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21:58:49 | 喜车网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更换冷却液,切莫等到出现故障再去更换冷却液。一般建议车辆每行驶4万公里或两年须更换新的冷却液,另外每两年须更换冷却风扇皮带。
2、不良反应:发动机点不着火。
病情原因:发动机的启动是靠电瓶的电流推动火花塞点火完成的,因而启动系统出现故障,很可能是由于电瓶生锈或者电瓶滴漏造成的。
绿色保养:每一两个月要查看电瓶内的电瓶液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可添加蒸馏水至适当的高度。目前轿车大都采用免维护电瓶,则不可擅自加水。此外,每年都要检查一下电瓶的正负端接点有无生锈或污浊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到4S店清除干净,以保持电路的畅通。电瓶修复后,可延缓电瓶的报废时间,减少资源浪费和废弃电瓶对环境的污染。
3、不良反应:发动机排气的噪声增加,废气排放也超标。
病情原因:发动机的废气经高温发生氧化作用,很可能导致排气系统泄漏。
绿色保养:检查排气系统的管路、接口处(特别是消音器等)是否被废气腐蚀,接口垫有没有被冲坏。若发现排气系统泄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泄漏的部件。每年检查一次不仅可以保证排气系统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4、不良反应:汽车油耗不断增加。
病情原因:油耗增加的原因很多。但Z常见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对轮胎气压的检查。轮胎胎压不足不仅会导致行驶阻力增加,造成油耗上升,还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
绿色保养:自备胎压测量器,经常检查轮胎气压。不要忘记备胎的检查,以免急需更换轮胎时,才发现备胎已经没气了。气温高时胎压会比平时高一些,因此在冷天或阴凉处测量胎压比较准确。时常轮胎每行驶1万公里要互换位置,避免前后磨损程度相差太大。如果需要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Z好2个或4个一起换,纹路相同的轮胎可以前后交叉更换。另外,折线花纹的轮胎有助于节省燃油。
每年节间高速公路的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让更多人选择了驾车出行的方式,长假期间的旅途自然少不了舟车劳顿,节假日期间我们休闲放松了,但我们的爱车依然任劳任怨的工作,下面我就向您介绍一些长途自驾前后应该注意的检查事项,主要目的是避免潜在的隐患。
长途自驾应该做的事:洗车
虽然节间很多大城市里,洗车费用高涨让车主们叫苦不迭,但经过上百甚至上千公里的长途驾驶,您的爱车恐怕已经是灰头土脸,如果车身上已经有了鸟粪、昆虫尸体就更应该及时洗车了,因为这些附着物里含有的化学物质有可能损伤车漆,且容易影响视线。
更危险的是,泥泞、冰雪等覆盖物还会遮挡住汽车的前后牌照,车主若忽视这一点很有可能招来记12分的严厉处罚,尤其是在道路环境比较脏的地区行驶过后,一定要记得尽快找个地方把汽车冲洗干净。
长途自驾自己就能做的事:检查风挡玻璃
在高速公路上汽车Z容易“中枪”的就是前风挡玻璃,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小石子经常会在前风挡玻璃上留下个印记,轻则留个划痕,严重的会造成小面积的玻璃破损、甚至开裂。虽然前风挡玻璃被小石子击中后不会全部碎裂,但留下的击伤痕迹不仅有碍观瞻,同时也对未来的行驶安全造成隐患,所以长途自驾一定要自己检查风挡玻璃是否受损。
有些时候,被石子击中的玻璃只有轻微的圆形凹痕或很短的一道裂纹,并不影响日常驾驶,但我们仍建议车主发现伤痕后尽快到专业的汽车玻璃维修中心检查处理。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洗车或温度的变化都会导致伤痕在这些客观条件的帮助下慢慢“长大”,有车窗被石子击伤的车主应该都知道经验:随着时间的推延,被击伤的玻璃裂痕会越变越大。
在玻璃伤痕比较小的情况下,专业的汽车玻璃维修中心可以通过修复的方式进行弥补,例如没有裂缝的“牛眼”就可以几乎不留痕迹的处理掉,但出现较大的裂痕就难以修复,只能将整块玻璃更换。所以从省钱的角度,我们也建议维修玻璃一定要趁早,避免将隐患养大造成的经济损失。
以下几点检测项目车主自行完成的难度较大,一般都需要依赖专业设备和维修工具,所以有条件的车主可以做个参考,当然如果您的车比较新、车况良好,这些项目也不必强求。只要我们注意按时进行保养,以下几项问题原则上不会给车主带来太多麻烦。
长途应该做的事:检查空气滤芯、空调滤芯
如果用车环境干净的话,车主们就不必为滤芯的寿命担心,但很多长途旅行的车主会经过烟尘、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会发现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变得很脏,如果接近保养时限的话,可以直接在保养的时候进行更换。若距离保养时间较长,就没必要更换滤芯,但简单的清理还是可以让滤芯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尤其是空调滤芯,合理的清洗会让车内空气更清新,对保持身体健康是有必要的。
清理滤芯的过程其实也不算难,拆下滤芯后用气枪将附着在上面的灰尘、杂物吹走即可。但注意不要用水洗或大力拍打的方式清洁,这种做法会造成滤芯变形,导致过滤效果下降。
长途自驾应该做的事:及时检查轮胎、制动系统状况喜车网
高速行车时对轮胎、制动系统的负担都会比较大,在长途行驶,我们应该检查一下轮胎压力和制动系统的工作状况,轮胎应该检查胎压是否正常,是否有扎伤、变形、老化、橡胶脱落等。另外轮胎中夹杂的异物也应该清理一下,比如夹在轮胎花纹中的石子等。
长途自驾应该做的事:检查底盘损伤
如果长途旅行中有疑似托底、或经过路况极其糟糕的地方,在有条件的情况下,Z好检查一下底盘是否有损伤。首先要确定没有各种油、液的渗透,利用专业设备将车抬起直接检查是Z好的方法,当然车主也可以在用车过程中随时关注各种警示灯、定期检查发动机舱内各种油液存量,或者停车后地面是否有滴漏痕迹来判断。
如果车主在高速行驶时曾遭遇多少不急的大坑、或碾压到比较明显的障碍物,还应该检查轮胎、轮圈是否有变形,动态平衡、和悬挂是否有变形等等。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重修更重养——爱车常见病因及保养秘笈 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摊莫名其妙的液体,且冷却液的液面高度下降。 病情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 绿色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
2023-05-31 14:35:18
2023-06-06 10:33:48
2023-06-06 10:02:46
2023-06-03 03:16:17
2023-06-01 23:39:08
2023-07-09 08:02:47