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9 05:07:23 | 喜车网
“车轱辘话”从相关途径获悉,朱华荣将升任长安汽车董事长,正等待官宣,而张宝林将升迁为国资委驻派央企的独立董事。
6月3日晚间,张宝林发布了告别信息坐实了这一消息。告别信息称:
“各位同事:根据上级的决定,我将不再担任兵装集团和长安汽车的有关岗位职务,另有安排,非常感谢各位同事战友多年的支持和帮助!衷心祝愿大家在华荣同志和团队的带领下,向着世界一流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奋勇前进!长安行天下,明天更美好!今天下班将从企业微信中退出!谢谢大家!”
张宝林,1962年12月出生,河北唐山人。历任原江陵厂发动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长安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技术部部长、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长安汽车公司副总裁兼市场部副部长、科技委主任、长安汽车总裁、董事长等职务。
张宝林自2017年出任长安汽车董事长后,不断推动长安汽车转型升级进程,发布包括“千亿行动”“万人研发”“伙伴计划”“极致体验”四大战略行动。
朱华荣,1965年3月出生,重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朱华荣自大学毕业后便加入长安,曾长期扎根一线从事科研工作,依靠自身的实力,大胆探索,不断进取,从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逐步成长为长安汽车、乃至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领域的带头人。
已在长安体系内浸润34年的朱华荣既是一个极具眼界和洞察力的人,也是一个极具人格魅力和公共形象的人。
自2014年末朱华荣担任长安汽车总裁后,积极推动长安汽车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技术领域的狂奔,在他的带领下,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业务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
尤其是自2019年以来,长安汽车自主板块异常活跃,先后推出了CS35系列、CS75系列、逸动系列和欧尚系列等“现象级产品”,表现亮眼。
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累计销售汽车98万辆,增幅领先了行业6个百分点。
就目前长安汽车现状来看,朱华荣未来工作上的挑战显然不是自主品牌,而是合资板块。
长安汽车一直是国有汽车集团当中,自主品牌发展最好、最争气的,曾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第一,支撑着国有车企的门面。
长安汽车也是少有的自主销量超过合资部分的车企。当然了,长安自主销量超过合资部分有其特殊性,主要还是因为合资品牌表现太差,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持续大跌,长安铃木和长安PSA更是退市了。
作为长安汽车曾经的“利润奶牛”——合资品牌,近两年发展失速,也极大拖累长安汽车的整体业绩。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2019年亏损26.47亿,这也是长安汽车自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
再说几句
长安未来依旧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完成,汽车行业也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朱华荣过去的成绩很亮眼,而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此次重大人事调整,不仅是对长安汽车近年来卓越表现的认可,更是对长安汽车整体团队的肯定,同时也将助推长安汽车集团步入新的高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不知不觉间,2023年已经走过了一半的时间,中国西部地区一年一度最为重要的汽车盛会——重庆车展也于6月9日如期拉开帷幕。
重庆车展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重庆始终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镇,而重庆能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版图中能够有这样的地位,
长安
汽车的贡献更是不容忽视。
此次重庆车展,作为东道主,长安汽车自然也带来庞大的参展阵容,展示了企业在近年来取得突破,特别是新在能源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成果。这当中,与长安汽车产品家族一同亮相的
VIIA
概念车,以及原力技术带来的原力超集电驱、原力智能增程、高比能半固态电池、数智科技体验舱等,更是成为了本届重庆车展中备受关注的焦点。
庞大产品阵容,All in用户出行生活
长安汽车展台,
深蓝S7
、
深蓝SL03
、UNI-V 智电iDD、UNI-K 智电iDD、Z6 iDD、第二代CS55PLUS、
逸达
、第三代CS75PLUS等近20款产品悉数亮相,囊括了燃油、插混、增程、纯电、氢电等多种动力形式,纵贯主流
大众
、年轻化、高端等多种布局。
几乎覆盖了用户所有生活场景和出行需求的产品阵营,自然也引爆了消费者的参观热情,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用户除了可以近距离的来了解自己中意的产品,还能享受到长安汽车专门为购车用户准备的“618”惊喜好礼!无论是有着中国品牌SUV标杆形象的第二代CS75PLUS,还是经典的
逸动喜车网
PLUS,极具人气的逸达,抑或是UNI家族的新近上市第二代UNI-T、2023款UNI-V等产品,都带来了非常具有诚意的多重好礼和现金优惠。
市场持续增长,新能源迎来爆发
长安汽车展台人头窜动的场景,也真实的映射出了如今长安汽车市场表现!
相关数据显示,长安汽车进入2023年以来,前五个月累计销量已达98.99辆,同比增长7.8%,更难能可贵的是,随着产品结构和产品力的不断优化提升,5月份已经有包括CS75PLUS、逸动PLUS、UNI-V、Lumin在内的四款实现了月销过万,其中,CS75PLUS在5月份取得了超2万辆的销售成绩。
得益于香格里拉计划的持续推进,今年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在相继推出UNI-V智电iDD、深蓝S7等新车后,产品线更加丰富,市场竞争力也获得了显著提升,5月份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9288辆,同比增长113.4%,其中,深蓝SL03交付7021辆,
阿维塔11
更是凭借大定2366台,拿下了3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第一。
“海纳百川”计划落地,海外经销商组团亲临
在不断巩固国内汽车市场领军者地位的同时,近年来,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愈发惹眼,以至于成为了很多海外汽车经销商心中理想的合作伙伴,此次重庆车展期间,就有来自海外的汽车经销商,组团来到现场与长安汽车接触洽谈海外业务。
事实上,得益于在技术和产品两端的快速且高质量的发展,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竞争中的表现,已经愈发游刃有余起来。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9773辆,同比增长48.83%,在沙特、智利等10个国家销量排名中国品牌前列。
进入2023年后,长安汽车出口数字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增长,1-4月自主品牌车型累计出口销量就已经突破7.5万辆,同比上涨16.7%。在国内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内卷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立足于海外市场竞争,无疑将成为长安汽车发展的新引擎。
也正是基于这样战略考量,在今年
上海
车展上,长安汽车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计划提出,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投资100亿美元,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实现海外市场年销量逾120万辆,并明确了,将通过着力于加快产品和产能布局,强化品牌建设布局,加强营销服务布局,加快完善市场布局,以及加强组织、人才布局来推动“海纳百川”计划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
需要强调的是,长安汽车的“海纳百川”计划的这种“出海”形式,不只是简单让产品走出去,更多是让长安汽车品牌走出去,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品牌差异化的竞争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实力,而这也是长安汽车想要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的必由之路。
全速向智能低碳出行的科技公司转型
当然,成为世界一流车企,并不是长安汽车随着“海纳百川”计划的实施而提出的。无论是一直以来在国内市场中的强势表现,还是如今在海外市场中的亮眼成绩,乃至于“海纳百川”计划所展现的雄心勃勃,根本上都是源自长安汽车技术自信。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就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此后,围绕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的“北斗天枢”计划,以及代表高度未来主义的“纵横万象”设计理念……接踵而至,目标只有一个:全力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取得了突破,具备足够的市场规模、技术储备、体系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比如,长安汽车2022年底发布的氢燃料电池系统、智电iDD、长安原力三大新能源动力系统,越来越多的获得应用,就拿深蓝SL03来说,这款产品就囊括了纯电版、增程版、氢燃料电池版三种动力型式。同时,按照长安汽车规划,智电iDD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将会在包括现有的燃油车,以及未来所有车型实现应用。
此外,面对“引领中国品牌汽车走向高端”这一目标,长安汽车也拿出了
阿维塔
这一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全球品牌。首款产品阿维塔11在30-40万元新能源市场中颇具竞争力。按计划,第二款车型阿维塔E12也将在今年上市,到2025年前,将推出4款全新产品。
近年来,长安汽车在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指引下,正向着科技企业蜕变,在成功打造出智电iDD、原力电动、诸葛智能等新能源、智能化核心技术后,品牌和产品可谓焕然一新,进而使得长安汽车在2023年,得以实现新能源的全面爆发,而所有这些都预示着,长安汽车正在向着国际一流车企加速迈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猫叔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开年的两周,各家车企陆续交出了2023年的销量答卷。真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喜的是全年销量超300万、同比暴增61.9%的
比亚迪
,还有破百万的多家国产自主品牌。
忧的是合资与豪华车企。这就好比当年上学时摸了一年的鱼,最终拿着不及格红色分数试卷的学生,诚惶诚恐还无比忐忑。
这其中,就有
曾经因“豪华自有其道”而在二线豪华阵营叱咤一时的林肯。
回首2023年,
林肯
的“自有其道”似乎行不通了。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林肯总销量约为7.3万辆,甚至不及2022年所交出的7.93万辆的成绩单。毛京波为林肯打下的江山,为何就守不住呢?
这当中确实是太多因素使然。由于汽车市场大环境的因素让诸多二线豪华品牌惨遭滑铁卢。但我们翻开今年的豪华品牌销量来看,同为二线豪华品牌的
沃尔沃
,2023全年累计销量超18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1%,创下历史新高。此外,
凯迪拉克
和
雷克萨斯
也均超过18万辆。
曾经,毛京波用了四年时间,把低谷中的林肯带到了耀眼光鲜的高度。但却在毛总离开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林肯又遭遇断崖式下滑。究竟为什么?
对照以往,仔细想想,或许能找到答案。
作为林肯曾经的销量担当
冒险家
,在5月完成中期改款后,本来还能指望更年轻时尚的外观、更具科技感的内饰会为它迎来更为亮眼的销量数据,但事实却相反。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林肯冒险家5月销量仅为1972辆、6月仅为2654辆、7月仅在2463辆,11月、12月又再次跌落2000大关,分别为1793辆和1832辆。这和去年同期的月销量形成了强烈反差。
(数据来源于:车主之家)
再看另一款明星产品林肯
航海家
的表现。这款车于2023年4月完成改款后,林肯航海家也用上了全新的设计语言。更前卫,更有气场的外观,足以满足国人对于豪华中型
SUV
所需要的气场。两块23.6英寸的曲面大屏所组成的环抱式屏幕,即使面对一众新势力所主打的智能科技,也丝毫不怯场。
所以,有了更好的产品,但林肯的销量为什么不升反降呢?难道是林肯的营销不灵了?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两任挂帅的女总裁的营销风格。
林肯汽车的上一任总裁毛京波,曾出任罗德公关的高级副总裁,助力
奥迪
在中国市场获得初步成功,随后又加入梅赛德斯-
奔驰
,担任过北大区总经理,市场营销副总裁、
北京
奔驰销售公司执行副总裁等身份。
这位“车圈铁娘子”拥有超过20年的豪华汽车行业管理经验。
是的,丰富的豪华汽车行业管理履历让毛京波拥有足够的积淀。关键时刻,就能厚积薄发。
再看现任总裁朱梅君。她曾担任过长安
福特
市场营销副总裁、营销总监,同时也担任过
马自达
台湾公司总经理、CEO等高管职位。
朱梅君在福特工作时间超过28年,足以算得上是一位资深的“福特人”了。
但我们也发现
她几乎没有执掌过豪华品牌的经验。
要知道,在汽车市场,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有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豪华品牌更讲究品牌调性,以及品牌底蕴、服务价值体验、创新和营销等,讲究的是豪华的火候要足。
而合资品牌,一定要有好的产品,加之不错的价格策略,可能在市场上就能站稳脚跟。
所以,朱梅君掌管林肯这样的豪华品牌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正所谓:主帅无能,累死三军。
再来看,2022年11月毛京波正式加入
路特斯
,当时的路特斯是什么样的?还在高喊要做第一个全面转型电动的豪华超跑品牌。
单从品牌处境来看,如今的林肯不知要比彼时的路特斯好上多少倍。
初到路特斯的毛京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与团队一同明确了全新的品牌主张“For the Drivers”,一切为了驾驭者。随后路特斯获得的成绩,我们均有目共睹,无论是ELETRE还是即将于1月18日正式上市的EMEYA,都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做足了宣传,博足了眼球。诚然,如今的路特斯或许还未达到公众期望的高度,
但品牌复兴、重塑品牌认可度、重造传奇产品本就是一个漫长且极具挑战的过程。
这句“For the Drivers”让我想起了2020年林肯打出的“All in
SUV
”战略。
在当时,林肯砍掉了传奇车型大陆
Continental
,放弃MKZ,大家都嘲笑林肯愚蠢,
但事实却是林肯及时止损,开始拥抱快速发展。
再看当下如履薄冰的林肯品牌,
在记忆里,算得上成功的营销、或是品牌战略调整是实在是屈指可数。
真能提上桌面的或许得是一年半以前了,那时
林肯Z
即将上市,主打Z世代年轻用户群体,瞄准
奥迪A4L
、
奔驰C级
、
宝马3系
和
雷克萨斯ES
等一众豪华品牌的中型阵营,以全新的品牌设计、智能化的突破,抢的一方自己的阵地。
先不说林肯Z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但可以看见的是,在那段时间里的林肯品牌收获了无数的曝光量,也让更多用户认识了林肯品牌,这对于品牌的建设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随后的时间里,比如在2023年4月的
上海
车展中,具备战略意义的中型
SUV
,全新航海家上市;2023年8月成都车展,航海家混动版上市,
对于两款重磅车型,林肯品牌都似乎无所作为。
曾经豪情万丈,现实却给你当头一棒。
2023年,朱梅君和林肯汽车定下了年销量突破10万台的目标(后续修改为了9万台);
甚至,林肯还确立了“不以价换量”。
而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怎么看都像一个笑话。毕竟,价格战已经成了2023年汽车市场上一道无法忽略的风景。
我们记得,林肯在中国的第一次创业之路,本就不算成功。曾经的车型老旧、纯进口方式引入,性价比低,一直败走麦城,然后被迫退出。
随后林肯吸取前车之鉴,重振旗鼓,再次入华。这一次,林肯走对了,改变了不温不火的品牌形象,全力发展林肯之道服务体验,用宾至如归的差异化体验赢得市场认可。
从最早的MKZ、MKC、MKX和
林肯大陆
,再到如今的冒险家、航海家、飞行家和林肯Z。在中国,为中国,因地制宜,林肯已将其主力车型全面国产化。这个品牌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让人曾经有目共睹。
2023年,林肯在国内达成了50万车主里程碑,站上新起点的林肯,面对新浪潮席卷之下的中国车市,或许更应该好好规划一下未来的发展之路,可千万别步入铩羽而归的地步。
否则,50万车主将如何面对,又情何以堪?
否则,我个人一手原版原漆的MKZ,又该去哪里维修保养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哆哩,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