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2 23:56:37 | 喜车网
兄弟们,6月的汽车销量出来了,我从品牌的角度给大家分析一波,今天是第三期(最后一期),内容比较多,不过还是挺有看点的,大家慢慢看,欢迎爱车的小伙伴跟我一起聊车!
前十名分别是 比亚迪 、 一汽 大众 、 长安 汽车、 吉利汽车 、上汽大众、广汽 丰田 、上汽通用、 特斯拉 中国、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其中合资占了6个位置,我们的自主品牌占了4个位置。
我会从后往前分析,本篇文章分析第四名到第一名的厂商,let’s go!
第四名:吉利汽车,在6月的零售销量是11.5万辆。吉利汽车中销量最高的是 星越L ,销量为13222辆,近半年的表现还可以,销量稳中有升,在紧凑型SUV中的排名是第十二位,不过我觉得它的排名还会继续下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与价格重叠度比较高的宋Pro DM-i相比,其实星越L在很多方面都是强于宋Pro DM-i的,但还是会抢走星越L的潜在消费者。
因为星越L是基于吉利的CMA架构打造的产品,使用了很多黑科技,智能化水平很高,外观内饰也很有设计感,发动机使用的还是 沃尔沃 的技术,关键价格也不是很贵,其实这种价格低配置高的车型应该是老百姓的福音,但是买的人很少,因为愿意花这个钱买车的其实还是很在意日常使用成本的,而星越L的日常使用成本还是挺高的,比如保养比较贵,保险也比较贵,加油还需要95号的,所以它的定位很尴尬,注定不是什么走量的车型。
另外 哈弗H6 也要出新款了,外观动力都有所升级; 哈弗大狗 也要上2024款了,升级主要体现在智能化和动力上,外观也有微调,等它们都上市了,星越L的销量只会更低,关于这两款新车我也会持续关注。
与星越L相比,吉利汽车销量榜的第二名 缤越 就没那么尴尬了,在小型SUV市场中,它的销量是10437,领先第二名四千多辆,地位还是很稳固的。
第三名:长安汽车,在6月的零售销量是11.8万辆。长安汽车中销量最高的是长安CS75 PLUS,6月销量是21720辆,在紧凑型SUV中排名第三。第二名是宋PLUS DM-i,但是它们的价格基本不重叠,所以我觉得竞品关系并不强,与它价格相近的宋Pro DM-i和 AION Y 才是长安CS75 PLUS的直接竞争对手。
我从动力上给大家做个对比,结论一目了然。
长安CS75 PLUS是燃油车,虽然现在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很高了,但燃油车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所以它的销量最高,而且这台车在主动安全、座椅等舒适性配置上也要好于另外两台车。另一个是宋Pro DM-i,作为插电车型,它集成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优点,既没有里程焦虑也更省油,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配置上,它的智能化也是最高的。AION Y我觉得最尴尬,配置不占优,而且还有纯电车型的通病,之所以销量还这么高,我觉得就是有 北京 这样的城市,绿牌只能买纯电,如果放开,我相信它的销量并不会太好,可能都去买比亚迪的插电车了。
就目前来看,我觉得长安CS75 PLUS的地位是很难被撼动的,销量应该会保持靠前的水平,不过哈弗H6有新款要上市了,不知道曾经的销冠还能不能缔造神话了,你们觉得呢?
第二名:一汽大众,在6月的零售销量是17.8万辆。一汽大众销量最高的是 速腾 ,销量是26618辆,与第一名 朗逸 差了669辆,竞争是真的激烈,其实这两款车特别像,外观差不多,动力差不多,只是在内饰和配置上有点差异,速腾定位相对高端,所以内饰质感好,朗逸相反,所以价格也低一些,其实我觉得在差不多的情况下,开出去也没人分辨的出来,所以买朗逸就行了,省下来的钱可以干点别的,兄弟们更喜欢哪台呢?
根据6月的销量来看,合资车的表现还不错,在紧凑型车里前几名都是合资品牌,我估计就是优惠比较大,不然配置低价格贵的车谁愿意买!而且很多人认为合资车更好,这是一个认知上的惯性,因为合资车在以前确实统治着中国车市,不过现在我们的自主品牌也很厉害了,合资车以后的日子并不好过。
第一名:比亚迪,在6月的零售销量是23.1万辆。终于来到第一名了,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比亚迪,让我们来看看比亚迪都有哪些热销车型。
在微型车中,销量第一的是五菱 宏光MINIEV ,不过比亚迪没有微型车,但是比亚迪出了一个叫 海鸥 的小型车,是对五菱宏光MINIEV的降维打击,把不少消费者都抢过来了。
在小型车中,销量前二的都是比亚迪,一个是 海豚 一个是海鸥,都是海洋系列的车,妥妥的销量担当,其他车只有 五菱缤果 过万了,剩下的只有几千,霸主地位很明显。
在紧凑型车中,表现最好的是秦PLUS DM-i,不过只排在第四位,前三都被合资车占了,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秦早晚还会回到第一位的。
在中型车中,比亚迪的表现就一般了,表现最好的是 海豹 ,排在第十三位,前十名都被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占据。中型车价格偏贵,消费者还会考虑排面的问题,比亚迪的排面比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还是差了些。
在中大型车中,比亚迪的汉DM和汉EV排在第三和第四位,表现还不错,比 宝马5系 的销量还要高,在这个级别里,汉的最大优势可能就是价格便宜把,花更少钱的就可以享受到中大型车的优势了。
其实可以看的出来,比亚迪除了中型车的市场稍差以外,其他的细分领域都是很强的,产品线很丰富,所以它的销量这么高就不足为奇了。
本次6月销量分析就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我会继续分享更多汽车资讯,我们下个文章见吧,88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小哥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日前,乘联会发布了4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售数据,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63.1万辆,同比增长55.6%,环比增长2.5%;其中轿车零售销量为79.1万辆,同比增长49.8%,环比增长4.0%。具体来看,轿车零售销量前十名中除宏光 MINI 之外,整体呈现同比上涨趋势, 比亚迪 秦、比亚迪 海豚 增长势头依然迅猛,蝉联冠亚军宝座。
TOP1 比亚迪秦
4月销量:42647辆
在4月,比亚迪秦的销量以42647辆的单月销量成绩,卫冕轿车月度销量榜冠军,销量表现十分稳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秦1-4月销量已超13万辆。 喜车网
比亚迪秦自推出以来就主打高性价比路线,凭借DM-i混动技术优势以及较低定价,在紧凑型轿车市场中几乎难逢对手。尤其是今年秦PLUS DM-i推出冠军版,9.98万元起售价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10万级市场的统治地位,月均4万的销量成绩,竞品看了都得眼红。
TOP2 比亚迪海豚
4月销量:29961辆
比亚迪海豚自上月勇夺轿车销量榜第二名后,它在4月以29961辆的销量守住了自己的亚军宝座,并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0.5%,进步相当大。
比亚迪海豚是品牌向年轻市场的重要布局,该车采用e3.0平台和纯电驱动,具有出色的行驶品质。同时它的设计也是品牌中更具年轻、活力的一款。11.68-13.68万元售价较为亲民,400km续航表现满足日常多场景需求。综合来看,它是小型纯电市场表现非常全面的选手,从目前10万出头的价格段中还没有对手。
TOP3 东风 日产 轩逸
4月销量:26975辆
曾经的销量王者轩逸在4月轿车排名中位列第三位,销量为26975辆,同比增长3.3%。轩逸是典型合资家用车代表,便宜耐操的轩逸经典更是 滴滴 司机的“好伙伴”,也带动了轩逸整体销量。不过随着国产汽车的崛起,价格便宜配置丰富的国产车型开始挤压入门合资车型市场份额,以便宜换量的市场打法已经没有优势了。此外,为了顺应市场趋势轩逸也推出电驱版车型,虽然从整体驾驶方面表现不错,但13.89万起的售价再配合1.2L 三缸发动机,多少让消费者有点心有余悸。
TOP4 上汽 大众 朗逸
4月销量:26536辆
上汽大众朗逸4月销量为26536辆,同比上涨90.6%,与3月份排名相比没有变化,稳居轿车销量榜第四位。
朗逸作为紧凑型车市场的老将,品牌实力和三大件一直为消费者所信赖,也是它常年保持稳定销量的根基。改款之后的朗逸也针对用户需求做出改变,动力1.5L+6AT起步,还带来了1.2T和1.4T动力可选。同时朗逸还在设计方面大做文章,除了保留经典造型外,还增加了更时尚,年轻的星空版,满足了年轻用户的审美需求。
TOP5 广汽本田 雅阁
4月销量:25590辆
广汽本田雅阁4月销量25590辆,同比增长123.3%,位列轿车销量榜第五位,相比3月位次排名及销量表现均有所上升。
雅阁是合资B级车市场的元老级车型,凭借稳重耐看的外观、宽敞舒适空间以及发动机省油的特点,成为中国市场普遍受到认可和欢迎的日系中高端车型。值得注意,第十一代车型将在5月20日正式上市,目前老款雅阁属于清库存阶段,普遍有4-5万元优惠,也带动了近两个月销量势头增长。不过全新雅阁本身实力全面提升,并取消油电混动版本带来2.0L插混版本,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TOP6 广汽 埃安 AION S
4月销量:19569辆
埃安AION S 4月销量为19569辆,同比增长393.2%,且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埃安AION S是品牌老将,13.98万起步,定位紧凑型轿车主流价格段,在结合它在配置方面的均衡布局,综合实力在同级中竞争力突出。AION S在3月和4月持续保持较高销量成绩与目前新能源市场大环境不无关系,尤其是AION S系列还布局有Plus系列车型,促进整体销量上涨。
TOP7 广汽 丰田 凯美瑞
4月销量:18193辆
4月凯美瑞以18193辆回归轿车零售销量榜,同比增长43.3%。凯美瑞是中型轿车市场的经典角色,各个方面表现都非常均衡,在加上品牌加成以及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是一款消费者可以闭眼入的选手。不过在国产品牌尤其是新势力品牌崛起之后,合资中型车的市场份额同样受到挤压,在华日子也没有之前舒坦了。之前丰田主力车型的终端优惠很少或直接没有优惠,而目前凯美瑞在终端市场中也有3万左右优惠,这或许成了促进销量增长的重要原因。
TOP8 一汽 -大众 速腾
4月销量:18095辆
速腾4月销量为18095辆,同比增长50.7%。速腾也是中国市场耳熟能详的车型,历经几代依然能保持一个不错的销量表现,这和大众品牌影响力和自身产品实力分不开。速腾定位A+级车型,轴距在同级竞品中优势明显,尤其是2023款速腾在性价比方面确实有小幅度提升,这也快速促进了车型销量增长。
TOP9 宏光MINIEV
4月销量:18086辆
宏光MINIEV4月销量18086辆,同比下降27.4%,位居4月轿车销量榜第九位。从最初的月销超4万台的巅峰时刻,到如今月销不到2万台,宏光MINIEV整体表现出疲软状态。
宏光MINIEV可以说是款现象级产品,3万起步售价轻松拥有合法上牌的纯电动小车,不管是基于哪个角度出发都非常有吸引力,它以一己之力带动了纯电微型车市场的繁荣发展。不过随着汽车市场近两年发展,续航更高品质更高但价格更贵一点的小型车更符合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微型车市场势必受到挤压。目前宏光MINIEV的销量状态我认为是回到相对客观、平稳的阶段。
TOP10 一汽丰田 卡罗拉
4月销量:17677辆
一汽丰田卡罗拉在4月卖出了17677台,同比增长27.8%,拿到了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位的最后一个名次。卡罗拉和比亚迪秦出现在排行榜的一尾一首,颇有些两位大佬时代更替的意思。毫无疑问卡罗拉是一款非常成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美誉的车型,但在和同价位自主品牌车型的角逐中,它并没有表现出太多优势。反之,在新款卡罗拉上8气囊将简配为6气囊,燃油版车型还将取消后轮独立悬架。只能说万事有始有终,时代总会变化。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有车以后,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喜车网(https://www.xiche.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11月两厢车销量排行出炉,车型细分为:微型,小型,紧凑级的相关内容。
2023年11月份的汽车零售销量详细数据已确认,其中 两厢车 的销量排名却需要重新捋一捋; 两厢车 只是一种车型的概念,这种车型也需要以不同的尺寸进行区分。其实 两厢车 更需要进行区分,因为“A00/A0/A”的三个尺寸对应的车辆售价有明显的区分,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
否则就很难搞清楚该如何选车,那么下面就按照车身尺寸由小至大的顺序来看数据。
A00·微型车此类车型的售价普遍在2~6万区间,在购车预算超过六万元的前提下则不建议选择微型车。
微型车11月零售销量前十名为:
微型车的畅销品牌实际只有五个,传统品牌阵营里以五菱为先,随后是 长安 、吉利、奇瑞,新势力品牌以 零跑汽车 销量领衔。
五菱宏光MINIEV近期的销量在增长,驱动其增长的动力是新款马卡龙版本,售价4.68万元的马卡龙高配版有215公里的续航里程,同时支持快充;慢充版本的售价是3.88万元,这就是微型车应该具备的标准。
剩下的吉利熊猫、奇瑞QQ冰淇淋、风光MINIEV等车在设计上均与宏光MINIEV高度相似,客观来说都是拾人余唾,但好在产品性价比也都不低;所以这些车都可以选择,在续航和充电速度相当的前提下,哪款车便宜就首选哪款。
长安Lumin是有些与众不同的,这台车虽然也是三门四座微型车但是设计风格完全不同;相比五菱宏光MINIEV风格的微型车,Lumin看起来多了一些柔和和饱满,而且车身尺寸略大一点。并且这台车采用了前驱平台,在车辆没有足够多的电子配置的前提下,驾驶纯机械的后驱车会有些考验技术;反之,操控感受略逊色一些的前驱车反而更适合新手司机,所以Lumin也是值得关注的。
A0·小型车小型 两厢车 的合理售价应当在6~10万区间,以下上榜车辆里有些车价格仍旧偏高,不过充其量到2024年就会开始大幅调整售价。
具体车型和销量数据为:
重点标注的四台车是燃油车,其次还有 丰田 威驰 和 威驰FS ,然而这两台车加在一起也只有8辆的销量,所以直接忽略不计就好; 本田 LIFE 和 飞度 是同款车,销量也已经不高, 大众 Polo 也不复以往。
燃油动力 两厢车 不建议再选择,这些小车的主要用途是日常短途通勤,只要具备充电时间的话,还是 纯电动 汽车的用车成本更低。
现阶段的小型 两厢车 畅销品牌是比亚迪,不过其中只有海鸥定位比较合理;海豚的实际售价超过10万元,作为一台续航不过四百多公里、前置电机才七十多千瓦的小型代步车,它是没有这个价值的。当然这不是针对比亚迪,包括欧拉好猫也是一样。目前同级车里性价比最高的应当是 江淮钇为 3,该车九万级的选项里有续航超过500公里的版本;但遗憾的是这台车上市比较晚,已经很难形成气候。
A·紧凑型车尺寸达到紧凑级的两厢轿车已经很少,参考以下车辆。
奥迪A3 有部分两厢版,销量占比不确定,这里不做讨论。
重点标注的两台车是 后置后驱 两厢车 ,其中 MG4 EV 还有高性能四驱版;大众ID.3目前的起售价是12.6万元,MG4 EV出海冠军版的实际起售价不足12万元!由此可预见2024年 两厢车 的价格模型变化,只要这两台车的竞争继续,后驱、紧凑级的驾控流两厢轿车的门槛价就会低至10万。
MG4 EV在本土市场的销量虽然略低,但确实欧洲市场销量第一的电动 两厢车 ,也是中国品牌出口欧洲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
总结:当此类车的价格门槛低至10万级,所有小型 两厢车 不论用怎样的驱动系统,其售价都有必要往10万元以内收缩;而现实是目前所有小型 两厢车 都是前驱,电机功率也都偏低,是既没有什么驾驶乐趣也没有高性能的代步车,所以预计从2024年开始,10万元以上的市场会以高性能 两厢车 为主;6~10万元之间是小型<a class="hidden" href=" " title="两厢车" data-keyType="BaiKe" data-id="354" target="_blank"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4月轿车销量:比亚迪包揽前二,轩逸屈居第三,雅阁销量大涨 11月两厢车销量排行出炉,车型细分为:微型,小型,紧凑级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喜车网:www.xiche.net微型轿车排行榜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10万以内新能源汽车前十名品牌10万以内:1、?宝骏E200官方指导价:5.48-12.80万级别:微型轿车宝骏E200是一款微型纯电动汽车,它的整体造型与E100一样小巧精致,行驶在路上拉风的外观可以获得不少的回头率。由于这款车采用三门两座的设计,注定这款车只属于一些特定人群,便捷的代步能力让这款车非常适合作为家庭用户的第二辆车,
11月两厢车销量排行出炉,车型细分为:微型,小型,紧凑级2023年11月份的汽车零售销量详细数据已确认,其中两厢车的销量排名却需要重新捋一捋;两厢车只是一种车型的概念,这种车型也需要以不同的尺寸进行区分。其实两厢车更需要进行区分,因为“A00/A0/A”的三个尺寸对应的车辆售价有明显的区分,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否则就很难搞清楚该如何选车,那么下面就按照车身尺寸由小至大的顺
11月两厢车销量排行出炉,车型细分为:微型,小型,紧凑级2023年11月份的汽车零售销量详细数据已确认,其中两厢车的销量排名却需要重新捋一捋;两厢车只是一种车型的概念,这种车型也需要以不同的尺寸进行区分。其实两厢车更需要进行区分,因为“A00/A0/A”的三个尺寸对应的车辆售价有明显的区分,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否则就很难搞清楚该如何选车,那么下面就按照车身尺寸由小至大的顺
11月两厢车销量排行出炉,车型细分为:微型,小型,紧凑级2023年11月份的汽车零售销量详细数据已确认,其中两厢车的销量排名却需要重新捋一捋;两厢车只是一种车型的概念,这种车型也需要以不同的尺寸进行区分。其实两厢车更需要进行区分,因为“A00/A0/A”的三个尺寸对应的车辆售价有明显的区分,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否则就很难搞清楚该如何选车,那么下面就按照车身尺寸由小至大的顺
4月SUV销量点评比亚迪包揽冠亚军,哈弗大狗首次上榜根据乘联会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4月份SUV销量74.4万辆,同比增长60.1%,环比增长1.9%;1-4月累计销量274.7万辆,同比下降1.1%。排名前三的车型分别是比亚迪宋、比亚迪元PLUS和ModelY。具体排名如下:比亚迪宋4月销量33007辆同比增长31.5%比亚迪宋4月销量3
4月中大型SUV销量榜单出炉宝马X5第三探险者第七对于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新中产来说,中大型SUV车型是他们购车时关注的重点。空间大、配置高以及性能出众是中大型SUV的主要特点,尤其一些新能源SUV车型,产品力做得相当香。那么,哪些中大型SUV车型卖得更好呢?日前,4月中大型SUV销量排名出炉,鬼哥根据乘联会零售量数据归纳出排名前二十名的车型榜单。这其中,理想L7排名第一位,
2021年紧凑型轿车销量排行榜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1年7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轩逸卡罗拉五菱宏光mini雷凌Model3朗逸凯美瑞天籁奥迪A6L和秦PLUS与上月相比,天籁销量增速接近100%,秦PLUS朗逸和凯美瑞也呈。1丰田2021年汽车销量为1049万辆,位居汽车销量榜榜首,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101%可见国内用户相对更喜欢丰田车,只要理由是油耗低,质
点评11月SUV销量前十:哈弗H6销量继续火爆,大众神级SUV排名第八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公布了最新的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08.1万辆,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4.5%;1-11月累计销量1700.2万辆,累计增速-8.3%。其中:11月份SUV销量96.4万辆,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2.8%;累计销量786.8万辆,同比下
2023-06-28 17:23:18
2023-06-06 10:33:48
2023-12-04 22:36:21
2023-12-04 18:14:36
2023-06-28 03:42:45
2023-12-04 18: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