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11:12:30 | 喜车网
1、一帆风顺,飞向未来。
2、一生有你,比翼双飞。
3、一见钟情,展翅高飞。
4、一言既出,飞跃巅峰。
5、一言既出,飞跃驷马。
6、一路平安,心动飞扬。
7、一路平安,我心飞翔。
8、一路相伴,意气飞扬。
9、一路相伴,飞越无限。
10、一路飞驰,平安相伴。
11、一飞冲路,顺骑动力。
12、一飞在先,万里平川。
13、一飞电动,万家风行。
14、一飞电动,我心飞翔。
15、一飞电动,梦想绝对。
16、一飞电动,驰骋天下。
17、一骑倾心,飞跃有型。
18、一鸣惊人,飞流直上。
19、万水千山,一飞可达。
20、万物皆空,一飞电动。
21、两脚之间,动力无限。
22、伴君万里,一飞冲天。
23、动力无限,骑行无边。
24、厚积薄发,驰骋天下。
25、心动由你,我心飞翔。
26、持久动力,来自一飞。
27、电动新贵,自在一飞。
28、车行万里,一飞同行。
29、进取之路,一飞相助。
30、雷霆动力,一飞冲天。
31、非凡动力,一路有你。
32、顺路有伴,骑我一飞。
33、风驰四海,一飞电动。
34、飞驰天下,一生相伴。
35、一菲选一飞,动力不是吹。
36、一车一境界,一飞一世界。
37、一飞必冲天,请控制速度。
38、一飞电动车,城市新生活。
39、一飞电动车,平安好生活。
40、世界无限,一飞给您动力。
41、品质如一,所以飞的更远。
42、飞跃九重天,一飞电动车。
43、一”路驰骋,“飞”达天下。
44、一路平安,首选一飞电动车。
45、芯”的强劲,带来飞的动力。
46、一飞志不在天,志在福满人间。
47、一飞电动车,让心与世界联网。
48、品质如“一”,“飞”常感觉。
49、品质如“一”,畅快如“飞”。
50、与梦想一起飞翔一路有你,有你飞扬。
51、成功从一飞起步一路平安,飞驰人间。
52、乐享自由之趣一飞电动车,行业领跑者。
53、心飞翔,自飞扬一起来,品飞凡一飞电动车,悦动享蓝天。
“
仰望
银河,那是一抹深蓝,为了实现
蔚来
的岚图,
极氪
行动,不求问界,零跑飞凡,成为追求智己理想的
星途
!”,这一句大概就是2023年开年以来汽车圈最大的吃瓜事件,四十二个字的句子却带进来了十二个主打新能源的汽车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现在汽车圈内卷的程度。
作为吉利品牌的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
吉利银河
新能源战略的发布,不仅是“造车者”吉利对自身尖端技术的一次集中展现,更是以吉利银河为载体,开启吉利品牌全面向新的开端。那么为何吉利银河一发布,就掀起了行业内如此大的连锁反应呢?
品牌内卷
开头那一句四十二字的简短描述,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中高端的新品牌。首先从吉利银河海报上“银河,每个人仰望的星空!”想到的就是今年1月5日刚刚发布的
比亚迪喜车网
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比亚迪仰望。在1月份“敢越星河”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仰望品牌暨技术发布会上,比亚迪推出全新高端汽车品牌仰望及其核心技术“易四方”。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也同步亮相。未来,“易四方”技术将标配搭载于仰望品牌全系车型。
随后,在吉利发布银河新品牌海报后不久,
长安
汽车子品牌深蓝紧随其后发布了一条品牌宣传,宣传文案和海报为“仰望银河,那是一抹深蓝”。深蓝是长安汽车于2022年4月推出的新能源高端品牌,并且在年中的时候带来了
长安深蓝
旗下首款产品—深蓝SL03。
然后便是一些知名度略高一点的像蔚来,而第五个品牌岚图则是
东风
的高端品牌2018年,岚图作为东风集团旗下首发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是众多新能源品牌中较早发布的。其后在2021年,岚图实现独立运营,并陆续推出了岚图FREE和梦想家两款车型,追光则是岚图品牌的第一款轿车产品。
其后像极氪、零跑、飞凡,智己、理想、星途这些品牌都成立的要稍早一些,而这些自主品牌的加入以及相互暗示,纷纷出个海报联动,确实圈内突然有一种曾经在BBA文案之间相爱相杀的味道,同时也充满了内卷的味道。
从上面的品牌来看,大都充满了几点共性,一是大都是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二是主要集中在原有的品牌基础上,推出面向中高端的品牌,比如比亚迪仰望、吉利银河、长安深蓝、东风岚图、上汽飞凡、
奇瑞
星途等都体现在品牌升级之上。
产品内卷
其实在汽车行业一下子涌出这么多品牌,都是面向中高端新能源产品的,如果没有一点内卷肯定不可能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产品间的同质化也是再所难免。比如说吉利银河的概念车
银河之光
,从设计层面来看,吉利银河系列是陈政履新吉利之后的首个作品,银河之光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完全不同于吉利以往的产品。陈政2022年初加入吉利的,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分管设计。此前他任职于长安,UNI系列正是出自他之手。正因为此,长安起诉吉利银河抄袭UNI,虽然两车确实有相似之处,但抄袭是不可能有的,毕竟UNI和银河都出自陈政之手,有些相似不足为奇。
虽然从这个侧面上看是长安此举多少有点对吉利抢走人才的不满,但是我们从产品面来想一下,新车的同质化以及内卷也是不争的事实。除此之外还有像
智己L7
也是差不多级别的一个车型,虽然说是品牌升级,产品中高端化,但是同行业其它品牌相类似的车型也有不少,这也可以看出中高端全新品牌百花齐放推出以后,未来同质化的车型也会不少。
包括在吉利银河战略发布会上称,在未来两年,银河会陆续推出7款车型,智能电混L系列的L5、L6、L7和L9,以及智能纯电E系列的E6、E7和E8。而其中
银河L7
的定位是紧凑型插电混动SUV,同属吉利品牌。未来的价格必然不会太高,所以比较明显,银河L7就是瞄准比亚迪
宋PLUS
来的,也有同仁猜想,
银河L9
可能会是唐DM的竞争对手,L6则瞄准的是秦PLUS。至于E8,可能会跟汉EV对位,那么相应的其它品牌呢,有没有类似的产品会继续推出竞品也难说,所以未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产品也会内卷,除非消失一些品牌。
当然品牌与产品内卷的同时,最大的一个诱因就是销量,2022年的销量统计,在前三十的车企排行中,自主车企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了15家,而像比亚迪、长安、吉利三家都是榜单上的佼佼者,这也难让他们相互之间有了较量的资本。
虽然在整体销量上大家的差距不是很明显,但是新能源领域销量就太显眼了,比亚迪以近180万辆的销量占据榜首,而吉利跟长安则分别以约30万辆与21万辆的数据差太远,如果吉利与长安能在新能源上像传统燃油车那样,或许国产汽车的格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整体上来说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不断推陈出新,其速度甚至要远远超过普通消费者的认知,导致很多消费者只见其车,不知其名。即便是这个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但是从无到有的经营好一个品牌绝非易事,但是自主品牌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这种不论是品牌还是产品上的内卷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而在内卷的背后,压力更大的则是合资品牌,这一次他们缺席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毛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两三年前我正准备购入人生中的第一台车,最终在思前想后下,下单了吉利的
星瑞
。
原因并没有很复杂,对美的「原始冲动」占了相当大的占比:我认为在当时的同价位车型里,吉利星瑞最符合我的审美,它的设计打动了我
我个人的经历有个性也有共性,相信对大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设计」会是左右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声名遐迩的欧洲车、日本车为例,好的设计不光是「好看」,还要「耐看」,甚至是「回味无穷」。
想做到这种程度,靠的肯定不是灵光一闪,而是体系化的设计语言和审美积淀。
参加由吉利牵头的国际汽车设计论坛过后,我知道吉利在设计上想得更加长远。
吉利汽车
集团 CEO 淦家阅在开场致辞中强调
「设计是吉利的核心竞争力」
,而此次论坛主题是「好设计,改变世界的力量」,其中也不乏围绕「如何将设计打造成品牌核心竞争力」展开的讨论。
吉利汽车集团CEO 淦家阅
2023 年是吉利设计的十周年,在中国汽车进入设计分野的关键十年里,吉利设计在中国原创设计萌芽、探索和开拓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到现在,吉利已经进入设计的收获阶段,诞生了银河 L7、银河 L6、银河 E8 等标志性产品,也在汽车行业新旧时代交替的转折点产出了中国汽车设计领域首个白皮书——《中国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
如果说曾经的吉利以各种并购、自研动力技术为核心竞争力,那么随着一系列设计的标志性事件出现,事情已经出现了变化。在技术的基础上吉利进一步强化了设计标签,设计正在成为他们迎接市场挑战的新武器。
从灵光一闪到经典流传
回顾中国汽车产业数十年历史,行业中也的确诞生了一些标志性产品,如被网友誉为「大美中国车」的
博瑞
、
博越
,其「水波涟漪」的设计语言颇有记忆点。
对工业产品来说,体系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是产品水准下限的保证。如果设计只靠「灵光一闪」,结果就是产品设计的水平忽高忽低,无法稳定输出,更无法形成品牌的向心力,建立核心粉丝群体。
既然吉利喊出「要把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自然会有对应的动作。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陈政
2023 年初,
在吉利银河发布会上,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代表吉利设计首创提出「中国设计新范式」这一概念,我认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品牌开始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本土消费者的产品需求,尤其是在精神满足、审美满足层面对新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竞争力的产品一定是颜值、功能、智能三者合一」,吉利对「全新中国电动车设计范式」的定义对于行业也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此次论坛上,
吉利设计展示了他们做的田野调查《基于中华文化影响下的基盘用户审美研究》,而它的意义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说个冷知识,「理论设计」是产品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种设计的方法正如它的名字一样,通过理论来完成。这里的「理论」既包含产品设计的基本逻辑方法论,也包括从多方面搜集而来的数据。
正因为如此,吉利设计的田野调查就显得很有必要,田野调查得到的数据越丰富、越细致,就越能帮助设计师捕捉用户需求。同时,以「基于
中华
文化影响下的基盘用户审美研究」为主题的田野调查,能够帮助吉利更好地把握好中华文化与
现代
设计思路的结合平衡点,相信也是智能电动时代下,打造「中国设计新范式」的重要一环。
除了进行调查之外,吉利同样重视设计人才的梯队建设。
在教育支持上,吉利设计与吉利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展开深度合作,与景德镇陶瓷大学共同开设「吉利班」,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此次国际汽车论坛上,更是联合中国美术学院共同研究发布《中国汽车设计话语体系白皮书(第一版)》。
从提出新范式到进行田野调查、加强产学联动,再到发布《白皮书》,实际上吉利已经将整个设计体系的打造串成闭环,达到持续发展、自我优化的效果。
正得益于设计体系的建立,我们见到了
吉利银河
系列在 2023 年里快速铺开产品线,在半年的时间里交付了两款新车,带来了三款车型。银河家族原型车「
银河之光
」夺得了 2022-2023 年度意大利 A 设计大奖赛中的铂金奖、登上《财富》杂志的「中国最佳设计榜」,另一方面,
吉利银河家族近期亮相的吉利银河 E8 同样成为行业焦点,被网友评为「最美中国纯电旗舰轿车」。
银河E8
吉利设计的集大成作
如果你想要了解吉利设计的水准如何,吉利银河 E8 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需要强调的是,今天聊的设计不是简单的「造型设计」,而是涵括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等等的大概念。
整体设计上,
我认为吉利银河 E8 最特别的地方是拥有自己的「内核」,也就是对设计中融入中华文化审美、品牌内核的理解。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陈政曾用「很中华、不传统、更快乐」三个短语来总结吉利银河的设计理念。
吉利银河 E8 最亮眼的设计语言是涟漪美学,并在前脸的设计上回 call「大美中国车」时吉利的水波涟漪前格栅,用光电赋予吉利品牌超级符号「涟漪」在智电时代下的新演绎。
此外,「飞檐虎视前灯组」、「旭日东升贯穿式尾灯」为点睛之笔,和现代科技风的封闭气动轮辋造型、无边框车门等元素结合,带来了具有吉利品牌特色的、有辨识度的设计特征。
在这些着眼点之外,
整车线条的把控同样能彰显吉利设计的功力。
我的同事咩总第一眼见到银河 E8 的时候就发出感慨,这台车有着独特的气质。
0.199 的风阻系数在无形中为银河 E8 的整车设计定下基调,此外,设计师还将车身整体型面拆成 9 个不同曲率的折面,包含 4 个高光面和 5 个阴影面,没有明显的线条与折面,看似波澜不惊,实则移步换景,明与暗,虚与实,阳面与阴面交织融汇,于波澜不惊中创造出「润玉流光」饱满温润的车身型面,和浑然天成的君子气度。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吉利银河 E8 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汽车设计团队的两方面能力。
首先是将风阻系数做得更低的能力,这要求设计团队拥有深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还要与工程团队配合,让低风阻的设计可以量产实现。不过考虑到「汽车空气动力学鼻祖」
路特斯
已经被吉利收入囊中,想要把风阻系数做到极致应该不是难事。
其次是低风阻系数下整车的综合设计能力。如何在压低风阻的同时保证乘坐的舒适性、交互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吉利设计已经通过银河 E8 告诉我们答案。
在保证造型美观、乘坐空间宽敞、人机交互合理的情况下,吉利银河 E8 有着 3.49 秒的零百加速性能、超过 600 公里的续航,而且安全性能在同级车型中达到了最高水准……
这固然是吉利设计团队能力的体现,但也足以说明其核心底层架构,SEA 浩瀚架构的强大。
基于三位一体分层结构、全球最大带宽等特性,SEA 浩瀚架构以出色的开发潜力满足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意,最终让银河 E8 能够兼顾性能、空间、交互、造型等多个维度的体验。
一言蔽之,底层技术才是决定外在设计水准的关键,有 SEA 浩瀚架构在手,吉利会表现得更加从容。
设计中国车企的新王牌
吉利银河 E8 在广州车展一经亮相,就广受好评,更被誉为「最美纯电旗舰轿车」。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一直强调「设计是品牌的翻译官」,设计与品牌之间的「涟漪效应」,也在持续推动品牌不断向上、向新。就吉利汽车而言,设计也将成为吉利迎接智能电动时代的「有力武器」。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 陈政
暂未正式上市的吉利银河 E8 取得了先声夺人的效果,也从侧面说明设计正在成为吉利核心竞争力。在具体产品、设计方法论(指《白皮书》)等要素的影响下,可以预见吉利汽车在未来会有一些显著的变化。
首先,我认为是设计能力的快速提升,在竞品中继续保持高水准。
第二点,基于吉利汽车现有的体量和市场影响力,以及对底层三电技术的掌握,中国汽车设计能够在新能源车领域形成话语体系,成为智能电动时代设计的新范式指引。
回到中国市场中,吉利汽车对设计的重新思考,很可能会推动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更高阶段的设计比拼。
设计竞争不只是比拼造型设计而是综合的设计能力,这会对车企体系化、全链路的设计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未来中国汽车品牌的设计能力有望得到全面提升,并以百川归海的姿态达到吉利期望的,构成中国汽车设计的话语体系。
在未来,或许消费者选择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也能基于「原始冲动」,会下意识地认为中国品牌的新能源车设计相较于其他品牌会更美观,空间设计更合理,交互设计更高效。
如果说燃油车时代的审美风向标在欧美日韩,那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该由中国执牛耳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超级充电站,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3 04: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