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21:00:29 | 喜车网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3月21日,
吉利汽车
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
特斯拉
和
比亚迪
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
极氪
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领克
、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
睿蓝汽车
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
领克08
;在售产品
领克01
、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
沃尔沃
、极星、
路特斯
、
smart
、
集度
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如今国内的乘用车市场当中,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快接近40%,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板块业绩也是突飞猛进,当中包括
吉利汽车喜车网
,11月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5万辆,连续四个月创下了新高。
新能源汽车掌握流量密码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众多车企的发展重心也是往新能源方向偏移,然而在大家争前恐后布局新能源产品之际,
吉利汽车“反其道而行之”,坚守燃油车大盘,带来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开启中国星智能双擎新纪元。
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逐步下降,混动车市场也一直是日系车企的天下。两种因素都可以说是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拦路虎。明明知道山上有虎,为何吉利汽车偏偏向虎山行呢?通过此次与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吉利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博、吉利汽车中国星事业部产品负责人刘凡的交流,My车轱辘找到了明确答案。
两条腿走路,坚守燃油车大盘
在内卷不断的新能源战场,各大主机厂,不遗余力的去满足需求,刷新体验,反观燃油车市场,出现新车少、产品单一同质化、新技术迭代更新缓慢等现状。而
吉利汽车深耕燃油车领域,一方面因为燃油车仍是整体车市销量主心骨,另一方面因为吉利汽车有足够的体系力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发力。
范峻毅表示,在新能源大势不断发展的环境下,燃油车依旧占据了半壁江山。
如果未来整体市场有两千多万的体量,吉利汽车预判还有八百万到一千万的盘子是燃油车的,因此早早就决定了要两条腿走路,一条代表燃油车,一条代表新能源车。
燃油车业务是吉利汽车的长项,2017年吉利汽车首次拿下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冠,之后连续五年产销超过百万辆,连续五年拿下中国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目前已经拥有1300万辆大盘。现在新能源车的冲击,吉利汽车的燃油车业务战绩也受到一定影响,吉利汽车也不得不调整企业战略。
范峻毅道出了中国星的未来规划,
吉利汽车要打系列化,把整个燃油车事业部板块正式更名为中国星事业部,旗下的星瑞、星瑞L智擎和星越L系列等会组成中国星系列,是吉利燃油车向上的排头兵
,同时
博越L
、
博越
COOL,
缤越
、
缤瑞
以及
帝豪
等系列车型也会持续改款换代,以及会坚持入门级的燃油轿车,就是帝豪系列,甚至吉利汽车将一些架构、座舱、智驾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应用到燃油车身上,让新技术赋能燃油车。
新能源板块方面,吉利汽车有两个蓝色行动,一个是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另一个是主攻
纯电动
智能汽车。目前吉利汽车已经有银河系列和几何系列,并且两大系列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11月银河系列销量近1.4万辆,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环比持续正增长。同时几何系列销量也超过两万辆,同比增长约47%。
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好成绩的背景下,吉利汽车进一步深耕份额更大的燃油车领域,无疑更有利于未来发展,于是乎吉利汽车带来了中国星智能双擎产品。王博透露,
吉利汽车的市场目标是要充分发挥整个吉利在油车市场的优势,燃油车市占率做到中国品牌油车市占率第一
,这个重任,放在了
星瑞L
智擎和
星越L
智擎两款新车身上。
以高价值产品,与合资品牌对抗
尽管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品牌力、市场口碑、产品力等方面也备受消费者认可,但是竞争激烈的国内车市也是高手如林,
星瑞
L智擎和星越L智擎所在的混动车市场,更是被日系车企长期霸占,作为后来者的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如何与日系混动车竞争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王博给出的答案就是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新燃油车和混合动力产品。尽管近几年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极其激烈,但是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力竞争,只要产品实力过硬,吉利汽车就有信心能够在全国各个细分市场抢占市占率的一席之地。
在12月3日上市的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就是在油车上提出跃升一代的新产品,具有同级领先的7秒级加速性能,还有两车都进入4升时代的低油耗,以及智能座舱、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都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与合资车更大的不同点在于,
星瑞L智擎和星越L智擎还融入了中国风设计元素,晴山紫和皓月白两种车色都是取自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色。
对此,范峻毅道出了吉利汽车的出发点,最近几年很多用户对国潮或者国风的认可度非常高,吉利汽车又是中国本土的自主品牌,所以新产品通过融入中国风设计,既能传承中国文化,又能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际上,中国星还有一大优势是市场口碑好,
从星瑞上市、星越L上市,到两款智擎车型的推出,中国星累计总销量已经超过84万辆
,充分说明中国星已经获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目前中国星系列整个体量正在快速向百万辆迈进。
显然,两款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都是实力过硬的新车型,它们有着丰富且先进的功能配置,同时12.67万元-17.77万元的定价也比合资混动车更加亲民,加之中国星系列良好的市场口碑,这些都是中国星智能双擎车型与合资品牌车型抗衡的底气。
利润很重要,但更重视1300万用户
吉利汽车在燃油车领域深耕,难免会让人怀疑是因为新能源车难以实现盈利,燃油车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利润,毕竟现在能够在新能源车领域实现利润正增长的车企凤毛麟角。
对此,范峻毅给出了明确答案,如果现在没有任何顾虑,吉利汽车也可以全面转向新能源。但是
吉利汽车在汽车市场已经拥有1300万用户大盘,这块大盘和基数需要新产品承载
,因此吉利汽车始终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两条路。
范峻毅补充道,企业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现在燃油车是挣钱的,新能源车是亏钱,要用燃油车去补贴新能源;但是随着新能源车规模化,可能会形成第二阶段,即燃油车挣钱,新能源这边可能会持平;进入第三阶段,有可能会变成燃油车也挣钱,新能源也挣钱。
而对于任何一个品牌来说,没有谁能够在刚出生第一年是挣钱的,但是对于吉利汽车而言,有领先的燃油车优势基盘,有自己的技术底蕴和规模效应,所以在投入期以及成长期来说,实现盈利的速度也有望比其它车企更快。
在当前市场燃油车销量主导的情况下,吉利汽车依靠强大的体系力,坚持两条腿走路,同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领域发力,能够更好地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挑战。而吉利汽车带来的中国星智能双擎,通过更先进的混动技术、更智能的科技安全、更豪华的整车品质、兼顾性能与节能的驾控动力等全新体验,让燃油车跃升一代,不仅为市场带来全新的选择,也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吉利中国星的市场号召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政治法律:政策方面,倒是没有不利于吉利的方面。大的方面上,国家可以对国企和民企做到一视同仁。另外,这几年国家对于汽车行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这两年的高速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倾斜有着很大的关系(当然自己也很争气,像是吉利)。在但说吉利这个汽车企业,国家还是挺重视的,国家领导人曾经视察过吉利的生产车间,另外新闻联播上还报道过吉利的发展创新(不知道你看过没有)。还有最近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国家层面好像也是很支持,李毅中还出席了三月二十日的签约仪式。
经济方面:当然是国家经济越好,人民生活越富裕,汽车企业才能生活的越好,民生吗,当然是越来越好,另外还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个体,就是现在的汽车消费主体,他们对汽车的购买量很大,拿去年的数量来肯,总销量是1300多万量,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对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支撑力度还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有利于汽车行业。当然,自主车企还需要努力,因为那1300万的数量还包括合资与进口品牌的汽车,不单单是自主汽车或是吉利汽车的销售数量。
社会方面:就说说品牌的认可度吧。先前,国人对于以吉利,奇瑞,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存在非常大的偏见(现在也有,只不过好了一点),只要一提起吉利,他们就认为那一定是一辆价格低廉,质量不靠谱,做工粗糙的汽车。自主品牌简直就是低质低价的代名词(在自主车的质量已经很不错的前提下),所以说社会环境对于自主品牌特别是像吉利这样从低价车开始打拼的车企不是很好。不过,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因为像一些吉利这样的车企很努力,近两年它们也推出了一些非常值得称赞的产品,像是帝豪ec-7,就非常有代表性。首先是各大媒体都对这款车有着非常大的评价,另外在这款车的价格不是很低(相比于以前的自主汽车)的情况下,取得了非常不做的销量,可见消费者对于这款车还是很信赖的。也说明了,消费者不再唯合资、进口是论,也开始接受自主品牌的精品车了。
技术反面:说道技术,我想对于每一个自主车企都是一个软肋,特别是在国外大品牌的面前更显得苍白无力。外资品牌动不动就是缸内直喷,涡轮增压,这些在外资品牌看来是很成熟的技术对于国内车企还仿佛是10年以后的技术,还没有那一家自主车企能够拿得出像样的涡轮增压技术(包括吉利)。还有国内根本没有那一家自主车企拥有哪怕是技术平平的全套动力总成。只有一些排量很小的发动机,技术很落后的变速箱(也不是每家企业都有)。不过,吉利已经意识到自身的差距,吉利这两年接连收购了一些国际知名的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当然还有巨额研发资金的投入。为的就是迎头赶上,增强实力。相信,再过几年,凭着吉利的这股冲劲,吉利一定能够迎头赶上,具备和世界一流车企正面交锋的实力。
谢谢。
2010-11-28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
2023-07-24 15: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