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

2024-01-18 14:54:49 | 喜车网

今天喜车网小编整理了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

将会投放5款新车 长安新能源车计划曝光

易车讯

日前,在接受媒体提问时,

长安

汽车高层人士表示,

长安

汽车接下来会投放5款新能源产品,包括EV,PHEV,REV,FCV,代号为C385的新车以及基于EPA0平台A00级小车将会推出,UNI-V也会推出IDD版本。

不久前,

长安C385

无伪路试谍照曝光,此前该车全工装样车下线,新车定位纯电动车型,并且将搭载众多智能网联科技,预计二季度上市。

作为

长安

全新专用电动车平台首款车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除了平台亮点足外,其智能化方面也非常突出,从此前亮相的车型来看,设计方面集成

长安

最新设计语言,预计上市后会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价格仍是考量的重要环节。

除了C385外,日前疑似

长安

A158路试谍照也已经曝光,从此前消息看,新车基于EPA0平台打造,或3-4月发布,

北京

车展亮相,6-7月开启交付。

从外观方面看,该车仍然覆盖着厚重的伪装,很多细节仍在伪装之下,外观方面虽然有着较厚的伪装,但能看出无论大灯还是格栅都采用比较晕润的设计,看起来非常灵巧萌动。

尾部设计语言将与头部前后呼应,更好的贴合整车的设计

理念

。内饰动力方面并未揭露,持续关注。

从上面可以看出,

长安

已经开始在新能源方面全面发力,C385作为

长安

全新专用电动车平台首款车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除了平台亮点足外,其智能化方面也非常突出,从此前亮相的车型来看,设计方面集成

长安

最新设计语言,预计上市后会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当然价格仍是考量的重要环节;此外基于EPA0平台打造的A158也值得关注,该车定位国民精品代步车,可以看出其定位于入门级别,进一步完善了

长安

在新能源领域的车型布局,当然

长安

也会在PHEV,REV,FCV等领域陆续发力,未来会有多款车型陆续推出,将重点关注。

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

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

文/王乐

编辑/周雄飞

蔚来

的换电“朋友圈”,还在继续扩大。

昨日,蔚来官宣与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了换电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建设及运营、换电车型研发及定制、电池资产管理及运营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蔚来官宣与吉利控股达成合作

时间往前倒推几天,蔚来的换电“扩圈”已经开始。近日,

长安

汽车与蔚来在重庆签署换电业务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推动换电电池标准建立、换电网络建设与共享、换电车型研发、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机制等方面展开合作。

从长安汽车、到

吉利汽车

,蔚来在换电领域的“朋友圈”,已有两大自主车企加盟。此外,蔚来CEO李斌还透露道,除了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之外,当下还有多家企业在和蔚来谈开放换电网络的事项。

随着央企国家队、民企巨头接连加入蔚来换电体系,可以看到一个由蔚来主导的“换电联盟”初步形成,随着这一联盟的扩大,换电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主流的补能模式,行业格局也将加速重塑。

而这一切的背后,或者还有着蔚来结合行业环境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求变。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刺刀见红,价格战、舆论战几乎贯穿其中,在这股硝烟的笼罩下,不少新势力车企纷纷降价冲销量,试图抢占更多的市场。其中,站在第一梯队且还未实现盈利的蔚来,的确面临一些压力。

在蔚来成立之初,就率先选择了换电技术作为解决行业补能焦虑的方式,经过多年的持续布局,该补能方式已经被大多数的蔚来用户,以及整个行业逐渐接受和认可,国家相关部门也对该技术开始加强关注和推动发展。

但不可否认,由于换电模式存在重资产运营的属性,因此行业内有声音认为成本高昂的换电模式,是否是拖累蔚来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如今,蔚来对外开放换电能力,或许也是其想要改变这一自身问题的解法。

除此之外,蔚来或许还有更大的野心——通过成为能源网络的“基础设施”和换电行业标准的建立,类似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高铁路线”的蔚来换电路线也将跑通。

只有当换电技术在行业中实现更大规模的普及和落地后,

才能推动蔚来在换电业务上实现盈利,进而统一电池尺寸、电池容量和换电效率等标准,进而蔚来的换电标准也会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换电标准和行业共识。

凭借这一布局,蔚来向实现盈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只不过,这件事与普及换电技术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那么,蔚来离自己的“理想国”还有多远?

1、长安、吉利加盟,蔚来能源版图商业价值几何?

11月21日,蔚来开放换电业务的官宣如期而至,首家合作伙伴是长安汽车。

蔚来汽车宣布与长安汽车达成换电业务合作协议,据规划,长安首款可以与蔚来汽车共用电池包的可换电车型将在2025年投放上市,下一步,蔚来汽车与长安汽车旗下部分品牌车型的用户可共用双方共建的公共换电站。

蔚来官宣与长安汽车达成合作

公开消息中,有两点值得关注——目前在使用中的蔚来 1、2、3 代换电站,不会开放共享;下一代换电车型和换电站,将基于800V高压快换平台打造,对合作品牌开放共享。对于目前的蔚来来说,不失为一个利好消息。

连线出行就“换电合作车型,长安和蔚来分别输出哪些技术”等问题向蔚来跟进询问,后者截至发稿时并未做出过多的回应,但资本市场对于蔚来开放换电一事,给予了及时且正面的反应。官宣发布当天,蔚来美股大涨5.62%,美东时间11月20日收盘时,蔚来股价为7.805 美元/股。

紧接着,蔚来就宣布了与吉利在换电领域的合作。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通过“共投、共建、共享、共运营”模式,携手打造 “私家车”和“营运车”两大换电标准体系,加速推动车端、站端、电池端、运营端连通协同,扩大换电网络规模,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完善的服务。

此外,蔚来与吉利还将建立高效的电池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换电运营管理体系,合作研发适配双方换电体系的换电乘用车。

那么,这些合作背后,对于蔚来、长安和吉利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来看长安汽车这边,

与蔚来合作换电业务,也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抢占新能源时代的一步重要举措。

早在2018年,蔚来和长安共同出资打造了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便是最近较为火爆的

阿维塔

的前身。

目前,长安汽车目前正全面加速电动电气化转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在2021年,其就与华为、宁德时代共同发布了阿维塔品牌,紧接着一年后,长安又发布了智能纯电高端品牌“

深蓝汽车

”;再到今年,长安再推出了名为“启源”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虽然长安也在2021年向新能源出租车换电领域有所布局,但与蔚来换电业务达成合作,

在业内看来无疑会加速长安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毕竟要实现产品的大规模走量,补能自然要跟上,以便在新能源市场取得更多话语权。

与长安汽车相似的是,吉利汽车对于换电技术也不排斥。去年,吉利汽车联合力帆科技共同出资成立的

睿蓝汽车

正式入局新能源换电赛道,推出了3款换电车型及其GBRC换电平台,吉利旗下出行平台

曹操

出行进行了大批量采购。

在布局换电业务之前,吉利汽车也早已是新能源战场的“老兵”,旗下拥有

极氪

、极星、几何和雷达等多个新能源品牌。

与蔚来在换电领域合作后,势必也会加强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的综合实力。

开放换电合作,对于蔚来来说,意义则更大。

从表象来看,向更多车企品牌开放换电业务,可以让其换电业务生态版图进一步扩大。而这一步动作的背后,则可以让蔚来的换电业务在实现盈利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在蔚来2023年NIO Power Day上,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坦诚道“很多人说蔚来搞换电一直亏,前段时间亏的是多一点。”但他也补充表示,“我们也希望共同努力,亏得少一点,尽早盈利。”

蔚来曾多次释放换电业务的盈利潜力。今年4月,蔚来宣布调整新购车用户换电权益, 6月1日起新购车车主每月免费换电次数统一调整为4次。在今年6月,蔚来进一步将汽车产品与换电服务剥离,蔚来全系车型售价统降3万元的同时,新车主需要按次付费换电。

如果说此前的这些调整,都是蔚来在用户层面对换电业务的服务模式做出改变,以便改善换电业务的盈利能力。那么,此次向行业开放换电能力,则是蔚来为了让换电业务实现真正盈利的直接布局体现。

在李斌看来,从充换电业务开始的第一天,蔚来就决定向全行业开放。经过5年的发展,蔚来换电网络和蔚来能源云在研发、建设、运营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蔚来换电业务已经做好了向行业开放的准备。通过蔚来和长安汽车、吉利汽车的合作,将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汽车行业的低碳转型。

“由于多年来在换电业务方面的持续投入和积累,蔚来自身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换电体系和电池资产管理机制,但现金流也面临一定的压力,与其他企业合作换电业务无疑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能有效缓解压力,并扩大市场份额。”智能汽车行业专家刘浩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长安和吉利会是给蔚来带来利好的伙伴,但肯定不会是蔚来唯二的“合伙人”。据李斌透露,当下还有多家企业在和蔚来谈开放换电网络的业务。只有合作的厂家品牌越多,换电的运营和成本才可以分摊,用户量也会快速增长,换电业务才有希望盈利。

蔚来副总裁沈婓曾表示:“目前每个换电站差不多日均35-36单,只要能够干到一天50-60单,换电站就能够盈亏平衡了”。言下之意就是蔚来的换电业务还处于亏损阶段,需要有更多的车企加入蔚来换电体系,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与长安和吉利的合作,无疑也是蔚来向其他厂家品牌释放合作的信号,从仅服务自家用户到开放共享,这也许也是换电业务盈利的开始。一个可能改变汽车行业格局的“换电联盟”,已经初见雏形,蔚来的换电战略终于看到了正向回报。

只不过,这一切要建立在换电业务能实现真正的规模效应上。

2、持续投入换来先发优势,蔚来换电站下一步谋扩张

从诞生第一天起,蔚来就思考着如何帮助车主解决补能焦虑。

当时那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发展之初,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顾虑——车子补能速度慢和补能设施覆盖度低,以至于让补能这件事成为了最大的焦虑,就此“补能焦虑”一词由此诞生。

面对这一行业问题,像

特斯拉

小鹏

等新能源车企,把解决问题的办法看向了快充,试图通过快速、大规模布局快充桩来缓解车主们的补能焦虑。而对于蔚来而言,则早早就布局了换电业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BaaS(电池租用服务)。

蔚来推出换电模式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新能源汽车补能和燃油车加油一样方便,甚至比后者更加快捷,这一初衷之后也成为了蔚来一直喊出的口号。

蔚来换电演示

事实证明,经过多年来的布局,蔚来也正在把这一口号变为现实。

按照蔚来透露的数据看,截至11月28日,蔚来累计在全球已完成2184座换电站的建设,日均换电次数6万次。在2184座换电站的基础上,蔚来已为用户提供完成超3288万次换电服务。仅需不到五分钟,用户便可以进行一次完整的换电补能,基本已经赶超了燃油车加油的效率。喜车网

基于换电服务,蔚来曾在2021年推出了电池灵活升级服务,即通过支付包年或者包月费用,来享受电池包自由升级的服务(从75度电池换为100度电池),来延长续航里程。而在今年的NIO Power Day活动上,蔚来发布了“电池灵活升级日租服务”。

这也成为继年租、月租模式后,蔚来电池灵活升级的新商业模式。秦力洪把这一变化戏称为“蔚来从租房中介变成了开酒店的老板。”

既然要“开酒店”,服务体验自然要跟上。按照蔚来的计划,会在今年第三季度上线换电一把泊入的功能,来提升自动泊入换电的效率。与此同时,二代换电站的换电速度也会全面提速,达到三代站3分钟左右的

换电时间

通过以上这些持续的布局和投入,在业内看来蔚来已经在换电行业中拥有了先发优势,在此基础上其想要让换电服务更加普及和规模化落地,但要让换电业务实现真正的规模化,蔚来也会面临部分挑战。

一是换电模式规模化,乃至实现盈利,有着失败的先例。

比如早在2007年,主打换电的创业公司Better Place成立,其研发出整套

纯电动

汽车底盘换电技术并进行了商业化推广,然而由于换电站前期造价、电池维护成本巨大,该公司运营模式投入与收益平衡一直饱受质疑,最终因资金链问题于2013年破产清算。

Better Place换电站,图源INHABTAT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标杆的特斯拉,也曾推出过自己的换电服务,在实际运营后,却由于不同车型无法适配,导致换电站兼容性低、运营效率低,难以整合车企资源形成通用标准,特斯拉战略性地放弃了换电路线。

二是行业标准化仍未建立。

盘点换电服务在国外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盘踞其中的“兼容性”、“标准化”两个阻碍。尽管十年过去,国内“换电模式”早已迭代升级,但标准化依然是阻拦换电发展的“拦路虎”。

其实换电标准并非完全缺失,动力电池相关的连接器、电池和通信协议等实际上都有相关标准,但由于不是国家标准,在行业内未能达成共识。总体上换电站建设各自为政,换电行业常年处于没有标准的混乱发展中。

“兼容性”问题同样严峻,当下市场中投产的新能源汽车类型繁杂,不同品牌车型使用电池包的型号、通信、接口、电量等存在差异,不同车型之间无法实现互换,换电站难以覆盖不同品牌的用户。

假如其他车企要想用上蔚来的换电站,不单单要对电池进行改造,甚至还要对底盘进行改造,这意味整个车型设计,甚至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商都要进行调整和改进,这势必会让车企有所顾虑。

这就是说,蔚来的换电模式想要进一步推广、扩张和实现盈利,势必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3、想要成为汽车界的“云服务”,蔚来还需等待行业成熟

在蔚来的构想中,换电站未来将会成为像云一样成为服务基础设施。

正如李斌所言:

“如果大家把换电想象成2003年时亚马逊要做云服务那个时间点,会发现有几点非常像:第一,网络效应强。换电网络就相当于能源互联网的云服务基础设施。第二,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当年亚马逊、谷歌等做厂房和设备,都投入了超过千亿级别的美金。第三,从服务自己再到服务外部客户,一旦做成了,门槛就会非常高。”

而在更早之前,李斌也表示要让蔚来的补能网络成为国家电网的“基础设施”。比如在NIO Power Day上,蔚来发布了20kW V2G双向充电桩。据沈斐彼时介绍,该充电桩不仅具备快速充电功能,还增加了放电功能,让电动车在电网负荷低时吸纳电能,在电网负荷高时释放电能。

此外,蔚来布局的换电站,也具备这样的特点。“换电站作为2.1兆瓦时的天然储能的设施,晚上充电,白天换电,削峰填谷,调频调峰,可帮助电网消纳更多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浪费。”沈斐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蔚来换电站

蔚来之所以会在近两年频繁不断提出这些目标,或许也是看到了整个换电行业正在逐渐被国家重视起来。

今年2023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新能源汽车减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同时,销售“换电模式”新能源汽车时,依据购车人购置不含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发票载明的不含税价,作为车辆购置税计税价格。

同月,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引导社会资本理性投资,避免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

两个月后,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与能源深度融合发展。

种种政策表明,国家有意推动车企和引导消费者选择支持换电的汽车产品,在这些政策红利下,也吸引了更多玩家加入到换电赛道中。

除了蔚来以外,正如上文提到的吉利、长安、以及

上汽集团

、宁德时代等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换电业务。

针对换电,宁德时代曾提出,8-12万车型的终极解决方案是其巧克力换电。作为技术配合,宁德时代也推出了换电服务品牌EVOGO。每一个标准站仅需三个停车位,站内可存储48个换电块,单个电块换电约1分钟。

宁德时代快换站,图源宁德时代

而今年8月,上汽旗下的

飞凡汽车

发布了飞凡三电技术体系,还同步正式上线了飞凡换电

北京

首站。

随着更多玩家的加入,推动换电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也成为该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

从历史经验来看,行业标准的制定和规范一般都是由行业领先者来完成,作为换电行业的头部企业,蔚来曾经深度参与换电服务的标准制定。

在2020年,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一系列换电行业标准,其中蔚来牵头编制的有10435-2020《电动汽车快速更换电池箱锁止机构通用技术要求》,10436-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连线出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

对话邓承浩|长安深蓝瞄准15到30万的电动车市场

谢鹏 副主编 国内动态 2022-04-22 16:00 说起电动车,大家绕不开的是特斯拉和蔚小理等新势力,还有一批造车新势力国家队也在发力,如现在风头正盛的 东风 岚图,已经风生水起的 广汽埃安 ,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的 北汽 极狐和上汽飞凡, 一汽 指望不上大家都懂的,数来数去,国家队里最能打的 长安汽车 居然还没下场。

2022年4月,起跑比别人晚的长安汽车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在长安汽车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新能源汽车品牌命名为深蓝品牌,在 2022 年将发布2款新能源产品。

长安深蓝跟长安汽车什么关系?什么时候能买到车?未来有哪些产品?在长安深蓝官宣后的首次技术分享会中,太平洋汽车采访了长安新能源 CEO、高级工程师邓承浩,为大家解读长安深蓝这个新品牌。

1 长安汽车、长安深蓝、 长安UNI 、 阿维塔 ,这些品牌之间是什么关系?

长安深蓝跟 广汽 埃安的性质相似,二者都不是从零建立起来的新品牌,长安深蓝前身就是长安新能源。长安新能源科技公司是 2017 年长安公布香格里拉计划的时候成立的,成立的计划是做市场化改革。

2021年长安新能源卖出的纯电动车70%都是 奔奔e-star 。而在长安深蓝时代,未来所有车型都会是基于纯电动平台开发, 奔奔 e-star未来会逐步退市。

长安深蓝的品牌强调数字纯电,智能驾驶与智能网联会是这个品牌非常重要的两个亮点。关于深蓝这个名字的寓意,邓承浩他的第一想象的是驶入深海,第二个是飞向太空,第三是探索极地。

长安UNI会升格为长安汽车为新 世代 年轻消费群体打造子品牌,UNI系列未来的电气化转型还是以节能为主,例如会采用IDD插混技术。

而阿维塔则是一个独立的品牌,这个品牌并不是长安说了算,华为和宁德时代都是股东。其产品是集三家技术之所长打造,为冲击高端市场的智能纯电动车,拥有专属的CHN平台。阿维塔的产品售价会比长安深蓝更高。

2 长安深蓝来晚了,但长安新能源技术是超前的

从2017年到2022年,这5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突飞猛进,对于长安深蓝来说,这是失去新能源汽车市场的5年,也可能会是比别人落后的5年。好在长安深蓝咬紧了牙关,耐住了寂寞。五年磨一剑,约2000人的坚守,打造出了纯电驱动专属平台EPA1和首款车型C385。沉下心来搞技术的才值得敬佩。

C385 是长安深蓝品牌下的首款车型,基于全新的 EPA 1 平台打造,提供纯电、增程、氢能源三种动力形式。 (关于 长安深蓝C385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我们有详细解读,欢迎点击这里浏览)

长安深蓝C385要点速读 1 尺寸:长宽高4820 x 1890 x 1480 mm,轴距 2900 mm; 2 设计:采用无框车门和掀背式设计,采用隐藏式门把手 3 动力:提供纯电/增程/氢燃料三种动力 4 加速:纯电动后驱单电机版最大功率 190 kW,百公里加速 5.9 s 5 续航:纯电动版官方 CLTC 续航 700+ km,CLTC 工况综合电耗 12.3 kWh 3 中国首款氢能源量产车,长安深蓝准备好了吗

长安深蓝C385会在上市时就提供纯电动车型,增程动力和氢燃料电池动力可选。

氢燃料电池动力方向并不遥远,深蓝C385已经公开了氢燃料电池版的动力细节,邓成浩认为,氢能一定有未来,因为只有氢动力能够做到碳排放归零。减少碳排放是国家的长期战略方针,长安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就开始了研发氢燃料电池,12年磨一剑,预计在C385上市时,也会同期公布C385氢燃料电池版车型价格,并对外销售。

4 独立logo,瞄准15-30万的电动车市场

长安深蓝品牌将瞄准15-30万 元 的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代号为C385的全新车型最终命名将会在5月份正式公布,同期公布的还有品牌LOGO。新车将于2022年二季度内上市,未来长安深蓝计划每半年推出一款新产品。

当然深蓝品牌将不仅仅只聚焦于纯电动车型,也将拓展到增程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方向,这一切将得益于长安自研纯电动平台EPA的功能拓展。未来深蓝品牌的产品均基于EPA1平台进行打造,同时EPA1平台也会对长安内部以及外部企业做开放。

邓承浩表示“未来会继续拓展与外部企业合作,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对EPA平台和超级电驱都很感兴趣,希望随着平台的逐步开放,也能够推动技术升级,行业进步。对于开放平台长安深蓝有信心做出自己的优势。”

5 长安不会自建充电站

邓承浩表示:长安深蓝不会自建补能体系,而且我认为随着产业的分工,没必要这样干,如果说每一家都建自己的品牌的充电站,别人还用不了,这不是一个行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种选择,大家都在搞所谓的品牌强,我们不会去做。

长安深蓝会联合几家最顶级的充电的服务 商 战略合作,覆盖国内 95% 以上的充电网点。并且还会把长安深蓝的车机和手机所有的数据打通,避免了到处下载 APP,用户不仅仅是看到充电站在那儿,还能预定充电桩。

6 长安深蓝将采用直营模式

在销售网络上,未来长安深蓝将采用新零售业态+直营销售模式,将建成五大中心,包括订单中心、交付中心、维保中心、仓储中心、管家中心系统。

前三大中心将包括自建和社会化投资建设,订单中心将会入驻城市繁华商圈,管家中心则是以服务用户为主的中心,并协调各中心的服务,当每台车交付后,就会有一个管家与用户相对接,解决用户的各种问题。直营模式的优点,将会是价格更加透明,统一动态定价。

后续随着 C385 的上市,长安深蓝品牌 600 家订单中心也将随之开业,交付中心和维保中心将于 7 月开始招募,并在 8 月随着 C385 的交付开业。

总结

看目前的市场,似乎是中国汽车品牌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与 特斯拉 刀光剑影,长安汽车拿下了燃油车市场的头把交椅后才想到去新能源车市场玩两把然后建立了长安深蓝。

大家都在替长安汽车着急,其实长安有着自己的步伐,只是一直低调不说话,埋头积极搞研发。早在2017 年长安汽车提出将在整个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 1000 亿元的「香格里拉」计划,至今已过去了五年。

着急的我们终于看见了长安这五年打造出来的王炸:EPA1全电数字平台、95%系统效率的超集电驱、电驱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提供纯电/增程/氢燃料三种动力等等。大家恍然醒悟,长安汽车不是下场玩两把,而是拿出了王炸技术要在新能源车市场继续当标杆。

接下来会看到长安深蓝给大家更多的惊喜,想必大家也期待体验 长安C385 的一天。 @2019

以上就是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喜车网。
与“蔚来“换电联盟”再扩大,长安、吉利究竟看中了什么?”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