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3 13:39:32 | 喜车网
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达31万辆,其中特斯拉汽车出口率较高。其实大家关注一下这个大环境就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会将特斯拉给引进来了,而且特斯拉在我们国家的市场上还有着独资的地位。其实我们国家看中特斯拉的并不仅仅只是特斯拉这款车子,而是特斯拉在全球这个层面上的渠道以及在全球之上的影响力,这对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有着很大的帮助。
汽车的产业链,
将特斯拉引进我们国家以后,由我们国家国产的特斯拉全车90%以上都是国产的部件,而且国产的汽车也逐渐的畅销全世界。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获取收获的也是我们国家的各个供应商,也就是说以特斯拉这个牌子为口打开中国的汽车出口市场,带动中国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这一系列的收获都来源于特斯拉这个名字。
打开市场
为了更好的去发展汽车产业上海也建立起了非常大的工厂,并且上海的工厂成为了特斯拉,这款车子最大的一个产能贡献者,而且上海工厂的二期工程也将要完成了,在后续可能还会有三期的工程。也就是说上海工厂所承受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而特斯拉等一系列的国产车的市场也逐渐的会变大,这一切都意味着我们国家的汽车出口将会变得更可观。
并且特斯拉这款车子也在逐渐的绑定上,中国的名字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逐渐的产生各种各样的纠葛。发生了这样的改变,以后就算其他的国家想要打压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但是也不能够阻止特斯拉的出口。可能外国会禁止中国车企出口,但是却永远都没有办法让特斯拉退出中国的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的国产车可以在全球的市场上进行交易。
2020年特斯拉国产前,中国卖得最好的新能源车,是北汽EU——一款为出租车与网约车而生的车型。而2020年Model 3国产,当年就登上了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榜首。
不夸张地讲,Model 3引领了电动车进入中国主流家庭购车选项的进程。
但如今,舆论对于Model 3的关注点,似乎只在于“什么时候能19.98万”。随着2021年Model Y的国产,Model 3的风头被抢去了不少,再加上从2022年开始中国品牌的电动轿车层出不穷,个个都把Model 3作为假想敌,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舆论产生了错觉:Model 3销量不行了。
但事实上,在电动轿车里,Model 3的销量依然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那这是否意味着,今天买Model 3的消费心态,和当年买朗逸、轩逸的消费心态已经差不多,就是冲着知名大品牌、不会错的选择而去的呢?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标杆效应”。我们可以从Model 3的销量结构变化,来分析这个问题。
Model 3至今没有竞品?
从2020年国产以来,Model 3的销量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虽然有受到特斯拉波浪式交付的影响,但总体来看,从2020-2022年Model 3的月均销量都在10,000-13,000辆之间。即便是Model Y上市后快速上量,Model 3也依然能维持在这个水准。
而且,随着2023年开年特斯拉全线降价,Model 3的销量更是迎来了久违的增长。今年上半年,Model 3国内销量超过9万辆,是过去三年里销量表现最好的上半年。哪怕是Model 3的设计从2016年发布后就没太多变化,哪怕是四季度要上新款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都挡不住现款Model 3降价对消费的刺激。
那么,现在Model 3的同级竞品里,有谁的销量追上Model 3了吗?从结果来看,目前还没有。
今年上半年,Model 3在纯电动轿车中销量排名第四。排在Model 3前面的三款车型,海豚和宏光MINIEV是小车,主打城市代步,AION S大约3/4卖到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也就是说,面向主流家用市场的电动轿车中,Model 3的销量依然是最多的。
如果只看纯电动中型轿车的销量,那么Model 3的优势是巨大的。无论是新势力品牌、主流自主品牌、老牌豪华品牌,他们推出的纯电动中型轿车,没有一款能在销量上与Model 3同场对话。
而在今年上半年国内纯电动车卖得最好的20个城市中,Model 3在其中5个城市排名纯电轿车销量冠军,在前18个城市排名纯电轿车销量前三。能比Model 3销量高的纯电轿车,依然只有海豚、宏光MINIEV这样的代步车,以及AION S、EU5这样主打B端市场的车型。
所以,不管是在整个纯电动轿车市场,还是在同价位的竞品车型中,Model 3的销量目前没有人可以撼动。
Model 3消费下沉了吗?
如果Model 3的绝对销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那么Model 3的消费区域,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沉了呢?
答案是,到二线城市便戛然而止。
国产的第一年,Model 3接近一半的销量由四个一线城市贡献,一二线城市销量占比达到96%。到了2023年,尽管Model 3只有22%的销量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是一二线城市的销量占比依然高达92%,只不过销量的主力,变成了消费能力接近但绝对体量更大的新一线城市。
而从2020-2023年,Model 3最畅销的十个城市,每年都能出现的城市,共有七个。这足以证明,Model 3的热销区域,在这三年多里有很高的重叠度,并没有发生下沉或是迁移。
至于说,Model 3在头部城市的销量,在这几年间出现了下滑,并非是因为流失到了其它的纯电轿车上,而是转移到了空间更大、功能性更强、能耗与续航相差无几的Model Y上。尤其是对于限牌限购的城市,绝大多数消费者可能只能同时拥有一辆纯电动车时,SUV会比轿车更受欢迎。
不管是特斯拉的渠道布局,还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客观约束,都决定了特斯拉的销量,很难下沉到三线及以下的城市区域。
买Model 3就是图便宜、图品牌吗?
既然销量也没有减少、主力消费区域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那么我们再把目光放在产品本身上,看看Model 3这三年多来各版本的销量变化。
国产化的第一年,Model 3的消费人群中,尝鲜者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于是,后驱长续航版和四驱高性能版这两款更贵的车型,销量占比还能达到接近1/4。但很快,随着主流消费人群的进入,加上Model 3取消了后驱长续航版,标准续航版的占比迅速上升到88%。
而在2023年开年特斯拉把Model 3的入门价格降至历史最低的22.99万元(5月微涨至23.19万元)后,标准续航版在Model 3车系中的销量占比,在今年上半年达到了97.1%,四驱高性能版本今年上半年仅仅卖出了2,000余辆。
如果客观地去看产品力,Model 3标准续航版60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几乎同级最小,智能座舱硬件很强但生态没有本土化,还有那个打灯就会自动退出AP的辅助驾驶,底盘硬、隔音差的问题也一直存在。
但是,特斯拉在很多人心中就是高性能电动车的代名词,Model 3也是主流家用纯电轿车的开拓者。比Model 3便宜的,没有Model 3品牌知名度高;比Model 3性能、智能、配置好的,又要比Model 3贵不少;跟Model 3比运动,可Model 3从来没有拿运动当成核心卖点;跟Model 3比智能,连特斯拉的销售都不会让他的客户选FSD。
所以,比来比去,Model 3依然是20多万价格里,品牌、性能、口碑最为均衡的电动轿车。这个时候,选择Model 3的原因,首先是想买一台纯电动车,其次就是想买一台不会买错的电动车。而特斯拉的品牌里、Model 3的均衡性、持续高销量带来的从众性,都会让Model 3形成极强的市场惯性。
此时,只是在产品力的某一方面超越Model 3,并不会对消费决策产生本质的影响。这和十多年前大众、丰田的主流家轿在中国的热销,有很高的相似度。
写在最后
那些曾经想把Model 3当成对手的车型,最后却发现Model 3用一次次的降价摆脱了无谓的竞争。而Model 3这种用降价换销量、换份额的策略,也逼着竞争对手要么步步跟随,要么去做和曾经Model 3一样的事情——自己开辟一片新市场。
在最近的8月,Model 3开启了现车补贴8,000元的优惠,并且很有可能就会在9-10月导入新款车型生产。综合各路消息来看,设计上Model 3并不会做特别大的改动,当然现款Model 3在设计的美观度、功能性、前瞻性上已足见功力。
新老切换,可能会给Model 3的销量带来一点波动。但是,只要Model 3的市场惯性仍在,标杆效应会一直还在,20-25万元的主流家轿需求也会始终存在。更何况,特斯拉随时都可以根据订单需求调整价格,而这才是最能牵动所有同级别、同价位竞品的武器。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童济仁汽车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在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31万辆,然而特斯拉就占了一半以上,这个数据也说明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领先的地位,而且其技术和品牌地位也远远的超过了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厂,我们国家的汽车制造公司也要向特斯拉看齐,去学习别人的优点,为什么特斯拉能在全球拥有这么强大的影响能力,也是值得所有汽车制造公司去思考的。
特斯拉在全球布局,不仅在中国上海有一个大的工厂,包括在美国本部,在德国都有相应的制造工厂,而且特斯拉在国内生产出来的新能源汽车,一部分是内销,其中大部分是销往国外,而且特斯拉的技术也远远的领先同行,包括其自动驾驶和电池技术,这些出口数据也表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比特斯拉还有一定的差距。
其实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政府部门也早有布局,在之前就对新能源行业进行补贴,就是为了刺激汽车公司大力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且也收取了一定的成效,虽然特斯拉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非常大,但是其下面的供应商很多都是国内的企业,而且中国也涌出了一批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厂,包括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哪吒汽车等,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内的汽车行业也会追上特斯拉。
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大势所趋,因为汽车的运行成本更低,而且操控的手感更好,对整个地球环境污染较少,其实很多国家都在大力的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在日本也在发展氢能源,其实不仅仅是特斯拉发展非常迅速,包括国内的比亚迪汽车也毫不逊色,只要沉下心来努力进行专业发展,技术必然会在国际上取得领先的地位。
亏损53亿的蔚来和亏损1.5亿的理想谁更有前途?继理想汽车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之后,另外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也于3月2日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报告。截止目前,仅理想和蔚来两家中国造车新势力公布了业绩,不妨将两家公司的业绩进行简单对比。销量PK从销量上来看,蔚来2020年Q1-Q4季度,交付量分别为3838辆、10331辆、12206辆、17353辆,
口碑最好的新能源汽车特斯拉Model3被广大车主赞誉为“驾驶的未来”。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让驾驶更为便捷和安全。特斯拉的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充电设施完善,让电动车主的出行更为无忧。对于寻找高性能、环保出行方式的消费者来说,特斯拉Model3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新能源汽车十大名牌如下:一、特斯拉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全球知名豪华电动轿车品
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有哪些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有哪些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有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精灵、海马汽车、宝马、长安汽车、上汽大通等。新能源汽车不用借助汽油发动汽车,对环境没有污染。1、精灵(Smart)这是奔驰旗下的微型汽车品牌,又叫精灵汽车,还是有一些背景实力的,旗下新能源汽车是smartsmartfortwo2014款ElectricDrive。海马汽车前身是
普京谈俄乌问题普京谈俄乌问题,俄军形势在整条接触线上均有改善,具体如下:2023年12月14日消息,普京在记者会上谈及俄乌冲突进展时表示,和平将在俄罗斯达成特别军事行动目标之时出现。俄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没有改变,即确保乌克兰的中立地位、“去纳粹化”和“去军事化”。“乌克兰不想就其非军事化的问题展开谈判,因此俄罗斯被迫采取军事手段。”普京称,自乌军发动反攻以来,俄军已击毁74
30万出头!进口!7座SUV!有哪些车可以选择?“本人90后,想买个7座的SUV,30万预算,追求点小个性,所以不想要烂大街的汉兰达,最好还得是进口的,有啥推荐不?”这个问题我真的被问了无数次,你们真是有点难为我胖虎了,预算就30万,还要7座SUV,还得最好是进口的,还不要汉兰达,好像真没几台车符合这个要求,不过,在我一番缜密的思考之下,我还是发现了几位剑走偏锋的选手!三菱帕杰
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2020年9月):中国品牌跌出轿车前十导 读2020年9月,乘用车销量超过200万辆,创年内新高,环比和同比增速均高于上月。当月共销售208.8万辆,环比增长19.0%,同比增长8.0%。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略低,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均呈两位数较快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
10月新能源品牌销量盘点!比亚迪超30万,理想超4万文/磊磊长假伊始,各家汽车品牌,便争先恐后发布了今年9月各自销量数据。比亚迪汽车10月实现销量301095台。当前,比亚迪最为强势的点似乎并非产品及技术规划维度的聪明,更是垂直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全方位可买度优势。也就是说,比亚迪近乎全数自研、自产的供应链体系,让它先天性不用顾及零配件厂商的那一层利润,并且当前极为巨大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新能源汽车十大名牌如下:一、特斯拉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全球知名豪华电动轿车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特斯拉于2012年设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S,以出众的安全效率、性能优异,续航里程而闻名。二、蔚来蔚来汽车创立于2014年,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创建,为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8年美国纽交所上
2023-07-22 20:13:39
2023-09-10 08:38:50
2023-09-09 10:35:32
2023-09-12 16:12:36
2023-09-12 11:26:11
2023-07-24 13: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