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

2024-01-20 13:48:05 | 喜车网

“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喜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

“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

连续十个月单月销量突破十万辆的

奇瑞

,正全面开启新能源转型,并以沉淀多年的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加速升级。

4月7日晚,在以“科技·进化”为主题的2023新能源之夜上,奇瑞“瑶光2025”战略再度开枝散叶,一连亮相两款纯电、四款混动共计六款新能源产品。新能源产品全线爆发背后,是奇瑞

火星

架构、鲲鹏动力、雄狮智能和银河生态四大领域的核心科技全面爆发,也是奇瑞、

星途

捷途

、iCAR四大品牌全力转型坚定决心与硬核实力的最好体现。

目前,奇瑞已推出专注于电动化转型的两大平台——超级混动平台和E0X高性能电动平台,并以八大核心技术构筑企业转型护城河。正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所言:“奇瑞乘用车业务已形成混动、增程、纯电、氢能等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与电池、电机、电控形成 ‘四纵三横’的研发核心布局,全面落地新能源战略发展‘组合拳’, 在产及后续产品全面新能源化。”

新车型 新品牌,加速奇瑞大转型

2022年,在新能源市场化的号角下,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逼近50%,逐渐从外资品牌手中拿回应有的市场份额。进入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仍在稳步爬升,国内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的加速时刻已经到来。

有着多年新能源技术储备的奇瑞深知,未来,只有真正能够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新能源产品才会获得青睐,也只有真正能够融入用户生活场景的新能源品牌才有发展机会。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奇瑞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CTO高新华博士也在“新能源之夜”现场强调,先进技术是用户获得更美好汽车出行体验的关键支撑点,对于奇瑞来说,更要立足“技术奇瑞”,打造更多高品质车型。压轴亮相的

星途瑶光

、奇瑞瑞虎 9、TJ-1 以及

捷途旅行者

四款混动车型,就是“技术奇瑞”的最好诠释。

得益于奇瑞深厚的技术底蕴,星途品牌在当晚正式发布全新新能源产品序列——星纪元STERRA。作为星途进军高端新能源市场的“尖兵”,星纪元STERRA定位于20万-50万元新能源市场,旗下产品将覆盖B到C级,轿车、SUV、MPV等多种车身形式,纯电和增程的全主流市场。当晚旗下两款车型的联袂亮相,已经表明星纪元STERRA“全军出击”的决心与速度。

同样值得重点关注的,还有独立新能源电动品牌——iCAR,在奇瑞的规划中,TA将成为面向年轻用户的场景智能电动汽车引领品牌。即将发布的首款产品S56,就是围绕ONE ID、原子级服务、数据埋点等底座能力,构建系统的场景智能解决方案,全面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接下来,iCAR将依托智能科技形成身位优势,对国内15-30万级乘用车市场进行重塑。

在星车场看来,iCAR不仅仅是一个新品牌,更是奇瑞对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技术和用户变化的深入思考,对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进行前瞻探索的集中体现。不久的将来,iCAR将是奇瑞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智能生态系统,并借此升级产业链布局的绝佳“试验田”。

技术赋能、体系创新,推出新车型、新品牌的奇瑞,并不局限于新能源汽车本身,更关注新技术带来的新体验、新趋势。张国忠表示,奇瑞将充分发挥OEM大厂技术底蕴和新势力技术创新、用户运营的双重优势,从用户需求出发,拜用户为师,不断打造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情感价值,加速企业正向全球科技公司转型。

高性能 高节能,开启混动新时代

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加速催生诸多全新小趋势,混动市场的崛起就是其中之一。一季度,PHEV市场已经取代纯电成为增长最快的新能源细分市场,平安证券研报也曾预测,今年国内插混市场整体销量有望达到310万辆。

作为务实“理工男”,奇瑞必然不会忽略用户在现阶段的混动产品需求。张国忠表示,在混动领域,奇瑞成功研发第三代超级混动平台——鲲鹏超性能电混C-DM,能够给用户带来超级动力、超级舒适、超级经济、超级驾控、超级续航、超级安全6大超级体验,并可实现全地形适时智控四驱。

奇瑞鲲鹏超性能电混C-DM之所以能够为用户带来近乎完美的加成体验,主要得益于奇瑞三大技术突破:热效率超44.5%的电混专用发电机、3挡DHT电混专用变速器和奇瑞独有的电池管理系统。

其中,奇瑞进化至第五代的ACTECO 1.5TGDI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20N•m,是目前中国市场最高效的混动发动机。尤其是深度米勒循环、第四代i-HEC智效燃烧系统、HTC高效增压系统、i-LS智能润滑系统、i-HTM智能热管理系统和HiDS高稀释系统的搭载,使其热效率大于44.5%,能够在高速工况兼具油耗、性能和NVH,给用户带来近乎完美的驾驶体验。

用户最为关注的电池安全和补能效率层面,奇瑞独有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做到全天候智能守护,在行车中每10秒对车况实施一次热失控自动巡检,即便遭遇极端情况,也能够实现10毫秒内极速断电,并通过高效排气通道及布局做到0热蔓延。全时域全速域的智能温控,在拓宽使用场景的同时,也让充电效率和续航里程得以提升,从30%充电至80%仅需18分钟,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400km。

至于3挡DHT电混专用变速器,则是奇瑞混动的核心科技。行业首创的双电机驱动+3挡9模11速,最高功率达到280kW,最大输入扭矩600N•m,轮端输出扭矩4000N•m。实际驾驶过程中,奇瑞3挡混动车型市内通勤30-70km/h加速3秒,低速享受纯电起步体验,90-120km/h仅需3.6秒,高速动力输出不疲软。

要知道,目前国内混动市场车型大多以单速为主,只能做到节能,无法兼顾中高速工况下的用户驾乘体验。虽然奇瑞超级混动平台也涵盖1.5T到2.0T混动专用发动机,能够与1挡和3挡不同功率,不同扭矩的混动箱相互匹配,但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看来,单挡只适合动力需求弱的产品。

李学用强调,真正的混动一定是完美性能的平衡,既要节能同时又有性能,同时按照用户需求造相应车型进行匹配。未来,奇瑞将坚持优化3挡DHT产品体验,这是奇瑞对机械性能的痴迷追求,也是3挡DHT本身就具备很高的体验价值和技术含量,尤其是在低速、中速、高速多种工况,多挡有明显优势。

无论是对纯电领域的强势布局,还是对混动领域的迭代升级,都只是“技术奇瑞”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爆发的开端。奇瑞过去多年的技术沉淀、日渐完备的产品布局和着眼未来的前瞻视野,注定其将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扮演不可或缺的推动者角色。“面对时代之变、技术之变、行业之变、用户之变,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将持续以创变为第一动力,竞流而上,跑出加速度,奔向新征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星车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

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

文|乔伊

奇瑞

今年杀疯了。

仅仅是今年的前7个月,他们就实现了89万辆的销售目标,同比增长了47%。到今年下半年,超过百万的年销量几乎是毫无难度。而真正目标要停在哪里,真的是直接让人充满了期待。

要知道,这样体量的增长速度,即便是在中国汽车销量连年井喷式增长的时代,在当时稳稳拿住市场话语权的合资品牌中,依然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停下来问一问,世界到底怎么了?自主品牌,如奇瑞一样的自主品牌,究竟做了什么?才能赢得市场如此的青睐?

奇瑞如此强势的市场表现,究竟来源于何处?

其实,如果你对过往的奇瑞足够了解,对如今的奇瑞足够关注,就可能较为容易地找到奇瑞取得成功的可能途径。

比如,从奇瑞诞生至今,就一直被延续下来的,热衷钻研技术的理工男精神;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是,奇瑞敢于面对世界的心,以及把产品卖向全世界的愿望。

显然,如果你对汽车产业了解得够久,你会非常熟悉这样的整体品牌打造逻辑。因为,这就是每一家都在说,都在做的一切。但人与人是有差别的,专注技术的理工男对于这些信条的打造,其实是真的很认真。

视频正在加载中...

14:

技术,在任何时代都是核心

奇瑞理工男的整体形象,其实在内燃机时代是达到顶峰的。

在还在聊内燃机的时代,决定汽车技术成色,决定企业技术成色的,无疑是汽车的三大件技术。而在当时,奇瑞是唯一一家能够将三大件技术给玩明白的企业,实现了发动机、变速箱与底盘的完全自主生产与制造。

到今天为止,奇瑞的ACTECO系列发动机,已经走在了自主品牌的前列,而且还赶超了很多合资品牌。更好的热效率、更好的稳定性,带来的是更经济的使用体验,更低的售后维护成本。

不要小看这样的产品技术特质,事实上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全球范围内,坚持走这条路线最著名的企业,无疑就是几乎年年占据全球销量第一,卖不过1千万辆就算输的——

丰田

而这种,任何事情都要自己研究,自己打造的企业精神,则成为了奇瑞品牌的一个重要基因被传承了下来。尹同跃曾说过,“我年轻时做

奥迪

,做

大众

,‘中毒比较深’,所以一直坚持做自己的技术、产品,一定要把汽车做好”。

这,显然是奇瑞理工男精神的源头。或者,按照如今时髦的说法是,这就是奇瑞的“品牌基因”了。

品牌基因一旦形成,则不论时代的脚步如何变革,技术的形态如何演进,底层逻辑将决定品牌持续地走在这条道路的最前沿。

基于这样的逻辑连贯性,我们看到了奇瑞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在产品技术层面所做出的一系列推动与改变。

比如,在技术层面之上,首先制定出了一套完整的战略——“瑶光2025”前瞻科技战略,通过在15个技术赛道上的持续研究与布局,抢占新能源、智能化赛道的发展制高点。

与此同时,奇瑞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打开缺口,依托自身在内燃机时代的优势,优先进入混动赛道,并推出了鲲鹏超性能电混C-DM技术。而在混动之外,纯电技术的路线也同样在快速推进。因而,我们看到了奇瑞集团的首个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iCAR快速的出现。且在架构层面,今年奇瑞推出了全新的火星架构-超级混动平台;而在这些技术的支撑之下,

星途

星纪元STERRA推出了两款全新的STERRA ES和STERRA ET车型产品。

从顶层设计,到技术路线,再到产品实现。奇瑞想清楚了所有的路线,并持续通过学习与进化,使自己持续站在技术与产品突破的最前沿。

这也是尹同跃所说的:“奇瑞人是一群善于学习的老黄牛”,这句话的,最准确的诠释。

但,这些显然不是全部,品牌的持续前进,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用户的持续认可与选择,并不单靠品牌方向的清晰,技术路线的先进,产品的优质。更靠的是了解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

目标,从来都是世界

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是,如今的中国汽车品牌,所锚定的市场,早已不只是国内的市场了。他们的征途,早已是整个世界。

因此,在2023年上半年,发生爆炸式增长的,并不止于国产汽车的总体销量,更在于从今年的第一季度开始,中国就已经开始取代日本,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而在刚刚过去的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的总体量已经达到了107万辆,同比增长了58.1%。

显然,这对于过去二十年一直稳居中国汽车品牌出口量第一的奇瑞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新能源化的浪潮,让以往只能以物美价廉的经济型车,以及功能性车占出口大头的汽车出口模式,得到了巨大的变化。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成为了下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品牌出口的重要类型。

对于已经走上电动化、智能化道路,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的奇瑞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机会。更重要的是,连续二十年的中国出口第一,使奇瑞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渠道优势、当地资源优势。

近些年来,奇瑞一直在强化这方面的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奇瑞已经建立了芜湖、

上海

、北美、南美、欧洲、中亚六大研发中心。这一套逻辑的强大之处其实和与用户更深切关联的底层逻辑一样。

要打造全球化的产品,就必须了解全球不同市场的审美与需求。而只有不断推进在地化的研发、设计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奇瑞还着力打造出了全球质量体系和产品标准造就全球车。以实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审美,不同的需求,但秉承同一质量与品质标准。

目前,承担着这一目标的最新全球车型,就是在不久前刚刚上市的奇瑞

瑞虎9

车型,以及包括

瑞虎7

瑞虎8

在内的一整个

瑞虎

车系。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逻辑并非奇瑞推进全球化的全部。就在几个月前的上海车展上,奇瑞与自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位外宾齐聚。希望以此为契机,推进品牌与海外合作伙伴的进一步亲密接触,共享合作成果,深度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让全球用户爱上奇瑞,爱上中国车。

你看,真正的产品的出口,在地化的设计研发,其实只是奇瑞走向世界的第一步,接下来也许我们会看到奇瑞开始推进零部件的全球性采购,搭建起全球主要市场的销售网络与渠道,并最终实现全球市场的本地化生产。

这并不是一条遥不可及的路,日本汽车工业是这样崛起的,中国的汽车品牌也已经有许多开始这么干了,而未来新能源、智能化的时代,奇瑞有可能依然走在这条路线的前列。

营销,找到真正的关键点

有了技术作为整个品牌的灵魂,有了世界作为整个品牌的舞台,并不意味着奇瑞放弃了对于市场的研究,对于消费者需求的关注。尤其是作为奇瑞集团销量的最核心力量——奇瑞品牌。

要知道,仅仅在奇瑞集团今年1-7月份的89.19万辆销量中,奇瑞品牌就贡献了64.97万辆。因而,很显然他们已经深刻掌握了市场复杂的变化趋势,以及消费者复杂且多元化的个人需求。

现在问题来了:想要完全掌握这些复杂的市场的需求,究竟有多复杂?

说实话,构成市场需求的元素,确实挺庞杂的,这其中包括了持续提供能够满足用户喜好的产品,持续打造让用户喜爱、能够方便接触,且能够轻松融入的营销渠道,再进一步是建立在这些元素基础之上形成的,用户与市场对于品牌的完全认可。

这些工作需要从多个角度切入去做。首先,就是产品。

事实上,奇瑞品牌下的产品线一直是多维度全面推进的。按照奇瑞的划分在更高的产品条线层面,奇瑞计划未来将持续地将已经被市场高度认可的包括瑞虎系、艾瑞泽系、新潮序列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

在产品定价区间上,从以越级舒适品质进军20万级SUV市场的磁悬浮超舒适旗舰SUV瑞虎9,到售价12.99万元-14.69万元的高性能品质家轿——

艾瑞泽8

高能版,重磅打造的

瑞虎8 PRO

冠军版以及即将面世的探索06,这些产品,将持续成为奇瑞品牌面向未来产品线的支柱。

与此同时,新能源车的产品也在同步向前推进。目前,奇瑞品牌旗下已经同步推出两款“超级电混”SUV——瑞虎7 PLUS 新能源、瑞虎8 PRO 新能源;同时,预计到2025年,奇瑞品牌将带来10余款 C-DM及EV车型,以实现产品的全面新能源化。

显然,不论是从车型,到价格区间,再到技术分类,奇瑞品牌几乎已经开始着手在稳固基本盘的基础上,依靠技术进行转型突破了。

简单而言,依靠产品及对更多细分市场,更多空白市场的探索与冲击是奇瑞,持续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倚仗。喜车网

但让所有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来卖车,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切入口,似乎是更重要的。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们看到了奇瑞品牌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之外,更在着力持续打造的,是“最贴近用户的营销模式”。

比如,奇瑞品牌打造了一个超过50人的主播团队,自建合肥、芜湖两大直播基地及帐号矩阵体系,自营线索平台。通过如今人们最习惯的移动互联网模式,与消费者通过网络产生最直接的沟通。同时,传统的经销商体系,也同样在发挥作用。通过“1+铁三角”新媒体专职团队配备350+家,1-6月份收集线索突破45万条。实现了经销商与主机厂之间的高效信息互通、互补。

通过这样的新媒体平台,1-6月收集销售线索成交贡献占比从2.5%提升至到16%。

显然,这是奇瑞在传统的营销渠道与营销模式的规范与方式之外,找到的一条,更容易触达到每个消费者的全新形式。

在这样的形式下,奇瑞实现了营销100%直面用户、100%直联用户、100%用户直评,全员与用户建联,全员直面用户,1-6月共直面14090位。同时,建立统一用户数据中心,搭建智慧营销体系,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体验,最终通过服务,提升用户对品牌粘性。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服务模式与理念,是自上而下地推进的。

按照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

捷途

汽车总经理李学用的话来说:“哪怕工作再忙,我每天都要抽出时间看用户的私信,和用户沟通”。

这,显然是表明他们已经找到了最快、最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动向的方法了。

结尾

现在我们再来看奇瑞在今年上半年的爆发式增长,究竟代表了什么?

产品首先足够的给力,用户与市场他们足够的上心,更重要的是,目标从来不止于中国市场,而是放眼全球。

这显然是一个成功车企、百年车企所必须要具备的。

而此时,我们再来聊,奇瑞的理工男气质是否是产生这一巨大成功的原因?

肯定是,但肯定不是全部,因为尹同跃口中“善于学习的老黄牛”首先是善于学习,其次才是苦干实干。

想清楚了自己未来的道路,我们所能期待的,无疑肯定是下半年,乃至在更久的未来,奇瑞能带给我们怎么更大的惊喜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autocarweekl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

新能源迎来降价潮?特斯拉终于败诉?威马又被冻结40亿股权

E周大事纪,周周有新瓜。本周一,

奇瑞新能源

官方宣布,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调及企业成本管控、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

奇瑞

新能源将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自从

特斯拉

成立法务部门之后,似乎尚未有任何败绩。不过,就在本周,特斯拉“退一赔三”案的当事人韩先生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特斯拉的再审申请,三年多的案子终于有了定论。

威马就像狼来了一样,一会有投资、一会有负面,到底会怎样,外界只能猜测。而近期,

威马汽车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约 40.4 亿人民币,冻结期限自 2023 年 3 月 14 日至 2026 年 3 月 13 日。

奇瑞新能源率先降价

去年,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各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普涨。如今,随着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回调,奇瑞新能源汽车便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零点起正式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具体来看,奇瑞新能源汽车降价涉及调价车型包括奇瑞

QQ冰淇淋

、奇瑞

小蚂蚁

和奇瑞

无界Pro

三款车型,其中QQ冰淇淋三款车型下调4000元,调整后售价为3.59万-4.59万元;小蚂蚁四款车型下调4000-9000元,调整后售价为6.4999万-9.4万元;无界Pro五款车型下调5000元,调整后售价为8.49万-11.09万元。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7.75万元/吨,相比2022年11月中旬近60万元/吨高点,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不过,奇瑞新能源降价的车型主要以小型车为主。此次“大幅”降价,会明显降低单车毛利润。正因如此,外界普遍猜测,奇瑞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如此积极的降价,主要是机遇市场层面的考虑。

据了解,2023年2月,QQ冰淇淋销量为3134辆,小蚂蚁为2128辆,而

艾瑞泽e

为192辆,无界Pro为72辆,

大蚂蚁

仅有两台。

承担销量重任的QQ冰淇凌与小蚂蚁市场表现一般,而被给予厚望的无界Pro也并未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或许,原材料降价只是奇瑞新能源降价的粉饰包装,其内核依旧是以降价换市场。

特斯拉败诉,再起诉?

2019年车主韩先生,花费了37.97万元在特斯拉官网上购买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Model S P85,后来在用车过程中总是

发现

一些小问题,车主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车主韩先生认为车辆此故障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提出退换车辆请求,但遭到拒绝。随后,车主韩先生决定起诉特斯拉公司,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特斯拉方面曾表示,在原车主使用车辆期间,车辆在2019年1月8日在行驶变道时发生极为轻微的碰撞剐蹭事故。根据现场照片、定损协议书、事故认定书以及维修单等证据,可以证明事故只伤及车身左后部叶子板及后保险杠边缘及轮毂表面,完全没有伤及车辆安全结构,不构成重大事故或者结构性损伤;

特斯拉公司对该事故也不知情,不存在欺诈的故意。且涉案车辆不存在重大事故,也不存在因更换叶子板而产生结构性损伤,特斯拉公司在销售车辆时未实施任何欺诈行为,向韩先生交付的车辆完全符合“没有重大事故以及火烧泡水”的销售承诺,韩先生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当全部予以驳回。

正常来说,存在车辆发生过大事故,官方隐瞒销售,本身就符合退一赔三的条件。特斯拉给出的回复,很明显存在避重就轻的嫌疑。

2020年12月,该案件有一审判决结果。据车主发布的判决书显示,一审结果为特斯拉公司购成欺诈,判其退一赔三。即购车合同撤销,特斯拉退还37.97万元购车款,并赔偿113.91万元。

据判决书中法院方面认为,涉案车辆的维修确实涉及到大面积切割、焊接等,这种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对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产生重要影响,而特斯拉公司仅仅告知韩先生“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尚不足以达到应有的信息披露程度。不论从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来说,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诈的客观要件。

关于特斯拉公司是否具备欺诈故意的问题,综合本案事实可知,特斯拉公司对涉案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以及维修情况是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其具备欺诈的主观条件。综上,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

随后,特斯拉开始了多次上诉,给出的理由却是此次事件中的车辆,与传统车型有很大的差异。就这理由找的,与隐瞒信息给出的理由一样奇葩。

尽管“退一赔三”的案子告一段落了,但车主韩先生与特斯拉之间的官司还没有彻底结束。一方面车主在诉讼索赔代步车使用、维修费;另一方面,还与特斯拉有两个名誉权的纠纷案件。

"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

威马到底能不能"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或许是威马闹剧最值得期盼的部分。近期的威马有两条消息,一则是威马在3月25日,发布了一封用户服务中心告知书。另一则是被冻结了40.4亿元的股权。

​对于用户来说,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威马官方的任何服务,尤其是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对此,威玛发布的用户服务中心告知书,算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并不踏实的定心丸。

根据告知书显示,威马授权

上海

新业力智能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采购、销售威马汽车所需的零配件,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以及智能化车联网开发服务。

实际上,威马此前就被曝光欠款众多供应商、经销商,短期内想要再以“打白条”的方式,白嫖零配件难度可能不低。

​在供应商方面,仅有小型供应商愿意继续合作供货,但必须先款后货方式来开展,需要重新签订采购合同和支付方式。大供应商则是直接拒绝合作,并且通过法律起诉进行维权,如浙江铭博和乔路铭,在 2022 年 10 月份就意识到威马汽车出行资金问题停止了合作。

因此,威马才会将利润可观的售后服务,转包授权给其他公司。不过,这对于用户来说,至少手里的威马,可以进行售后维修保养了。

转包、授权、成立新公司,或许是威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近期,威马又多了一条被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高达40.4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

至于所谓的回血融资,也并没有准时到账。因此,2月的威马深陷资金链紧张,被爆出包括全员停薪留职、工厂停摆、门店关闭、总部大楼拖欠租金和物业费等等负面消息。

即便是在3月初,威马释放好消息全力开展复工复产,也被外界视为,对青浦区消保委发布的威玛汽车或经营异常消息的回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49号公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喜车网为大家带来的“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技术奇瑞”,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理工男,并不是奇瑞的真面目)”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