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

2024-01-20 08:01:18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

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

4月6日,吉利集团发布了3月份的产销快报。

我们先来看去年同期的情况,2022年3月

吉利汽车

销量为101166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5557辆。2023年3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10300辆,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3月销量28093辆,环比增长约20.7%,同比增长超98%。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在整个市场变化近乎癫狂,大部分燃油车被电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3月,吉利汽车的市场销量表现出来了难得的稳定。吉利主品牌、

极氪

领克

、几何和吉利主品牌都保持了销量同比增长。作为目前主攻B端市场的睿蓝,其每个月的销量波动是非常大的,因此3月也仅有睿蓝出现了同比大幅下滑。而如果说最大的亮点,则要数新能源车销量和出口量。

新能源全面开花

尽管吉利已经贵为国内第一自主品牌,不过此前吉利在新能源转型的推进速度上是不太尽如人意的。在上个月的吉利业绩沟通会中,吉利汽车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也曾经坦言,吉利在新能源发展的道路上被其他优秀的同行超越,公众对吉利汽车向新能源转化的速度不满意,对新能源的布局不清楚。

但是3月吉利的新能源板块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不仅是定位豪华电动车市场的极氪品牌同比大增271%,就连面向大众化市场的几何品牌也同比大增126%。定位中高端的领克品牌也实现了销量反弹。

要知道,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问题在哪里。但显然吉利很清楚自身的症结所在。目前来看,吉利在新能源方面已经基本形成了中高低端的全面布局,特别是极氪品牌的销量大涨,应该能够给吉利在新能源方面增加信心和经验。随着2月份

吉利银河

这条新产品线的发布,吉利也开始有序梳理自身的新能源产品序列。那么,吉利今年在新能源领域将有望打一个翻身仗。

出口成为新增长点

国内市场“内卷”到不行,中国品牌们都纷纷把目光瞄向海外市场。3月吉利海外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58%,实现出口20125辆。一个可参考的是数字是2022年吉利海外销量累计是19.82万辆,月均1.65万辆。换句话说,如果吉利海外出口能够保持增速,那么今年的海外出口量必定超过去年,成为今年吉利的新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份领克实现以订阅模式向欧洲市场交付了2541辆,1-3月累计以订阅模式向欧洲交付了6636辆。目前,以“Car Lease”为代表的汽车订阅模式正在欧美市场逐渐流行。这种订阅模式简单的说,就是汽车长期租赁,在租赁期消费者拥有车辆的完全使用权,租赁到期后消费者选择支付尾款获得这部车,也可以退租或者换一辆新车继续租赁。此前

蔚来

进军德国市场时就是采取了类似的这种模式。去年领克每月以订阅模式交付海外的数量仅有数百辆,今年跃升至月均2000辆以上,说明这种模式有着非常大的潜力。如果后续这种订阅模式能够跑通,将会助力吉利海外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165万辆目标压力仍存

虽然3月份表现出色,但如果从整个一季度销量来看,吉利集团一季度的累计销量是322453辆,同比还是出现了1%的下滑,显然拖后腿的还是在燃油车方面。

2022年吉利汽车的销量目标是165万辆,但最终只达成了143万辆。在上个月的吉利集团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吉利将2023年的目标再次定在了165万辆上。

如今一季度的销量同比微跌1%,这意味着剩下的三个季度平均每个季度要完成40万辆以上的销量(相当于比去年每个季度要多卖10万辆)才能完成全年目标。在车市大环境不好的背景下,要完成这个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吉利汽车多位高管在业绩会上也明确表示了:“不靠价格战赢得竞争”、“要打价值战、要打售后服务战、要打质量战、要打技术战、要打企业的道德战。”

不打价格战,固然是有利于行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但在如今内卷的市场竞争中,不打价格战则短期销量必然会受到影响。很多时候,打不打价格战已经由不得企业选择了。所以,这就要看吉利接下来能够有多大的定力,以及能够拿出什么样产品来扭转这种价格战的思维。

前不久发布的吉利银河系列,实际上就是吉利对品牌格局、产品布局以及营销策略方面做出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吉利希望通过银河来树立新的新能源价值典范。但这个价值标杆能否立起来,最终考验着吉利定价的智慧,这也将决定了吉利今年165万辆目标能否实现。(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优视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

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

在出行需求日益增加的今天,汽车逐渐成为了生活必需品,一款外观靓丽、动力强劲、驾乘舒适的好车的确会让生活质量提高不少,今天就从汽车的这几个主要看点入手,带各位一起来了解下吉利汽车旗下的一款好车——博瑞。

外观方面, 博瑞堪称是高颜值,整体造型不落俗套,设计感十足,长宽高为4986*1861*1513mm,轴距为2870mm,比例搭配协调,符合大多数国人传统的审美观。与此同时,博瑞也很注重细节设计的打磨,前格栅、车前大灯、车尾灯等,进一步营造了整车的时尚、活力气息。

好开、省油是老司机们对一款车的经典评价,博瑞将动力充沛的1.8T 184马力 L4发动机和先进的7挡双离合变速箱,通过良好的调校匹配,取得了工信部综合油耗:7.3L/100km的成绩,提供强劲动力、确保换挡平顺的同时也实现了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不仅是在驾驶方面操控平稳,在乘坐舒适度方面,博瑞通过优秀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和底盘调教,提升了整车质感,得到了广大车友的认可。

从人气口碑来看, 博瑞凭借着外型设计好看,空间大,性价比不错等优点,取得了4.55的好成绩,这一分数也算是给钟爱博瑞的粉丝吃了一颗定心丸。

最后为您播报博瑞的最新优惠:最高综合优惠4.5万。点击汽车之家11.11疯狂购车节进行详细了解,并且还可以领红包雨、享专属折扣!心动就行动,好车优惠不错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

等等党悔哭了!说好的特斯拉降价 但居然一周涨价两次?

5月2日,

特斯拉

上调了

Model 3

Model Y

这两款走量车型的售价,上调幅度为2000元,其中前者调整后售价区间为23.19万-33.19万元,后者调整后售价区间为26.39万-36.39万元。

5月5日,特斯拉又上调了旗下旗舰轿车

Model S

和旗舰SUV Model X的售价,两款车型全系售价均上调了19000元,其中前者调整后售价区间为80.89万-102.89万元,后者调整后售价区间为89.89万-105.89万元。

要知道,在5个月以前,就是特斯拉率先拉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的序幕。如今这场由特斯拉引发的新能源价格战尚未收场,为何它却率先涨价了呢?面对特斯拉这样的行业风向标,其它车企又是否会在价格方面进行跟进呢?喜车网

接下来,教授就将尝试为大家解答以上两个问题。

在教授看来。特斯拉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逆势涨价,主要是因为它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大规模降价之后,新车订单增长并不明显。

今年1月6日,特斯拉宣布全系车型大降价。其中,Model 3最高降幅达到了3.6万元,和Model Y降幅达到了降幅更是高达4.8万元。

产销量方面,特斯拉2023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共生产了440808辆新车;交付量达到了422875辆。单从这组数据上来看,特斯拉在第一季度的产销量相当亮眼,但和它往年的交付增速比起来就有些拿不出手了。

特斯拉在2021年第一季度的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5%和109%;2022年第一季度的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69%和67%;今年第一季度的产销量同比增长率则已经下滑到了44%和36%。

要知道,马斯克在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时就曾雄心壮志地表示:特斯拉未来几年的汽车交付量将实现50%的年均增长。

谁承想,这番言论说出去还不到一年,特斯拉2023年第一季度的交付增长率就狠狠地打肿了马斯克的脸。

另外,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之所以能够交付422875辆新车,交付量同比增长36%,这还是在它大打价格战的前提之下完成的。降价让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特斯拉销量,但同时也压缩了它的利润空间。

特斯拉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它在第一季度的整体毛利率为19.3%,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9.1%和上一季度的23.8%;单车销售毛利率更是只有18.3%,不及市场预期的20%,较去年同期的29.7%跌超10个百分点。

在教授看来,相比起特斯拉在一月份动辄3-5万元的降价,它这次上调价格充其量就只能算是“微调”。它之所以接连两次“微调”旗下车型售价,一方面是进一步试探市场,告诉消费者再观望下去就又要涨价了!

另一方面,特斯拉上调售价也是一项维持销量与利润的措施。说到这里,教授又想起来马斯克前不久声称的特斯拉可以零利润卖车。

如今特斯拉的毛利率还有将近20%,马斯克就已经坐不住了,看来零利润卖车在短时间内也只是马斯克吹过的又一个牛而已嘛。

特斯拉虽然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领军企业,但它终究也只是众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当中的一个。

相比之下,想必消费者更加关心的应该是单车利润最高的特斯拉都扛不住降价的压力了,它涨价之后国内其它的新能源车企也会跟进吗?

在教授看来,特斯拉定价向来都比较“任性”,“任性”的定价策略已经让消费者习惯了它的频繁的调价行为,但并不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有“任性”定价的资本。

如果其它车企也跟着涨价,那么它们将有可能面临“翻车”的风险。因此,教授认为除了特斯拉之外,其它车企非但不会跟进,甚至还极有可能通过进一步降价来与特斯拉拉开差距,展现自己的诚意。

这不,特斯拉涨价之后,吉利集团旗下

领克

汽车就在5月6日下调了旗下新能源车型的价格,降价幅度最高达到了8000元。

事实上从动力电池的成本方面考量,新能源车企也已经有了更大的降价空间。要知道,动力电池占纯电动汽车成本的40-60%,动力电池成本又直接受到上游的电池原材料行情波动影响。

上海

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9日电池级碳酸锂涨6500元/吨,均价报21.25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涨8000元/吨,均价报18.3万元/吨。

虽然碳酸锂价格自4月27日以来持续反弹,但相较于2022年11月9日高达56.75万元/吨的价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下跌,新能源车企的成本压力骤减。当时成本高企的时候都硬着头皮撑下来了的它们,现在自然也就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争夺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绝佳时机了。

教授认为特斯拉此次降价除了想要提高利润率之外,就是想要试探市场反应。结合电池原材料大幅下跌,新能源汽车成本下降,以及车企价格战等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价格战绝对不会因为特斯拉涨价而“停战”。

因此,教授想在这里给广大消费者一点小建议:如果你们不想当韭菜,又并不是因为刚需而购车,那么教授建议你们先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玩车教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喜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与“3月友商降价降“疯”了,不打“价格战”的吉利卖了11万辆(最新消息!吉利汽车线上又降价,最高综合优惠4.5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