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12:01:51 | 喜车网
新能源汽车导致起火主原因
这两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还是比较注意的。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起火的概率是高一些的。毕竟新能源汽车靠的都是电池,不用的时候要充电,使用的时候要放电,如果发生碰撞电池液泄漏更会容易起火。所以我们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首先最关心的就应该是电池方面的安全性能。
而在电池方面的安全,并不能笼统的说哪个平台哪辆汽车更安全,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飞速开发进步的阶段,所有的品牌商家都在极尽全力的,提升电池的安全性,提高汽车的安全保护。而今天我就来说一下,合创A06,他是一款比较考虑安全性的汽车,首先从车身结构开始。作为首款基于H-GEA合创全球纯电架构打造的车型,合创 A06创新性地使用“环环相扣”极致安全车身结构,斩获“2022 中国十佳车身”大奖。
其次就是我们比较常听说的在电池安全的方面,A06针对电池包设计了正面保护环、后端保护环框架刚性环、吸能缓冲环等4重保障,在电池包外部先架起了环形护盾标配陶瓷耐热电池基于无明火高标准设计开发,采用航空级陶瓷隔热科技,上盖能承受 1200℃+的超高温度,最大程度的考虑了发生碰撞会引发火灾的情况。
同时还搭载合创自研的BMS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现24h全天候智能安全监控。我们要知道除了碰撞导致的火灾,另一个比较大的原因就是充电的时候引发的火灾,能够24小时全天候智能安全监测,这样就算夜晚充电的时候,也可以很好的检测电池,以免发生意外。
新能源汽车自燃排名有: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威马汽车、吉利新能源。
1、比亚迪。
自燃数:13,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内的绝对领导者,比亚迪得益于起步时间比较早的优势,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三电技术的车企。
2、广汽新能源。
自燃数:8,埃安去年刚完成独立,成为广汽旗下一个独立子品牌,首款车型AION Y(参数|询价)凭借着个性化设计在上市开售后获得极高市场关注度。
3、北汽新能源。
自燃数:6,虽说北汽新能源自燃激亮事故数量不及以上两个品牌,但从引起的社会舆论程度来看,北汽新能源明显要更加强烈。
4、威马汽车。
自燃数:5,威马作为新势力车企,起步时间与小鹏、蔚来相仿,但影响力和品牌知困此名度却远没有它们大,其中很大程度是受到连续多起自燃事故所影响。
5、吉利新能源。
自燃数:4,吉利新能源在去年发生了4起自燃事故,发生问题的车型大部分为帝豪EV(参数|询价),这款车同样是被作为运营车辆被大范围使用。
新能源汽车自燃的原因:
1、电路老化。
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由于车内环境恶劣,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和电路都会磨损,发动机附近的电线也容易因长期暴露在高温高热环境下而损坏漏电,一旦遇到外界的高汪铅迅温烘烤,很容易导致车辆自燃。喜车网
建议车主在天气炎热时尽量将车辆停放在室内停车场,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下;还要定期检查车内的电子元件和电路,及时修复损坏和保护不到位的地方,防止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2、老化油路。
汽车油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自然磨损。与上一篇文章提到的电路老化相比,油路老化更危险。
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工作时,环境温度可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一旦没有及时发现机油老化,就会出现漏油甚至漏油的情况,增加了自燃的风险。
这一次网友热议的不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而是更让人惊心且揪心的“电动汽车爆炸”。
8月21日网上两段“纯电动车爆炸”视频片段网上疯传,第一段是路人视角,充电站里,有一辆红色的电动汽车(EV)正不停冒出浓烟。画外音是“闽G*****这部车谁的,充得(充电)烧起来了。”
第二段是充电站旁楼栋里的俯视视角,可以看到冒烟车辆旁停的车辆已经挪走,有消防水枪隔着停车场围栏进行处置。突然车辆发生爆炸,包括车门、尾门等覆盖件散落一地。
01,上个月上海有EV车库内“爆燃”
据消防部门介绍,此类事故称为“爆燃”更为合适——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主要特征是爆炸后还能燃烧。
闽G是福建省三明市车牌,视频中是一辆北汽新能源EX360,2018年上市,市场价8.49-10.39万元。“肯定是电池有问题。”视频下质疑电池安全的网友占据多数。
官网信息显示,这款车搭载了“高密度三元锂动力电池”,且经过“7重极限安全检验”,具备“智能充电保护”功能,被厂家宣传为“安全电池”。
有网友表示“知道纯电动车有起火事故,但没想到会爆炸。”
上海新闻综合电视台发布新闻显示,7月27日上午,“松江一别墅车库发生爆燃,破坏力大损失惨重。”当地消防通报是“1辆新能源电动汽车起火”、“具体原因及损失正在调查中”。
02,上半年国内EV起火事故20起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纯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达20起,起火原因主要有四种,充电自燃、行驶中自燃、发生碰撞、停车自燃。也有事故伴随“爆炸”发生。
4月6日,发生在江西新余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里也涉及“爆炸”这个字眼。电动汽车车主介绍,“车子当时在充电,已经充了一个多小时,差不多充满的时候,就发现车子爆炸,我在车里玩手机,听到爆炸声后我马上跑出去,下车已经发现我脚上都还有火,过了两分钟左右我打电话报了警,当时都吓蒙了,头上手上脚上都受了伤。”
4月28日凌晨,深圳一充电站内,有纯电动车辆在充满电后9分钟,“引擎盖部位发生冒烟,充电站管理员和现场两位司机迅速使用充电站灭火器灭火,无奈火势发展迅猛,引发爆炸,引燃附近充电车辆 。”充电站运营企业发布的声明里,对事件发生详细时间、过程有说明。
5月12日,工信部曾发布三项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增加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三个法令法规分别是:《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正式实施的日期是2021年1月1日。
去年1月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曾发布一个“电动汽车着火应对指南”,内容可以概括为“断电”、“逃跑”、“打119”。
03,“电动汽车起火不能全怪电池”?
有锂电池从业者表示,相关起火事故可以从三个方面找原因,充电过程、电池包和车辆线路老化,其中前两个更是主要成因。
在1月12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言人表示,近年来电动汽车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其原因不能简单归咎于电池等零部件不够安全。因为电动汽车中新增了很多电子元器件,但缺乏车规级产品设计标准,以及检测和认证方法。
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司长童光毅在会议上指出,电动车自燃主要是车辆自身缺陷,但充电安全作为电动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表示,根据统计,电池相关的电动车安全事故占到61%。且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高SOC(电池剩余电量)状态。其中,SOC在85%以上的事故占比达到57%。因此在电池的热管理方面,一定要进行持续的提升和改善。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级指挥长薄建伟对纯电动汽车行业发出提醒,此前电动自行车行业因为无序发展,引发安全顽疾,进而导致治理困境。电动汽车行业要以前车为鉴,不能重蹈覆辙。
当前国内纯电动汽车是不是处在无序发展阶段?
问题的症结恐怕还是出在纯电动车定位上,如果更多车企认同“纯电动车是市场补充”,而不是“取代燃油车”,就不会盲目追求充电速度、续航长度,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会更科学健康,对消费者带来的无端伤害会更少。
文 | 大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
2023-07-24 15: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