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10:51:32 | 喜车网
要不是看到威马的召回说明,我还不知道威马“起火”了。说明威马反应之快,在大规模舆论声势之前,率先用一纸思路清晰、行动明确的声明,将危机转化为不少点赞的声音。
作为汽车专业媒体,我们首先对于主动召回持正面态度:看到问题就召回,要比看到问题不召回要好;主动召回,要比被动“不得不”召回要好。
召回本身,一方面是汽车行业标准的管理办法,另一方面,也是对于车主利益的保护。
按下此次召回不表,作为 威马EX5的首批车主,我在日常使用当中也有不少关于安全的问题,这次借着“起火”的事情,我对于电动汽车如何安全使用、电动汽车起火说明了什么等等问题,采访了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汽车专家、汽车分析师张翔。
张翔和我聊起“电动汽车起火”的话题,观点非常鲜明。其实这个观点特斯拉之前也说过,那就是——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发生的几率,要远远小于燃油汽车。
张翔认为,相比燃油车自燃、起火,新能源汽车起火的媒体报道明显更多、舆论更为关注。也正因为这种对于新鲜事物的“特别关注”,让普通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留下了“质量不可靠、安全性低”的印象。
“但是数据显示,新能源起火事故的比例,大概相当于燃油车五分之一。”
张翔说了一个数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比例是万分之0.49。我查了一下,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80万辆,按照这个概率,发生起火事故的大概是不到190台。
而传统燃油车其实自从在中国普及以来,自燃、起火的事故就没有断过,整个燃油车起火事故的概率,大概是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之间。但为什么我们感觉燃油车起火事故没有新能源车多呢?原因在于普通大众尤其是媒体对于燃油车起火见惯不怪,尤其是很多发生自燃事故的都是非常廉价的车型,比如面包车或者是平日里拉货的车,车型廉价、价值不高,所以很难引起广泛注意。只是有些车型价格比较高,发生自燃后车主非常不满,才会有些燃油车自燃的新闻短暂上过头条。
张翔还谈起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起火事故概率大约是万分之0.26,相比2019年,这个数值有大幅度下降。原因一方面在于技术水平的提高,车型、技术更新换代、BUG修正;另一方面,也在于车主们出行次数、行驶里程都减少了,这些都明显降低了起火几率。在燃油车方面,情况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在整个汽车行业中,自燃、起火事故的比例,随着技术的改进都在逐渐降低。但是单独把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当成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和“原罪”,是并不客观的。
而针对电动汽车而言,电动汽车为什么会起火呢?除了威马此次召回声明中所说由于电芯混入杂质这样在生产制造端的问题之外,使用层面也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聊到了充电桩的安全使用。我也看过很多因为邻居害怕充电时候起火爆炸,而把电动车主的充电插头拔掉的新闻,张翔认为这样做“大可不必”。
充电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张翔说肯定是有的:
比如,充电桩标准不够完善,2015年充电桩标准已经统一,但是每个厂商充电细节和设计都不一样,特别是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有差异。当遇到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不能完全匹配时,尤其是充电桩本身保养不当,就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中国市场上,现在充电桩的运营商已经有两三百家不同类型的商家,而由于产业发展时间不长,技术和管理水平良莠不齐,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充电桩在充电过程中有起火隐患。尤其是,有些共享充电桩长期无人值守和保养,充电枪保护不当、风吹日晒导致生锈,也可能触发安全事故。
还有就是当有车辆倒车时候不小心撞击了充电桩,对充电桩造成了损坏,都可能触发充电起火。
所以,如果车主是在固定车位上、在安全正确安装充电桩的前提下、使用和自己的电动汽车相匹配的品牌充电桩充电,匹配性和安全性都有保障得多,停在电动汽车旁边的“邻居”们,完全没必要担心这样正确使用的充电桩在使用时或者闲置时发生爆炸起火。
张翔还以自己小区的地下车库举例,早几年安装的充电桩都有铁盒子,外面还带着锁,他说这就是担心别人因为种种原因去破坏、拔掉充电桩电源而不得不做的保护措施。而近几年新安装的充电桩,就很少有人安装“带锁”的款式,其实就是在数年来的使用中,大家渐渐有了正确使用充电桩的安全意识,也不会出现因“恐桩”而蓄意破坏的人了。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怎样充电才是对于电池包来说最安全、最健康的?毕竟,我曾是一个整整一年多当中完全用快充、从没用过慢充的电动汽车车主。
张翔说这都取决于电池管理系统(BMS),说白了就是电脑来控制充电的策略如何。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个策略逻辑是:初期采用大电流充电,当电池包容量充到70%的时候,会转变成小电流;充到85%的时候电流变得更小;到了90%的时候,BMS会对单体电池进行均衡处理,以保障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一致,这样可以在使用时放电效率更高。
当然,每家品牌电池管理系统和策略都不一样,但都会保障电池安全、高效的使用。车主不必太过担心使用快充过多会对电池造成很大损坏。
而从原理上来说,慢充本身相比快充,确实要对电池包的保养会更好。这是因为慢充在最后的充电阶段,去对于各个电池包进行均衡的过程要长一些,快充在这个部分就比慢充要弱一些。
而张翔特别建议车主: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充电充到一半就开走,这样不能保证每个单体电池的电压一致,如果车主使用细心的话,最好每次都把电充满。
坊间有种说法认为电池不要满充满放,说最好充电到90%,放电到20%,张翔认为不要把电完全耗尽确实是对电池的保护,但把电池充满则更利于电池保养。此外,偶尔一两次因为使用环境不允许充电而把电耗光也不是大问题。
张翔强调,厂家在设计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有固定充电桩可以使用的工况来设计的。也就是说,不把电耗尽,到家或者是到单位就插上慢充,让它自己执行操作,充满后自动断电即可。这样的使用场景最为日常,却也是对于电动汽车电池系统最好的保养方法。
最后我们谈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它不是像燃油车的车主一样考虑用几年、多少万公里。电池使用寿命是依据充放电循环而来的。每一个循环就是“放电—充满电”这个过程,电池设计寿命大概是1500-2000次充放电循环,最多的可以达到3000次循环。
如果以2000次充放电循环估算的话,一个续航能力为400公里的电池包,其使用寿命中可以开80万公里——在中国车主当中,80万公里至少可以开十年。
最终,真正的电池寿命和电池安全也基于电池管理系统功能是否强大,我们在选购电动汽车时,除了看“可续航里程”这样一个数字,选择电池管理系统相对有优势的厂商也是重要的一点。BMS做得好,可以实现“相对更小的电池包跑得更远”。而在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
安全使用、选择有担当和有核心技术的厂商,而不是被舆论、被别人眼中的所谓安全或者是危险牵着走,相信我们对于安全使用电动汽车的理解,就像是张翔邻居们充电桩上那把“消失的锁”那样,一定会越来越清醒,越来越理性。而当我们对于电动汽车不再有所偏见,相信电动汽车自燃、起火的新闻,也会逐渐从新闻头条上消失。
希望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能够带着人们,走向越来越安全、环保的路。
文|赵小查
图|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因销量低迷,逐渐的失去了声量,但在近日却因创始人沈辉年薪12亿元,登上了热搜。而根据威马汽车招股书,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持续增加,而在其中,2021年亏损就大概在82亿元,但是威马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省会的薪资却在2021年高达12.617亿元,而威马汽车向主管管理层支付的薪资总额为17.5亿元,省会一人薪资就占据了主要的管理层薪资的72%。
而沈辉在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文称有些事情脚趾头,想想就知道真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还是讲讲事实吧,并且沈辉还说到我也不知道收入为什么这么高,老婆查我就麻烦了!但根据商汤科技在官方回应称半年受益薪酬是外界的错误解读,而实际上这部分薪酬还包含很多部分,其中包含了薪金,工资股份分红股份基础下的社会保障成本等等福利。
威马到底怎么了?对于威马这几年的亏损原因,首先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威马的EX6来说其价格要比上一代EX5要偏贵一些,但是相比上一代的续航方面的表现,在某些表现却不如上一代,所以这也造成了威马汽车销量的不理想,所以当, EX6发布后,却没有获得像上一代EX5那样的优秀成绩,而威马在上一代的明星产品中,因为同行竞争,竞争力大,导致了,上一代EX5也黯然失色,这也是导致威马汽车从销量冠军的宝座跌入下来的原因。
在之前抢夺销量冠军都有,理想汽车的ONE,还有未来的ES6,这也使得威马汽车从销量冠军跌入到了第3名,而之所以威马跌入了第3名业绩是因为理想和小鹏汽车分别在使用体验和智能化方面作出了消费者们喜爱的产品,所以这也是威马显得不再那么亮眼,而且威马汽车的营销力度相比理想和小鹏就显得很一般了,所以威马汽车的销量下降也是常理之中的事,而在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的乘胜追击下,又推出了全新的纯电轿车p7,更是以威马没有的优势获得了更多的市场青睐。
而且据有关数据统计,威马的投诉量也要比未来小鹏高出不少,我们都知道一个品牌的口碑形成,将会是对这个品牌最致命的打击,而且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风头正处于,市场的巅峰时期,随着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不断认识,可以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们认可新能源汽车,不管是在环保上,还是人员成本节约上,都已经获得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所以威马汽车连续的亏本,正是由于最近的新能源汽车。
E周大事纪,周周有新瓜。本周一,喜车网
奇瑞新能源
官方宣布,受惠于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调及企业成本管控、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
奇瑞
新能源将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自从
特斯拉
成立法务部门之后,似乎尚未有任何败绩。不过,就在本周,特斯拉“退一赔三”案的当事人韩先生在其个人微博发文称: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驳回特斯拉的再审申请,三年多的案子终于有了定论。
威马就像狼来了一样,一会有投资、一会有负面,到底会怎样,外界只能猜测。而近期,
威马汽车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企业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约 40.4 亿人民币,冻结期限自 2023 年 3 月 14 日至 2026 年 3 月 13 日。
奇瑞新能源率先降价
去年,由于动力电池原材料上涨,各新能源车型进行了普涨。如今,随着全球新能源原材料价格的回调,奇瑞新能源汽车便宣布于2023年3月27日零点起正式调整旗下车型官方指导价,至高回调幅度9000元。
具体来看,奇瑞新能源汽车降价涉及调价车型包括奇瑞
QQ冰淇淋
、奇瑞
小蚂蚁
和奇瑞
无界Pro
三款车型,其中QQ冰淇淋三款车型下调4000元,调整后售价为3.59万-4.59万元;小蚂蚁四款车型下调4000-9000元,调整后售价为6.4999万-9.4万元;无界Pro五款车型下调5000元,调整后售价为8.49万-11.09万元。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7.75万元/吨,相比2022年11月中旬近60万元/吨高点,原材料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不过,奇瑞新能源降价的车型主要以小型车为主。此次“大幅”降价,会明显降低单车毛利润。正因如此,外界普遍猜测,奇瑞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如此积极的降价,主要是机遇市场层面的考虑。
据了解,2023年2月,QQ冰淇淋销量为3134辆,小蚂蚁为2128辆,而
艾瑞泽e
为192辆,无界Pro为72辆,
大蚂蚁
仅有两台。
承担销量重任的QQ冰淇凌与小蚂蚁市场表现一般,而被给予厚望的无界Pro也并未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或许,原材料降价只是奇瑞新能源降价的粉饰包装,其内核依旧是以降价换市场。
特斯拉败诉,再起诉?
2019年车主韩先生,花费了37.97万元在特斯拉官网上购买一辆特斯拉官方认证二手车Model S P85,后来在用车过程中总是
发现
一些小问题,车主通过第三方机构检测,发现车辆C柱及后翼子板有切割焊接,车主韩先生认为车辆此故障会直接威胁生命安全提出退换车辆请求,但遭到拒绝。随后,车主韩先生决定起诉特斯拉公司,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特斯拉方面曾表示,在原车主使用车辆期间,车辆在2019年1月8日在行驶变道时发生极为轻微的碰撞剐蹭事故。根据现场照片、定损协议书、事故认定书以及维修单等证据,可以证明事故只伤及车身左后部叶子板及后保险杠边缘及轮毂表面,完全没有伤及车辆安全结构,不构成重大事故或者结构性损伤;
特斯拉公司对该事故也不知情,不存在欺诈的故意。且涉案车辆不存在重大事故,也不存在因更换叶子板而产生结构性损伤,特斯拉公司在销售车辆时未实施任何欺诈行为,向韩先生交付的车辆完全符合“没有重大事故以及火烧泡水”的销售承诺,韩先生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当全部予以驳回。
正常来说,存在车辆发生过大事故,官方隐瞒销售,本身就符合退一赔三的条件。特斯拉给出的回复,很明显存在避重就轻的嫌疑。
2020年12月,该案件有一审判决结果。据车主发布的判决书显示,一审结果为特斯拉公司购成欺诈,判其退一赔三。即购车合同撤销,特斯拉退还37.97万元购车款,并赔偿113.91万元。
据判决书中法院方面认为,涉案车辆的维修确实涉及到大面积切割、焊接等,这种修理方式和程度必然对消费者的购车意愿产生重要影响,而特斯拉公司仅仅告知韩先生“车辆不存在结构性损伤”,尚不足以达到应有的信息披露程度。不论从积极的作为还是消极的不作为来说,特斯拉公司都符合欺诈的客观要件。
关于特斯拉公司是否具备欺诈故意的问题,综合本案事实可知,特斯拉公司对涉案车辆所发生的事故以及维修情况是知晓或者应当知晓的,其具备欺诈的主观条件。综上,特斯拉公司构成欺诈。
随后,特斯拉开始了多次上诉,给出的理由却是此次事件中的车辆,与传统车型有很大的差异。就这理由找的,与隐瞒信息给出的理由一样奇葩。
尽管“退一赔三”的案子告一段落了,但车主韩先生与特斯拉之间的官司还没有彻底结束。一方面车主在诉讼索赔代步车使用、维修费;另一方面,还与特斯拉有两个名誉权的纠纷案件。
"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
威马到底能不能" 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或许是威马闹剧最值得期盼的部分。近期的威马有两条消息,一则是威马在3月25日,发布了一封用户服务中心告知书。另一则是被冻结了40.4亿元的股权。
对于用户来说,或许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威马官方的任何服务,尤其是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对此,威玛发布的用户服务中心告知书,算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并不踏实的定心丸。
根据告知书显示,威马授权
上海
新业力智能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采购、销售威马汽车所需的零配件,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以及智能化车联网开发服务。
实际上,威马此前就被曝光欠款众多供应商、经销商,短期内想要再以“打白条”的方式,白嫖零配件难度可能不低。
在供应商方面,仅有小型供应商愿意继续合作供货,但必须先款后货方式来开展,需要重新签订采购合同和支付方式。大供应商则是直接拒绝合作,并且通过法律起诉进行维权,如浙江铭博和乔路铭,在 2022 年 10 月份就意识到威马汽车出行资金问题停止了合作。
因此,威马才会将利润可观的售后服务,转包授权给其他公司。不过,这对于用户来说,至少手里的威马,可以进行售后维修保养了。
转包、授权、成立新公司,或许是威马不得不做的一件事。近期,威马又多了一条被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高达40.4亿元人民币,冻结期限自2023年3月14日至2026年3月13日,执行法院为上海金融法院。
至于所谓的回血融资,也并没有准时到账。因此,2月的威马深陷资金链紧张,被爆出包括全员停薪留职、工厂停摆、门店关闭、总部大楼拖欠租金和物业费等等负面消息。
即便是在3月初,威马释放好消息全力开展复工复产,也被外界视为,对青浦区消保委发布的威玛汽车或经营异常消息的回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49号公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01-03 18:57:54
2023-09-07 21:12:47
2024-01-14 08:34:14
2024-01-13 16:48:53
2024-01-13 22:09:20
2024-01-14 0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