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6 17:51:22 | 喜车网
吉利银河并不是吉利汽车的一个新品牌,而是吉利品牌下专注中高端新能源的全新产品系列。但吉利汽车对待这个全新产品系列的态度,却不亚于打造一个全新品牌。
原因在于,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或者再直白一点,绿牌车和蓝牌车,在消费者心目中已经划清了界限。在卖燃油车的店里,贵出好几万元的同级别新能源车大概率就是陪衬;在卖新能源车的店里,燃油车更加不可能卖出去。所以,将新能源车单独拿出来,投放新的产品、铺设新的渠道、塑造新的品牌形象与认知,是摆在每一个主流品牌面前的必答题。
所以,我才会对吉利银河怎么卖车最感兴趣。
吉利银河的产品本身,事实上并不需要太过担心。从进入4.0架构造车时代后,吉利的新车不管是平台架构、动力系统核心技术、产品设计与工程能力都很能打,其中不乏上市即热销的爆款车型。如今的吉利银河,在吉利汽车既有的战略部署下,相信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产品谱系与产品定义的规划。
但当2023年品牌之间已经打响你死我活的决战时,相比不同品牌在产品力本身上逐渐拉近的距离,销售模式、服务品质、全程体验、品牌认知,这些对于一个新品牌,或者是一个将要被品牌主推的全新系列,显得更加重要。
于是,今天我们想讨论两个问题:吉利为什么一定要大投入去做这个全新的中高端新能源系列?这个全新系列会如何重新思考触达用户的方式?
吉利汽车为什么要做银河系列?
在2022年之前,中国的主流车企对于动力系统电气化的思考,大多是遵循传统燃油车-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纯电动的渐进式路径,也认为混合动力将是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传统燃油车的主要替代品。
但在2022年,比亚迪用油电同价插电混动车的热销,打断了这一进程。从此,消费者对于插电混动的价格预期,不再是比同级别燃油车贵了好几万,而是一台和燃油车同价,可以直接替代燃油车的产品。此时,渐进式的动力系统电气化技术路线,在终端消费者那里已经很难再行得通了。
因为消费者需要的不只是节油,更是体验完就回不去的“电感”驾驶。当一台车型日常80%以上的工况都可以用电,长途出行又没有里程焦虑,价格还和同级别燃油车保持一致,这样的车没有理由不受到消费者欢迎。
不夸张地讲,插电混动车就是电动化时代的“燃油车”。而这一块恰恰是吉利汽车目前相对薄弱的环节。
从新能源渗透率来看,2022年吉利汽车已经达到了21.9%,单月最高接近30%,在以燃油车为主体的主流超大车企中,已经算是很高的数字。但这个高数字背后有两个潜在的问题:
第一,纯电动与插电混动的渗透率分别为18.5%与3.4%,相比国内整体纯电动与插电混动3:1的新车销售比例,吉利汽车的插电混动销量偏低。
第二,纯电动销量前三名的品牌是几何、极氪与睿蓝。几何与睿蓝都有大量的B端渠道,不完全针对私人市场,而极氪主攻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市场。吉利在体量最大的15-30万元市场中,新能源话语权并不强。
所以,这就是银河系列必须要在此时推出的原因。
中国新能源市场仍然是一个朝阳市场,尤其是在主流市场,新能源对燃油车的替代有巨大的潜力可挖。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又已经把包含混动在内的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彻底认知为两个完全不同的品类。所以结论就是,新能源车需要有独立的序列、独立的品牌认知、独立的渠道、独立的营销传播。而银河系列,就是吉利汽车从产品到品牌到渠道全面加速向新能源转型的产物。
银河系列,将会重点布局15-30万元区间,衔接几何与极氪之间的新能源空白地带,将吉利汽车目前“哑铃形”的新能源销量格局转变为更加健康的“橄榄形”,更要将吉利汽车过去多年来在新能源基础技术上的积累,赋予更强的终端用户认知。
从吉利汽车的官方信息来看,银河系列未来会有“智能电混”和“智能纯电”两个序列,在设计语言、品牌形象、渠道生态层面全部重新建立。首款车型,将是今年第二季度上市的电混SUV银河L7,到2025年前已经规划了7款车型。
同时,吉利汽车的内部组织也进行了重新调整。在银河系列发布之后,吉利对于传统的“蓝牌车”成立了吉星事业部,将中国星、博系、缤系、帝豪系等销量基盘统归为吉星系列。同时,将几何品牌回归吉利品牌,形成吉利瞄准大众化、满足B端和部分出口需求的纯电产品系列。
这也是经历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供需两端剧变后,一家销量领先的主流大厂最快速、最坚决的变革。
吉利银河系列会如何与用户沟通?
举一个并不一定恰当但却非常有助于理解银河系列定位的类比例子,银河系列在吉利汽车中的定位,和海洋网在比亚迪中的定位非常相似。
海洋网是比亚迪带有鲜明新能源属性和年轻定位的营销网络,也是比亚迪在去年侵吞主流合资燃油车份额的重要新生力量。无论是线上下单、商超店、城市展厅,比亚迪都是首先在海洋网上先行尝试。同时,海洋网的产品,也都是原生或是只有新能源版本的车型,
但是,在海洋网两大系列纯电海洋生物系列和混动军舰系列的产品布局完善、规模上量之前,支撑海洋网发展的“基石”,其实是一款王朝网的“亲儿子”宋PLUS DM-i。
如今,吉利银河系列同样需要一款价格、定位均面向主流人群,能快速进入市场走量的基石车型,这款车型就是银河系列首发的银河L7。无论是从尺寸和潜在的价格口径来看,银河L7的直接竞品,正是宋PLUS DM-i,事实上银河L7所承担的任务,也和当年宋PLUS DM-i之于海洋网有很强的可比性。
银河L7的身上,能看得出不少与吉利在售车型相近的特征,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事情。因为如果银河系列能够在渠道层面有新的创新,比如在重点城市建立品牌中心与线下用户沟通渠道,把经销商功能解耦实现订交维分离,销售模式线上化、用户体验标准化、价格一致化,那么银河L7的产品优势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吉利的雷神电混8848、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银河N OS等领先的核心技术,也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充分的认知。
用一款相对成熟的产品,加上全新的渠道模式,再加上核心技术的优势,让银河系列的第一炮打得响、打得稳,这就是银河L7承担的重任。
只有银河L7有了好的市场表现,银河系列也才能真正进入以电动原型车“银河之光”引领的新时代。这款电动原型车上所展示的设计语言、科技趋势,将会在银河系列后续的产品中逐步体现。
但还是那句话,银河L7作为首款车型,必须要有冲开银河系列的第一波口碑,要能将产品之外的全新销售服务体系跑通,要让消费者看到吉利汽车新能源转型的决心与实力。
没有宋PLUS DM-i的引流,比亚迪海洋网的后续动作不会那么从容;同理,没有银河L7的一炮打响,吉利银河系列的产品部署压力也会很大。尽管银河L7的首次亮相并没有关于价格方面的透露,但在残酷的市场现实下,相信吉利汽车应当会给出一个有竞争力的价格。喜车网
写在最后
经历了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变迁后,每一家主流车企都不会无动于衷。靠着纯电动与插电混动产品的合理分布,比亚迪拿下了2022年中国本土车企的销量冠军,而此前连续五年蝉联这一位置的吉利汽车对此一定有最深的思考。结论就是,吉利汽车必须要以专注专业专心的态度,将新能源系列拉出来单干,让吉利新能源的品牌认知最大化。
当中国车企新的老大已经完成了新能源的蜕变,当中国车企多年的老大也已经下定决心转型新能源,那么老三老四的变革动作还会远吗?众多还沉浸在燃油车市场,对新能源默不作声或是有心无力的合资车企们还不有所动容吗?
2023年的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只是一场掀桌子、撕破脸的决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童济仁汽车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3月21日,
吉利汽车
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
特斯拉
和
比亚迪
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
极氪
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领克
、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
睿蓝汽车
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
领克08
;在售产品
领克01
、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
沃尔沃
、极星、
路特斯
、
smart
、
集度
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纯电动 汽车 时代到来之后,传统 汽车 厂商都开始着急。特别是头部的 汽车 厂商,比如国内的吉利,长城,长安,在新能源 汽车 上的动作都很多。而其中又以吉利 汽车 动作最为频繁。
在最近几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发布了几个重磅消息。1、与富士康建立电动 汽车 代工生产合资企业;2、投资贾跃亭旗下Faraday Future(法拉第未来)并在产品技术和生产代工方面进行战略合作;3、为百度生产智能电动 汽车 ,其中第一款车型将于明年推出;4、与腾讯控股合作,开发智能 汽车 控制和自动驾驶技术。
但是这些吉利还觉得不够,近日我们获悉吉利要成立新电动 汽车 公司。那为什么吉利在新能源 汽车 方面有如此频繁的动作呢?
【1】吉利新能源 汽车 表现乏力
根据数据统计,2020年吉利 汽车 在新能源领域,表现比较一般,目前吉利旗下有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2020年总销量为6万8142辆。相比于吉利 汽车 全年的132万辆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何况吉利还是目前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呢。
在中国整个新能源 汽车 市场来说,吉利的表现也很一般。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车市纯电动 汽车 (含商用车)的销量约为116万台。而2020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约为212万台左右。在全球纯电动车销量构成中,中国纯电动 汽车 的销量占据了半壁江山。有这么好的市场,但是吉利在2020年却没有一款纯电动 汽车 的销量在前十名。
所以现在没有比吉利更着急的事情了,都说船大难调头。现在的吉利已经成为中国第一的自主 汽车 品牌,旗下吉利,领克等多个品牌。传统燃油车领域,吉利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是新能源时代下,目前吉利还没有展现出自己应该有的实力。
所以我们通过最近吉利的动作就不难看出,吉利着急的与百度合作,富士康合作,法拉第未来合作,腾讯合作,都是希望通过强强联合,哪怕今后这些合作能成功一个,就能让吉利新能源 汽车 成为中国市场佼佼者。
【2】吉利想努力打造浩瀚架构
吉利计划成立一家新公司的目的,是 探索 电动 汽车 的产品规划、营销和销售的新方法,这和大部分 汽车 制造商将传统燃油车和电动 汽车 一起营销和销售的行业惯例有所不同。
而且吉利或将于今年成立 Lingling Technologies ,以管理旗下基于 SEA 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生产的车型,而 SEA 平台生产的领克品牌车型(由首款纯电动车领克 Zero 开始)和几何品牌车型的营销和销售工作也将由新公司单独负责。
浩瀚架构是吉利历时4年,投资180亿研发的平台,旨在建立以硬件层、系统层和生态层,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布局,从架构的研发的之初就考虑到要满足不同细分市场。这个平台是吉利今后新能源 汽车 成败的关键。因此吉利成立新公司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围绕浩瀚架构展开的。
【3】新公司还将负责浩瀚架构的推广
吉利的浩瀚架构,是想做成类似大众MEB平台,目前福特就在使用MEB平台开发新车型。吉利现在主要合作的对象,已知的与百度的合作,与腾讯,富士康的合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与浩瀚架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通过新公司,也是将浩瀚平台能更好的与更多的有需求的公司进行合作。
总结:
目前吉利 汽车 努力改善两个方面的形象。一是努力的提升技术和产品,让吉利的车型有更强的竞争力,特别是能够摆脱过去中国品牌廉价的印象。二是在成为燃油车领域自主品牌第一之后,也努力成为新能源领域的老大,并且将浩瀚架构真正打造成一个生态。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