧

锐界

L、

探险者

等几款产品,却是把长安福特的平均成交价拉到一个能盈利的水准。这是改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关键点:投资者开新店的意愿,一线人员销售、售后的服务热情,量虽不大但螺旋上升的整体状态,都在利润之下得到了极大的激励。而在卷到极致的2023,你很难见到这样满是希望的经销网络。

但这种希望,并不是单纯来自于目前的“有钱挣”,也是来自“未来可期”。比如新并入的电马,它是在北美市场唯一一个能威胁Model Y的存在,了解它的人也并不难理解:电马在加速和操控上都不输Model Y,但它传承的野马设计语言,却是一个比Model Y更时尚奔放也更有底蕴的选手。只不过,此前它来的确实比特斯拉晚了一些,也只有40多家“直营店”能供应。如今并网之后,销售模式的问题已经解决,只待它释放原本被低估的产品力。

新合资公司带来的蜕变

对于长安福特的转型,电马并入只是其一。而对于更重磅的新合资公司,它创建了国内合资公司转型的全新蓝本。首先,从股比上就能看到,长安福特占比 60% ,长安汽车占比 40% ,那么穿透股比占据 70% 的自主方(长安汽车)已经成为了实际的主导者。这不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合资模式,它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合资转型难的两个关键问题。

正如开头所说,合资品牌转型之所以难,就在于此事不得不做却又非常纠结。而对于“战场指挥权”和“技术主导权”这两个关键点,它涉及的并不仅仅是由谁来做决定的问题,而是在改革决策机制、研发主体之后,原来的供销模式等等,也必将进行重塑。这种涉及根本和利益的“大换血”,从外表来看只是一种战略转型,但实际难度却要高于从0开始创业。

可正如《四车道》提到的一句“题外话”:“相比德企、日企,美国企业的开放文化,天然就更加适合改革。”而来自美国的特斯拉,在新势力中率先实现了销量与利润的丰收,那么同样来自美国的福特,或许能像当初发明流水线那样,在中国率先发明出新的合资模式。

这种创新,起源于对时势的审度和对强者的尊重。在以往,合资公司更多上演的是中外股东的博弈,因此改革或者转型往往会在因品牌、技术、供应链的使用问题,以及最终利益分配无法谈妥变得无疾而终。但当福特看到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强劲表现,长安也看到福特在智能驾驶上的投入,和对操控的坚持之后,双方股东形成了一种新的尊重。从而用一种反向融合的方式,加速福特在中国的电动化转型。

那么当电马并入长安福特带来新气象,新合资公司也让福特在中国的新能源路线实现彻底蜕变之后,完全可以作出这样的预计:电马的并网,不仅是让长安福特或者新合资公司提前预习怎么卖好电车,以及让原本实力不俗的电马获得更强大的销售网络。以长安为主导之后,电马或许也会从以性能、操控、个性为主打的座驾,拥有更强的家用和智能化属性;经销商和用户的沟通,也会变得更加融洽和接地气。同时也会以此为蓝本,打造出更多更加本土化的新能源产品,并面向国内和海外市场。

长安福特变革之余,再冷静看待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变化趋势。不可否认,外企在新能源技术领域暂时处于落后,但这并不代表其虚弱,对于造车本身,外企在工程领域的百年积累,仍能让双方以一种技术互补、合作双赢的模式共同发展。甚至比起以往那种你给品牌和技术,我给市场和政策的模式,长安福特改革之后,才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你中有我和深度捆绑。这种革新,既是对新能源市场的一种全新探索,也是对合资的一种全新示范。

小结:

面对合资转型这个难题,它虽难,却又更加令人期待。因为面对新能源市场的未来,无论自主还是外企,单打独斗很难说有绝对的胜算,外企要面对技术难题,自主又何尝不要面对“内卷”难破,钱难挣的问题。可当长安福特对一个个问题抽丝剥茧之后,其经销网络肉眼可见的因利润回暖而获得了重生,电马也开启了在国内的新旅程。至于全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在这个新势力不再那么新,旧势力也不再那么旧的节骨眼上,它或将成为第三股中坚势力,来破解新能源这个难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球叔教你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汽车新能源投资者是谁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

江铃控股首款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 长安与江铃携手打造

易车讯

近日,

江铃

控股首款新能源汽车

长安启源A07

正式下线。这是江铃控股重组后导入的首款新能源车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丰富了江铃控股的产品线,更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南昌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铃集团董事长邱天高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

长安

汽车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衷心期望长安汽车把更多的优质产品投放在江铃控股,真诚期待与长安汽车开展更深入的合作,共同为汽车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长安汽车总裁王俊表示,这款产品是长安汽车新能源战略车型,也是导入江铃控股的第一款新能源车型,是长安汽车与江铃集团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全新成果,也肩负着长安自主品牌转型新能源的重要使命。长安汽车将进一步加强与南昌市和江铃集团的紧密合作,全力支持江铃控股更好可持续发展,努力带动南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喜车网。
与“长安汽车新能源投资者是谁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