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车保养 > 正文

汽车保养须重视 专家:过度保养或伤车

2023-05-25 20:49:58 | 喜车网

十天内连发两起汽车自燃 汽车保养须重视

  候鸟南飞、鲜花盛开,无锡的春天又到了。Z近十天里,锡城连续发生了两起汽车自燃事件,原本炎夏酷暑才会发生的意外,提前到来。是天气太热?还是冬天过后车子的养护不到位?

  十天之内,两起汽车自燃

  昨天早上,刘先生乘坐机场大巴前往机场。快到机场的时候,就看见前面远远的地方,高架上面腾起了滚滚黑烟。见多识广的他也觉得奇怪,“机场高架上发生自燃,还真是不常见啊。”“会不会是车上的人要赶飞机,开得太快?”

  刘先生向记者描述,当机场大巴靠近这辆自燃的车子时,黑烟已经散去,看见这辆白色小轿车车头被烧得漆黑,前轮也瘪了下去……

  据记者了解,本月18日15:30左右,南长区清扬路永乐西路路口也发生了一起汽车自燃事故,一辆行驶中的蓝色吉利轿车车头突然冒出滚滚浓烟,司机当即停车,用随车携带的小灭火器扑救。但是火势蔓延迅猛,不一会儿灭火器喷完了,火势却没有减小多少。车主只得拨打110求助。恰在附近体育公园进行集训的南禅寺消防中队的3辆消防车飞驶而来,用一支泡沫水枪喷射,总算把火扑灭了。虽然车厢内尚未燃烧,但发动机已经损坏了。

  印象中,汽车自燃事故大多发生在炎夏,汽车发动机等设备在高温下工作,一旦附着在发动机器件上的机油达到燃点,就有可能引发车辆自燃。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发动机长时间内保持高速运转,更容易造成起火。“这两起事故总体来看还是算比较特殊的”,市消防支队宣传科长赵刚介绍,首先他们不是在高速公路上,平均车速相对较慢。现在又是刚开春,环境温度并不算很高。“这种情况下发生汽车自燃,汽车内部发动机等零件老化、脏污的原因可能更大一些。”

  汽车保养须重视,随意改装不可取

  家住东亭的小万,每天要开车去远在太湖新城的公司上班,“每天来回大概要20多公里,一年多的新车开了将近1万公里。”但因为工作较忙,也缺少专业知识。她对汽车保养很不在行。“前段时间想起该做保养了,但开过去一看,还要排队,就算了。开了一年多也没有做过保养。”她似乎像许多女生一样更偏信直觉,“每天走的路都是熟路,没有出过什么状况。想想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无锡东方誉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服务顾问李小伟接受采访时表示,无锡车主能按时保养汽车的只有70%-80%,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保养。究其原因,很多人是因为工作忙等原因而疏忽了。李小伟告诉记者,对车子进行定期保养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汽车保养的步骤并不复杂,属于专业汽修店里的常规业务。大多就是换换机油和滤芯。但定期的检查,会发现一些隐患性的问题,像漏电、漏油,或是零部件上附着的油垢过厚等,这样的情况都有自燃的可能。

  造成汽车自燃的原因除了疏于保养,私自更改车内线路也是重要原因。有人为了音响“震撼”,给车子安装低音炮,这也很有可能引起车子自燃。李小伟介绍,有些车主喜欢改装车辆,自己动手,或是请了不专业的人都可能弄巧成拙。因为每一款车型的内部线路都是不一样的,不能随意更改。“尤其是一些女性车主,对机电方面的问题不大清楚,为了贪小便宜,常会被一些无良车辆修理厂蒙骗。”

  遇上自燃怎么办?灭火是有门道的

  根据相关规定,每部车上都应配备一个车载灭火器。但这么一个小小灭火器,车子真要烧起来,能派上用场吗?

  专业人士介绍,其实每种灭火器的配备是有规范的。车载的一般都是1公斤或者2公斤的,公共场所看到的大一些的灭火器是5公斤的。配在车上的车载灭火器,主要考虑到方便放置,这种灭火器的确灭火材料成分有限,但使用正确,“小玩意”也能够派上“大用场”。

  “当你发现汽车的引擎盖有黑烟飘出,许多人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将盖子掀开来查看,其实这样有可能会使火势更大。”赵刚解释:因为引擎盖里温度很高,泄露出来的机油或者汽油大多数时候会以蒸汽的形式存在,只有在这些油料的蒸汽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里面才会自燃。而燃烧还需要助燃物,也就是氧气。一旦打开引擎盖,可燃物接触到了大量的空气,可能原先只是在冒烟阶段的燃烧就会变成大火。所以遇到引擎盖里冒黑烟的情况,千万不要将引擎盖完全打开,而是打开一个小口,然后用车载灭火器往里面喷。一定要将灭火器完全喷完。

  “有些人喷一点,觉得差不多了,马上打开来看一下,这时火遇大量空气可能会再次烧起来。灭火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为了安全,还是一次喷完的好。”

  另外,也要把握好自救与避险的度。赵刚表示,遇到汽车自燃,Z好Z安全的方式就是尽量远离,“看见车辆自燃,路过的司机应该帮助一下伸出援手,但火势太大,已经难以控制。还是赶紧撤离现场。”赵刚说,汽车起火与其他火灾一样,能逃就逃,撤离了就千万不要再返回了。

如何防止汽车自燃

  一,做好机动车的日常检查,防止电气线路故障或接触不良非常必要。

  二,车内装饰材料Z好选择具备防火性能的,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不容易蔓延。

  三,在行车的时候,发动机运转时,不要往化油器口倒汽油;保养汽油滤清器时,不用汽油烧滤油器芯子;不经常采用吊火方法;避免油路系统有滴漏;避免汽车停驶后长时间打开点火开关。喜车网

  四,不要轻易改装汽车。如果一定要改装,应让专业技术人员做专业改装,电路改装或加设备时,线源一定要包好,防止漏电。

  五,在停车的时候也要当心,不要将车子停放在易燃物附近。

  六,不要在车内乱扔未熄灭的烟头,Z好不要在车内吸烟,以防“引火自焚”。

  七,不要将易燃物品如气体打火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放在车内易被太阳照射的部位,如仪表盘上;更不要将汽油、柴油等危险油品放在车内。

  八,夏季,汽车长时间行驶在高温下,应该在中途多作休息,不要让车子长途暴晒。按规定在车上配备灭火器,并且要定期更换。

专家:过度保养或伤车

接到4S店的短信、电话提醒,车辆应该适时保养了;车辆保养时,被提醒某些配件应该更换,否则“容易出现隐患”……这些情况几乎所有车主都经历过。随着沈城天气的逐渐转暖,很多车主都想给自己的爱车进行一下养护。

3月25日,沈阳晚报记者了解到,在清明小长假来临之前,不少汽车4S店都迎来了一波春季汽车保养高峰,但在养护过程中,如何少花钱避免“过度保养”成为车主们关心的话题。

七成多车主遭遇“过度保养”

事实上,所谓“过度保养”是指车辆本未到实际保养周期,却被动受外界商业因素影响所进行的保养情况。例如,同一款车在国外和国内的保养周期是不同的,在国外保养每1万公里/次,而在国内可能由于商家的说辞,保养就变为每5000公里/次。

根据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对9637位车主进行调查中,有77.6%的车主表示遭遇过“过度保养”。其中,91.3%的人表示是在商家诱导下发生的,而在种种提示手段中,短信和电话等“温馨提示”是商家最常用的手段。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沈城一些车主。“还没到保养期,4S店就会打电话过来提醒,并一再说现在去可以不用排队,否则不一定会等多久等等。到了那儿,又常说一些‘可能、以免引起故障’之类的话,引起车主对行车安全的担忧,然后进行一些多余的检测项目。”车主李先生笑着说,一次保养就花了1000多元,清洗不少东西,现在看来都没太大用处。

新手司机最易被商家引导消费

张小姐三年前买了第一辆车,“刚买车时,对车真是爱护有加,严格按照4S店的要求,定期做保养。”张小姐说,“头两次是4S店赠送的保养,也没人打电话提醒,我算好里程去保养。可从第三次开始,隔两个月时间,4S店就会打电话、发短信提示。”开始张小姐还每次一收到4S店的短信就赶紧预约保养,生怕爱车出现什么故障,为此花了不少钱。

“当初挑车的时候,网上说我这车的保养周期里程是5000公里,常规小保养和大保养的费用差不多每次在400元到800元。但实际上,每天我也就上下班开车,两个月才跑了3000多公里,而每次的费用大多在800元左右。”

除了每次保养都更换机油、机滤等外,还有更换汽油滤清器、清洗节气门等保养的项目。“我自己根本不懂车,每次都是工作人员怎么说就怎么做。”张小姐说,“有一次更离谱,明明给我用的是原厂机油,结果他们结账时却按美国进口机油算的钱。要不是我记下了机油的牌子,否则又被坑去几百元。”

“过度保养”太过于勤易伤车

“过度保养”不但对车没有好处,还容易引发很多问题,而一般状况良好的新车,甚至可适当延长保养周期,“如何对爱车进行养护是每位车主所关心的问题,但是过度的保养有时会适得其反。”汽车技师梁先生说,很多汽车零部件根据原厂规定都是可以使用多年的,提前更换不仅浪费钱,还把原厂的好东西给提前“扔”了。

保养里程缩短、频繁换件,对于车辆来说不但没必要,而且要避免。可见,并不是多花了钱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梁师傅建议,车主在对保养项目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一定不要盲从4S店工作人员,尽量多咨询身边懂汽车的人。“在保养前尽量询问此次保养的具体项目和费用,如果是不必要的保养,车主有权拒绝。”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保养手册上设置的保养节点和项目进行保养,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过度保养”带来的高价消费。

与“汽车保养须重视 专家:过度保养或伤车”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