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0 17:12:16 | 喜车网
近日,特斯拉发布公开声明表示,将投资超过36亿美元,继续发展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增加3000名新团队成员和两个新工厂,分别为一个100吉瓦时的4680电池工厂(每年可为150万辆轻型汽车生产足够的电池),以及第一个高产量Semi工厂。有分析指出,此举或将拓宽且加深其在电动重卡及4680电池领域的优势。
特斯拉近期动作频频,两大领域拟加速布局
作为全球电动汽车“一哥”,每次特斯拉有所“动作”便会引发市场所关注。据悉,特斯拉此次拟投资建设的Semi工厂是其在电动重卡领域中的重要一环,早在2017年,特斯拉便已发布Semi电动重卡,虽然其外观硬核炫酷,性能表现优越,但产能一直不足。去年(2022年)年末,特斯拉向第一个客户百事公司交付首批Semi电动卡车,标志着其在电动重卡正式开始加快发展。
目前,相比乘用车市场,重卡行业的电动化渗透率较低。中信证券指出,电动重卡有着低排放、环保、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等优势,重卡新能源化是环境保护和政策要求下的必然趋势。在特斯拉作为行业龙头的标杆效应下,以及随着重卡行业进入新的增长周期、电池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相关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动重卡渗透率在未来3-5年有望快速提升。
此外,特斯拉此次拟建设的4680电池工厂也成为市场焦点。据悉,4680电池此前于2020年9月的特斯拉电池日首次公开发布,其较18650和21700而言,优势体现在电池容量、生产成本和效率上。有分析预计,随着4680电池良率近年来持续提升,大圆柱方案有望从特斯拉逐步渗透其他车企,2023年有望成为4680电池放量元年,同时催化新能源车电池技术及产业链深化变革,推动相关结构件、材料需求。
降价潮催化市场竞争,产业链降本或成关键
除宣布拟新建两座工厂外,特斯拉近期频繁降价也持续“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开年首月,特斯拉宣布对Model3和ModelY系列车型价格进行大幅下调。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于近日表示,电动汽车销售“价格真的很重要”,这些价格变化确实对普通消费者产生了影响。受特斯拉降价带动,问界、小鹏汽车等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也紧随其后,一同吹响了降价“号角”。
首创证券近日研报指出,特斯拉Model3降价后价格区间为23万元-33万元之间,预计将与原本处于该价位的比亚迪海豹、零跑C01和小鹏P7等纯电轿车进行更为直接的竞争。特斯拉ModelY降价后的价格区位为26万元-36万元区间,预计将加剧与蔚来ET5、极氪001、比亚迪唐EV、问界M5EV等车的竞争。通过大幅降价,2023年特斯拉在售车型Model3和ModelY的销量有望得到强力支撑,有望为供应链企业营收端带来正向贡献。国内特斯拉供应链建议关注标的:
拓普集团、旭升股份、三花智控
等。
此外,财通证券认为,特斯拉以价格换销量的策略将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边缘品牌或将出清,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同时新能源主机厂和上游零部件企业或将面临降本压力。为应对行业的成本压力,新能源产业链国产有望继续提升。看好自主龙头整车企业在汽车智能电动变革中,通过产品力提升,带动自身量价齐升,不断提升国内份额和全球份额,推荐整车行业龙头
比亚迪、长安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
。
进入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的新能源补贴退出,价格战打响,追逐“潮流”还是把握趋势,成为汽车企业最大的挑战。喜车网
长城
汽车的选择是”把握长期趋势,坚持长期主义”。
3月10日的“长城汽车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上,长城汽车详细解读了去年首次提出的全新概念——长城汽车森林生态,这是一套全面贯穿研发、供应链、生产、销售等于一体的造车生态,展现了在电气化时代,长城汽车立足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正式发布新能源宣言“长城智能新能源,更省更远更安全”,及全球首创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
▍“森林生态”赋能长城新能源化
2022年,长城汽车连续7年销量突破百万大关,旗下品牌高价值产品的销量不断攀升。不过,进入到2023年,由
特斯拉
率先引爆的价格战,给国内车企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降价伤企业,不降价伤销量”的两难选择下,长城汽车选择了建立相对独立的新能源产业链生态,用“森林生态”破圈。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实现多物种相互作用,并持续进化。
长城汽车总裁 穆峰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据了解,森林生态体系可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与跨行业合作伙伴共建循环发展的活力型森林生态,共同构成长城汽车森林生态的发展逻辑。
长城汽车用多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唯一、世界唯二的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扁平化、网络化、去中心化的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目前,长城汽车在智能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领域均孵化出了头部企业。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其中,蜂巢能源有着更进一步的电池解决方案:龙鳞甲电池,也有包括第三代叠片技术“飞叠”技术、高锰铁镍电池技术、纳米网硅负极技术、未来储能业务生态链在内的蜂窝生态等一系列创新技术IP。另外,毫末智行的城市NOH+、高速NOH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也已经在行业内得到了充分验证,获得用户好评。而未势能源这样的氢燃料独角兽,则将带领长城汽车的氢燃料乘用车持续深耕细分市场。
同时,在光伏领域,长城汽车正在推进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的产业化,并在矿产资源、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及电池回收等核心领域全面布局。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这些企业就像是森林生态体系中高大的乔木,为整个生态体系的稳定与良性循环提供可靠保障。该体系中的产品矩阵、智能科技、新能源、产研体系四大业务板块之间联动,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同时在成本上也将占据相当大的优势。
▍Hi4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从用户日常出行场景出发,面对用户在动力和省油、安全和速度上的诉求,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全球首创的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顾名思义,H(Hybrid)代表混动,i(intelligent)代表智能,4代表(4WD)四驱系统。其与长城的柠檬混动最大的不同,在于将其中一个电机挪到了后轴上。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全新Hi4专为新能源全场景高阶驾驶需求设计,有着三大革新:三动力源双轴分布、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以及机电耦合传动系统,拥有2套动力总成,最高系统功率340kW, 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当前行业最佳的技术配置实现了41.5%的最优工程热效率。
这套双电机串并联架构能够在低速时避开发动机的低效区,发动机仅作为充电工作,而在中高速阶段则能够通过两挡变速箱进行发动机直驱,使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间,达到节油目的。
通过前后双电机的动力解耦与扭矩动态分配,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四个车轮的附着力,不仅提高了起步、加速还有极限操作时的稳定性,同时,全新Hi4通过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实时路况,对车轮扭矩进行精准分配,进行3擎9模智能动态切换,保障用户在任何出行场景中,均能灵活匹配到更适合的工作模式。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此外,1.5L+70kW DHT变速器+150kW后桥电机、1.5T+80kW DHT变速器+150kW后桥电机两套动力组合的系统功率区间范围为220-340kW,能够覆盖A-C级多种车型级别,以满足不同的定位需求。
作为长城汽车“森林生态”的成果之一,蜂巢能源、蜂巢易创等多个创新主体参与其中,开发了全新一代的动力系统组件,包括混动专用发动机、Hi4前驱动模块总成、Hi4后驱动模块总成、及低内阻动力电池。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该技术将首搭近期上市的全新
哈弗
新能源车型,长城汽车的全系新能源产品也会在2024年全面普及四驱,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去年下半年开始,长城汽车内部反躬内省,重点就是转型智能和新能源赛道中有哪些操之过急甚至头脑发热的布局,随后开始在品牌和产品上做减法,通过品牌整合和组织升级带动渠道梳理,进一步打造面向终端直连用户的运营机制。
长城汽车CGO李瑞峰还表示,相比于更容易造成噱头的价格战,车企真正要比拼的应该是技术。本次大会,长城就展示出回归造车本质的态度,并将用“森林生态”来推动新能源产业变革,加速科技普惠与科技平权,进入“起跳”模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睿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文|金融街老李
在变革时代下,谁能坚持长期主义,谁就最有可能跑到最后,资本市场是这样,产业也是一样。
2022年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供给侧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给整车企业带来了严重困扰,如何应对如此变局,考验各大整车企业的决策智慧。
在汽车行业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下,3月10日,
长城
汽车在保定发布了“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长城汽车追求确定性,坚持电气化转型,并以长期主义开启了新赛道上的马拉松,得到了二级市场的广泛关注。
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汽车行业如何从技术冷战走向价格热战?长城汽车的主线在哪里?森林生态体系如何成为下一阶段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从技术冷战到价格热战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下,能源、交通、通信、电子等领域的技术和成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行业正在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服务化的方向前进,这是大家的共识。
但新年伊始,“降价潮”从燃油车市场蔓延到新能源市场,在媒体的鼓吹下,人心惶惶。但产业的朋友都知道,本轮降价不过是产业变革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因为驱动这一轮燃油车降价潮的关键因素是排放法规,类似当年国五到国六的切换,驱动新能源车降价的关键因素是上游电池原材料成本下降,产业向好的趋势没有变。
实际上,作为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造车本身就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叠加上当前新四化的变革,企业销量的起起伏伏本身就符合商业规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亦或是传统巨头长城汽车,大家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波动,这是正常现象。
在老李看来,在不确定性横行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我们个人,更要拉长时间的标尺,找到那些能够真正支撑自己的东西。二级市场也符合这个规律,如果每天盯着日K线,市场全是风险,如果拉长到周K线,市场全是机会。
按照商业的发展规律,当产业步入成熟期以后,赛道上会出现领跑的玩家、落后的玩家、出局的玩家以及后半程发力的最终赢家。
所以,智能电动赛道上不会出现从头到尾的领跑者,有的企业会在起跑时发力,比如造车新势力;有的企业会在后半程发力,比如长城汽车,在不同的时间段,资本要选择最合适的标的,随着2022年造车新势力财报不及预期,以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传统玩家得到了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
从资本视角来看,随着国补政策取消,新能源车市将逐步从政策驱动回归到市场驱动,行业会更趋向于竞争的本质——技术发展、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
2020年7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宣布,长城汽车将从传统的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全球化智能科技公司,那时候大家的焦点都在新能源,而现在智能科技出行的趋势已然明显,这是长城汽车战略眼光和长期思维的体现。
3月10日,长城汽车在保定
哈弗
技术中心召开“智能新能源干货大会”,长城汽车明确表示,要坚定造车初心,让良心造车回归本质、让诚信造车回归本质、让核心技术引领造车回归本质、让科技实现平权,
2022年底,长城汽车进行战略调整,对旗下六大品牌进行整合,形成了“5-4-1”管理模式。其中,“5”是品牌、渠道、用户、数字化及销售服务五大中台,“4”是指四个作战群,“1”指的是在全球市场发出“一个长城汽车”的声音,实现同一个体系化管理。
组织调整之后,长城汽车将从主品类航道、主价格航道、主级别航道、主风格航道四个航道出发,实现品类、品牌、产品、型谱的重新规划以及命名体系的重新梳理,这是长城森林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依然是生死时局 依然是眼望十年
2020年,在长城汽车三十周年庆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出灵魂拷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他自问自答:“未来会怎样?依我看,命悬一线。”当时二级市场很多人并不认可魏总的观点,三年后回看,魏总当时是何等睿智,因为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产业是这样,长城汽车也是这样。
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一百年来,汽车产业不断前进,全球汽车企业也经历了在风雨兴衰。回眸汽车产业的每次重塑,其过程都遵循相同的逻辑,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与此同时,技术变革的本身离不开与之适应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新的时代,同样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显然,长城汽车在很早就看清楚了这个趋势,近些年来,长城汽车开始逐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在此过程中,企业持续发力核心技术,加速推进智能化技术升级、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完善布局、氢能商业化进程落地,为智能新能源发展新格局、品牌全球化进阶注入强大动力。
其实提到森林生态体系,很多朋友不是很理解,这确实是一个相对拗口的词汇,大家可以这么理解,在资本市场看来,汽车企业是典型的“军团化”作战打法,资本市场口中的“军团化”实际就是指企业的体系能力;产品、技术、供应链都是体系的一部分。
过去这些年,每家车企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
比亚迪
的优势是供应链,电动化、智能化这些归属技术范畴,
特斯拉
有优势,造车新势力的优势是产品,前几年长城汽车的品类战略,本质上也是产品,大家依托于这些优势,在市场上游刃有余,很早开始,长城汽车就在着手建立一套这样的森林生态体系,其目标可见一斑,老李想说的是,在新四化变革进入深水区的时间点之前,长城汽车体系打法其实就早已酝酿多时。
长城汽车的森林体系生态中覆盖的领域很多,老李认为有两条主线是资本市场最关注的:
第一条主线是围绕能源的价值链,
目前长城汽车已经构建了业内领先的“光伏+分布式储能+集中式储能”的能源体系,完成了“太阳能-电池-氢能-车用动力”的全价值链布局,孵化了毫末智行、蜂巢能源、未势能源、极电光能等多个生态链公司。
第二条主线是围绕科技的供应链,
长城汽车智慧底盘融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CTC、一体化压铸铝车身等核心技术,智能座舱技术具备全栈软硬件自研能力,智能驾驶技术具备从感知硬件到计算平台的全域自研能力,这跟近期两会提到的高端技术和高端装备布局不谋而合。
对长城汽车来说,销量和财报不是最重要的,2023年至关重要的是,在森林生态体系的架构下,长城汽车要推出一些亮点技术与产品,显然本次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算是一个。这种面向未来5-10年的体系性胜利,是值得花一些时间与成本的代价,去赢得的。毕竟,技术的领先,体系的成型关乎企业的未来。
透过浮沉 看见价值
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曾说:“我相信所有的公司都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其实,越是在变革的时代,越要看清楚价值所在,
老李过去这些年一直在产业和资本工作,最大的感受有两个,
任何企业面向C端要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任何企业面向自己都要用长线视角审视。
过去几年,尽管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昭然,但这本质上比拼的仍然是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和企业自身的战略修正能力。
我们先说用户价值创造,二级市场很多研究员一直在讨论长城汽车的思路,大家一致认为,其实无论是早期的品类战略,还是当前的森林生态体系,长城汽车的商业模式就是创造一个基于原有成熟体系,务实、有效,且能够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符合消费者习惯变化的商业模式。
所谓品牌战略是在满足消费者的多样性选择,而森林生态体系更是从本质上实现了一个贯穿汽车制造上、下游,以汽车制造为核心横跨辐射周边多个产业集群的全新汽车制造生态。同时,对于每一辆汽车产品来说,长城汽车也从制造开始,贯穿车辆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和用户服务。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样的理念下,长城汽车始终将“耳朵”贴进到用户中去,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深入细分市场,通过实际用车场景去发掘用户需求,从差异化、高价值的技术理念出发,打造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好技术,全新Hi4正是长城汽车以森林生态为基,融合新能源与智能化尖端技术,通过“技术向上”实现用户“体验向上”,进而获取用户的支持。
在战略修正能力方面,长城的转型能力也超乎了二级市场的想象,坦率的讲,过去的两年多,资本市场一直看好比亚迪,过去的三年,比亚迪市值从5000亿俱乐部迈入了8000亿俱乐部和1万亿俱乐部,进入A股市值前十行列,究其原因是比亚迪的体量能力和供应链能力。
二级市场很多朋友说,从产业资本的角度看,长城汽车越来越像比亚迪,但直到庞大的森林生态体系逐渐露出水面后,很多研究员认为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长城汽车没有在沿着比亚迪的路径前进,而是在比亚迪供应链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集成了研发、产品、供应链乃至生态的森林生态。
长城汽车一直用深蹲起跳来形容自己过去的表现,老李想说的是,长城汽车的这套森林生态体系,很可能和比亚迪五年前的供应链自研一样,成为下一阶段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相较更专注于硬核“三电”技术打磨的比亚迪而言,长城汽车在整体的技术与科技布局上,更突出了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这既是一种趋势,同样也为企业在未来智能汽车,乃至汽车“机器人”时代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又是为长城汽车的下一个长期主义阶段,所埋下的一个楔子。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carweekl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
2023-07-24 15: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