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17:55:18 | 喜车网
一年前,
长安
推出了一款以运动化为基调的长安UNI-V车型,“运动”在过往并不是长安造车的主流风格,但凭借多年造车经验的积累,UNI-V这款车在上市之后也是得到了大量用户的喜爱,上市后销量表现相当惊艳,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UNI-V甚至卖出去了15850辆的亮眼销量。
但即便如此,在新能源车型的步步紧逼之下,销量喜人的UNI-V也不得不顺应电气化潮流,好在长安早早开始做了准备,在2017年的时候,长安汽车公布了品牌首个新能源战略,计划力争实现品牌全面电气化,经过这几年的研发与调校,长安汽车终于出交出了一套由蓝鲸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六速电驱变速箱和动力电池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智电iDD。
我这一次就是试驾了搭载智电iDD混动系统的长安UNI-V 智电iDD车型,先说个结论:这台车在继承了燃油版车型运动化风格特色的同时,也拥有了相当平顺的混动系统。这种将过往优秀造车经验与新兴插混系统结合在一起的车型,未来或许是
比亚迪
乃至其余新势力们要面临的一个不小麻烦。
长安UNI-V 智电iDD
车型级别:紧凑型轿车
指导价:14.49-15.99万
发动机最大马力:170匹
发动机最大扭矩:260牛·米
电动机最大马力:170匹
电动机最大扭矩:330牛·米
变速箱:6挡三离合电驱变速箱
NEDC纯电续航里程:113km
电池组能量:18.4kWh
馈电油耗:4.95L/100km
百公里加速成绩:6.5秒
实拍车型:2023款 智电iDD 1.5T 113km 智酷型(指导价15.99万元)
亮点全在智电iDD上
造型的部分,燃油版的UNI-V和插电板的UNI-V 智电iDD并没有什么区别,除了车尾字母标识和多出的充电口,无论外观还是内饰,两台车摆在一起几乎看不出差别,轿跑化的设计即便放在UNI-V 智电iDD身上,也是一样的动感。
重点还是要看这套智电iDD系统,从蓝鲸iDD到如今的智电iDD,最大的变化在于“智”,全新的AI智慧节能系统以及衡温智慧安全系统作为技术亮点,给这辆智电iDD一个非常优秀的体验。
AI智慧节能系统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长安智电iDD插混系统的大脑,其拥有多核并行运算架构、A-ECMS能量管理算法、全动力域OTA、动力属性自定义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主要作用就是可以让车子可以根据不同路况、地形、车速等不同因素,自动实时调整能量控制策略,进而精准控制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输出扭矩,使其达到动力和能耗之间的最优解。
至于衡温智慧安全系统,其实就是电池管理系统,针对电池系统开发出来的管理策略,主要就是为了保障用车安全,针对电池的防水性能、电池系统监测、电池温度控制以及多元热安全保护。按照官方的意思,这套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做到电池在1米水深中浸泡30分钟仍保持正常工作、24小时全天候毫秒级监控电池、自动恒温保护确保电池稳定性以及大大降低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但对驾驶感受来说,最关键的还在于混动系统在发动机和电动机输出切换之间的平顺性,三年前我们常用“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来形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实就是因为当时车企无法解决让发动机时刻处于高效转速区间的问题,因此在车辆馈电时无法确保油耗和平顺性。但长安交出的智电iDD插混系统,其三离合集成技术的混动专用变速箱,解决了这个曾经困扰诸多车企的瓶颈问题。
智电iDD所走的路线与比亚迪的DM-i有明显区别,两种路线各有优势,可以简单理解为比亚迪DM-i在市区低速时油耗表现更好,而长安智电iDD在高速时的动力性能、NVH以及油耗表现更胜一筹。不过在实际日常驾驶当中,其实很难完全感受得出来两家车企不同技术路线带来的差异,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最直观的感受都是同样平顺、同样省油。
对比燃油版,插电之后优势更明显
尽管我当时试驾燃油版UNI-V时已经有了不错的印象,但由于UNI-V智电iDD那三离合六速电驱变速箱里面驱动/发电一体式电机的存在,让其动力的输出是有了更明显优势,不管是动力的响应速度还是换挡的动作,整体体验都要更优于燃油版车型,插电之后的UNI-V 智电iDD更像是一个完全体,在这台车上,几乎不存在任何动力上的迟滞。
得益于电机的加入,UNI-V的性能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表现,破百时间仅需6.5s,推背感自然是强有力的,且由于蓝鲸1.5T发动机的存在,UNI-V 智电iDD即便在高速上依然有着充沛的动力储备,开起来是一台会让人不断提升驾驶欲望的车子。
这种欲望或许也和方向盘的独特造型有关,相比半截式方向盘目前的争议,UNI-V 智电iDD的双D型方向盘至少更容易上手,独特的造型也更容易激发男人驯服它的心态,稍稍的不足在于,方向盘的转向手感我认为还是稍显家用了一点,与这么运动的造型有点不搭了。
总结
毫无疑问,长安UNI-V 智电iDD的对手绕不开比亚迪,本来我认为UNI-V 智电iDD凭借相同的省油性能,以及更出色的动力和更有趣的驾驶风格,让即便作为后来者的UNI-V 智电iDD仍然有一争高下的能力,哪知比亚迪不讲武德的大降价,当秦PLUS DM-i冠军版把价格杀到了9.98万元起售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以近乎屠杀的姿态攻向市场了。
在当前的降价潮的厮杀下,长安UNI-V 智电iDD也同样给出了1万元的补贴力度,产品力与价格接近的秦PLUS DM-i冠军版相当,但比亚迪的先发优势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足够高的护城墙,如何打破这一僵局是长安智电iDD系列车型需要考虑的,当然,这也是目前国内除比亚迪之外所有插电式混动汽车在苦恼的问题。
不管如何,今年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将会有一场足够惨烈的拼杀,再加上降价潮的席卷,今年有计划买车的朋友,倒是赶上了好年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快车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继今年3月的“价格战”后,国内车市在传统汽车淡季的集中促销再度开启,多品牌不同力度的“官降”开始持续出现。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进入8月后的前11天内,先后有不少于10个汽车品牌开始亮出降价大招,纷纷推出“降价促销”政策。
各厂商的降价促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却不仅限于官降、限时促销、限时补贴以及置换、增购补贴等等。8月份进入降价的厂商包含了
极氪
、上汽
大众
、
斯柯达
、
欧拉
、
奇瑞新能源
、哪吒、零跑、
特斯拉
、上汽MG
名爵
等。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涉及的主要以新能源车为主,降幅从1-6万元不等。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价格战已打响。
以极氪为例,8月11日极氪推出了极氪001限时立减活动,旗下的WE版、ME版、YOU版车型分别立减3.1万元、3.0万元、3.7万元,调整后三款车价格分别为26.9万元、31.9万元及34.9万元,活动自推出日起到本年度的12月31日止。这也意味着极氪001的入门价格已经已经跌破30万元,中大型纯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此外,
长安
福特
也推出了一系列升级服务,除了为现有所有
福特电马
车主免费升级
高通
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8155”芯片)外,还推出了包含立减4万元、8000元置换补贴、4000元增购礼在内的“迎新六重礼”,这一波力度也相当不错。
上汽家族多家品牌参与了本月的官降狂潮,其中上汽大众将此前“限时7月、限量7000台”的ID.3促销活动延续至8月31日,起售价12.59万元,和此前的售价保持了一致。
除了新能源车,上汽大众的燃油车也开启了同步限时促销,主要涉及旗下的SUV车型,其单车至高综合优惠高达6万元。以
途昂X
为例,其至高综合优惠后,20万多点儿就能入手,当然这个至高综合优惠还得听官方如何解释,毕竟解释权归官方所有。即便新上市仅1个多月的
朗逸
、新锐也限时降价,至高优惠2万元。
此外,欧拉旗下多款车也进行了优惠,比如闪电猫8月推出了钜惠礼,包含30000元现金减免和三电终身质保的无忧礼;2023款
欧拉好猫
也有现金优惠22000元、充电礼和智联礼;2023款
欧拉好猫GT
木兰版先进优惠22000元的钜惠礼、选装礼、智联礼、充电礼;2023款
欧拉芭蕾猫
有智联礼、无忧礼和充电礼等多重好礼。
零跑汽车
宣布对零跑C11和
零跑C01
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下调2万元。之后奇瑞新能源在8月2日官宣,旗下的
小蚂蚁
、
QQ冰淇淋
、
无界Pro
三款车型至高补贴10000元。
各大车企加入价格战,一方面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二来是传统销售淡季总要做出一些回馈消费者的福利,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此前的促销效果一些品牌的确尝到了“甜头”。
以上汽大众为例,截至7月底ID.3单月订单已突破万辆大关,最高单日订单达到了950辆;此外7月
蔚来
通过全系降价3万元及产品更新,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创下了新的销量纪录,零跑也在官降中达成月交付量创新高的成绩单。有降价有成绩,在压力山大的当前汽车行业大形势下,降价促销政策显然是来成绩最直接的,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8月,国内已经有超过40家汽车品牌、涉及上百款车型,通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与到汽车价格战中,优惠幅度普遍在2万-1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各地方的购车补贴、汽车下乡补贴、各大平台购车节等等的其他购车补贴和福利。
随着进入三季度,在销量目标紧张、国内汽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的价格战将会更加激烈。所以建议计划入手买车的朋友,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再行动。
本文由【车市特评/李特儿】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本文作者南山,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长安
汽车旗下全新产品序列“启源”首发了一款中大型轿车——
长安启源A07
,该车采用掀背式电动轿跑车设计风格,车身长度超过4.9米,2023年7月20日正式亮相,该车将提供增程式混动和纯电两种动力选择,预计在今年四季度将迎来正式上市。
动力方面,新车基于长安EPA1平台打造,增程版车型使用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作为增程器,最大马力为218匹,最大功率为160千瓦,纯电版车型使用一台型号为XTDM27的驱动电机,最大马力为258匹,最大功率为190千瓦。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905/1910/1480mm,轴距为2900mm。
动力参数和轴距是熟悉的数据
不知道大家看到上面的参数有没有一丝熟悉的味道,似乎与
深蓝SL03
的增程和纯电车型的动力参数一致,不仅如此,在轴距上两者也都是2900mm,但考虑到两者都是出自长安EPA1平台打造的产品,所以也不足为奇。但这就免让业内出现多种声音,有人认为,启源A07是来接替深蓝SL03的;有人觉得,启源A07是深蓝SL03的“换壳”产品。对此,
长安启源
一名负责A07的内部人士解释,长安集团旗下的子品牌,无论是启源还是深蓝,共享长安自家技术都很正常。但考虑到启源A07定位于中大型车,深蓝SL03则是中型车,所以在定价上应该会比后者略高。
为何长安要推出启源?
要知道,目前长安汽车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有深蓝和
阿维塔
,如今再来一个启源,会让吃瓜群众傻傻分不清,其实也不难理解,与
深蓝汽车
、阿维塔不同,启源是持长安车标、归属长安主品牌的全新电动序列品牌,而深蓝、阿维塔则属于已经独立或者合资的品牌。
或许长安也本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原则”,所以采用了多品牌战略,毕竟在当下,国内新能源渗透率正以惊人速度飙升,快速实现多品牌、全方位、全价格端的产品覆盖,才能最快地跑马圈地。正如
比亚迪
董事长王传福所言:“现在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只有在快的过程中才能超车。”
这一点从比亚迪的身上就得以体现,近一两年衍生出海洋网、王朝网、
腾势
、
仰望
等多个分支,火速占领新能源各大细分市场的高地,足以证明车海战术屡试不爽。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些车企旗下的子品牌过多也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启源A07是会抢占深蓝SL03的市场,还是会瓜分竞争对手的份额还有待时间来验证。
长安启源A07的压力不小
按照此前官方的说法,长安启源计划在2025年前推出5款车型,销量突破80万辆。80万辆这是什么概念?喜车网
一汽
丰田
2022年销量为799305辆,也就是说长安启源到2025年的销量会和一丰2022年的销量持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由此可以看出长安启源的雄心壮志,这时候,如何打出一张牌破局立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压力自然给到了启源A07身上。
首先从微观层面,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见涨,但势头仍不及比亚迪。2022年,长安汽车自主乘用车销量139.04万辆,新能源销量27.12万辆,同比增加150.06%,新能源占比19.5%。
其中
奔奔
E-Star、
长安Lumin
总计超过15.1万辆的销量,两大低端车销量占比超55%,深蓝、阿维塔两大高端品牌仍需持续爆发。
其次,从宏观层面,启源所瞄准20万元以上的细分市场大有作为。以往20万元以上的价格带像是自主品牌不敢抬头仰望的一片星空,如今自主品牌集体在新能源技术与智能化技术反超合资品牌,许多车企敢于突破20万元的价格线,例如
小鹏P7
、比亚迪汉以及
蔚来ET5
,而且新能源的增长点目前高度集中在10万元以下的入门市场以及20-30万元的主流市场。据乘联会数据显示,5万元以下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100%,紧接着渗透率第二高的是20-30万元区间(45%),纯电动、混合动力渗透率远高于其他价格段。
汽车网评:作为后来者,面临的道路虽长且险
所以长安想要启源A07在这一块细分领域分一块蛋糕也是情理之中,但现在尴尬的是,像我们刚才提到的例如比亚迪汉以及其他车型,要么已经形成品牌优势,要么用户认知度较高,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地位,
所以长安启源要在价格上有优势的同时还要产品力更优秀,不然拿什么和汉竞争?口碑还是知名度?
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比启源A07更狠的角色—
零跑C01
和
哪吒S
,同样是中大型的尺寸加轿跑的造型,哪吒S也拥有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启源A07作为后来者,在定价上会不会受到两者的影响呢?
其实不仅是长安启源A07,我相信大部分现在才推出的新品牌和新能源车型,在未来都会面临“虽长且险”的道路,毕竟现在市面上并且缺乏新能源品牌,那么如何才能在众多品牌当中分得一杯羹甚至脱颖而出是一大问题。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网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