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19:48:23 | 喜车网
刚拿下吉利
银河L7
的销量开门红,
吉利汽车
又获得了中汽研的权威认证。
7月12日,“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与管理发展研讨会”在杭州湾吉利研究院召开,吉利汽车荣获由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诚认证”)颁发的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完成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车企。
同时,吉利汽车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创新实验室”。这一实验室将集合双方资源,进一步攻克新能源汽车“卡脖子”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引领技术,持续打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这张证书的意义,随着智能电动车时代的加速到来,新能源车需要一套全新的安全管理体系,因此2022年3月,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华诚认证也为此建立了一套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标准,而现在吉利汽车成了拿下首张认证证书的车企。
能在一众车企中率先拿下这张证书,吉利汽车对安全的重视和安全管理实力可见一斑,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为什么是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拿下这张证书又意味着什么?
先给结论:因为吉利汽车是真正的“造车者”,始终坚持正确的造车价值观和转型价值观,而这张证书是对吉利汽车现阶段高质量转型和未来转型潜力的双重认可。
坚守安全底线,重塑行业价值观
众所周知,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获得了迅猛发展,发展速度甚至超出了行业和国家预期,而这也导致了行业相关标准和法规的滞后,时至今日,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已经超过30%,有关智能新能源车的相关标准和法规,仍存在很多空白。
这就使得各个企业的产品研发制造标准存在差异,有的车企面对发展窗口期,更侧重于发展速度,难免就会选择以“下限”标准为企业标准,但任何一个坚持长期主义的“造车者”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以远高于行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安全方面。
这就是吉利汽车为什么要花费大力气去打造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的原因,在吉利的造车理念中,无论是燃油车时代还是智能电动化时代,安全都是第一诉求,而且必须遥遥领先于行业。
为了打造一套符合吉利标准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吉利专门成立了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并从安全管理机制、产品质量、运行监测、售后服务、事故响应处置、网络安全6 大维度、23 个层面、99 个单元逐级细化新能源汽车安全要求,让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这套体系的管理有多全面呢?不仅覆盖进货检验、下线检验及交付全过程的产品安全流程,还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质量控制和质量溯源能力,比如,通过动力电池安全系统安全性能综合测试,进行动力电池系统测量,完成动力电池系统段SOC、单体电芯压差、端口电压以及绝缘电阻等关键数据读取。
同时,针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的13个关键控制点,包括动力电池运输卸货、入库三电检验、动力电池存储等,吉利也已实现生产要素100%标准化,以极致品控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
简单来说就是,吉利会对新能源车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安全管理,绝不错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以确保消费者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都能“安全用车”。
以超高标准为企业标准,不断探索更高安全
仅是这样还不够,既然已经有了一套高标准的安全管理体系,自然要切实落实在产品上,所以吉利将产品功能安全全面融入了整车开发体系,并进行大量软硬件测试验证。
以核心的动力电池为例,吉利独创了电池安全技术——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首创基础安全、整车安全、智能安全、健康安全四大安全标准,不仅更全面,而且各项具体标准全面超越行业标准。
比如,基础安全方面,神盾电池安全系统共进行100+项电池包级测试,比国标强制测试需求多了80多项;整车安全方面,吉利首创了底部碰撞防护设计及验证,解决消费者行车场景中切实的安全痛点。
作为中国品牌引领者,吉利始终愿意为行业发展出一份力,所以其联合华诚认证,制定了业界首份全面、系统衡量新能源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的规范指导文件——《新能源汽车生产组织产品安全管理规范》,还与中汽中心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共建了新能源联合实验室。
这一实验室将由“多域融合电驱实验室、高压电磁防护实验室、高压电池安全实验室、充电体验开发实验室、能量管理创新实验室”五大实验室共同构成,目的是对各种不同场景、极端工况、前沿技术等做实验和验证,全面支撑吉利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一致性管控,以覆盖全研发流程链、全产品链、全生命周期和全应用领域的“一站式”综合研发验证和测试技术服务,提升吉利智能新能源产品的试验验证技术水平。
造更先进的车、造更安全的车、造更能解决消费者痛点的车,绝不为销量牺牲安全和质量,这是作为造车者的吉利始终坚守的发展理念,也是行业该有的“价值观”。
造车26年,强大的新能源体系力和完善的全球化生态链,以及十年来覆盖三电、芯片、智能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算中心,接近千亿元的研发投入,这样的吉利拿下行业首张“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毫不令人意外。
体系力即发展动力,开启新能源产品强周期
正如前文所言,这张证书是对吉利高质量转型的认可,而实际上,就在吉利获得行业权威机构认可的同时,也正在获得消费者的追捧。
前不久,吉利汽车公布了上半年产销数据,上半年吉利累计销售69.4万辆,同比增长超13%,并实现连续5个月同比环比双增长,展现出无惧市场波动的向上势头。
其中新能源车的表现格外亮眼,6月吉利新能源车销售38572辆,同比增长约30%,环比增长约43%,新能源车渗透率约28%,再创年内新高;上半年,其新能源车累计销售157889辆,同比增长约44%。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上半年新能源车不止整体规模在提速向上,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其中5月底才上市的
吉利银河
系列首款车型银河L7在6月这首个交付月就交出了9673辆的好成绩,爆款势头已显,而银河系列第二款车型
银河L6
也即将上市,未来几个月,吉利银河系列有望持续向上突破。
极氪
品牌上半年销量稳步提升,在极氪X交付贡献增量后,6月交付量再度站上万辆关口,上半年累计交付42633辆,站稳高端纯电动车第一梯队。几何品牌和睿蓝品牌上半年也有不错表现,在各自细分市场处于销量榜前列。
从入门级车型到高端车型,从纯电动到电混车型,吉利不仅形成了覆盖个主流细分市场的新能源车阵容,更在各个细分市场都有不俗表现,这种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在中国品牌中并不多见,而其之所以能在今年有这样的表现,绝对离不开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不懈努力。 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30%后,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从尝鲜期进入普及期,主流消费群体开始成为新能源车潜在购车者,他们对于安全、质量等汽车基本产品点更为在意,而过去一段时间行业虽然迅速发展,但快速发展下的很多安全质量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消费者当前的最大痛点之一。
在今年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后,吉利新能源正进入加速发展期,吉利新能源车安全管理体系也已经成型,所以吉利发布了新一代雷神电混8848、星睿智算中心、神盾电池安全系统等核心技术,与各个子品牌新车同步推向市场,让消费者看到了造车者的实力,获得了销量上的突破。
写在最后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初期,市场难免混乱,难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但在汽车这样一个马拉松式的长周期行业,要想跑得远,绝对不是靠抄近道、走捷径就能行的,即便靠着抄近道获得了一时的领先,也一定会在长期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吉利汽车前期的新能源车发展速度可能不是最快的,但从当下其展现出来的转型后劲儿来看,其绝对是走得最稳、最有耐力的,今年无疑是吉利的转型提速年,伴随着其后续诸多新车的投放,已经打好基础练就内功的吉利将迎来新能源高速增长的新时代。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条,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车市要变天,车企也开始寻求更多的方式来抵御风险。5月9日,
吉利汽车
与
长安
汽车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
长安和吉利迅速结盟,有点出人意料。尽管车企之间的各种联盟层出不穷,但初闻长安和吉利的故事,直觉上还是颇为不习惯。要知道,这两家车企的产品定位及目标用户较为相似,说为“宿敌”并不为过。而且在不久前双方还因设计问题爆发“抄袭门”事件,能够在如此短时间内“化干戈为玉帛”,令市场颇感意外。
显然,双方希望通过未来新业务展开合作,抵御市场风险,产生“1+1>2”的效果。但话说回来,轱辘哥同时认为,合作是否就一定能打好未来的仗也很难说。首先,新业务层面的合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另外,车企之间普遍有面和心不和的现象。那么长安和吉利的合作,是否又会再步后尘呢?
长安结盟吉利,联手合拓新格局
对于长安和吉利的结合,很多业内人士的反应是惊诧——这是“宿敌”结盟。当然,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当下的汽车产业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车市面临销量增长乏力的困境;另一方面,汽车产业正向新四化转型。于是,在车市寒冬与行业巨变的双重力量交织下,抱团取暖在此时不失为一种最优选择。
虽然长安和吉利都是国内前五的车企,目前都不存在生存压力,但市场内卷带来的成本增高,利润减少,谁都不能避免。正因如此,在这种环境下,车企之间的合作如果不能广泛而深入,很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安和吉利深谙此理,所以我们能从合作协议中看到,合作项目可谓是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双方目前所有的业务范围。其中,智能化电动化是双方合作的重点。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产品安全等进行合作。而在智能化领域,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
在轱辘哥看来,长安和吉利各有优势,长安的强项在于全方位技术研发,新能源上下业务链的打造;而吉利强在效率,以及旗下多品牌之间形成协同共享优势。虽然双方不涉及资本层面,但仍可实现诸多优势互补,至少可通过供应链整合及研发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显然,双方目前都面临新业务的发展瓶颈。现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技术路线不明确,没有那么多钱去做试错,形成联盟后能分摊研发成本。而这也是长安和吉利,在未来的合作中,可以预见到的。可以看出,这是一场有准备、有目标、有决心的强强联合。
车圈掀起合作潮,但真正共赢少
在长安与吉利合作获得盛赞的同时,对合作的质疑声也浮出水面。从理论上说,愿望挺美好,合作进行的时机也正当时。但在现实中,抱团不一定能取得了暖,从过去车企之间的合作案例来看,真正因为合作做强的个体并不多。
其实,近几年车企们抱团取暖现象非常多见。比如国际车企之间,
大众
和福特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的联盟合作;通用与
本田
在动力总成研发以及出行领域进行合作。自主品牌方面,
一汽
、东风和长安三大央企组成的T3出行联盟;
广汽集团
前后与
奇瑞
、
上汽集团
达成战略合作;造车新势力
蔚来
与
小鹏
在充电网络达成合作。然而,从效果来看,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此次长安与吉利之间的合作,是否也会“雷声大雨点小”,还有待检验。
毕竟合作会有很多不确定性,比如资金不足、沟通不便、无法融合等,都会导致项目落地困难的情况。当然,有合作必然就有分歧,这是无法避免的事。如何在合作中学会信任对方,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长安和吉利两个如此大体量的汽车集团,能够在第一时间破除层层障碍,走在一起相互合作,一来说明他们有足够的决心,另外也反映出两大车企领导的前瞻眼光。
长安和吉利的合作,绝不是所谓的“抱团取暖”,而是在降本共盈的基础之上博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经历了越来越多合作失败的案例后,我们更希望看到两家大企业能够在更大的格局下进行共创与探索,共同为市场创造价值。
无论是智能化电动化,还是出行领域的布局,这次合作内容均是两家车企深耕多年,且均取得初步成果的领域,因此双方的合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成本的降低。希望长安和吉利的合作接下来能有更大突破,实现中国自主品牌在新时代发展的历史跨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今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当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快接近40%,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板块业绩也是突飞猛进,当中包括
吉利汽车
,11月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万辆,连续四个月创下了新高。
新能源汽车掌握流量密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众多车企的发展重心也是往新能源方向偏移,然而在大家争前恐后布局新能源产品之际,
吉利汽车“反其道而行之”,坚守燃油车大盘,带来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开启中国星智能双擎新纪元。
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逐步下降,混动车市场也一直是日系车企的天下。两种因素都可以说是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拦路虎。明明知道山上有虎,为何吉利汽车偏偏向虎山行呢?通过此次与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博、吉利汽车中国星事业部产品负责人刘凡的交流,My车轱辘找到了明确答案。
两条腿走路,坚守燃油车大盘
在内卷不断的新能源战场,各大主机厂,不遗余力的去满足需求,刷新体验,反观燃油车市场,出现新车少、产品单一同质化、新技术迭代更新缓慢等现状。而
吉利汽车深耕燃油车领域,一方面因为燃油车仍是整体车市销量主心骨,另一方面因为吉利汽车有足够的体系力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发力。
范峻毅表示,在新能源大势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燃油车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
如果未来整体市场有两千多万的体量,吉利汽车预判还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盘子是燃油车的,因此早早就决定了要两条腿走路,一条代表燃油车,一条代表新能源车。
燃油车业务是吉利汽车的长项,2017年吉利汽车首次拿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冠,之后连续五年产销超过百万辆,连续五年拿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目前已经拥有1300万辆大盘。现在新能源车的冲击,吉利汽车的燃油车业务战绩也受到一定影响,吉利汽车也不得不调整企业战略。
范峻毅道出了中国星的未来规划,
吉利汽车要打系列化,把整个燃油车事业部板块正式更名为中国星事业部,旗下的星瑞、星瑞L智擎和星越L系列等会组成中国星系列,是吉利燃油车向上的排头兵喜车网
,同时
博越L
、
博越
COOL,
缤越
、
缤瑞
以及
帝豪
等系列车型也会持续改款换代,以及会坚持入门级的燃油轿车,就是帝豪系列,甚至吉利汽车将一些架构、座舱、智驾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燃油车身上,让新技术赋能燃油车。
新能源板块方面,吉利汽车有两个蓝色行动,一个是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另一个是主攻
纯电动
智能汽车。目前吉利汽车已经有银河系列和几何系列,并且两大系列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11月银河系列销量近1.4万辆,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环比持续正增长。同时几何系列销量也超过两万辆,同比增长约47%。
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好成绩的背景下,吉利汽车进一步深耕份额更大的燃油车领域,无疑更有利于未来发展,于是乎吉利汽车带来了中国星智能双擎产品。王博透露,
吉利汽车的市场目标是要充分发挥整个吉利在油车市场的优势,燃油车市占率做到中国品牌油车市占率第一
,这个重任,放在了
星瑞L
智擎和
星越L
智擎两款新车身上。
以高价值产品,与合资品牌对抗
尽管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品牌力、市场口碑、产品力等方面也备受消费者认可,但是竞争激烈的国内车市也是高手如林,
星瑞
L智擎和星越L智擎所在的混动车市场,更是被日系车企长期霸占,作为后来者的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如何与日系混动车竞争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王博给出的答案就是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新燃油车和混合动力产品。尽管近几年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极其激烈,但是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力竞争,只要产品实力过硬,吉利汽车就有信心能够在全国各个细分市场抢占市占率的一席之地。
在12月3日上市的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就是在油车上提出跃升一代的新产品,具有同级领先的7秒级加速性能,还有两车都进入4升时代的低油耗,以及智能座舱、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都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与合资车更大的不同点在于,
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还融入了中国风设计元素,晴山紫和皓月白两种车色都是取自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色。
对此,范峻毅道出了吉利汽车的出发点,最近几年很多用户对国潮或者国风的认可度非常高,吉利汽车又是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所以新产品通过融入中国风设计,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中国星还有一大优势是市场口碑好,
从星瑞上市、星越L上市,到两款智擎车型的推出,中国星累计总销量已经超过84万辆
,充分说明中国星已经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目前中国星系列整个体量正在快速向百万辆迈进。
显然,两款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都是实力过硬的新车型,它们有着丰富且先进的功能配置,同时12.67万元-17.77万元的定价也比合资混动车更加亲民,加之中国星系列良好的市场口碑,这些都是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与合资品牌车型抗衡的底气。
利润很重要,但更重视1300万用户
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深耕,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因为新能源车难以实现盈利,燃油车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毕竟现在能够在新能源车领域实现利润正增长的车企凤毛麟角。
对此,范峻毅给出了明确答案,如果现在没有任何顾虑,吉利汽车也可以全面转向新能源。但是
吉利汽车在汽车市场已经拥有1300万用户大盘,这块大盘和基数需要新产品承载
,因此吉利汽车始终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路。
范峻毅补充道,企业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现在燃油车是挣钱的,新能源车是亏钱,要用燃油车去补贴新能源;但是随着新能源车规模化,可能会形成第二阶段,即燃油车挣钱,新能源这边可能会持平;进入第三阶段,有可能会变成燃油车也挣钱,新能源也挣钱。
而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没有谁能够在刚出生第一年是挣钱的,但是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有领先的燃油车优势基盘,有自己的技术底蕴和规模效应,所以在投入期以及成长期来说,实现盈利的速度也有望比其它车企更快。
在当前市场燃油车销量主导的情况下,吉利汽车依靠强大的体系力,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发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而吉利汽车带来的中国星智能双擎,通过更先进的混动技术、更智能的科技安全、更豪华的整车品质、兼顾性能与节能的驾控动力等全新体验,让燃油车跃升一代,不仅为市场带来全新的选择,也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吉利中国星的市场号召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