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购车指南 > 正文

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

2023-12-16 08:18:22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

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

前段时间我的车拿去喷漆了,便借了亲戚的XR-V来用了几天,这辆XR-V还是个早期版车型,搭载的是1.8L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自然吸气发动机,虽然动力表现一般,但是在城市里开着动力也挺够用了。而且这辆车已经用了7年了,目前跑了10万公里,整体感觉各方面都还挺好的,而且期间也没有出过什么故障,只不过现在增购了一辆电动车,这个车就基本闲置了,所以才能借我开几天。

当年这辆XR-V的价格落地接近18万元,但按照当时拿着这个预算选车,似乎XR-V也是比较多人选择的车型,销量表现较高,而且也比较适合女士使用。而到了现在,各种电动车、国产车迅速崛起,当时价格坚挺的合资车现在也不得不在价格上作出让步。结合终端优惠,现在XR-V的起售价都已经跌破10万元了,今天懂哥就来跟大家推荐几款,尺寸不大,在城市里开着灵活小巧,而且油耗低,各方面都体验不错的合资SUV车型。

丰田 锐放

指导价:12.98-18.48万元

经销商优惠:1.8万元左右

丰田

的锐放和

锋兰达

是继C-HR之后再近乎相同价位区间推出的新产品,一方面是C-HR确实太过于个性,而且后排的空间比较压抑,对于咱们国内的家用车用户来说,后排乘坐感受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丰田便引入了锐放和锋兰达两款车,首先在外观设计方面采用了更符合

大众

审美的方案,座舱内部也拥有更敞亮的采光和更舒适的乘坐感受,因此大家对于锐放和锋兰达的关注度显然要比之前的C-HR要高不少。

锐放和锋兰达两款车属于双胞胎车型,目前来看锋兰达起售价格更低一些,而锐放虽然贵了几千元,但全系标配了主动安全系统。因此对于双胞胎车型,大家还是看当地具体的优惠和配置差异选择即可。锐放的外观设计感觉与荣放的整体轮廓有些相似,不过前脸部分设计更偏向圆润,中间大面积黑化的中网,让它显得更年轻化。从C柱到车尾的部分,这里与荣放的轮廓很相似,包括尾灯的造型等。

锐放的内饰部分就与

卡罗拉

比较类似了,整个中控台和空间,都与卡罗拉相仿,不过作为一款SUV,它的头部空间还是要比轿车宽裕不少。锐放的车身尺寸并不大,不到4.5m的车长,不管是对于新手司机还是女士,在城市里开着都没啥压力。动力方面,锐放搭载了2.0L纯燃油和油电混合动力两款动力,两款发动机与同级别车型相比油耗经济性都很好,2.0L纯燃油WLTC油耗比XR-V还低,如果是油电混合车型,油耗更是低至3毛一公里。

本田 XR-V

指导价:13.29-15.29万元

经销商优惠:3万元左右

早期合资车小型SUV市场中产品并不多,

缤智

和XR-V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市场的突破口,并且获得了市场的认同,一直以来都是紧凑型SUV销量和保值率排行榜中稳坐榜首位置的产品。当时SUV风潮刚刚掀起,因此很多正准备买卡罗拉、

轩逸

等车型的用户都会去考虑缤智、XR-V这类产品,一方面是空间更实用,另一方面是这两款车的设计风格也确实很符合年轻消费者的审美,这些都是XR-V和缤智的销量基石,从问世至今XR-V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20万。

在去年陆续换代更新的CR-V、缤智和XR-V等车型,上市不久就有了较大的终端优惠,这确实是有点出乎意外的事情,可能也是国产车“火力”太猛,让合资车不得不在价格上迅速让步,以保障其市场地位。国内销售的XR-V采用了亚洲版造型,整体轮廓与上一代车型相似度较高,前脸部分线条感觉更平和了一些,大灯内部的线条与中网顶部的镀铬线条相连,大灯熏黑并且灯腔内部细节丰富,XR-V的设计感依旧很年轻。从侧面来看,C柱溜背线条更动感,车身高度降低,但离地间隙增高,并更换了18寸轮胎。

新款XR-V中控同样采用了全新设计风格,在用料和设计感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提升,中控多媒体搭载了Honda CONNECT 3.0系统,功能丰富并且支持手机互联。我认为论内外设计,我觉得XR-V是要比锐放更有吸引力。动力方面,XR-V全系搭载了L15系列1.5L燃油发动机,配合CVT变速箱,虽然在城市中开着还是挺轻快的,但高速上体验,相比2.0L的锐放还是有些差距。油耗方面同样不用担心,综合下来成本在5-6毛一公里,保养费用也相当便宜,小保养自己买材料不到300元就搞定了。

起亚 智跑ACE

指导价:13.98-15.78万元

经销商优惠:2.2万元左右

虽然相比两田来说,韩系品牌在国内还是比较冷门,但其实韩系车的优点还是挺多的,首先它们都有着超前的设计风格,尺寸比日系更大,动力数据也比较突出,其次是韩系长期都有着较大的终端优惠,那么不到12万起售的合资紧凑型SUV中,

智跑

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款车。我们先来看看智跑的车身尺寸,长宽高比上文所述的锐放、锋兰达以及XR-V、缤智这4款车都要更大,轴距2640mm与锐放、锋兰达相同。

如果在今天推荐的这三款车中,选颜值最高的一款,我个人会把这一票投给智跑。整体设计风格感觉更加大气,异形的中网格栅与大灯组合成一个整体,下方两侧獠牙的设计也更突出了它的运动感,车身侧面线条工整、简洁,车尾层次丰富的尾唇和双出排气,智跑的设计我觉得细节和层次都更加丰富。内饰部分也同样如此,贯穿式的出风口,与梯形的悬浮式多媒体屏,视觉效果就比前两款更有冲击力。即便是入门版车型,皮质座椅和皮质方向盘智跑都已经安排上了。

乘坐空间部分,智跑的空间表现也有一定的优势,平直的车顶流线搭配更垂直的尾门玻璃,这对于座舱和后备箱的空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动力方面,智跑搭载了2.0L与1.5T两款发动机,传动系统分别匹配6AT和7DCT。很多人说WLTC油耗到底有啥用,咱们从横向对比来看就更加方便了,2.0L的智跑WLTC油耗为百公里7.3L,比2.0L锐放的WLTC百公里油耗高了1.14L,并且最高功率也不及2.0L锐放。虽然油耗“打”不过,但智跑全系搭载了四轮独立悬架,这一点是比锐放和XR-V的后桥扭力梁更

优胜

的方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懂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

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

上海

车展开幕首日,我们看到了一堆新能源车的集中亮相。

在这堆车型之中,国产车型的占比非常高,而以往备受关注的主流合资品牌,在20万、30万级别的市场中投放的车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热度。正如车展开幕之前的猜想一样,消费者现在相比于合资车型的新车,更期待国产品牌给他们带来惊喜。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次上海车展,国产车的表现确实不俗。我们看到了业界对于合资车以往的热情褪去,也看到了国产品牌展台被团团围住甚至来晚只能站在很远处“收听”发布会。国产新车不少,合资品牌来来回回还是那些车,没什么新鲜感,这就是本次上海车展的一个缩影。

而且,也像去年我们所预料的一样,在顺利拿下15-20万级别市场之后,今年的国产汽车品牌开始向30万级别和以上价位的市场,开始了试探。国产品牌正在“冲击”,合资品牌正在“守擂”。

这次车展,国产、合资,各自都表现如何?

车展首日,国产新能源主要战场在30万级?

上海车展首日,我们看到了诸多国产汽车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上市和亮相,它们,都很统一的瞄向了一个更高阶的市场,都想迈进30万元这个级别。去年,卖过30万元的国产汽车产品,有,但是不够多。

而今年,有更多的品牌准备让消费者花30万以上的价格去选择一台国产新能源。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问题,15-20万级别的市场,国产车在去年能够拿下,说明在这个价位级别的市场里国产车值这个价,消费者认可,所以才有了去年新能源市场的“繁荣”。这么说吧,去年国产新能源的成功,有一半也是因为合资车的拉跨所导致的,具体就不展开列举车型了,总之有那么几款曾经主流的车型,去年我们几乎都听不到关于它们的消息。

以至于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合资品牌的部分企业,例如没有什么新技术、新产品的品牌展台,早已经变成了“展销会”,当地的销售人员也早已进入展台。或许是在车展之前,公布的车展方案没有过多的看头,这些合资企业展台关注度都不算高。

今年,关注度较高的,是国产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品牌、车型。有

比亚迪

腾势

喜车网

仰望

;有

奇瑞

的iCAR、星纪元等等,大部分国产主流车企都有了自己在新能源领域的高端、豪华或者超豪华品牌。

今年国产品牌迈进30万级别,挑战的难度会比去年大很多。即将要面对的,是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的汽油车产品,而今年,差不多也是它们新能源发力的时候了。沉寂了几年之后,尤其是一线豪华品牌,

奔驰

在今年带来了EQE SUV、EQE AMG、EQG概念车、

迈巴赫EQS SUV

;

宝马

集团的四大品牌带来了宝马i7 M70L、宝马XM Label Red限量版、宝马M760Le,以及MINI Concept Aceman、

劳斯莱斯

Spectre

闪灵

等。

这些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不能对现有的国产电动车产生多大的影响,毕竟价格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它们起到了豪华品牌电动车“标杆”的作用,让消费者重新意式到,在30万级别甚至更高阶的选择上,它们的产品仍旧会有着更好的体验感。

合资品牌的豪华车市场格局,目前是这样,30万-50万级别有燃油车守着,更高价格的市场开始用新能源车渗透。接下来,国产新能源品牌30万以上走高端的产品,是要和豪华品牌的燃油车抢市场的。

国产车真正崛起?合资车已经衰落?

车展上,看似热闹的国产车展台,似乎我们看到了国产新能源品牌的崛起;也感觉到了合资车型暂时的衰落。同时,这次车展上,我们还发现了国产品牌走向高端存在的两个共通点,和一个客观的问题。

首先,国内车企,在品牌化建设的道路上仍旧有待提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次,在车品的某些细节方面,例如做工、设计、用料上还是存在差距,需要再精益求精;之后客观存在的问题,是在30万级别开始,合资车更好的观念,这部分消费者的心中还是很根深蒂固的。

以上前两个点,是目前国产汽车品牌以及国产汽车产品的共性,它们在品牌建设层面都有着自己的薄弱环节;而且,国产品牌的高端化刚刚起步,除了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之外,没有任何品牌附加值来撑起它的溢价能力。像比亚迪集团,仰望、腾势、奇瑞集团iCAR和高合品牌等,这届车展上的表现都足够抢眼,价格不低、新车不少,但它们都需要共同面对一个问题。

就是,如何能把自己的高端化保持住?

作为消费者和汽车行业从业者来看,现在国产高端品牌“多点开花”的态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30万级以上的市场,容量有限,容不下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高端品牌,就像为什么一线只有BBA,其他的都是二线豪华一个道理。

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刚刚起步,疲软、抗风险能力低,如果想长期、稳定的发展高端化,势必要解决一些问题。例如,花时间培养品牌文化给消费者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来看,以上提到的国产新能源品牌中,只有比亚迪这方面做得还算不错。

然后做工、用料、质感层面这些不好客观评价的东西,因人而异;我可以承认国产新能源的技术现在做的确实好,但我还是更喜欢看合资车的设计,尤其是颜色的搭配、材质的选择,这些方面它们做的确实会更好一些。

只能说,现在的国产新能源品牌冲击高端,并非是一次“短跑”,而是一次“长跑”,前期冲的猛不见得后期就能跑的远。而且,一二线的传统豪华品牌,今年就已经有开始在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品牌,奔驰、宝马的新产品都已经和三年前有了质的变化,而且车型越来越重磅。

要说

沃尔沃

雷克萨斯

凯迪拉克

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在新能源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国产品牌,确实不可否认,这次车展上展台也比较冷清。但国产新能源高端化,想绕过它们没那么容易,即便没什么新车,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会犹豫一下“一个高端国产品牌,和一个有优惠的二线豪华品牌,该怎么选”,信我,肯定会有这种消费观念。

今年,我们看到了国产品牌高端化的成功吗?

看到了一部分品牌发起新能源高端化的挑战,但能不能成功?算不算成功?谁成功了?可能要等到今年的广州车展或者

北京

车展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至于合资品牌的衰落,其实今年在车展前就已经有了一些迹象,而车展,只是印证这些想法,显然主流的合资品牌,尤其是高端品牌,新能源的产品力从今年开始逐渐回归正轨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

国产品牌汽车已经发展起来了,为何大多数人还买合资车?

国产车哪里进步了,是发动机进步了,还是变速箱进步了,底盘讲究点的找外国技术团队调校,不讲究的自己调校,进步就是整一些电子元件上去,谁都知道电子产品更新淘汰快。把车搞的花里胡哨的,年轻人买车,反正花的是他老子的钱,开几年不喜欢,就换,真正务实的中年人,绝大部分都买合资车,这些人曾经也都是国产车第一代车主,也是被国产车坑的最很的一代车主。

坚决支持国产。国人不支持国产,国货何时能自强。国人当自强,国货更要强。

一,政府不带头采购自主品牌。

二,还局限在b以下的车,总体品质不高,品牌美誉度有差距。

三,有钱人太多,低档车看不上。

四,百多年来落后,民族自信心不够。

五,伤失民族气节的人不少。

六,洋品牌有组织的托很多。

七,无知无脑的很多,不了解车,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的多。

我们单位身边年轻人,绝大多数购买国产车,国产车外形超酷,内饰漂亮,电子设备远超合资车,油耗与合资车相差无几,便宜几万元。我问了好几个开了5年以上买广汽传祺年轻人,他们说,国产车特别是广汽传祺开了5年没有一点问题,卖价少几万元,够好几年的油钱,关键是保养维修费用比合资更便宜得多。国产车加油吧!

这只是个国度问题,就像当年的国民喜欢买三星,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手机一样,如今这些手机别说买了,送给他们他们都不会要了,何况国内还有一大群日吹,洋吹和公知们胡乱的鼓吹洋垃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会放弃偷工减料的合资棺材,转而选择用料扎实安全更具有 科技 质量的国产自主车,今年所有合资车都大幅下滑,特别是韩国车,法系车和美国车,日系车下滑的也非常严重,德国车也好不到哪去去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国产长城,吉利,长安,奇瑞和比亚迪销量都在大涨,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明显和习以为常,丧心病狂的偷工减料的合资棺材的好日子已经开始结束了。

国产车确实越来越好了,但那是相比于过去的国产车,而横向对比,差距还是很大的。当然,如果你从外观和配置上来看,那我无话可说。不过这也证明了,既然外观漂亮、配置又丰富、价格还便宜,所以才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但我就不禁要怀疑了,利润从哪来?国家补贴?越是补贴就越没有好产品,商人都是逐利的,只是思路不同而已。所以,既然国产车能做到这样,那一定是其他的地方不够好。 汽车 作为代表工业技术的商品,没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这也是为什么二手国产车不保值的原因,因为不耐用。技术也相对落后。而且,听车圈内的朋友说,国产所谓自主研发的其实都是收购国外的专利技术而来,但并不先进。我不知道这是真是假,但我相信大概率是真的,因为中国所有的实体工业都是这样,难道不是吗?最最重要的是我亲身体验过,投诉量和维修比重最大的都是国产车。所以,国产车进步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说达到放心购买的地步,我认为还没有。当然,如果您觉得开个两三年就换,或者就追求配置,那无可厚非。但我做为三菱的车主,我追求的就不是配置,不是设计,就是纯粹的机械品质和可靠性。所以,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能卖的动的东西就证明都有它的市场。是卖性价比还得卖爱国情怀,那都无所谓,但记住一点,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买东西没有对错,只看需求。

这个要问车企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国产车是有优点的 配置高 外观漂亮 价格便宜 同样缺点也有 用料做工差 可靠性差小毛病成堆 零整比过高 油耗不稳定 售后服务差 销售服务态度差 易损件寿命过低 出新车快 停产也快 销量不好就拉皮出新车 螺母换个材料都可以算新技术 为了赚钱忽视研发 国产车真正的自主研发技术真的就没有几个 即便有也是逆向研发的 有几个国产车用的是国产三大件的?车企老板都不开自己生产的车 你让消费者怎么相信你的品质

简单来说:第一是笃信合资品质优于自主的潜意识,二是面子心理在作祟。

首先,我们用客观数据来看看合资和自主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投诉大数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布的《2017年全国消协组织受力 汽车 产品投诉情况分析》,被投诉 汽车 品牌前十名单显示,长安福特被投诉850次,排名第一;一汽大众被投诉806次,上汽大众被投诉712次,位列第2、第3名。再来看 汽车 核心部件之发动机, 汽车 投诉网数据显示2017年发动机投诉量前十的车型,分别为福克斯、轩逸、英朗、科鲁兹、传祺GS4、哈弗H2、雪铁龙C4L、帝豪、众泰T600、哈佛H6。从投诉量来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各占据半壁江山。是不是有些意外?

也许有人要说了,客观数据反应不了真实情况。也许吧。就答主10年+的 汽车 从业经验来看,得益于平台化优势,合资车在三大件上的可靠性、系统性确实是优于自主品牌的,举个例子,据说吉利内部总结提到吉利的车现在什么都好,就是车重、油耗高,长城的油耗也是一直被人诟病,朋友买的卡罗拉一箱油可以从广州惠州跑回江西丰城;另外一点是调教,举个例子,比亚迪从奔驰挖了一个汉斯哥,就能当比亚迪车型调教的扛把子,实际上汉斯哥在奔驰调校大牛里地位只是一般,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三大件和底盘系统,合资确实优于自主,这一点确实是的,不服不行。

第二、再来说面子心理。除去品牌这个溢价,这个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怎么会有人去买连门把手都是黑色素材件、配着收音机的雅力士致炫,也不去买个吉利,不说帝豪,最起码买个远景高配还是可以的吧。在电器配置方面,自主品牌说秒杀合资一点都不过分;在材质做工方面,紧凑型合资还在用着上个世纪的塑料仪表板,自主品牌早就普及了软质仪表板。领克03起价11.68万,比丰田卡罗拉(10.78万)、本田思域(11.59万)、马自达3昂克赛拉(11.29万)还高,凭的一是内饰质感、二是高配置、三是高出一档的动力水平。另举比亚迪的例子,全新一代唐车主在后背门玻璃上贴出了这么一句“什么奔驰宝马奥迪,一脚油门下去让你知道什么是比亚迪”。这些例子说明什么,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档次,在日渐往上走。

最后一点要说的是 汽车 行业,整车端是终极体现,其实在上游的零部件源头、甚至在更上上游的钢材,存在难以逾越的差距才是更致命的。举个小例子,因为爱信变速箱的事,传祺GS8在风光无限的时候,被迫减产。爱信、采埃孚、博世、麦格纳、大陆集团、法雷奥、李尔、电装等等零部件超巨,而我国能拿的出手的估计就是福耀玻璃、万向等这些吧,在关键的零部件几乎没有。好在新能源领域,开始出现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电池寡头,也许国家提出借道新能源超车,有更长远的战略眼光,说不定也有诸多的无奈在里面。

什么时候国产车不用海军了,那就是真的可以了

选择国产车还是合资车,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自身购买能力。每个人对于 汽车 理解不同,对于国产 汽车 的了解就更少一些,买 汽车 毕竟是大件物品,保守选择合资车型无可厚非。了解车市,对国产车认知多的人,会选择国产车,选择国产新能源车型。不管买啥,自己喜欢就好。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合资国产价,每里5毛,保养不到3百,这些SUV才9万起!(上海车展,国产车还没真正崛起,合资车还没真正衰落?)”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