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5 11:49:12 | 喜车网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各车企使足了手段。豪华品牌开始推出更多入门级车型,像合资车领域靠拢,而合资品牌同样推出更多的低价车型,来抢国产车的饭碗。在以往,预算四五万的价格购买一款汽车,几乎只有在国产品牌里面才可能出现的事情,但是如今却并不罕见。今天要说的这款车,起亚焕驰,便是其中一员。
韩系现代与起亚在国内经历了一段特别难熬的时期,焕驰也是在这个背景之下诞生的。焕驰是目前整个起亚品牌里面价格最为便宜的车型,比当年的K2还要更低,指导价仅需5.49-7.39万元,价格本身就已经足够亲民,而一直以来,焕驰在终端也有一定幅度优惠,当下现金优惠后4S店网上报价就可以达到5千左右,入门价仅需4.99万元,而且一般只要真心买车到店跟销售详谈后可能还会有一些下探。
焕驰的外观设计采用了起亚之前的家族式设计风格,扁平的虎啸式格栅连接两侧大灯,圆角梯形的下格栅尺寸巨大,占据了整个前脸的大部分位置,视觉冲击力也较强,两侧的黑色装饰件进一步提升了前脸的运动感。
侧面相对简洁,高挑的腰线从车头一直延伸至车尾,车顶是圆润饱满的风格,整个车身姿态看上去具有一定的俯冲感,这一点比较不错。车尾部分,尾灯造型比较呆萌小巧,尾箱门刻意做出内凹的样式,让尾檐看起来有种上翘的鸭尾效果。
内饰部分,焕驰设计同样十分简单实用,中控台设计偏向于圆润,虽然用料都是硬塑料,但细节处加入了少量的镀铬饰条,圆形的空调出风口也用镀铬饰条点缀,提升了一定的时尚感。中控屏只有在两款高配上面才有出现,但是也可以理解,毕竟价格摆在那里。但是前后盘刹、双气囊、胎压报警、后雷达、发动机启停技术、铝合金轮毂、遥控钥匙、皮座椅等都为标配,这些常规的基础性功能没有被减配,唯一可惜的是ESP不是全系都有。
焕驰的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300/1700/1460mm,轴距为2570mm,体型小巧,车内空间自然不是它的强项,它的本身定位就是更偏向于代步用车。而且在汽车越来越多、停车越来越困难的当下,小体型的焕驰开起来灵活、停车方便这点还是很有优势。
焕驰搭载了一款1.4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款发动机为四缸动力,最大功率95马力,峰值扭矩132牛米,传动系统匹配5挡手动以及4挡自动变速器。4AT虽然在当下而言比较落后了,但是可靠性毋庸置疑,比一些智能手动还是要靠谱多了。另外,焕驰作为一款代步车,在燃油经济性上面也非常不错,百公里综合油耗在5-5.5L左右,并且可以满足国六排放标准。
从产品力上来分析,焕驰不算是一款很有卖点的车型,内外设计都中规中矩,配置动力都很一般,但是作为一款小型车来说,焕驰的经济性很出色,小白领上下班代步、或者家庭接送小孩上下学来说,都非常合适,最为关键的是,它的价格够便宜,毕竟即便是5万内,在国产品牌里面能够选择的车型也非常非常少。起亚虽然近几年在国内并不那么好过,但是在品质上面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大问题,总体上还是很令人放心。在1月份,焕驰的销量也达到了5113台,远远超过大众POLO,后者销量仅有1809台,这似乎也说明了只要性价比到位,自然是有人买单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上海
车展开幕首日,我们看到了一堆新能源车的集中亮相。
在这堆车型之中,国产车型的占比非常高,而以往备受关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20万、30万级别的市场中投放的车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正如车展开幕之前的猜想一样,消费者现在相比于合资车型的新车,更期待国产品牌给他们带来惊喜。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上海车展,国产车的表现确实不俗。我们看到了业界对于合资车以往的热情褪去,也看到了国产品牌展台被团团围住甚至来晚只能站在很远处“收听”发布会。国产新车不少,合资品牌来来回回还是那些车,没什么新鲜感,这就是本次上海车展的一个缩影。
而且,也像去年我们所预料的一样,在顺利拿下15-20万级别市场之后,今年的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向30万级别和以上价位的市场,开始了试探。国产品牌正在“冲击”,合资品牌正在“守擂”。
这次车展,国产、合资,各自都表现如何?
车展首日,国产新能源主要战场在30万级?
上海车展首日,我们看到了诸多国产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和亮相,它们,都很统一的瞄向了一个更高阶的市场,都想迈进30万元这个级别。去年,卖过30万元的国产汽车产品,有,但是不够多。
而今年,有更多的品牌准备让消费者花30万以上的价格去选择一台国产新能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15-20万级别的市场,国产车在去年能够拿下,说明在这个价位级别的市场里国产车值这个价,消费者认可,所以才有了去年新能源市场的“繁荣”。这么说吧,去年国产新能源的成功,有一半也是因为合资车的拉跨所导致的,具体就不展开列举车型了,总之有那么几款曾经主流的车型,去年我们几乎都听不到关于它们的消息。
以至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的部分企业,例如没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的品牌展台,早已经变成了“展销会”,当地的销售人员也早已进入展台。或许是在车展之前,公布的车展方案没有过多的看头,这些合资企业展台关注度都不算高。
今年,关注度较高的,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品牌、车型。有
比亚迪
的
腾势
、
仰望
;有
奇瑞
的iCAR、星纪元等等,大部分国产主流车企都有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豪华或者超豪华品牌。
今年国产品牌迈进30万级别,挑战的难度会比去年大很多。即将要面对的,是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的汽油车产品,而今年,差不多也是它们新能源发力的时候了。沉寂了几年之后,尤其是一线豪华品牌,
奔驰
在今年带来了EQE SUV、EQE AMG、EQG概念车、
迈巴赫EQS SUV
;喜车网
宝马
集团的四大品牌带来了宝马i7 M70L、宝马XM Label Red限量版、宝马M760Le,以及MINI Concept Aceman、
劳斯莱斯
Spectre
闪灵
等。
这些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不能对现有的国产电动车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价格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们起到了豪华品牌电动车“标杆”的作用,让消费者重新意式到,在30万级别甚至更高阶的选择上,它们的产品仍旧会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市场格局,目前是这样,30万-50万级别有燃油车守着,更高价格的市场开始用新能源车渗透。接下来,国产新能源品牌30万以上走高端的产品,是要和豪华品牌的燃油车抢市场的。
国产车真正崛起?合资车已经衰落?
车展上,看似热闹的国产车展台,似乎我们看到了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也感觉到了合资车型暂时的衰落。同时,这次车展上,我们还发现了国产品牌走向高端存在的两个共通点,和一个客观的问题。
首先,国内车企,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仍旧有待提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车品的某些细节方面,例如做工、设计、用料上还是存在差距,需要再精益求精;之后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在30万级别开始,合资车更好的观念,这部分消费者的心中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以上前两个点,是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以及国产汽车产品的共性,它们在品牌建设层面都有着自己的薄弱环节;而且,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刚刚起步,除了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之外,没有任何品牌附加值来撑起它的溢价能力。像比亚迪集团,仰望、腾势、奇瑞集团iCAR和高合品牌等,这届车展上的表现都足够抢眼,价格不低、新车不少,但它们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能把自己的高端化保持住?
作为消费者和汽车行业从业者来看,现在国产高端品牌“多点开花”的态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30万级以上的市场,容量有限,容不下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高端品牌,就像为什么一线只有BBA,其他的都是二线豪华一个道理。
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刚刚起步,疲软、抗风险能力低,如果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高端化,势必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花时间培养品牌文化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来看,以上提到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中,只有比亚迪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然后做工、用料、质感层面这些不好客观评价的东西,因人而异;我可以承认国产新能源的技术现在做的确实好,但我还是更喜欢看合资车的设计,尤其是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这些方面它们做的确实会更好一些。
只能说,现在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冲击高端,并非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前期冲的猛不见得后期就能跑的远。而且,一二线的传统豪华品牌,今年就已经有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品牌,奔驰、宝马的新产品都已经和三年前有了质的变化,而且车型越来越重磅。
要说
沃尔沃
、
雷克萨斯
、
凯迪拉克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国产品牌,确实不可否认,这次车展上展台也比较冷清。但国产新能源高端化,想绕过它们没那么容易,即便没什么新车,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会犹豫一下“一个高端国产品牌,和一个有优惠的二线豪华品牌,该怎么选”,信我,肯定会有这种消费观念。
今年,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吗?
看到了一部分品牌发起新能源高端化的挑战,但能不能成功?算不算成功?谁成功了?可能要等到今年的广州车展或者
北京
车展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至于合资品牌的衰落,其实今年在车展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而车展,只是印证这些想法,显然主流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新能源的产品力从今年开始逐渐回归正轨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产车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包括技术水平、品质和设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仍然有很多人迷恋合资车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合资车品牌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有着长期的历史和成功的经验,消费者对其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有较高的认可度。
其次,合资车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合资车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研发能力,能够更快地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于科技感和创新的需求。
再次,合资车在品牌形象和豪华感方面更具吸引力。合资车品牌通常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市场定位,他们的产品设计更加注重细节和豪华感,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和彰显身份的感觉。
最后,合资车在售后服务和保值率方面相对更有保障。合资车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拥有更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和更高的二手车保值率,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综上所述,尽管国产车在进步明显,但合资车在品牌知名度、技术创新、品牌形象和售后服务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仍有很多人迷恋合资车的原因。
2023-12-21 19:27:36
2023-12-15 02:15:56
2023-05-23 23:14:03
2023-12-06 22:29:57
2023-12-05 11:34:19
2023-12-25 14:5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