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5 08:01:30 | 喜车网
安全,向来为消费者所重视,尤其到了新能源当“主角”的当下,更是如此。而在一众车型中,重量较轻、结构较小的微型车在安全性的起跑线上就已远远落后于传统轿车和SUV,再加上很多车企因成本原因都是能减就减,这也让微型车被迫扣上了“不安全”的帽子。在此背景下,结合了微型和新能源两大关键词的微型纯电动车还能买吗?最近,
奇瑞
小蚂蚁
以“铝行舱”极限抗压挑战为目的,进行了“复刻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挑战”,在省力杠杆挑战中成功翘起了2吨重的
特斯拉
Model S
,还有5吨重军用重卡,在等力杠杆挑战中,完成了“一蚁扛两虎”的极限等力杠杆操作。又在“托举30吨
坦克
挑战”中,用2台奇瑞小蚂蚁和2台奇瑞
无界Pro
对重量约30吨的坦克进行托举,采用“泰山压顶”的方式放到4辆车的车顶上。面对极限抗压挑战,奇瑞小蚂蚁成功通过。
经过前两轮极限挑战的奇瑞小蚂蚁车身情况到底如何,和竞品车型到底有何不同?面对疑问,奇瑞小蚂蚁车身和竞品车型的车身都进行了拆解。通过拆解分析来看看它的安全性到底如何?
一、外部覆盖件解析
在拆解了小蚂蚁的外部覆盖件后
发现
,它的每块覆盖件都非常轻,包括前后包围、机舱盖、两侧前翼子板、门板、后翼子板以及后尾门均如此,原因就在于它采用的都是奇瑞开发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实相比大家所熟知的钢板,奇瑞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优点在于温变稳定性、耐冲击性、成型性以及可靠性等。并且它的抗拉强度要高于钢制材料,除了坚固耐用外,碰到轻度撞击后还能自动复原,这也节省了后期维修成本。
二、前后车身结构结构解析
将外部覆盖件拆除后,看到的便是小蚂蚁的车体结构了。其实我们常说到的被动安全是否好,车身结构就是关键之一。小蚂蚁的车头有一整块十分宽大的防撞梁,再加上W构型,使其具备了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它的后方则是六边形散热器框架,整体结构用料也很扎实,两侧则延伸出粗壮的支臂与车体相连,它的好处在于当发生碰撞时可以抵消一些冲击,同时还能将剩余冲击有效分散传递到车身结构上,增加车体抵御伤害的能力。
小蚂蚁的车体尾部上焊接了一根接近车身宽度的矩形防撞梁,可以较为全面地保护尾部结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奇瑞小蚂蚁将电机放在了后轴上,所以在电机外部还增加了一层“笼”形保护结构,由粗壮槽钢制成的倾斜防撞梁也与车体相连,有效分散冲击力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好电机。
三、车身主体结构解析
看完了小蚂蚁的前后结构,咱们再来看下车的侧面。小蚂蚁采用的是多腔封闭截面全铝型材结构环-笼状立体空间创新车身架构,并且在撞击之后,小蚂蚁的A柱、车顶边梁、B柱以及C柱处均未出现畸变,由此也能证明全铝车身的抗压强度以及笼状立体车身结构对压力的分散作用非常出色。至于车顶边梁,其全封闭的腔体内部采用的是运用了仿生学原理的十字架形“隼骨型多腔截面结构”,既达到了轻量化的目的,又使车身结构强度得到了保证。
下方部分,小蚂蚁采用的是承载式门槛梁结构,它不仅造型规整,并且十分粗壮,一看就知道非常有安全感。当然事实也是如此,因为它可以承受更强烈的冲击载荷,从而保持车体结构不会变形挤压,降低对乘员的伤害。
而在门板部分,小蚂蚁采用的是铝合金框架,并且内部还有一根粗壮的矩形防撞梁,以及一根宽大的加强筋与之错落安装,由此不难看出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它能对车内成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四、底盘结构解析
小蚂蚁采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架,粗壮的一体冲压成型下摆臂与副车架相连,保证了悬架的韧性,“口”字形副车架采用矩形钢梁制作而成,具备更高的结构强度,同时能将前纵梁所承受的一部分冲击力引导至车身底部,有效避免了冲击力过于集中。
后悬架采用的同样是麦弗逊独立结构,作为对比,现在很多合资品牌十多万的轿车SUV,后悬架采用的还是非独立悬架,尤其也能看出小蚂蚁非常的良心。而前后双独立悬架的采用,也带来了更好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五、电池结构解析
作为一台纯电动车,电池安全相信一定是众多朋友所关心的。小蚂蚁的电池基本做到了和底盘纯平,并且喷涂了防刮耐磨的装甲涂层,这么做的好处一在于降低风阻,提升续航;二来也能更好的保护电池安全,避免被挤压的风险。另外,小蚂蚁的智慧电池还采用了4进1出液冷高效传热结构、智能分区控制热量管理系统以及热失控抑制技术,由此从外到内,全方面保障电池安全。
写在最后:
通过全面拆解小蚂蚁后不难看出,它在外部覆盖件、前后车身结构、车身主体结构、底盘结构以及电池结构等方面均获得了高分的成绩,由此也能看出奇瑞并没有因为小蚂蚁微型车的定位而减配,反而为了安全而不计成本的投入。同时,小蚂蚁也展现了奇瑞丰富的技术沉淀和可靠的质量口碑,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奇瑞并没有因为微型电动车价格低而牺牲用户的安全,这样用心的造车态度,我想也是消费者选择小蚂蚁、选择奇瑞的一大原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公告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
在阐述杠杆原理的时候,阿基米德甚至如此豪气的说。实际上,要能撬动地球的话,这个支点的坚硬程度也十分重要。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将一辆汽车,还是微型汽车作为这个支撑点来做实验,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最近,奇瑞新能源就举办了几次有意思的活动,他们对旗下微型电动车奇瑞小蚂蚁接连进行了两场测试。第一场是以7.6吨集装箱静压小蚂蚁的车顶,结果小蚂蚁车身结构完整,完成了此次极限抗压挑战;第二场则是复刻“阿基米德杠杆原理”,主要用于测试小蚂蚁的全铝车身是否能够通过极限抗压。
复刻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的实验,是以车辆作为杠杆的支点,在杠杆的一侧或两侧悬挂重物,以此来考验车身的承压能力。能否完成挑战,对车身材料和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第一轮省力杠杆测试中,支点位置3米、力臂15米,杠杆总长18米,杠杆前端悬挂了一台自重为2.1吨的特斯拉Model S,整条杠杆+支点结构+链接导轮等重量约为0.8吨,右侧力长力臂杠杆自重约为0.5吨,另外考虑到杠杆自重,向下拉力预计在0.3吨左右。当以奇瑞小蚂蚁为支点,3名“壮汉”用力臂翘起Model S时,小蚂蚁车顶承受的重量达到了约3.2吨(2.1吨+0.8吨+0.5吨)。
在第二轮省力杠杆测试中,特斯拉Model S换成了一辆GMC CCKW 353卡车,自重约为5吨,当工作人员翘起卡车时,小蚂蚁车顶承受的重量达到了约6.3吨(5吨+0.8吨+0.5吨)。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省力杠杆的科学算法,应该还要加上“角速度”等变量,所以在这两轮测试中,奇瑞小蚂蚁车顶承受的重量还要比上述数据多25%。
在第三轮等力杠杆测试中,杠杆、导轮等合计自重为0.25吨,在两侧各吊起一辆2.5吨的路虎揽胜行政版,当奇瑞小蚂蚁作为平衡的支点时,车辆承受的重量保守算法达到了约5.25吨(2.5吨+0.25吨+2.5吨)。
在三轮测试中,奇瑞小蚂蚁的车身结构都没有出现形态上的变化,表现不错。而同场进行测试的另一同价位品牌,在第二轮卡车省力杠杆挑战中,车顶就已经发生了严重形变,顶部侧梁在重压下出现断裂,因此也就直接放弃了第三轮等力杠杆测试。
为什么奇瑞小蚂蚁就如它的名字一样,如此“身小力大”,如此“钢筋铁骨”?答案就是: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的奇瑞新能源为小蚂蚁打造了“铝行舱”,意即航空级全铝车身,也是国内“第一个量产全铝车身”,奇瑞新能源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项制造技术曾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名单。
在结构上,奇瑞小蚂蚁采用全铝型材框架车身,并配备了同级独有的四轮独立悬架,独有的隼骨型多腔截面结构,重量减少30%,刚度提升20%,材料利用率达到96%,铝基车身可回收率达到100%。
在材质上,车身骨架的主体结构采用的是6系铝合金,使用率达68.7%;车身骨架蒙皮结构则采用5系铝合金;Usibor1500P热成型钢板应用在车身B柱外板;PP+GF高分子复合材料应用在前端模块以及前后盖。
在性能上,这样的全铝车身制造技术使车身扭转刚度达到了2697Nm/°,车身尺寸焊接质量合格率为92%。喜车网
除此之外,奇瑞小蚂蚁的外部覆盖件,采用了高分子复合材料、进一步使整车减重10%-20%,更具有高强度、不掉漆、抗凹变和不生锈的优点。
写在最后:
正是因为奇瑞新能源在以上各个方面拥有的核心技术,让奇瑞小蚂蚁得以轻松通过了各项极限抗压测试,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奇瑞小蚂蚁带来的就是更强的安全感。微型车虽小,但安全责任可不小,怎么样,这样的杠杆测试你有何看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答答买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汽车市场上,总在流传着这样几种说法:
“两厢车不安全,一被追尾就完蛋”
“车子越轻越不经撞”
“小车安全性差,一点都不结实”
事实真的如此吗?如今市场上热销的微型、小型纯电动车,背着一块大电池,会不会更不安全?实际上,车辆的安全性与车型定位、车身尺寸并没有直接关系,只要肯下“狠料”,重视车身安全设计,在安全性方面的下限就不会低。唯一的问题是,这样做会导致造车成本出现明显上涨,对于售价普遍不高的微型、小型纯电动车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其中,也有一些“异类”,比如
奇瑞
汽车。不论是
小蚂蚁
还是
无界Pro
,都对自身的安全性有着极致追求。并且,奇瑞似乎还是个“自虐狂”,小蚂蚁此前就已经完成了7.6吨车顶静压测试、复刻阿基米德杠杆原理挑战。这还不算完,奇瑞小蚂蚁的“铝行舱”极限抗压挑战仍在继续,这次的“托举30吨
坦克
挑战”,能成功吗?
奇瑞小蚂蚁:30吨的坦克,说扛也就扛了!
坦克对上汽车,会是怎样的场面?此前央视一档军事栏目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汽车面对主战坦克的碾压,就像薄纸一般。很难想象,奇瑞小蚂蚁和无界Pro这样的微型纯电动车,如何扛得住一辆T59主战坦克的压力。
要知道,T59主战坦克可是实打实的中型坦克,战斗全重可达36吨。即便这辆T59坦克的反应装甲、炮塔内设施、炮管、发动机,均不是原装状态,但其重量也达到了30吨。
随着2台奇瑞小蚂蚁和2台奇瑞无界Pro摆放到位,这辆T59也被起重车缓缓移至4台车辆的上方。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到,T59坦克的视觉冲击力有多强。奇瑞小蚂蚁和无界Pro在主战坦克面前,多少还是显得有些“娇小”。
当这辆T59坦克落下,30吨的重量也结结实实地压在四辆“小车”的车顶上,每台车辆的理论分配重量为30/4吨=7.5吨。这一重量对于此前成功挑战7.6吨集装箱车顶静压测试的小蚂蚁来说,完全不在话下。无界Pro也同样经受住考验,与小蚂蚁一样,四台车型均保持了完整的车身结构,车门也都可以正常开闭使用。
为何小蚂蚁和无界Pro,能不断完成各项“变态”的安全测试挑战?别急!接着往下看。
扛得住坦克!小蚂蚁/无界Pro的秘诀在这里
奇瑞小蚂蚁与无界Pro的车身均采用了铝型材框架,其独有的隼骨多腔截面结构能够将整车重量减少30%的同时,实现20%的刚度提升。
与此同时,奇瑞小蚂蚁车身结构中6系铝合金的占比高达68.7%,这种材料多见于飞机的机身框架、大梁和起落架支柱等部位,绝对是实打实的航空级材料。而车身骨架蒙皮结构还采用了5系铝合金板材,搭配Usibor1500P热成型钢板、PP+GF高分子复合材料,让奇瑞小蚂蚁的车辆扭转刚度达到了26967Nm/°。
此外,如今市场上大部分微型车或小型车,多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板车悬架”,虽然降低了造车成本,但操控安全、舒适性也会有所降低。而奇瑞小蚂蚁则采用了同级独有的四轮独立悬架,前后麦弗逊式的独立悬挂有着操控性强、驾乘体验舒适的特点,对于行车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车叔总结
奇瑞小蚂蚁的“铝行舱”极限抗压挑战,已经完成了从7.6吨车顶静压测试、复刻阿基米德杠杆原理,再到托举30吨坦克三项极为严苛的挑战。凭借着在安全设计方面下的“血本”,无论是奇瑞小蚂蚁还是无界Pro,都达到了同级别中安全体验的天花板。接下来,奇瑞小蚂蚁与无界Pro还会实现哪些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叔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