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02:16:49 | 喜车网
作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绝对发展方向,纯电动汽车一直都被行业寄予厚望,各个车企也是针对纯电动车以及配套服务设施作出了大量的研发投资。不过当下纯电动车依旧面临着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保值率低等实际问题。为了进一步缩短纯电动车的充电时间,不少车企也是另辟蹊径,直接“跳过”充电环节,以更快的换电模式来给车辆加电。
在换电领域蔚来可谓是先行者,其目前已经在全国58个城市布局了超过130个换电站。而今年,电动汽车换电方案和车电分离的运营模式迎来了春天,在多项政策中,换电都获得了明确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科技集团又一座智能换电站也在今日(10月19日)于山东济南落地。据官方实际演示,车辆从进入换电站到完成换电再驶出换电站的整个过程只需要90秒的时间,比普通燃油车加油还要快。
从官方的介绍和演示来看,以MPV车型 枫叶80V为例,车辆从进入换电站到开始换电再到完成换电驶出换电站,整个过程仅需90秒的时间,这相比我们日常燃油车加油已经快了不少。而一分半的时间,对比蔚来换电站的速度同样也快了两三倍的时间。所以单从车辆的换电效率来看,吉利的智能换电站的确要省时不少。
单看换电时间,吉利的智能换电站的确是非常的快,但在这90秒背后我们又该如何从发展角度看待?从研发和建设成本上看,根据吉利官方的介绍,吉利科技自2017年就开始研发换电技术,期间参与研发人员超过1000人,涉及资金投入数十亿元,获得了换电相关专利千余件。所以光是前期的研发和人力投入,都已经是非常巨大的投资了。此外,虽然吉利没有介绍一座换电站的建设成本,但从其模块化设计、占地面积、电池储存量(每个换电站可存储27-39块电池)来看 ,整个换电站的建造成本肯定是要大大高于蔚来换电站的。
当然吉利的智能换电站目前同样存在不少局限性,首先就是前期巨额的研发投资和换电站建设成本。此外就是车辆的适配问题,虽然智能换电站可以支持轴距2700-3100毫米,兼容轿车、SUV、MPV甚至轻型货车、皮卡等车型,但对于目前大多数吉利车型而言,想要支持换电其底盘都要进行改装升级。
从吉利针对智能换电站未来的发展来看,其首先主攻的还是网约车市场,短期内主要是作为枫叶80V车型的配套设施,来提升自身在纯电动网约车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所以换电站将处于一个半对外开放状态,主要服务于吉利自身的网约车业务。在站点建设上,吉利目前则将重庆作为了重点市场,计划在2020年完成建站35座,2021年换电站达到100座,最终完成重庆市235座的布局。
在全国排名前十的《车壹圈》:毫无疑问,换电站是解决纯电动车充电时间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之一。虽然吉利智能换电站在换电时间上带来了极大的提升,但换电站的前期投入成本、市场推广、换电标准化依然是个难题。而且从吉利针对换电站的规划来看,其主主要还是针对自身网约车业务,也表明了吉利还没有做好将换电站全面向消费市场开放的准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喜车网
操作
吉利帝豪
Ev电动汽车,需要先将发动机,然后接通汽车的电源,操作吉利帝豪Ev电动汽车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踩下吉利帝豪Ev的刹车踏板。
2、按下吉利帝豪Ev的一键启动键。
3、吉利帝豪Ev的仪表亮起,车辆启动。
4、将吉利帝豪Ev的自动变速杆置于P位置,是长期停车档位。
5、将吉利帝豪Ev的自动变速杆置于R位置,进入倒档模式。
6、将吉利帝豪Ev的自动变速杆置于N位置,进入
空挡
。
7、将吉利帝豪Ev的自动变速杆置于D位置,进入自动模式。
8、轻轻地踩下吉利帝豪Ev油门,车辆就开动了。
11月29日,吉利控股与蔚来汽车签署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汽车成为第二家与蔚来汽车达成换电合作的汽车公司。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同时,此次是吉利控股集团签约,并非吉利控股旗下单一品牌,也就是说吉利、银河、
领克
、
极氪
,甚至
路特斯
、
沃尔沃
、极星等品牌也包含在其中,双方将会在车辆、换电站、换电技术方面开启全面合作。
而据此前报道,11月21日,
蔚来
汽车官宣首个换电合作伙伴为
长安
汽车,双方将在统一电池包、共同建立换电体系、共建电池资产管理机制、合作研发换电车型产品等四个领域展开合作。可以预计的是,随着长安、吉利相继加入蔚来的换电体系,预计接下来还会有更多车企跟进。
蔚来的这套换电商业化模式逻辑,似乎真的开始走通了。
换电是蔚来巨大的先发优势
截至11月20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2110座换电站,3407座充电站,20069根充电桩,覆盖全国306座城市。蔚来充电桩也向所有新能源用户开放,已累计为超过110个品牌,提供近3000万次服务。
另外,蔚来还牵头制定了10435、10436和33025三项换电行业标准,深度参与10434和33004两项标准编制。目前,蔚来已获得换电相关专利超过1600项,累计参与换电标准编制超20项。
在换电领域,蔚来具备显著的先发优势。
不过,前期巨大的投入,给蔚来带来最直接的巨额亏损,尤其是仅有五分之一的换电站能够达到盈亏平衡,其他均处于亏损状态。
在长安、吉利等车企加入蔚来的换电网络之后,尤其是新增的运营车换电业务,蔚来的补能体系有望成为面向社会的公共设施,那么,亏损也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实际上,在今年7月份的NIO Power Day上,蔚来高级副总裁沈裴也系统披露了蔚来换电站的商业化模式。他表示,蔚来之所以能将换电服务的颗粒度做到按次付费,换电站的布局只是水面上看得见的部分,背后是能源云系统、电网调度等一整套的能力,在这个赛道上,沈裴认为,蔚来至少比同行领先2~3年,同时他强调,如果今年停止建站,那么蔚来全国的换电站其实立即就能挣钱。
而在今年新增的800多家三代换电站的建设中,蔚来将科技值与未来值拉满。蔚来三代站在硬件、设计上全面升级,不仅可以向下兼容更多车型,还融入了充换一体的概念,可以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营效率。
换电or快充?争议不断
时下,国内电动车及补能设施的保有量正持续上升,加上超快充技术的应用,电动车补能对电网也产生了较大的挑战。
于是,在新能源市场,用户到底是使用快充还是换电,争议不断。市面上可以换电的除了蔚来旗下所有车型,还有上汽
飞凡R7
、
睿蓝9
、广汽
埃安
昊铂GT
等。目前,它们的换电运营模式各自独立,并且在持续建站的路上。
也就是说,路面上我们能看到的其他新能源车型均采用充电桩充电的模式运行,对此,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此前也表示,随着大规模电动汽车的发展,简单的快充和无序充电将对电网带来巨大的威胁。
目前,对于电动车而言,快充是最便捷省时的补能方式。试想,一旦未来新出的车型都具备统一的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那么用户在快充与换电中又会如何选择?尤其是运营车,换电节约的时间成本为其带来更多的收益,何乐不为?
换电开放是大势所趋
长久以来,对于蔚来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外界是颇具争议的。一方面,换电是目前与电网匹配度最高的新能源补能模式,蔚来聚焦于换电资源的打造,其意义可能不仅仅在于不同形式的补充,甚至有可能是颠覆;但另一方面,布局换电网络的巨大投入成本也极大程度上成为拖累路蔚来财务数据的“隐形包袱”。
截至目前,蔚来在全国范围已经累计布局了2103座换电站。如果按照今年
上海
车展中,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口中每座换电站300万元的成本粗略计算,蔚来在换电上投入已经超过63亿元。
体现到账面上,蔚来近几年的财务数据是几家造车新势力中最“显眼”那个。今年上半年,蔚来的净亏损已经达到109.26亿元,其中,以换电为核心的补能服务体系被视为重要原因之一。相比之下,理想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今年上半年总利润为32.4亿元,而
小鹏
的亏损金额也只有蔚来的一半,为51.42亿元。
可以预见,随着换电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其补能服务建设的投入还将进一步扩大,甚至有可能成为压垮其业务发展的“稻草”。在这样的背景下,蔚来必须尽快找到盈亏上的平衡点。
摆在蔚来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卖出更多的车,从内部摊薄换电网络建设带来的巨额亏空;要么引入更多的车企参与蔚来的换电网络中去,形成规模效应,缓解蔚来的资金困境。蔚来的答案是后者,这条路径其实也在蔚来的充电服务体系中得到过验证。
与此同时,从整个换电行业的大背景来看,蔚来开放换电也是一种必然。
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曾透露一个重要信号,目前,正在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同时,有关部门也已经对国家换电站标准进入考察程序。
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换电不仅仅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打造,一种补能方式的补充,而要深度与当前的能源环境相结合,而换电天然具备这样的属性。
相比于充电站,换电站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储能单元,从而将自身转化为电网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用电需求、不同的能源形式(比如风电、光伏等不稳定能源)进行削峰填谷、调峰调频。
政策的转向也意味着,搞换电,已经不能再“单打独斗”了。未来的趋势是推动实现不同换电模式的标准化和通用化,提升电池作为电力载体的自由流动,建立一个换电补能的新生态。而在这之中,蔚来一定是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可以说,这一次蔚来与吉利、长安的“握手”,不仅仅是蔚来走出换电“死胡同”的关键一棋,也是基于整个换电补能大背景下的历史必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观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5:46:08
2023-07-24 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