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

2024-01-26 02:04:48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

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电卡观察

激活换电“一池春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换电“朋友圈”。

吉利、

长安

“牵手”

蔚来

,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广汽也与南网联手,加码换电。

重卡方面,喜车网

上汽红岩

、三一、徐工等也加快了换电站及换电车辆落地步伐。

越来越多有影响力的主机厂在推广车辆的同时也积极探索“换电补能”。

但目前换电发展最大的难题还在于标准不统一。没有标准化,就很难有规模化,没有规模化,盈利的可能性很小。

车企与换电服务商的合作或将推动标准化的实现。

万利高速首座光电一体重卡充换电站投用

2023年12月4日,万利高速长滩重卡充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万利高速首座光电一体重卡充换电站。

该充换电站由重庆高速集团万利万达公司、启源芯动力(国家电投)、重庆数字交通公司、重庆正马运输公司共建,涵盖了充换电、分布式光伏、储能等多重业态。

吉利蔚来官宣合作换电

11月2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通过“共投、共建、共享、共运营”模式,携手打造 “私家车”和“营运车”两大换电标准体系,加速推动车端、站端、电池端、运营端连通协同,扩大换电网络规模,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完善的服务。

上港零碳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换电站投运

11月27日消息称,近日嘉定企业

上海

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上港零碳无人驾驶智能重卡换电站,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集疏运中心投入试运营。

该换电站是洋山港水公铁集疏运系统的配套项目,共设12块电池及13个电池充电位,搭载企业最新研发的地轨龙门双工位换电机器人技术,利用机器人搭配机械伸缩臂设计实现协同换电,

换电时间

较原来的单机器人吊装换电方式缩短50%,最快

换电时间

1分50秒,可满足单日最高288车次的换电需求,为往返于洋山港与新片区集疏运中心、单程35千米的智能重卡提供绿色能源服务。

协鑫能科:截至目前,公司已运营换电站69座

11月27日,协鑫能科在互动平台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已运营换电站69座。公司将继续以 “光储充换售”一体化赋能“固定+移动”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商业务,打造赋能多元化场景的灵活解决方案服务商。

瀚川智能申请换电站及方法专利

11月26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换电站以及换电方法“,公开号CN117104066A,申请日期为2023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涉及换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换电站以及换电方法,能够使满电电池包的准备与馈电电池包的解锁同步进行,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换电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渝黔桂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电动走廊

11月23日,2023中国交通产业经济年会暨两江交通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渝举行。会上,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电动走廊暨重卡换电示范站正式发布,重庆、贵州、广西将携手共同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电动走廊。

根据协议,三方将依托渝黔桂高速公路网络优势,整合市场资源,沿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北部湾高速公路建设电动重卡充换电等配套设施,推广新能源重卡换电及电池银行业务,为重庆——北部湾新能源物流干线提供定制化服务。同时,三方将加强区域通道资源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共同完成路网的选定,共同制定站点布局规划,共同制定统一换电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共创品牌,实现市场协调,并根据市场规模和技术迭代持续优化。

广汽集团牵手南方电网加码换电

11月23日,

广汽集团

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与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池银行、换电站以及虚拟电厂、电池回收等领域展开合作。具体来看,在电池银行方面,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电池银行的商业模式设计,根据电池银行的市场潜在规模预测,开展电池银行业务的投资合作;在换电站业务上,双方会选择合适站点共同开发、投资和建设换电站,在提升换电服务便利性的同时推动换电站在分布式储能商业应用场景的应用。

中石化山西公司融强充换电站在长治上党区顺利投运

11月22日,中石化山西公司融强充换电站在长治上党区顺利投运,开始为当地重型渣土车提供换电服务。该站也是继长治关村充换电站之后,中石化山西公司投运的第二座充换电站。

该站采用顶部吊装式换电结构,整体重量为70吨,换电站下部是8个300kW功率的充电机,换电站上部是8个电池工位,有7块备用电池工位和一个换电车辆吊装下来电池的充电工位。

蓝谷能源疆南首座换电站投运

11月20日,2023年沙雅县

北京EU5

快换版巡游出租车交付活动在雅万顺汽车园区成功举办,活动当天,园区内的蓝谷能源智能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

此次正式投入运营的沙雅县换电站,是蓝谷能源在南疆投运的首座换电站,同时也是蓝谷能源携手北汽销售公司打造车站一体化战略的首个新疆项目。

宁夏长燃物流公司与时代骐骥签署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建设框架合作协议

11月17日,宁夏长燃物流有限公司与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订了新能源重卡换电站建设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合作建设新能源重卡底盘换电站。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总站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

又一个千亿赛道崛起!换电模式最快两年内普及?

作 者丨宋豆豆

编 辑丨张明艳

图 源丨图虫

近期随着国家多项支持政策出台、相关企业加速布局换电站规划、资本涌入等多方利好因素,国内新能源 汽车 换电赛道不断升温,已成蓄势待发之姿。

仅6月以来,

国内换电市场消息频出

:可支持换电的上汽“魔方”电池首次揭秘;宁德时代EVOGO换电服务在安徽合肥正式启动;吉利 汽车 旗下主打“换电轻出行普及者”的睿蓝 汽车 官宣入局换电赛道,并推出三款换电车型,今年底将建设完成200余座换电站;一篇来自国外做空机构Grizzly Research LLC的报告,直指蔚来尝试推行的BaaS(车电分离、电池租用的新型购车方式)以及换电业务,一定程度上将换电模式推上风口浪尖……

与此同时,

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相继展开

,重庆、武汉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支持换电模式发展的利好政策——重庆明确到2023年,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推广换电模式新能源 汽车 1万辆以上;武汉力争到2022年底累计建成换电站50座,到2023年底累计建成换电站100座。

巨头争相入场背后,一个千亿市场规模赛道的崛起已势不可当。

中信证券预测,预计2022年换电站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全年新增换电站数量将超3000座;预计到2025年行业当年新增有望超过1万座,对应设备投资额和换电行业运营收入将达到千亿元。

国内换电行业“四足鼎立”

事实上,新能源车发展至今,续航、补能一直是困扰电动车用户的难题。目前新能源 汽车 有充电和换电两种补能模式,随着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的增长,充电模式面临着快充需求增加、充电桩布局不均衡等问题。

在传统充电桩建设提速的基础上,换电成为一条全新赛道。所谓换电模式,即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充电、统一配送,并在换电站内对电动 汽车 进行电池更换服务。与充电相比,换电更快捷,可以媲美燃油车的加油,在最新的新能源 汽车 发展规划中,换电也被正名,位列新能源 汽车 补能方式之列。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智能网联 汽车 技术中心董事长殷承良表示:“换电的优势和劣势非常清晰,优势是补能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电池损耗低;续航里程长、安全性高、应用场景丰富;缓解电网扩容压力、前期购车成本低。劣势是建设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标准化难以建立,商业模式盈利难等。”

眼下,国内换电行业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以蔚来、吉利、北汽为代表的整车企业,以宁德时代、SK为代表的电池厂商,以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为代表的大型央企,以及以奥动新能源、杭州伯坦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商。其中,车企代表、第三方服务商瓜分了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蔚来、奥动新能源和杭州伯坦分别运营着1024座、450座和108座换电站。

对于充电和换电两种补能模式,行业内基本形成共识——二者是互补而非竞争关系。

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换电模式现阶段不会成为主流。

“在乘用车领域,在to B端的运营市场有换电的场景需求。但对于私家车主而言,目前换电是部分人群在部分场景下的部分需求,现阶段不会成为主流,只是新能源 汽车 补能的技术路线之一。现在什么样的人会选择换电?第一类是家里不能安桩,单位也没地方充电;第二类则是中层阶级以上的人群,从他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来看,时间更重要。”仝宗旗认为。

国网商用电动 汽车 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海晓涛认为,充换电模式不是非此即彼,融合发展各有适用。不同电能补给方式的特点决定了各自有各自适用的特定场景——对于商用车和出租车,换电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对于乘用车,中长期看最好的方式还是充电,平时在家或者单位慢充,还可参与车网互动,高速公路长途出行时,超快补能更近似于加油站的体验。

换电壁垒能否打破?

需要注意的是,

尽管换电模式优点颇多,但也面临不少挑战,单是庞大的资金压力足以让企业背上重担,

比如不菲的换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

数据显示,蔚来一代换电站成本约300万元,二代换电站成本在150万元左右;协鑫能科公告披露,单个乘用车换电站投资额为500.72万元,其中换电站投资260.72万元,占比约52%,线路投资100万元,电池投资140万元。

作为换电模式首位尝鲜者,以色列Better Place公司由于高投入低回报、大规模运营投入与微薄收益不可持续,且只有雷诺一家客户,成立仅6年便申请破产清算;后来特斯拉也曾试水换电模式,最终因定价高昂、操作不便而放弃;蔚来至今未能实现换电业务盈利……

蔚来能源高级副总裁沈斐曾估算,按每度电0.6元、平均每单50度电计算,一天一座换电站换电50单、一年可收入50万-60万元,基本可以覆盖换电站的场地租金和设备折旧费用。

按照每辆车每周换一次电计算,一座换电站大概要辐射350辆车,才足够支付成本。这也意味着,如果蔚来的1024座换电站自负盈亏,需要卖出超过35万辆电动车。

据了解,换电模式的成本约是充电模式的1-3倍,一般充电车型一辆车需要一块电池,但换电企业需要为每辆车准备1.1块或1.2块电池。

此外,横亘在换电模式发展道路上的另一座大山则是电池规格未实现标准化。一方面各个企业的电动车技术标准日新月异,电池标准千差万别;另一方面车企之间不愿共享技术标准,换电模式在超出单个车企范围之后无法实际运行。

《电动 汽车 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规定的电池型号多达145种,涉及的电池生产商、材料供应商群体庞大,电池模组结构又因车型设计不同而各异。

今年两会期间,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建议推进换电电池包的标准制定,使换电电池包能够在不同车企、不同换电站、不同用户之间可互通互换。

实际上,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 汽车 的核心要件,主机厂和电池厂商一直在博弈。对于车企而言,换电涉及动力电池产品规格统一的问题,这也是“换电模式统一标准化”迟迟未能落地的主要原因。

尽管宁德时代宣称其巧克力换电块可适配全球80%已上市以及未来3年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但目前除了一汽奔腾旗下的NAT车型加入EVOGO之外,尚未公布其他合作品牌的推进情况;蔚来公布BaaS模式后,尽管积极释放合作诚意,但武汉蔚能尚未成功开拓一家外部车企。

宁德时代子公司——时代电服总经理陈伟锋坦言,“目前大部分车企都有自己定制化开发的平台,几乎每个车型或者每个品牌对电池包都有定制化要求。换电方面年初推出‘巧克力换电’通用化电池,通用化是换电的前提, 探索 通过‘巧克力’模式用户是否能接受。业务在1月份推出,在一两个城市做试点。”

奥动新能源副总裁兰志波提出了两个统一:一个是规格统一,目前奥动合作的16家车企、30余款车型、4万辆车中,电池包的规格是统一的,实现了电池包在任何换电站可共享;第二个统一是尺寸统一,目前并没有实现,“这需要共同努力制定一个标准”。

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

虽说近年来电动化进程不断加速,但仍有不少障碍,比如补能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电动车补能效率问题,提升实用性,国内电动车企主要有“提升充电效率”和“快速换电”两种发展路径。

充电优点明显,几乎所有品牌车型都适用,并且目前配套设施也很齐全,第三方充电站、品牌自家充电站都不少,并且赶时间可以选择快充,晚上回去也能停在自家车位慢充,很方便,缺点是充电时间较长,充满基本都要30分钟以上。相比之下,换电速度很快,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补能,但缺点也明显,相对局限,目前支持的品牌只有

蔚来

和睿蓝。

总的来讲,不管充电还是换电,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因此一直是网友争论焦点。不过最近,

长安

、吉利先后与蔚来签署协议,内容基本相同,都是围绕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两家传统车企巨头加入换电阵营,这一争论结果越发明朗,换电、充电都有未来。

长安、吉利为啥会选择蔚来?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是蔚来换电站,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止到10月份,充电桩数量已经达到两万根,换电站已经超过2100座。作为参考,蔚来换电站已经覆盖了全国26省,国内294个地级市中,有240个都有蔚来换电站。

而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很多蔚来车主都乐意进行换电,目前蔚来换电站日均换电次数超6万次,2000座换电站平均每站每日换电30次。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成熟的全国换电网络,并且其他车企很难复制,即使有资金实力,时间也已经不允许,毕竟蔚来布局全国换电网络用了8年时间。再加上按照蔚来规划,发展换电除了满足自家产品需求,还提出了换电云服务。

有了这样的背景,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长安、吉利不另起炉灶,而选择与蔚来合作。对长安来讲,目前自己换电主要针对B端市场,合作可以拓宽产品线,增强竞争力。不过吉利与蔚来的合作相对复杂,毕竟目前已经有了与力帆科技共同成立的

睿蓝汽车

,主攻中端市场。据此,笔者猜测可能会成立一个全新的高端换电品牌。

与两大传统车企巨头展开合作,对蔚来的好处也很明显。一方面,换电业务做强做大,能给消费者更强的购买信心,也能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吸引更多车企加入,换电阵营达到一定规模,未来就有可能实现换电行业统一标准,作为先行者的蔚来、睿蓝,当然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吃到更多市场红利。

不过对于蔚来自身来讲,也是挑战。一方面,更多车企加入换电体系,意味着换电车主会更多,如何才能做到不影响现有蔚来车主的使用体验,需要思考和重视。另一方面,随着换电阵营的扩大,这些车企未来势必会推出更多支持换电的车型,也会对蔚来及其即将推出的

阿尔卑斯

品牌产生影响,毕竟长安、吉利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总体来讲,换电阵营扩大是好事,就目前来看,换电确实是一种高效的补能方式,和800V超高压快充一样,都有不错的实用性。未来,换电可能也会成为潮流,而换电一旦规模化应用,成本就会降低,换电车型门槛大概率也会下探,与充电车型一起,进一步冲击传统燃油车,加快电动化进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评4点0,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喜车网整理的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喜车网。
与“电卡简报(2023年12月1期):换电“朋友圈”扩容 换电才是未来?长安、吉利先后加入蔚来换电阵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